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体检 > 正文

浅析宋代风俗画|宋代风俗画的代表作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王伯敏先生在《中国绘画通史》中提出,“宋代的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标志着我国中古时期绘画高峰的出现。”宋代人物画由于不同表现题材与表现技法的并存,表现主题和题材范围有了明显的变化和拓展,田家、村牧、行旅、婴戏等均进入描写范围,出现了反映市井生活的“风俗画”,给宋代以广泛的影响。
  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达以及人们观念转变等原因,宋代风俗画创作走向高潮,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通过作品,我们可以窥见风俗画的艺术特点并分析它在艺术领域的贡献与成就。
  关键词:宋代;风俗画;兴盛
  [中图分类号]: J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6-0108-01
  引言
  所谓风俗,《汉书?地理志》云:“凡民禀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风俗画作为人物画的重要题材,以描绘人们的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宋代是我国人物画发展的全盛期,绘画题材和技法都有极大的创新,尤其是风俗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为宋代绘画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宋代风俗画兴盛的背景
  (一)历史渊源
  在我国,风俗画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壁画、铜器、汉代画像砖石中,出现大量狩猎、农耕、纺织、出游、宴饮等题材的创作。
  在宋代风俗画风靡之前,一些绘画已出现世俗化的倾向,如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隋唐人物画成就最高,但不管是道释人物画还是仕女画,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世俗化倾向,在世俗世界寻找新的表现题材和创作蓝本。
  (二)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宋代风俗画的兴盛,与其“崇文抑武”的国策有关。社会逐步走向稳定,农业经济得到发展,带动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繁荣的经济,使市民的意识高涨,提出了新的生活与审美理想。
  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反映当时身处下层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的“风俗画”,这一时期的作品,除了延续辅助皇权“成教化、助人伦”的借鉴作用外,更体现了平民百姓的生活愿望。
  二、宋代风俗画作品简要赏析
  风俗题材虽在古代早有体现,但真正的顶峰却在宋代。从流传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都市繁华、乡村闲适的迷恋,对圣朝盛世的点缀生平,但我们仍可以从少量作品中看到一部分人对现实生活的忧虑与不满。
  (一)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北宋晚期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鸿篇巨制,它就像一部纪实片,向观者详细真实的讲述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时代风貌。
  《清明上河图》是汴京社会风俗的全面反映,画面大致分为城郊、河道与街市三段。一开始是近郊,一群驮运队及一行游人,向城区行进。到离城门不远的“拱桥”前,突然人群拥挤,商贩交杂,这是画面的中心。再往前转向城门内外的街道、酒楼、铺栈等,小贩、货担、乘骑、轿夫以及闲游者,熙熙攘攘,描绘出一幅城市活动的场面。
  《清明上河图》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宋代的风土人情,更在布局上采用了鸟瞰全景法构图与传统手卷形式,空间上运用散点透视,获得画面统一和谐。该图对研究宋代生活和工商、交通、风俗、服饰、建筑等方面,其价值是不朽的。
  (二)李嵩――《货郎图》
  李嵩可以说是北宋风俗、市井画的殿军人物。他的画主要体现在对农村生活的真切描绘上,是一种与劳动人民同甘共苦、乐其所乐的真切情感。
  他的《货郎图》描绘了老货郎肩负货担将至村头,即刻吸引了一群村童与农妇前来观看的热闹场面。与一般表现富贵气象的货郎图不同,该图极富生活气息。图中细节刻画极其精致,儿童们神态各异,呼之欲出。从画意的营造上讲,整个画面所洋溢的欢愉气息与社会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形成了酸楚的对比。
  画中人物塑造显示出了画家的写实功底,对货物的描绘,更显示了李嵩“尤长界画”的技巧。这幅画表现了南宋市井生活的一个侧面,是民俗学家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三、宋代风俗画的艺术特点与成就
  (一) 宋代风俗画的艺术特点
  这一时期的作品成为人与特定生活关系和自然关系的生活化、情感化、形象化、审美化的生动载体,其中无疑隐含着人类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内容。借之我们可窥见其艺术特点。
  1、题材广泛,贴近生活
  风俗画题材相当广泛,市民生活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如货郎、婴戏、车马、市街、耕织等等。画家洞察社会生活广泛,联系实际进行全方位描绘。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城市生活的真实缩影;《货郎图》传播了城乡生活中崭新的经济信息;《秋庭戏婴图》反映了人们祈求多子多福的思想。
  2、情节表现文学化
  风俗画“文学化”的特色体现在画面一定情节的设定。
  如王居正的《纺车图》虽着力表现婆媳二人的劳作之苦,却不忘以戏玩蟾蜍的幼童和活泼可爱的小狗来打破画面的沉闷。
  张择端的长卷中亦以船过虹桥,船工匆忙放倒桅杆,桥上路人纷纷驻足张望,营造出紧张而热闹的场景。
  3、表现更趋写实化
  风俗画的欣赏者大多为一般的市民阶层,他们文化修养大多不高,喜欢写实性绘画,因此必须符合他们的审美风尚。
  (二) 宋代风俗画的艺术成就
  1、超越传统题材
  传统的人物风俗画,多表现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日常起居,而宋代的风俗画家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登上了大雅之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人物刻画神形兼备
  画家巧妙地将各种人物安排在生活背景中,自然和谐。人物位置随画面的展开也安排的恰如其分,真实表现人物思想情感和生活情趣。
  《清明上河图》逼真的表现了不同人物的体态形貌,人物虽高不过寸,但须眉毕现、栩栩如生。
  3、融山水、花鸟、人物、界画众因素为一体
  宋代风俗画将人物置身于真实可感的环境,以环境衬托人物的活动,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这与当时绘画各个门类发展成熟以及画家的画功有关。《清明上河图》这样大的巨构,大到舟桥,小到店堂中的桌椅,比例透视皆精确无误,若无高超的界画功底,不可能完成。其中河水奔腾,河岸蜿蜒迂回,又有山水画灵动之妙等。
  结束语
  宋代绘画是一个继往开来,集中国古代绘画之大成的光辉时期。宋代风俗画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生动再现了宋代的社会生活,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卓越的艺术成就。通过风俗画家的艺术实践,我们得到了深刻的启示:恪守绘画之本的求实精神是任何一位艺术工作者应该遵循的原则。

标签:风俗画 宋代 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