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三作文 > 正文

李密 乱弹李密

时间:2019-02-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说说老师上课前说的那段话,读《出师表》不哭的是不忠之人,读《陈情表》不哭的是不孝之人。我心中一紧:我虽算不得有多忧国忧民,好歹不至于不忠不孝吧。还好,偷偷看别人也不过是麻木不仁地记笔记,总算吁了口气,阿弥陀佛,不忠不孝的总算不止我一个。后来仔细想想,可能文中别有洞天。
  个人是觉得《陈情表》写得也不见得多感天动地。情真意切虽是有的,但也不乏溜须拍马、厚颜自诩之词,比如谁谁谁(贤明的高爵显位们)一再催他去当官呀,自己感激涕零呀,写这么多何必呢?比不得后面归有光《项脊轩志》的“大类女郎也”“他日汝当用之”情意真挚,读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话说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试问哪家人家会合家团圆,其乐融融?像李密家人丁不旺的情况也是寻常。“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我不相信,那个杀人无数、为民不聊生的惨相立下“汗马功劳”的司马炎,会为此动容!要是这么点小事他就能感动地热泪盈眶,那想来废曹奂的人肯定不会是他了。司马炎之所以会欣然接受李密的《陈情表》,大加褒扬,自然是有政治目的的。蜀的旧臣,吴的士族,无论哪个他都需要笼络收买。而李密绝对是一个典型,一个“不忠而孝”的典型,一个变乱时代道德的楷模,一个不仅对蜀臣,连吴都与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名臣。
  首先,李密的祖父是蜀国官员,外加他本身也是蜀国官员,且官都不小。司马炎用这样的人来打“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广告,是十分合适的。再说李密曾几次出使吴国,想来蜀吴关系本来就密切,料他在吴国也定有些威望,人脉甚广的,所以对笼络吴人之心,肯定极为有利。第三,既然“圣朝以孝治天下”那么以“孝”讨官的人肯定不少,那为何司马炎偏偏选了李密呢?可还记得文中“祖母刘九十有六”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这些词?选典型总是要选成效快的。李密身上集合了那么多对司马炎极有用的好处,他自然成了这“典型”的不二人选。
  不过想想李密毕竟是见过大世面,当过大官,饱读圣贤书的人,真会识不出司马炎的诡计?不然吧,量李密肯定也是瞻前顾后才想出这一招将计就计。
  说实话,我刚读《陈情表》的时候,对李密多少是有点鄙视的。话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倒好,在旧臣眼里全了忠,在新朝眼里全了孝,还白白拿国家公费将他亲爱的祖母安然送终,最后还“诚实守信”顺时之大流,出仕做官。其心思之缜密,盘算之精妙,俨然像个小人之谋。
  如果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李密的确是个好人,真真正正的好人,他之后在小地方做县令的时候,与诸王据理力争,为百姓谋福,他应该是真正想为天下再做些事的吧。他望眼欲穿,盼朝廷有个人来推荐一下,进入中枢尽展抱负。可是以他不喜欢结交权贵的性格,哪里等得到什么人呀?司马炎利用完他后,也一直没想起他,一直把他撂在那儿。
  所以,李密心情不好了,写了首小诗,“恰巧”被司马炎听到: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中无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武帝“忿之”,正好逮着这个理由,让他“归田”了。
  那个时候,李密才熬到了汉中太守,貌似才一年。我不禁叹一声:“痴儿啊。”
  不过,也许这个时候的晋武帝,才是真正有了怜悯之心的帝王。
  这个时候的李密,才是真正展现赤子之心的李密吧。
  (指导老师:李海宁)
  短评:权术背后是人性,课文教参之外,有广阔的个性阅读空间。作者具备宏观的历史眼光,更有微观的精细视角,轻松活泼的文笔之间,展示了一颗慧心。她追寻历史的迷踪,敢于怀疑前人陈说,抽丝剥茧地逼近了真相。

标签:乱弹 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