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招生 > 正文

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_外贸企业出口业务风险控制初探

时间:2019-02-0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业务受到的影响也日益增大。为了将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的影响降至最低,在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保证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寻找帮助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出口业务风险的有效策略。本文首先对贸企业出口业务的特点及其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然后对外贸企业如何规避出口业务风险给出了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外贸企业 出口业务 风险控制
  
  据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2007年度会上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贸累计逾期应收款项高达1000亿美元。这相当惊人的数字,不能不让人唏嘘,可谓学费昂贵,教训惨痛,同时也折射出外贸企业在扩大出口业务的同时,应加强出口业务风险控制。本文在分析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特点及其风险的基础上,对外贸企业如何规避出口业务风险给出了积极的建议。
  
   一、 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特点及其风险
  外贸企业是指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进出口贸易主要是与外国当事人通过缔结契约进行买卖商品,包括劳务、技术等的一系列具体业务。它体现了国家间的商品买卖以及与商品买卖有关的劳务进出口、国家间货币结算与支付等方面的业务和法律的关系。
  出口贸易需要通过海关、商检、银行、保险、商会、外管局等相关部门来实现。一般的出口贸易主要将货物报关出口销往境外,收取外币货款后办理外汇核销手续,到税务局申请出口退税等诸多环节。
  出口贸易具有不同于国内贸易的特点,其交易过程、交易条件、贸易做法及所涉及的问题,都远比国内贸易复杂。具体表现:
  首先,交易双方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洽商交易和履约的过程中,涉及到各自不同的制度、政策措施、法律、惯例和习惯做法,情况错综复杂。稍有疏忽,就可能影响经济利益的顺利实现。
  其次,出口贸易的中间环节多,涉及面广,除交易双方当事人外,还涉及商检、运输、保险、金融、车站、港口和海关等部门以及各种中间商和代理商。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笔交易的正常进行,并有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另外,在出口贸易中,交易双方的成交量通常都比较大,而且交易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遭到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它外来风险。所以通常还需要办理各种保险,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
  再次,由于国际市场广阔,交易双方相距遥远,加之国际贸易界的从业机构和人员情况复杂,故易产生欺诈活动,稍有不慎,就可能受骗上当,货款两空,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最后,出口贸易易受政策、经济形势和其它客观条件变化的影响,尤其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定、国际市场竞争和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国际市场汇率经常浮动,以及货价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的不稳定性更为明显,从事出口贸易的难度也更大。
  可见,出口贸易具有线长、面广、环节多、难度大、变化快的特点。因此,出口贸易面临着客户的信用风险、收汇风险以及出口政策变化等风险。
  
   二、外贸企业出口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鉴于以上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贸易政策改变、经济滑坡、国际市场变化以及竞争的激烈程度等因素均会导致外贸业务风险的发生。因此,外贸企业对出口业务风险管理极为重要。然而现实中由于风险的复杂性以及外贸企业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外贸企业对出口业务风险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一)外贸企业出口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客户不能履行及时付款的义务而使外贸企业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一宗出口业务从开始谈判到签订合同,从履约到货款收回,整个过程无处不存在着风险,然而在诸多应收款呆、坏帐案例中,许多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隐患,首先就从客户的信用风险中表现出来。
  外贸企业对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认知不足,出口业务普遍缺乏信用风险控制意识,过分强调出口业务规模的扩大,往往忽视信用风险控制。对于出口业务企业很少设立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国外客户的资信调查,制定企业的信用政策。一般外贸企业在出口合同审批签署前,没有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规避制度,或者即使有审查控制也只是流于形式,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重大的出口业务,可能由领导亲自指挥或指派人员负责,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在实施合同的过程中,出口业务不特别注意合同中质量条款和检验条款的严格执行,容易造成买方对货物、包装提出异议,引起拒付货款的现象发生。
  多数外贸企业自身缺少合理的收款程序和有效的催收制度,一般将出口业务的应收款项作为资产挂账,财务人员按照账龄计提坏账损失,对业务人员的业绩考核没有影响,难以落实应收款项的催收责任。
  (二)外贸企业出口业务汇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指经济主体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影响汇率波动因素有很多,如相对利率、相对通货膨胀率、相对收入水平、政府管制及人们的心里预期,另外还有投机活动和政治经济等各种突发因素。
  大多数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汇率风险规避机制及风险管理的模式都是以财务人员为核心,通过银行提供简单的金融工具,适时地买进或卖出外币,以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但是财务人员很难及时获得第一手市场信息,因此汇率风险管理的效果会有所降低。
  在汇率风险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方面,缺乏汇率风险预警机制,不少外贸企业主要依靠主观经验与咨询机构的汇率波动态势做出相应判断,主观性及准确性不高。使用金融工具是规避汇率风险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前段时间众多大型央企在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上损失惨重,造成企业积极地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的积极性不高,更不愿意为防范汇率风险支付更多成本。
  (三)外贸企业出口业务出口政策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出口政策风险管理往往不能够引起管理层的足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开放的中国已完全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由于国际经济失衡加剧,各国出于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考虑,采取的各项经济措施,一定会对我国的出口业务造成相应的影响。另外,对于出口政策的变化企业也不能准确的把握,缺少对出口政策前瞻性的预测,只能凭借个人的感觉,被动应对出口政策变化的风险。
  
   三、加强外贸企业出口业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针对以上外贸企业出口业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风险控制措施。
  (一)外贸企业出口业务信用风险的控制措施
  首先,外贸企业出口业务必须打破“重规模、轻信用风险”传统的经营理念,建立以收益质量为中心的信用风险控制的经营理念,减少或停止与信用风险大的客户的经营依赖。成立信用风险管理部,对信用风险进行全面的、全程的统一管理。该部门负责管理客户信息档案,进行信用评估,进行出口合同信用审批,对客户信用进行跟踪管理,催收欠款等。特别是对重大经营合同、业务部门所接触的新客户必须交其进行资信调查,没有该部门审批同意不得签署出口业务合同。为每一个客户建立内部信息档案,包括其财务状况、经营现状、曾涉及的法律诉讼及与公司过去业务往来等信用信息。也可以通过我国在客户国的商务部门、当地银行、信保公司等渠道获得该客户在国外的经济情况和信用等级。信用审批是根据客户信息资料,运用5C理论(即品质、资本、能力、状况、抵押)对客户进行评定,确定其信用等级。对资信差不能给予信用的客户,必须要有信用风险防范措施。
  其次,外贸企业应加强应收款项的日常监控,改变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出口创汇和利润指标的业务人员业绩考核办法,实施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业绩考核办法。绩效工资的考核兑现也以收付实现制代替权责发生制,对逾期的应收账款催收进行准确归责,落实“谁造成,谁负责”的原则,不能收回的损失作为责任人的扣除因素,进行考核绩效兑现。
  (二)外贸企业出口业务汇率风险的控制措施
  出口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应提高风险管理意识,认识到汇率风险规避与管理是影响出口业务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对汇率波动预警评估机制的监督与管理,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供决策使用。前瞻性研究汇率变动趋势,择机确定好出口合同条款,一般选择汇率波动较小的货币或本国货币作为结算货币,以减少因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损失。
  “及时收汇”是降低企业遭受汇率风险的重要保证,从“安全及时”的角度考虑,按从优到劣次序的结算方式分别是:即期信用证、远期信用证、托收付款交单、托收承兑交单,出口业务应根据实际情况,最大可能地争取较优的结算方式。选择有利的结汇时间,当预期某种货币将升值或贬值时,出口业务可以推迟结汇或提早结汇,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汇率风险。
  (三)外贸企业出口业务出口政策风险的控制措施
  外贸企业一方面要随时关注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于有可能出现争端的国家或地区,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另一方面外贸企业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努力培育出口品牌和营销网络,企业的出口业务不过分依赖某一客户,努力做到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婧 2010年外贸企业汇率风险控制对策实务 国际商务与会计 2010.2
  [2]刘宪卫 信用风险控制:外贸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国际商务会计 2007.7
  [3]杨光 出口贸易信用风险控制浅议 财务与会计 2006.5
  

标签:初探 风险控制 外贸企业 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