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网址 > 正文

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1940年的南美募捐之旅 2019空军招飞女飞行员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      1940年2月农历龙年,李霞卿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传统中国文化中的龙,祥云吐瑞,生机勃勃,而在中国历法中,龙年也被认为是最吉星高照、事得其成的年份。在征得了宋美龄夫人的同意后,李霞卿对外宣布,她将开始另外一场跨国募捐飞行之旅,这比上一次的环美万里行更富挑战性。这一次,李霞卿将以美国医药援华会(ABMAC)的名义赴南美洲各国进行宣传募捐。这次南美行计划飞抵16个城市,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的主要城市和地区。
  美国医药援华会由纽约著名华人医生许肇堆博士发起并担任会长,ABMAC为美国援华联合会(UCR)的团体会员,而UCR的名誉会长由权倾一时的宋美龄夫人担任。由于蒋夫人的参与,美国的对华援助开展得十分有效。抗战爆发后,宋美龄在全国建立了保育院体系,收容了数万名孤儿和难童,其胞姐宋庆龄也积极投身救助难童的事业,以其创办的“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名义,发动社会各界挽救这难民中的最弱势的群体。为捐助抗战,收容难童,美国援华联合会需要大笔资金。
  李霞卿深知此次长达三个多月的南美飞行之旅成本高昂,期间她的食宿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飞机燃油更不必说。但是,南美洲是一块广袤的、还未开展抗战募捐活动的地区,李霞卿深信一定会不虚此行。九年前,李霞卿的姑奶奶徐宗汉为了筹措贫儿教养院的经费,不顾自己体弱多病,远涉重洋,赴南美大陆向华侨募捐。当时徐宗汉的募捐活动取得巨大成功也是因为较之北美,南美大陆相对封闭,民众的募捐热情更为高涨。徐宗汉早就知道,踏上那块土地,向那里的热心民众求助,不会没有收获的。而现在,李霞卿相信自己也能像姑奶奶那样大获成功。
  李霞卿说服慈善家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德?惠特尼将其座机比奇Beechcraft StaggerwingC17R(NC-15833)双翼机借给她作为此次环飞南美之用。这架比奇公司出产的5座双翼机时速达200英里,其莱特发动机马力强劲,达到傲人的450匹,此外,飞机上还配备了氧气,以备飞越安第斯山脉时之用。该座机漆涂成黑底红边,李霞卿给其取西班牙名为“Estrella China”,意为“中国之星”。像往常一样,李霞卿向媒体宣布了她的宏伟飞行计划。一位采访她的记者对一个中国女子能够成为飞行员深表诧异,对此,李霞卿回应道:
  “中国的女飞行员的确凤毛麟角,但是,作为中国空军的创建者,我们的第一夫人蒋夫人在抗战之初就担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一职……虽说她本人并不是飞行员,”李霞卿继续说道,“她将女性的印记铭刻在中国航空史上。”
  当这位记者追问李霞卿为何其家人不阻止她的这种危险之举时,李霞卿答道:
  “……家父非常开明。事实上,正是他鼓励我学习并投身飞行。他是一位航空迷,他没有儿子,所以从小家父就把我当成男孩来养,并且让我成了一位飞行员。家父是那种认为女孩可以像男孩那样聪明有出息的人。”
  为制造舆论,李霞卿像上次环美募捐飞行一样,摆出姿势供媒体拍照。一位娇美的弱女子,一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远征,李霞卿正是用这种鲜明的反差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在媒体刊登的照片中,只见李霞卿倚坐在比奇双翼机的低翼上,双腿端庄地交叉着,一件价格不菲的皮外套裹不住她的曼妙身材,面对一众媒体,李霞卿优雅地挥手致意,她看上去是那样娇小,那样柔媚,然而对于即将到来的冒险之旅,她却显得是那样淡定,那样从容。在公开见报的照片中,有一张用洋泾浜英语加注了这样的标题:“子曰:女子飞行则丧命者寡。”虽然这句杜撰之辞显得颇为拙劣,但是却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巾帼不让须眉,其振翅蓝天勇气可嘉。
  
  二
  
  李霞卿确实胆识过人。她从不莽撞行事,而是不惜花时间和精力将行程安排得妥妥当当。她喜欢挑战,越是惊险刺激的事情,越能激发她的高昂斗志。虽然她选择的线路远离容易迷途的亚马逊丛林(根据计划,李霞卿基本上沿着南美的海岸线飞行),但是她要飞越一个对她来说完全陌生的大陆,一个她不熟悉的语言环境(南美大陆主要通行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另外,李霞卿对南美航空设施的整体网络及分布情况知之甚少,这与她对美国的情况了如指掌不可同日而语。还有就是,这次的行程很紧,点与点之间停歇的时间很少,可以说,飞机基本上一直处于飞行状态。虽然环飞南美的时间是在秋季,但是靠近赤道的那些国家和地区一年四季都是夏季,湿热的天气不利飞行。
  然而,李霞卿一如既往,做好了迎接各种挑战的准备。她记得,正是在四年前,她在国内独自驾机进行第一次长途飞行考察时,就曾见识过那种所谓的简易跑道,跑道极其简陋,连最基本的航空设施也没有,简直就比牧场好不了多少。但是即便如此,李霞卿依然应对自如,沉着冷静、英勇果敢助她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面对困境,她坚信自己能行。而她在美国波音飞行学校接受的严格的飞行训练也让她有信心应对可能出现的最为棘手的机械故障问题(要知道,她这次从大富豪那里借来的高性能比奇双翼机依然存在一些让人不满意的地方)。
  在南美之行开始前,李霞卿向有关方面索要了一批她即将飞抵地区的大比例高清导航图,并且做足了功课。如今,这些导航图作为遗物保存在李霞卿的私人文件中,这也是她现存下来的仅有的航空影像数据资料,看着这些导航图,不禁让人遥想半个多世纪前这位英勇无畏的中国女子在南美大陆所进行的冒险旅程。
  1940年3月12日,李霞卿从纽约罗斯福空军基地起飞,飞往古巴首都哈瓦那,她的环飞南美行将从那里开始。四天后,李霞卿离开古巴飞回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部港市迈阿密,之后又飞往得克萨斯州与墨西哥交界的港市布朗斯维尔(Brownsville)。根据行程安排,李霞卿将从布朗斯维尔往南飞抵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然后飞越中美洲和运河区,继而飞往南美洲西海岸。此飞行途中,李霞卿不仅要在利马和圣地亚哥等南美大都市作停留,而且还会飞抵一些中等城市。随后,她将往东飞越安第斯山脉飞抵布宜诺斯艾利斯和里约热内卢,紧接着折回西海岸,再调头往北飞抵南美北部的哥伦比亚及委内瑞拉等国。之后,李霞卿将从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往北经西印度群岛飞回迈阿密。这次远征将历时三个多月。
  若说李霞卿的这一飞行壮举在南美人民当中引起轰动还只是最保守的说法。李霞卿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阵狂潮,她在南美的轰动效应可从秘鲁之行窥见一斑。在秘鲁,她驾驶一架军用飞机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飞行表演,这在秘鲁航空史上前所未有,她的精湛表演引起极大轰动,募捐活动取得巨大成功,创下了单次表演募得4万美元的辉煌纪录。秘鲁政府特授予李霞卿一枚航空金质奖章,并由航空部长亲自为其佩戴。
  遗憾的是,李霞卿为期百日的南美大陆募捐活动共募集款项并未留下记录。但是从秘鲁飞行一小时募得4万美元的骄人成绩来看,这个数目一定十分可观。美国医药援华会所倡导的“人性至上”显然在南美人民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但是,李霞卿的个人魅力及她对这次募捐活动的倾情奉献同样值得大书特书。在环飞南美的那段日子里,李霞卿白天奔波于各地,忙于飞行表演,进行抗战宣传,而到了晚上,她还要频频出席各种晚宴酒会,尽情展现其个人魅力,为抗战募捐争取更多的社会舆论支持。出席晚宴酒会等公开活动时,李霞卿总是一身优雅的装束,一袭真丝旗袍,外罩一件时尚的毛披肩,闪亮的首饰更映衬出李霞卿的端庄秀丽。在各种社交场合,李霞卿显得应对自如,游刃有余,面对所到各国的社会名流和高官权贵,她不卑不亢,相反倒是后者为她的花颜月貌而倾倒。像上次一样,李霞卿本人并不收受捐款,而是由捐款人直接将钱款汇到美国医药援华会在纽约的办事处。
  正如在上一年环美万里行中的一样,李霞卿在南美各国受到了各援华机构的热烈欢迎,抗战爆发以来,各种援华机构在南美大陆相继成立。如果说大都市援华机构的拥戴在情理之中,那么诸多毫不起眼、人口稀少的中国社区也掀起李霞卿热倒是有些始料不及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勒比海地区,李霞卿结识了一些华人,他们是蔗农的后代,一个世纪前,他们的祖先迫于生计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在蔗园被奴役,受尽压榨和欺凌。在这一地区,李霞卿还见到了不少华裔新移民后代。
  1940年7月,李霞卿完成南美募捐飞行之旅回到纽约。此次环飞南美大陆载入飞行日志的里程至少共18000英里,安全抵达南美十四个国家中的九个,这其中还不包括中美洲的大部分国家及三个加勒比海岛国。虽然这次南美行大获成功,其飞行里程几乎是环美万里行的两倍,但是李霞卿还是觉得美中不足。一些城市,特别是南美东北部的一些城市未能飞抵,让追求完美的李霞卿感觉好像遗漏了什么,让她心存不安,始终有种此行未竟之感。正因为如此,大约四年后,李霞卿再次踏上南美这块土地,飞访了第一次未到达的地区,以了心愿。她的再度回访间接证实了第一次南美行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功。
  是什么驱使着李霞卿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这种几近疯狂的长途飞行?她仅仅是为了唤醒更多民众对中国被蹂躏的关注和同情?当然这是她的初衷所在,但是也许还另有动机。除了满腔爱国之情,李霞卿也很喜欢冒险,而这种长途飞行跋涉正好将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1940年3月,也就是南美之行开始前,美国《远东》杂志记者对她进行专访,问她驾机单独远飞陌生的地区是否冒险的问题,李霞卿回答道:
  “面对侵略,为了拯救中国于水火,我们必须忍受更苦难的考验。而这本身就是一种冒险。”
  
  三
  
  为使南美募捐之行取得最大成效,李霞卿将其在南美的签证申请延期了3个月,为此当她返回美国时还遇到了麻烦,美国海关只允许她在美临时逗留4个月的时间。1945年3月,李霞卿请中国驻纽约总领事作为证明人向有关方面申请延长其在美签证。她在申请理由中注明,家人均在中国,而自己的财务状况很好,几无可能成为难民或给这个国家带来负担。而熟悉内情的人也知道,光看她在香港九龙何文田山道一号的家庭住址便可知其家道殷实。李霞卿的签证延期申请顺利获批。
  1946年5月初,李霞卿搭乘由旧金山飞往上海的商务航班回国。在上海稍作停留后,李霞卿即飞往香港与父亲团聚并在香港定居。她原本帮助重建中国航空基础设施的美好愿望也就此搁浅。战前,她曾经不遗余力地宣传航空救国并且初见成效,而如今,中国的航空事业有强大的美国政府做后盾,因而显然不需要个人来染指。看清现实也让李霞卿松了一口气,过去的八年,李霞卿一直在为抗战募捐奔波劳碌,她就像个职业飞行员,过着飞人般的生活,而如今,她终于可以“退休”了。
  在港期间,李霞卿结识了一位成功的国际商人李颐祥。李霞卿和李颐祥经常乘飞机到他们所向往的世界各地游历。李霞卿在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国际名流社交集会之所法国戛纳购置了一套公寓,夫妻俩将这套公寓作为他们在欧洲旅游的大本营。
  李霞卿与前夫郑白峰生的儿子郑柏士此时住在旧金山,母子俩虽然互有走动,寻回曾经失落已久的亲情,但是两人的关系始终不那么亲密。李霞卿是个生活低调的人,她不愿意承认过去发生的许多事,她甚至不希望朋友们知道她在上一段不幸的婚姻中曾经育有两个孩子,她尽可能地隐瞒这一事实。
  1997年香港回归,李霞卿作为贵宾获邀出席回归典礼。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李霞卿与其他4000名出席回归典礼的嘉宾一道见证了那历史性的一刻。经历了百年沧桑,当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时,85岁高龄的李霞卿发出了一声来自肺腑的欢呼声,整个会场欢呼声响彻云霄,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1998年1月24日,李霞卿因急性肺炎在医院辞世。她看上去没有痛苦,走得很安详。
  李霞卿的遗体被安葬在奥克兰山景墓园的哥特式礼拜堂。从她安息之所的斜坡处远望去,旧金山湾若隐若现,六十多年前,一位英勇的女飞行员像仙女一般从天而降,落进旧金山湾那冰冷刺骨的海水里。

标签:南美 之旅 募捐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