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英语 > 正文

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叩开物理学习之门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建立、每一个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及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对于物理学而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该遵循一条必须的,而且是唯一的途径:从实验开始!实验,这既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同时也是物理学科的优势,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这一优势,吸引学生投入到物理的学习当中。
  一、用实验叩开学习物理的兴趣之门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杨振宁教授也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调动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对科学的兴趣,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物理课。第一节物理课上什么内容呢?――实验!通过一个个新奇而且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笔者在每一年的第一课中,都会做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这些实验,并不要求学生弄懂道理,因为在将来的学习中都将一一解决,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兴趣和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如:小纸人伴随音乐跳舞(振动产生声音);冷水让烧瓶中的水沸腾(低压沸腾);向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下落(流体压强);小试管随大试管中水流出而上升(大气压强);会上滚的圆锥(重力);摩擦后的气球能吸在脸上(摩擦起电);保险丝熔断(短路);放大镜看近处和远处的物体、墙壁上窗外物体的像(凸透镜成像);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上部的水,下部放一条小金鱼,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上部的水已沸腾了,小金鱼仍自由自在地游动(水是热的不良导体)等等。笔者还学了一些小魔术,在课堂上表演,如刘谦的魔术――番茄酱在矿泉水中下沉、上浮(揭秘:用手挤压矿泉水瓶,涉及压强和浮力等物理知识)。第一节课,让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出惊讶、兴奋的情绪和情感,吸引学生萌发出亲自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强烈愿望,就会在学生眼前揭开一个崭新的世界。
  二、用实验叩开物理概念、规律之门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公式、原理和法则)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 物理概念是从感性世界中来的,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实验无疑是获得感性认识的最佳途径,它可以提供精心选择的,经过简化的和纯化了的感性材料,它能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实验能帮助学生总结和验证物理规律,更好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例如,如笔者在“声音的特性”教学中,让学生将各种乐器带到教室里,有弦乐器古筝、吉他,有管乐器长笛、葫芦丝,还有口琴等等,在学生才艺展示的过程中,形象而生动的理解了“音调、响度和音色”。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到讲台上演示,让他们自己观察,并提问,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从感性层面加深对运动和力关系的认识,也为高中物理的变速运动埋下伏笔,学生做完实验以后,对斜面小车实验现象进行充分的分析:在小车运动的方向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再用外推法分析、介绍历史上科学家对此问题的研究过程及结果,逐步得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这样学生对该规律的建立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过程,也让学生见识了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又如: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如果有风,甚至会冷得打颤,为什么?引起学生的兴起。再举例如洒了水的地面、 倒上酒精的碟子会变干,就是蒸发现象,再讲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用湿衣服晒干的事例便可轻松解决。笔者认为,生活中的这些鲜活事例,完全可以理解为地地道道的物理实验!
  三、用实验叩开科学方法之门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了方法的重要,要具备某方面的能力就必须掌握某方面的方法,方法是能力的骨架。在物理学中也有很多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传授知识固然重要,而掌握方法则更为重要。所以笔者以为掌握物理学方法是学好物理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实施方法教育。
  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排除次要、偶然因素的干扰,突出主要因素,运用仪器设备使现象可以反复再观察的一种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物理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着科学研究的缩影。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一般都含有一定的物理思维方法,在阐述它们的建立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一定的思维方法,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的外推法;阿基米德原理教学的控制变量法;曹冲称象的等效替代法;原子结构的模型法;熔化凝固的图像法;电压看不见摸不着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但通过用学生熟悉的水流的形成直接类比引出并建立电压概念的类比法等等。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大有帮助。
  四、用实验叩开社会之门
  物理《课程标准》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学生生活的环境是多姿多彩的,脱离了现实生活的物理必然是枯燥无味的。学生在学习物理前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并从中引出学习课题,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新教材要求我们,要从日常最密切的物理现象入手,贴近学生的生活,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学生应用实例去体验、分析的过程。课堂是培养学生物理能力的主阵地,不能与生活和物理现象脱离开来,我们迫切需要构建一个“生活化”的物理课堂,必须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在物理教学中,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通过讨论、辩论、小组活动、参观、调查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参加社会活动而从知识、能力、观念等方面做准备,又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讲授《光的折射》时,可先创设以下情境:透过老花镜看紧靠镜子的物体,显得比原来怎么样?透过老花镜看远处物体,物体又会怎样呢?透过圆形金鱼缸看缸里的鱼发现鱼会变大,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插入的筷子发现筷子会在分界处折弯,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知道的现象。又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再如:厨房里的物理现象,卫生间(浴室)里的物理现象等等。这些现象均来自于生活,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近年来,无论是区、市乃至全国的赛课、研究课、示范课,执教者都在实验上下足了功夫,他们将一些要求不是很高的教师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以及课本上的小实验和实验习题,经过适当改制,变为学生探究性实验,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讲演(演员),学生在台下听讲(听众、观众)”的教学局面,促进了物理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得到明显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探索知识的机会大大增加,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高涨,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还培养了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标签:物理 之门 实验教学 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