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中周记 > 正文

从“分工”,视角解读唯物史观的形成_唯物史观的形成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133-01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标志着唯物史观形成的经典著作。“分工”范畴是主要部分《费尔巴哈》章的核心概念之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实践观点,在对分工与生产力、分工与所有制形式、分工与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考察分析中,认为分工是产生异化的根源,要实现人类解放,只有消灭分工,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创立了唯物史观。
  关键词:唯物史观;分工;生产力;所有制形式
  一、分工与生产力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①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恩格斯指出:“关于整个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问题从分工的观点来看是最容易理解的”。②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③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有意识地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意识哲学划清界限、对人类历史进行现实考察所得出的科学结论。人与动物不同,动物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而人类则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然界进行改造,这是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人通过有目的的生产过程从自然界获取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生产一经出现,人类就把自己同动物区别开来;而进行生产就需要有一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不同时代人类的生活状态和人本身的状态。人本身是怎么样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④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就摆脱了以前从意识、宗教等方面对人与动物进行区分的哲学传统,把人的本质属性归结为有目的地满足需要的物质生产。由此,马克思恩格斯以生产本身作为起点,首先论述了分工与生产力的关系。
  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马克思恩格斯界定了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原始社会(当时,他们还没有形成原始社会的概念,而只能将其定位于部落所有制之前的阶段),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面对强大的自然界,人们只能像动物一样受自然界的支配。此时,人的活动还带有动物性质,谈不上分工的存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也逐步总结经验,特别是在制造出简单的生产工具后,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人的自然器官得到了扩展和延伸,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摆脱了动物本能的水平。与此同时,分工也逐渐发展起来。分工的第一个阶段,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在共同劳动的过程中,人们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分工达到第二阶段,即自发地或“自然产生的”分工阶段。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这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工。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有一部分人由于出身等方面的原因,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逐渐脱离了生产劳动,在享有别人物质劳动成果的基础上,专门从事精神生产活动,从而产生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此时,分工进入发展的第三阶段,出现“真实的分工”。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日益完善、普遍交往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分工将被消灭得越来越彻底。由此可见,生产力的水平决定了分工的发展程度,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反过来,分工的发展促进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当今的经济理论来看,分工本身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人类从早期的共同劳动到历次工业革命分工的一步步细化,就是对分工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最好说明。
  二、分工与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
  “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⑤所有制也就是人们对财产的不同占有关系。分工之所以决定所有制的不同形式,是因为分工的不同阶段依据个人与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的关系决定他们之间的生产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还没有形成生产关系的概念,是用交往关系、交往形式来代替生产关系概念的,但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已基本成形。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分工的不同阶段论述了人类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形式,也就是分工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分工导致私有制的产生。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⑥我们知道,正是由于分工的发展才导致城乡之间、阶级之间的对立,导致财产在少数人手中的积聚成为可能。“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⑦对财产占有的多寡不同,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财产所有者来承担成为可能和现实。这样,以家庭中隐蔽的奴隶制为基础逐渐发展出奴隶社会的私有制,包括奴隶主将奴隶作为财产的占有。其次,分工导致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因此,分工的发展产生了个人利益或者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处共同体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最后,分工的存在导致人自身及其劳动的异化。分工的存在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对个人来说却是全面发展的障碍。在不存在分工的状况下,劳动者需要掌握生产过程的所有环节,按照自己的需要来进行劳动,不存在特定的活动领域。但在分工产生之后,每个人就具有了自己特定的活动范围,而且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⑧
  三、从分工到唯物史观
  马克思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将分工视作私有制的表现形式的,即是从私有制来说明分工的,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则转换了方向,要从分工来说明私有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由于马克思认识到分工是和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从分工来说明私有制的起源,便构成了一种唯物主义的逻辑。进而,“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⑨这样,便产生了所有制,“即所有制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结论便是,“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⑥显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于异化或私有制的说明,消除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德国唯心主义的残余影响,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
  注释: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10.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700.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76.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68.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68.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84.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127.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85.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83.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标签:唯物史观 分工 视角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