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三作文 > 正文

高三写人满分作文

时间:2017-03-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高三写人作文《写给自己的坚强》

"txt">许多事请总是经历过才懂得,一如感情,错过了,遗憾了,才知道其实生活并不需要那么多无谓的执着。这些我都懂得,可我还在坚持什么,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还有一点希望,可是我努力了那么久,却还是伤心,我哭,并不代表我不坚强,只是证明我太在意;我难过,但是我还没有放弃所有,我还在不断的寻找着,坚持着,坚持我的那个期盼,我期盼有一天我的期盼没有辜负我的坚持,会实现么?我不知道,我矛盾着,我挣扎着,我等待着,等待那个期待的发生!

突然喜欢那种阴的天,惨淡的天空,谁也看不到我的伤悲,我可以偷偷哭泣,我可以正大光明的自卑,什么都变得无所谓,把自己丢给这天气,我能做的只有在天晴之前,忘记所有的伤,伪装着微笑,伪装着生活&&

我望着天空,突然觉得好累好累,我走不动了,可却没有谁愿意停下来陪我坐坐,他们都匆匆的走着,在自己的世界奋斗着,只有我挪不开步子,为什么会这样累呢,难道是因为看不到前面的路么?我忘了在哪个路口我停下了,开始等待,等待一个可以牵着我继续走的人,可是人来人往,我却再也等不到你,是你走远了,还是我停错了路口。

一个人坐着,看着窗外的黑夜,眼睛好酸,似乎有泪落下,脑袋空空的,不知该想些什么让自己去释怀,只好一个人坐着,呆呆的,不去理会这世界的一切繁杂。

篇二:高中作文写人记事类

刻画人物独特鲜明的个性是写人记叙文的重中之重。

一、 训练目标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用细节表现人物的个性

记叙人物二三事 (详略得当)

二、写作指导

中学生作文从写作的内容看,大致有写人记事类作文,写景状物类作文,说理抒情类作文等等。下面我们先讲写人记事一类作文的写作。写人必须从具体的事情之中写人,写事也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来写事。人因事而鲜活,事因人而彰显。人事相因,互为依托。因此,要想写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就必须记述人物的二三事;而要写出事情的曲折波澜,也必须把握好人物的思想性格。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作为有着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各种属性的人那就更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了。

1、什么是人物的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因而个性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同一种思想品质,在表现形式上也总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不会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在作文中描写人物的时候,应该着重表现人物的这种个性特征,这样才会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才会感染读者。我国古代小说《儒林外史》刻画吝啬鬼严监生临死前的一个细节非常典型:

严监生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

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这里,作者通过写严监生临死前因为灯盏里燃着两根灯草,怕多费了一点灯油,只把两个指头伸着,硬是不肯断气,一屋子的人都在那里猜测捉摸,幸好他的老伴赵氏弄明白他的心思,上前去挑掉一根灯草,他才断气。很显然,作者正是要通过这一典型细节,来着意刻画严

监生吝啬小气的个性特征。在文学作品中,这种通过人物的心理或肖像或动作或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

2、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A.运用语言、外貌、动作等勾勒人物形象。

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注意语言和行动描写必须切合人物身份,符合人物的年龄与地位,做到“言如其人”,“行如其人”。

第二要注意语言、行动描写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就会有怎样的言行。要写出个性,必须抓住有代表性的言行进行描写。

第三要注意言行往往是相关联的,有怎样的言,就有怎样的行。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要协调一致,共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读司马迁《史记》,其中写刘邦和项羽两个人,可谓性格鲜明,特别是在他们

分别看到秦始皇出巡的那种威风与排场时的心理活动。项羽看后,对朋友说:“彼可取而代 之。”用白话说就是“老子可以把他拉下来,我来干!”而刘邦看后则说:“大丈夫当如是也。”用白话来说:“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做到这样,才够味道。”根据行为心理,同样一个观念,但两个人表达的气度,完全不同。这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刻画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两个人活色生香,一个项羽,一个刘邦,就这么站着了,令人遐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我们课文中学到的《鸿门宴》其中刻画樊哙的一段:

张良见情况紧急,到军门见樊哙,樊哙说:“今日之事何如?”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樊哙说:“这情况太急迫了,臣请求进去,与之同命。”樊哙立即带剑拥盾闯入军门。交戟之卫士不让他进去,樊哙侧其盾撞过去,卫士仆地,樊哙于是闯了进去,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篇三:2014届高三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

我十三岁,念初一。正是?深挖洞,广积粮?的时候,一入学便开始了挖防空洞,功课倒成了次要。只有一门叫做?农业?的课,老师再三强调,这是为着我们将来上山下乡而设的。但是这些来自书本的乡村知识并不能激发我真正的兴趣,或者我也不甘做一名真正的农民吧。我的身体乐观地承受着强重的体力劳动,而我的脑子则空空荡荡。

⒉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早点。一口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

⒊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钢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栗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在我当时的年岁,没有恰当的语言去形容一个成年女人的美,但她的美却真实地震动着我,使我对自己充满自卑,又充满希冀。

⒋以后的早晨,我总是刻意靠近她,对她作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的一切。我学着她的样子,当寒冷的冬季我戴上围巾又故意拉下几缕头发散出来时,我的内心立刻充满愉快。日子在我对她的模仿中生着情趣,脑子不再空荡,我觉出一个新的自己正在身上诞生。是啊,一个新的自己竟在模仿中产生,这是我事先完全没想到的。

⒌后来我搬了家。再后来我作为知青下乡。几年后我返回城市,偶然路过那家(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 源 网:高三写人满分作文)小吃店时,发现她还在。大铁锅仍旧沸腾着,她仍旧手持细长的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栗色头发已经剪短,短发在已染上油斑的白帽子边沿纷飞。她抬起脸来,脸色使人分不清是自然的红润,还是被炉火烤得通红。她没了昔日的愉快,已然发胖的身形也失却了从前的灵巧。她满不在乎地扫视着排队的顾客,嘴里满不在乎地嚼着什么。我站在锅前,初次怀疑起我少年时代的审美标准。她从锅里抽出筷子指着我说:?哎,后头排队去!?她的声音略显沙哑,眼光疲惫而又烦躁。好像许多年来她从未有过愉快,只一味地领受着这油烟和油锅的煎熬。

⒍我匆匆地向她指给我的?后头?走去,似乎要丢下一件从未告知他人的往事,还似乎害怕被人识破心思。

⒎又是一些年过去,一个秋天的下午,我乘坐的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了。此时,门口只有一只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四十来岁。

⒏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⒐?小时候我常在这买油条。?我说。⒑?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⑾?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⑿?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

⒀?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您……?

⒁?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⒂?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⒃?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

⒄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又为我和她那无法契合的对话感到没趣。但我忘不了她那声意外的?嗯?,和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

⒅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

⒆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再去唤起她那爱美的心意。

⒇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取材于铁凝的同名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从第①段可以看出,因为社会环境影响,再加上少年时贪玩不爱学习,“我”那个时期内心茫然

而空虚。

B.炸油条姑娘的美让“我”深受震撼,她让“我”自惭形秽,同时“我”决意要学着她的样子,美好地成长。

C.第⑦段说炸油条姑娘“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暗示岁月流逝,她已视店如家。

D. 第⑧段开头写下午的阳光使店里显得温暖柔和,这种氛围让“我”产生了急于向炸油条姑娘表达的愿望。

E.文章讲述的是平常的人和事,却从中挖掘出了深刻的思想,这种平中见奇的写法正是这篇文章的魅力所在。

2. 文中四次写到油锅的沸腾、安静,分别有什么作用?(6分)

3. 文章结尾写道:“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请结合全文,分析这

句话的含义。(5分)

4. 文章第④段说“一个新的自己竟在模仿中产生”,这句话能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文本,并

联系现实生活或你的阅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不少于200字)(12分)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大地清明 周伟

(1)又是一年清明时,我和许多人一样,总是如期而至。

(2)我们一起向杨里塘的老祖坟山上走去,向青草更青处走去,去赴一场人生的盛宴。祖先们,仿佛都从泥土中醒来,长幼有序,排排坐定,喜笑颜开,把酒话桑麻。谈起去年土里的收成,今年的新打算。问起猪牛鸡鸭好不好养,娃儿出息没出息……主事的就一五一十向祖先们禀告,生怕漏掉一丝春天的讯息、大地上的甜美。

(3)我们做晚辈的,一一跪拜下来,跪成一地嫩绿生鲜的蔬菜瓜豆。祖先们见了,一起好欢喜呀。我偷偷地抬起头来,一眼瞥见奶奶端坐对面。奶奶,还是那般清和、安详,比安详还安详,比温暖还温暖,比美好更美好。

(4)方圆几十里,谁都知道奶奶。只要一提起她,总有人接茬:喔,善塘铺里的奶奶…… 过路的,闲聊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见了奶奶只要亲热地喊一声,便能喊出奶奶的笑声,和奶奶的茶水与坐凳。要借个物什,或者手头短缺点油盐钱,只要一开口,都不会落空。碰上吃饭的时刻,还会被硬拽着坐到饭桌上……我问奶奶,你这样有求必应,救苦救难,不就是大家敬奉的观世音菩萨吗?奶奶瞬即用眼神制止我,说,可不能乱说,哪敢比啊?奶奶说,我们是善塘人,善字当头,一心向善才是。你们长大了,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记住自己是善塘人,善用其心,善待一切。(5)奶奶文化不高,认不得多少字,却把一切都看得清明。每天大清早,奶奶都要我去村头老井挑水。奶奶常说,越早水越清,越早水味越正。小时候挑水的情景,我记忆犹新。第一回挑水,挑了大半桶,水总是免不了淌出来。第二回,少挑了许多,想是不会淌出来了。挑起来,一路轻快,欢喜到家。回过头一看,哟,星星点点,湿漉漉的,怎么淌了一路?第三回,奶奶要我把桶里的水满上,再看看。我依了,竟然没再淌出来。

(6)每天一早,奶奶总是吱呀一声,第一个推开大门,看得很远、很远,然后,清清朗朗地大声告诉我们:山青水清,人勤水甜,大地清明……

(7)小时候,奶奶还跟我讲,奶奶是伟宝(我的小名)的奶奶,也是大家的奶奶。有好东西吃,总是这个一点,那个一点,一个小孩不漏地散发着。谁家小孩听话了,奶奶就轻轻地摩挲着他的脑袋,不停地夸奖;若是哪个犯错了,也从不偏袒,对我也一样。那个时候,我很是不解,别人的奶奶就是别人的奶奶,我的奶奶就是我的奶奶,怎么也是大家的奶奶呢?

(8)奶奶还总是那样絮絮叨叨,对我们小孩说:你们还小,要懂事。本事不是娘肚子带出来的,要靠一分一分地积攒起来,攒鸡蛋一样,攒足本钱了,心里有底,就会遇事不慌、处变不惊。本事,是壮身的,多了,不压身;少了,挠头掏手心都不行,手心上哪能煎出个鸡蛋来?本事,少不得,也虚不得…… 爬山时,她也絮絮叨叨,说,要昂首,要挺胸,眼要看前方;向上,向上,再向上,不得停歇。做人做事,都得这样!你们以后要爬的山还会很多很多,要一直保持今天这样的好心情。我们一个个似懂非懂,鸡啄米般的头点个不停。现在,体味体味、琢磨一下,那时的心情,是不是应该就叫“绿色心情”呢。

(9)奶奶的絮絮叨叨,就如同她的那架纺车,咿咿呀呀地,悠扬而绵长,一直唱到火塘边的油

灯快干的时候,还是那样地好听,令人动情。奶奶要走的时候,把我叫到她的床前,絮絮叨叨:“人嘛,一生一世,就两个字,一个是生,一个是死。生就好好地生,死就静静地死。心存清明,一世淡好。”奶奶还说,“想奶奶了,有什么好事,有什么委屈,有什么疑惑,清明那天,都要一古脑儿告诉奶奶,让奶奶放一百个心。”奶奶说得平平淡淡、安安静静……

(10)年年清明,今又清明。众生芸芸,置身尘世铅华中,人生看得几清明?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用一个“总是如期而至”,表明清明祭祖这件事在家乡人们心中的重要。 B.奶奶通过挑水一事巧妙地告诫“我”:只要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就可以做好一切事情。 C.第(9)段中,写奶奶的絮絮叨叨如同她的纺车的咿咿呀呀,旨在表现奶奶为人的勤快。 D.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中间辅以插叙,由清明祭祖引出对奶奶生平和处事原则的回忆。 E.作者运用比喻、排比和想象等手法,使文章表达生动、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2. 结合文章,说说第(3)段中画线语句的妙处?(5分)

3.文章为何以“大地清明”为题?(6分)

4 结合文章,解释“置身尘世铅华中,人生看得几清明”的含义。联系你的生活体验或其他阅读经

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2分)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 ,完成1—3题。

徽州道上

⒈傍晚必须赶到屯溪。主人刚沏的新茶喝了二道,还那么青绿,就不得不停杯启程了。皖南晴雨不定,早上还是大晴天,这会儿变脸,下起雨来。离开家乡近三十年了,北方的干燥却不曾使我忘掉家乡雨丝的记忆。中学时,每当春秋远足郊游,最怕的就是阴雨天,晚上睡觉也不踏实,担心屋檐的滴答声。那时我尚未尝过失眠的滋味,一觉睡到天亮,心里有事,四五更时会自然醒来,揉着惺忪的眼睛到天井里去仰望太空。多少次登太白楼、爬翠螺山的兴致,被这讨厌的雨丝抹掉了。

⒉早起听广播,说江面有六七级大风。多年不曾有过的怕雨的心情又潜上心头。昨天与那沙同志约好,上午他从合肥到芜湖,我跟他的车一道去屯溪,我们要参加的座谈会明天开始。这么大的风,轮渡能照常开吗?二十年前有次我从裕溪口过江,赶上大风,轮渡停摆,只好伫立江边,眼望长江浪涛中点点风帆颠簸远去,恨不得一脚跨过江南,去亲吻那令人依恋的青山绿水。现在可不同了。这点风算什么?十时半那沙同志准时过江了。我们从芜湖出发时,漫天的急雨突然驻脚,天空明亮起来,将这座江城涤净一新。

⒊我平日自称是皖南人,不说黄山,连皖南山区还未去过。那沙同志是广东人,在安徽工作多年,皖南山道跑熟了。沿途稍大一点的集镇,多半能说出它们的名字,有时还能长长短短谈些有关的风俗人情的趣话。

⒋中午到了宣城,李白的足迹到过这里,光凭这点,就使这座古城遐迩闻名。友人请我们尝新,泡了本地出产的敬亭碧雪。据说,这茶近年很为中外茶客称道,颇有与皖南名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争势的劲头。我从小随大人养成喝茶的习惯,现在每天至少要换两杯。说实话,无非是驴饮,哪里知道喝茶还有许多讲究,什么粗茶细喝,细茶粗喝,好茶的水冲出来是清的,次茶的水冲出来是浑的。我端起玻璃茶杯,茶水明净,透过浮动的新芽嫩叶,能清晰地看到坐在我对面的一位老人。他是我三十年前的语文教师,现在这里的一所中学教书。

⒌这是我今天在途中最意外的收获了。年岁渐渐增大,有时出其不意地在他乡会遇上故人,交谈几句,情感也会被少年往事所牵动。今天也一样。他是熏陶我爱好文学的启蒙老师。1954年大水退潮之后,他被调到江北工作。远行时,我们一群十六、七岁的伙伴,曾在两岸葱绿的长堤上送别过他,五七年他因发表一篇文章遭受厄运多年,曾被放逐泾县老家务农,据说自学行医,成了附近一带有名气的郎中。前两年才彻底平反,重返教育岗位。我细细端详他,虽然苍老了,却依旧那么干瘦,有精神;当谈起他的近况时,他习惯地做了一个为我异常熟悉的手势,说:现在还好。?还好?,那就好了。至于其它原该探问的一切,我都不敢去触动它。我尊敬地递给他一支香烟,他随手接过,我划亮了火柴……

⒍在我的记忆里,他是吸烟的,烟瘾还不小呢!解放初期流行一种简装硬盒烟,一盒50支,没有牌子,比较便宜。他的书桌上常常摊开了这样的盒子烟。有次他为北京一家杂志写稿,大概是写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评吧。见我进门,放下笔,习惯地伸手摸烟,才发觉烟抽完了。我连走带跑替他上街买了几盒回来。此情此景,还在眼前。现在,我见他吸烟的神态还是老样,不自禁地微笑了。他见我点烟,也笑着说:?你头发虽白了几根,样子没大变,在街上能认出。?我问起当年一些老师,他说多年没联系了,听说多半在皖南各县。

⒎停留短促,我们又继续赶路了。雨越下越大,夹有冰雹,汽车以一小时八、九十公里的速度疾驶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目的地快到了,远近星散着黑瓦白墙的小楼房。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正行进在徽州古道上。

(取材于吴泰昌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重纪实、轻评说,读来有一种亲切、平和的感觉。 B.作者描写李白的足迹曾到过宣城,使文章内容更加丰满了。 C.第⒊段介绍那沙同志的内容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D.明净的茶水引出了触动作者情感的老人,这一笔颇为精妙。 E.这篇散文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令人称道。 2.阅读第⑤⑥段,简要分析作者笔下的启蒙老师是怎样一个人。(4分)

3.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①文章第①段用了不少笔墨写我中学时的“怕雨”,有何用意?(4分)

②文章结尾写道“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正行进在徽州古道上”,这样写有何妙处?(3分)

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肖邦之夜

⒈ 四季之夜,秋夜在北京最美。去年北京的秋夜,因有一夜是傅聪演奏的?肖邦之夜?,更是平添了一分难得的美丽与温馨。

⒉音乐并非与北京无缘。北京有无数的夜晚,歌吹乐喧,有的是?迪斯科?和伪摇滚,也不乏酒吧的靡靡之音,还有大街上劣质音箱里迸发出的燥热的电子乐声。只是没有肖邦,肖邦似乎在遥远的巴黎或者华沙。

⒊是傅聪为我们带来了肖邦,从异国他乡,从夜的深处。

⒋傅聪走上台来,一件黑色的燕尾服,和18年前回国演奏时好像没什么两样。他的手指还是那样的美,虽然缠着绷带,却依然柔若无骨,触动琴键时连琴键也变得柔软得如一匹黑白相间的丝绸。我坐在楼上的第一排,他的手指看得格外清楚,清风临水一般掠过琴键,那美妙的琴声便像是荡漾起一圈圈清澈动人的涟漪,偌大的剧场和我的心都被这琴声抚摸得有些湿润了。

⒌看傅聪坐在钢琴前弹奏,让我不禁想起了柏辽兹当年看肖邦在钢琴前演奏时曾经说过的话:?他变成了一位诗人,歌颂着自己幻想中的主人公奥西安式的爱情和骑士风度的功勋,歌唱着他遥远的祖国。?在我眼中,傅聪和肖邦在钢琴旁叠印着,融为一体。想想他和肖邦共同的身世,萍飘絮泊,浪迹天涯,便越会体味出柏辽兹话中的滋味。

⒍说实话,傅聪带来的肖邦的钢琴曲,我有许多的遗憾。我并不大想听肖邦的前奏曲,虽然才华横溢,但怎么也脱不出练习曲的痕迹,是太小的小品。而我想听的那些情爱缠绵、美丽而忧郁的夜曲,他此次并未演奏,比如被誉为?抒情诗篇?的升F大调和降D大调夜曲。但他毕竟为我们带来了那样动听的、明朗而宁静的降B小调、降E大调夜曲,凝神谛听,琴里关山,梦中明月。还有他年轻时弹奏、得到了肖邦钢琴比赛大奖而就此走向世界的、他最拿手的玛祖卡……这就够了,因为它们毕竟都是玲珑剔透的诗。在一个枫树已不再那样火红、银杏已不再那样金黄的?污染?严重的季节,在一个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世界变得王纲解体却王旗频变的季节,一颗赤子之心尚存,一粒诗的种子尚存,不仅保护得那样好,还能让它绽放出如此美丽清新的花朵来,已是实属不易之事了。

⒎是的,?肖邦之夜?并非抒情之夜。那样,就误会了肖邦,也误会了傅聪。听肖邦,确实能听出美丽与缠绵;但的确也能听出断鸿声远、天涯望尽,听出万里寒烟、一片冰心,听出心律如歌、思念似海……

⒏演出结束了,大家拼命地为他鼓掌,他双手抱在胸前深深地向大家鞠躬。

⒐那晚的夜色真好,好像真的滤掉了许多喧嚣和浊热,好像真的充溢着几分宁静和沉思,好像真的在路的远方、在夜的深处有关切的呼唤和等待……是因为有这美妙的琴声,像花香一样弥散在夜色之中;是因为有?肖邦?向我们走来,用那有些冰凉却柔软的手指,用那善感的心和美好的音乐,将夜色和我们一起拥抱。我知道以后会有许许多多的夜晚在等待着我们,但肖邦之夜并不会多。许多的美好,就是这样的短暂易逝,却会长久地印在我们的生命里。

⒑回家的路上,肖邦渐远。起风了,吹起的尘埃飘荡在秋日的夜空,与落叶同飞。

1998、10 (有删节)

注:①傅聪,世界著名钢琴艺术家。1959年,因其父傅雷(大翻译家)被划为右派,出走英国,后加入英国国籍。文革期间不能回国。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北京的秋夜最美,夜色浸润了作者细腻的心,也为傅聪演奏的“肖邦之夜”,平添了一分难得的美丽与温馨。

B、第②段写北京夜晚音乐的喧闹浅俗,为肖邦音乐会铺垫了底色,不仅可反衬其高雅,也表达着作者的好恶。

C、文中对傅聪“手指”及琴声的描写,优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高超的演奏技巧及其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D、傅聪那晚弹奏的降B小调、降E大调夜曲,歌颂着奥西安式的爱情和骑士风度的功勋,犹如玲珑剔透的诗。

E、作者以细腻的笔调,将自己对肖邦、傅聪及其音乐的深刻理解与挚爱娓娓道来,行文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1.(1)第⑥段中作者认为“这就够了”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是的,‘肖邦之夜’并非抒情之夜。”这里的“情”,指的是什么感情? 作者为什么说“那.样,就误会了肖邦,也误会了傅聪”?(3分)

2、请赏析文章结尾段中的画线语句。(5分)

3、本文表现出作者对文化艺术怎样的态度?请你针对作者的态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

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 —4题。

我的秦腔记忆

⑴在瓦沟里的残雪尚未融尽的古戏楼前,拥集着几乎一律黑色棉袄棉裤的老年壮年和青年男人,还有如我一样不知子丑寅卯的男孩;伏天的戏台前,一片或新或旧的草帽遮挡着灼人的阳光,却遮不住一条条淌着汗的紫黑色裸膀,汗腥味儿和旱烟味儿弥漫到村巷里。

⑵我已记不得从几岁开始跟父亲去看戏,却记着一个细节。在人头攒动的戏台下,父亲把我架在他的肩上,还从这个肩头换到那个肩头,让我看那些我弄不清人物关系也听不懂唱词的古装戏。我在这里接受的音乐熏陶,是震天轰响的大铜锣和酥脆的小铜锣截然迥异的响声,是间接许久才响一声的沉闷的鼓声,更有作为乐团指挥角色的扁鼓密不透风干散利爽的敲击声。我起初似乎对这些敲击类和弦乐类的乐器音响没有感觉,跟着父亲看戏不过是逛热闹。

⑶直到有一次,我跟父亲走到白鹿原顶,听到远处树丛笼罩着的那个村子传来大铜锣和小铜锣的声音,还有板胡和梆子以及扁鼓相间相错的声响,竟然一阵心跳,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一种渴盼锣鼓梆子扁鼓板胡二胡交织的旋律冲击的欲望潮起了。自然还有唱腔,花脸和黑脸那种能传到二里外的吼唱,曾经震得我捂住耳朵,这时也有接受的颇为急切的需要了;白须老生的苍凉和黑须须生的激昂悲壮,在我太浅的阅世情感上铭刻下音符;小生和花旦的洋溢着阳光和花香的唱腔,是我最容易发生共鸣的妙音;还有丑角里的丑汉和丑婆婆,把关中话里最逗人的语言作最恰当的表述,从出台到退场都被满场子的哄笑迎来送走……我后来才意识到,大约就从那一回的那一刻起,秦腔旋律在我并不特殊敏感的乐感神经里,铸成终生难以改易更难替代的戏曲欣赏倾向。

⑷?文革?结束后,被禁演多年的古装戏重新上演了。各种看戏的人到傍晚时拥满了道路。到处都能听到这样一句痛快的观感:?这才是戏!?更有幽默表述的感慨:?秦腔到底又姓秦了!?这种痛快的感慨发自一个地域性群体的心怀。?文革?禁绝所有传统剧目的同时,只推广10个京剧?样板戏?,关中的专业剧团和乡村的业余演出班子,把京剧?样板戏?改编移植成秦腔演出。我看过,却总觉得不过瘾,多了点什么又缺失了点什么——腔调是秦腔的,但内容却与秦人生活无关。于是,就有了?秦腔不姓秦了?的调侃。

⑸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买回来一厚摞秦腔名家演出的录音带,不仅我把老艺术家的拿手好戏听了个够,我村子里的老少乡党也都过足了戏瘾。在写作《白鹿原》的四年间,写累了需要歇一会儿,我便端着茶杯坐到小院里,打开录音机听一段两段。久而久之,连我家东隔壁小卖部的掌柜老太婆都听上了戏瘾,某一天该当放录音机的时候,也许我一时写得兴起忘了时间,老太太隔墙大呼小叫我的名字,问我?今日咋还不放戏??我便收住笔,赶紧打开录音机。老太太哈哈笑着说她的耳朵每天到这个时候就痒痒了,非听戏不行了……在诸多评说包括批评《白鹿原》的文章里,不止一位评家说到《白鹿原》的语言,似可感受到一缕秦腔弦音。如果这话不是调侃,是真实感受,却是我听秦腔之时完全没有预料得到的潜效能。

⑹我在久居的日渐繁荣的城市里,有时在梦境,有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眼前会幻化出旧时储存的一幅图景,在刚刚割罢麦子的麦茬地里,一个光着膀子握着鞭子扶着犁把儿吆牛翻耕土地的关中汉子,尽着嗓门儿吼着秦腔,那声响融进刚刚翻耕过的湿土,也融进正待翻耕的被太阳晒得亮闪闪的麦茬子,融进台田边沿坡坎上荆棘杂草丛中,也融进已搭着原顶的太阳的霞光里。还有一幅

幻象,一个坐在车辕上赶着骡马往城里送菜的车把式,旁若无人地唱着戏,嗓门儿一会儿高了,一会儿低了,甚至拉起很难掌握的?彩腔?,在乡村大道上朝城市一路唱过去……

⑺ 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

(取材自陈忠实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第一段写到村里人看戏的场景,说明了不管季节如何变化,秦地百姓看戏的热情都不会

减退。

B.在父亲的点拨下,最初对秦腔音乐没有感觉的作者逐渐找到欣赏门径,进而形成自己的戏曲

欣赏倾向。

C.作者认为把京剧“样板戏”改编移植成秦腔后,多了点安静少了点热闹,因此让人觉得不够

过瘾。

D.文中写对秦腔名家演出录音的欣赏,表现了作者对秦腔的迷恋,也反映出作者与秦地百姓的

真挚情意。

E.作者创作长篇小说《白鹿原》的灵感,由欣赏秦腔名家录音而激发,因此评论普遍反映其中

有秦腔风韵。

2.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⑴文章第三段详尽描述了秦腔的音乐、唱腔、语言,有什么作用?(3分)

⑵如何理解文章第四段中“秦腔到底又姓秦了”这句话的含意?(4分) 3.文章第六段描述了作者幻化出的两个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4. 文章结尾说 “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请结合本文内容和你的生活积累和体验,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或感悟。不少于200字。(10分)

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去找史铁生

标签:满分作文 写人 高三 写人的满分作文800 写人的满分作文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