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文综 > 正文

2006高考文综全国卷

时间:2017-05-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二WORD版(地理部分)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二)

选择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回答1-2题。

1.这种产业迁移 A.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2.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①香港地价较高 ②内地服务业发达 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④香港人口数盘剧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图1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 日的日出时间。读图1,回答3一5题。

3.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4.④地位于

A.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副热带高压带 D.副极地低压带 5.8月23日,②地昼长约为

A.24小时 B.22小时 C.20小时 D.18小时

图2示意某农产品的产地、产量及贸易状况。读图2,回答6一8题。

6.该农产品是

A.小麦 B.玉米 C.水稻D.大豆 7.该农产品的贸易状况现为

A.南北半球间的贸易量大于东西半球间的贸易量 B.进口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C.主要进口国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D.出口国均为发达国家

8.在主要出口国,该农产品的产地集中分布在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图3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3,回答9一11题。

9.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 10.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位置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11.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非选择题

36.〔16分)资料表明,近年来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加快,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增强。

同期,墨西哥湾暖流较为稳定,北大西洋暖流速度减缓。据此并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

(1)图5中A处洋流流速的变化表现为(加速或减慢)(4分)

(2)B处海水蒸发最增加,对同纬度东岸陆地造成的影响及原因是 。我国可能受此影响的地区是。(12分)

37.(20分)图6表示某国略图。①是该国首都和最大城市。该国计划将首都从城市①迁往城市②。完成下列要求:

(1)城市①所在的地形区位于 气候区,农业地域类型属于(4分) (2)比较①、②两城市的区位差异,完成下表。(12分

)

(3)判断(在每项前的括号内,用符号“∨”表示正确答案,用符号“x”表示错误项):(4分)

该国首都如果从城市①迁往城市②,将 ()A.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 ()B.促进北部边境贸易的发展

()C.扩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把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开

40.(60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计划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 (4)图8示意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读图8回答:(10分

)

a为山脉,b为山脉;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 ,对铁路修建的影响是 。 (5)图9是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配图。读图9判断:(10分)

A、B两幅图中,反映拉萨气候资料的是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综 (Ⅱ)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B 3.B 4.D 5.C 6.A 7.C 8.A 9.B 10.B 11.B 二、综合题 36.(16分) (1)减慢(4分)

(2)增温增湿(降水量增加,增加其冬春的降水量)(4分),上升水汽随西风( 带)(3分)进入欧洲(亚欧)大陆(2分) 新疆北部地区(或西北地区)(3分) 37.(20分)

(1)热带季风(2分) 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2分) (2)(共12分)

城市 ①②

海陆位置 沿海(1分) 内陆(1分)

交通铁路、河运、海运交通枢纽(2分) 铁路、河运交通枢纽(2分) 地形河口三角洲(2分) 河谷平原(2分) 在国土中的位置 南部(1分) 中心(间、部)(1分) (交通、地形两项回答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3)A、B、D正确,C错误(共4分,每答对1个得1分) 40.(60分)

(4)昆仑(2分) 唐古拉(2分) 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坡度陡(3分) 工程量大(土石方、桥梁隧道等量大),造价高(3分)(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篇二:2006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卷Ⅰ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全国卷Ⅰ)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向量a、b满足| a |=1,| b |=4,且a·b=2,则a与b的夹角为

(A)

? 6

2

(B)

? 4

(C)

? 3

(D)

? 2

(2)设集合M?{x|x?x?0},N?{x||x|?2},则

(A)M?N?? (C)M?N?M

x

(B)M?N?M (D)M?N?R

(3)已知函数y?e的图像与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则

(A)f(2x)?e(x?R) (C)f(2x)?2e(x?R)

2

2x2x

(B)f(2x)?ln2·lnx(x?0) (D)f(2x)?lnx?ln2(x?0)

(4)双曲线mx?y?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

(A)?

1 4

(B)-4 (C)4 (D)

1 4

(5)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S7=35,则a4=

(A)8

(B)7

(C)6

(D)5

(6)函数f(x)?tan(x?

(A)(k??

?

4

)的单调增区间为

(B)(k?,(k?1)?),k?Z (D)(k??

?

223??

(C)(k??,k??),k?Z

44

2

2

,k??

?

),k?Z

?

4

,k??

3?

),k?Z 4

(7)从圆x?2x?y?2y?1?0外一点P(3,2)向这个圆作两条切线,则两切线夹角的余弦值为

(A)

1 2

(B)

3 5

(C)

2

(D)0

(8)△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若a、b、c成等比数列,且c?2a,则cosB?

(A)

1

4

(B)

3 4

(C)

2 4

(D)

2 3

(9)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A)16?

(B)20?

(C)24?

(D)32?

(10)在(x?

110

)的展开式中,x4的系数为 2x

(B)120

2

(A)-120 (C)-15 (D)15

(11)抛物线y??x上的点到直线4x?3y?8?0距离的最小值是

(A)

4 3

(B)

7 5

(C)

8 5

(D)3

(12)用长度分别为2、3、4、5、6(单位:cm)的5根细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能够得到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

(A)85cm2

(B)6cm2(C)3cm2

(D)20cm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把答案填在横线上. (13)已知函数f(x)?a?

1

.若f(x)为奇函数,则x

2?1

(14)已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对角线的长为2,则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等于 .

(15)设z?2y?x,式中变量x、y满足下列条件

?2x?y??1,???

?3x?2y?23, ????y?1,

则z的最大值为(16)安排7位工作人员在5月1日至5月7日值班,每人值班一天,其中甲、乙二人都不安排在5月1日和2日. 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ABC的三个内角为A、B、C,求当A为何值时,cosA?2cos已知{an}为等比数列,a3?2,a2?a4?

20

. 求{an}的通项公式. 3

B?C

取得最大值,2

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19)(本小题满分12) A、B是治疗同一种疾病的两种药,用若干试验组进行对比试验,每个试验组由4只小白鼠组成,其中2只服用A,另2只服用B,然后观察疗效. 若在一个试验组中,服用A有效的小白鼠的只数比服用B有效的多,就称该试验组为甲类组. 设每只小白鼠服用A有效的概率为

21

,服用B有效的概率为. 32

(Ⅰ)求一个试验组为甲类组的概率;

(Ⅱ)观察3个试验组,求这3个试验组中至少有一个甲类组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l1、l2是相互垂直的异面直线,MN是它们的公垂线段. 点A、B在l1上,C在

l2上,

AM = MB = MN.

(Ⅰ)证明AC?NB;

?

(Ⅱ)若?ACB?60,求NB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 (21)(本小题满分14分)

x22

设P是椭圆2?y?1(a?1)短轴的一个端点,Q为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PQ|的最大值.

a

(22)(本小题满分12分)

设a为实数,函数f(x)?x?ax?(a?1)x在(??,0)和(1,??)都是增函数, 求

3

2

2

a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7)B 二.填空题 (13)

(2)B (8)B

(3)D (9)C

(4)A (10)C

(5)D (11)A

(6)C (12)B

1 2

(14)

? 3

(15)11 (16)2400

三.解答题 (17)解:

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则q≠0, a2?

a32

?,a4?a3q?2q, qq

所以 2?2q?20,

q

3

解得 q1?

1

,q2?3. 3

当 q?1时,a1?18,

3

所以 an?18?()n?1?当 q?3时,a1?2,

9所以 an?

13181?n

?2?3. n?1

3

2n?1

?3?2?3n?3. 9

(18)解:

由A?B?C??,得B?C???A,

222所以有 cos

B?CA

?sin. 22

B?CA

cosA?2cos?cosA?2sin

22

?1?2sin2A?2sinA

22

??2(sin

当sin

A123?)?. 222

A1?B?C3

?,即A?时,cosA?2cos取得最大值. 22322

(19)解:

(Ⅰ)设A1表示事件“一个试验组中,服用A有效的小白鼠有i只”,i= 0,1,2, B1表示事件“一个试验组中,服用B有效的小白鼠有i只”,i= 0,1,2,

依题意有

P(A1)?2?

124224??,P(A2)???. 339339111111

P(B0)???.P(B1)?2???.

224222

所求的概率为

P = P(B0·A1)+ P(B0·A2)+ P(B1·A2)

141414????? 4949294

?.

9

=

(Ⅱ)所求的概率为

P?1?(1?)?

49

3

604

. 729

(20)解法: (Ⅰ)由已知l2⊥MN,l2⊥l1,MN?l1 = M,

可得l2⊥平面ABN.

由已知MN⊥l1,AM = MB = MN, 可知AN = NB 且AN⊥NB又AN为 AC在平面ABN内的射影,

∴ AC⊥NB (Ⅱ)∵ Rt △CAN = Rt △CNB,

∴ AC = BC,又已知∠ACB = 60°,

因此△ABC为正三角形。

∵ Rt △ANB = Rt △CNB。

∴ NC = NA = NB,因此N在平面ABC内的射影H是正三角形ABC的中心,

连结BH,∠NBH为N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HB

?在Rt △NHB中,cos?NBH?NB

32ABAB

?

6. 3

解法二: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M-xyz, 令 MN = 1, 则有A(-1,0,0),B(1,0,0),N(0,1,0)。 (Ⅰ)∵MN是l1、l2的公垂线,l2⊥l1, ∴l2⊥ 平面ABN, ∴l2平行于z轴,

故可设C(0,1,m) 于是AC?(1,1,m),NB?(1,?1,0),

?AC?NB?1?(?1)?0?0,∴AC⊥NB.

||?||. (Ⅱ)??(1,1,m),?(?1,1,m).?

又已知∠ABC = 60°,∴△ABC为正三角形,

AC = BC = AB = 2.

篇三:2006年高考试题与答案(全国卷1文综)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全卷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1,回答1~2题。

1. 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

2. M省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2,回答3~5题。

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4.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5.依图示资料可知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表1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读表1,回到6~8题。

6.表1数据表明

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7.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

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

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

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8.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当哈尔滨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为13日16时57分。那里人们看到的日偏食开始于13日17时55分,结束于13日18时46分。读图3,完成9~11题。

9.途中阿拉斯加州的甲地和乙地

A.能够同时看到这次日偏食的全过程

B.乙地先看到日偏食,甲地后看到日偏食

C.乙地能看到日偏食,甲地看不到日偏食

D.乙地只能看到日偏食开始,甲地只能看到日偏食的结束

10.报道中的阿拉斯加地区使用的时间是

A.地方时 B.西10区的区时

C.西9区的区时 D.西8区的区时

11.阿拉斯加州能看到这次日偏食结束的地区,其使用的区时与地方时相差约

A.0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政治机构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近

2006高考文综全国卷

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回答12~15题。

12.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

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C.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

D.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程

1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D.实行责任内阁制

14.国民革命运动中,政府机构几经变化。1927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的政府机构是

A.陆海军大元帅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5.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的

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在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回答16~19题。

16.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基础上直接建立的

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

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7.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十月革命

A.是在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中取得胜利的

B.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C.中止了帝国主义大战

D.推动了第三国际的建立

18.巴黎公社和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中,相同的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C.以革命武装代替旧军队

D.给予国内各民族平等权利

19.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法国和德国是欧洲的两个大国,法德关系对欧洲的和平与安全影响巨大。回答20~22题。

20.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图4反映的战争是

A.拿破仑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22.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进一步扩大。到1994年,欧洲联盟

A.成员国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的国家

B.整体实力与美国相当

C.在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

D.实现了货币联盟

23.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唐吉诃德》和

《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是

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

B.揭露社会的黑暗

C.推崇人文主义

D.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有一道趣味智力题: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2个空汽水瓶可以换的1瓶汽水,但不可以兑换现金。使用10元现金,通过购买、换领、借入汽水并归还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回答24~25题。

24.在获取这20瓶汽水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包括

①商品流通②易货交易 ③货币支付 ④货币借贷⑤非现金结算

标签:高考 全国卷 2015高考文综全国卷1 2016高考文综全国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