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正文

【湖北卷佳作选评(5篇)】高中生精选佳作精评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汉语里,“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
  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三生有幸遇上你
  
  前生,今生,后世,这三生我所有的幸运都只是能够遇上你。
  ――题记
  佛说,因果有缘,千百年的轮回皆由缘而起。我想,上辈子也就是前生,我一定是千万次的回眸,亿万次的寻觅,才能在滚滚人流中遇到了你,惟一的你!
  我是一个受命运诅咒的孩子。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上天就带走了我的妈妈……一个熟悉的身影,眨眼间消失了,那种感觉,那种心痛贯穿了我的整个生命。从此,我变得敏感多疑,寡言少语,心灵封闭,没有安全感,缺少人情味儿。
  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生活下去,与空虚相伴,与孤独同眠。然而,三生有幸,我遇见了你……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你,是在那个微凉的晚秋。当枯黄的叶子漫天飞舞的时候,你作为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微胖,短发,一身黑色衣服,笑时给人温暖,不笑时给人一种严肃。那时,我已习惯于独守自己的心灵世界,不容外人涉足,那是伪装到最后的坚强,也是不容任何人去打破的宁静,对你也没有任何多余的感情。
  奇怪的是,你并未因我的冷漠而忽视我,还让我当了学习委员,掌管班上大小事务。一有机会,便表扬我,一有时间,便找我谈心,鼓励我多与人交往,不断地教我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你心疼我,我知道,可是,我心里的冰块是那么牢固,那么寒冷……
  时光在你的关心和我的冷漠中如白驹过隙,一晃三年过去了,我离开了你,升上了重点初中,与你的联系少了许多,但是,你始终没放弃过对我的感化与疼爱。
  几年如一日,你对我关爱有加,嘘寒问暖,情浓如水。
  中考前的那个下午,我记忆犹新。你托人送给我一封信,看到信封上的熟悉笔迹,我感受到世界上最美的亲情:加油,好好考,我始终相信,你是最棒的!我的泪水潸然而下,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动,仿佛听见了自己心里的冰层开始破碎的声音,我不禁笑了,这是妈妈“走”后,我第一次幸福而快乐的微笑。
  考入县城重点高中后,我们学校与你家的距离更远了,但我们的心更近了。你时常拎着水果来看我,给了我全部的母爱。
  你的信笺和电话成了我温暖的源泉,你的看望和谈心成了我愉悦的家园,你的汇款和饭菜成了我幸福的粮仓,在我渴望的时候,你是春天的及时雨。
  高考临近,你发短信来说:“孩子,亲爱的:你要认真复习啊,好好考试,我一直认为你是最优秀的孩子!”老师,你不知道啊,我又一次落泪了,你老是惹我哭,惹得我激动地哭,惹得我高兴地哭……
  今天是6月7日,高考的第一天第一科。此时,我想,你肯定捧着保温盒站在考场外,因为你说过,离这儿再远也一定来送考。今天不知为什么你来晚了,是拎的东西多了,还是堵车了?是节约车费步行艰难,还是走错了路?……如果你现在已经从百里之外赶到了这儿,我真的很想跑到考场外,拥抱你,亲吻你,对你说一声:“我想叫你一声妈,老师!”
  妈,我三生有幸遇见了你,虽然你并不是我的亲生妈妈,但你满足了我对母爱所有的希望。妈,我爱你!是你教我懂得爱,懂得生活,懂得追求。上帝是公平的,它带走了一个亲妈,却还给我一个伟大的母爱!
  三生有幸遇见你,希望我还有下一个“三生”,再下一个,生生世世,永远有幸与你相见!
  妈妈,你听见了吗?但愿生我之身的妈妈升入天堂,爱我之身的妈妈永驻人间!
  我爱你,妈妈!
  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感情真挚,以情动人,以景感人。其次,作者善于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标题“三生有幸遇见你”,富有情味,悬念性特强,令人思考:作者说“有幸”的理由是什么?“你”是谁?开篇题记,解说了何谓三生,强调突出“你”的重要和伟大。第三,文章语言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一般。
  (张海卡)
  
  “三”的智慧
  
  我时常听到有人沾沾自喜地说自己“三生有幸”时,就纳闷:这人只有今生,哪来“三生”呢?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才慢慢地感觉到“三”的学问的确不小。譬如,“三思而后行”、“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短语,其中的“三”字,既概括了社会生活现象、人生经验,或丰富的人生哲理,也蕴藏着许多智慧,的确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三国时,刘备为成就大业,“三顾茅庐”,恳切地三请诸葛卧龙出山,演绎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佳话,奠定了天下三国鼎立的格局。这“三”里面的韵味,告诉我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想获得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就必须用诚意对待别人,哪怕一再被对方拒绝。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向被尊称为“圣人”。这位饱学之士,却发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感慨。孔子曾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虽然郯子之徒,其学问不及孔子,但孔子虚心求学的态度却令人钦佩。在孔子看来,众人的才识和智慧,其中一定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如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道理也说明智慧潜藏在“三”里面,藏在芸芸众生之中。
  我们高考复习,最讲究“举一反三”。从一个具体的题解中,抽象出一个答题思路,总结出一个答题方法,再去解决类似的难题。做学问也是这样,从众多的繁冗芜杂的生活现象中去求异同,寻找规律;然后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种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交杂反复的研究过程贯穿于学问之中。
  现在,国人众盼海峡两岸实现直接的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和国共两党实现第三次握手合作,这是一种双赢的机遇和智慧。它将使两岸获得更充分的信息、更便捷的运输、更畅通的资金流动和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各得其所,发挥潜能,大大提高两岸经济的竞争力,加快共同发展的速度,促进中华民族经济的全面振兴。这无疑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夙愿,蕴含着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的美好前景。
  ……
  “三”中含哲理,“三”里藏智慧。诚意求人、虚心求学、专心求法、合作求富。人生就是在反反复复中获得启迪,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披沙拣金,在芸芸众生中不耻下问,学知识,长才干。我们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民族也如此。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离不开五湖四海的支持,也需要天下宾朋的智慧相助。
  好一个“三”的智慧啊!
  点评:文章中心突出,内容厚实,意蕴丰厚,结构紧凑,层次井然。作者从对“三”的疑惑起笔,围绕“三”的智慧给人生的启迪行文,从诚意求人、虚心求学、专心求法、合作求富四个角度阐述了“三”字中蕴藏的智慧,最后收束全文,深化主旨。
  (张海卡)
  
  三岔口
  
  三个我分别守在三个不同的岔道口,前两个渐渐绝望,只能选择逃避,一起逃向第三个岔口,三个我同时汇合,去作出郑重的抉择。
  ――题记
  “快考试了吧?”老妈坐在沙发上询问我。
  “明白!”我起身回到自己的房间,重重关上门,背靠着门,深呼吸。
  为什么我可以不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偏偏学习是个例外呢?我总对自己说,既然不喜欢,难道就不能选择放弃?时间上的距离,使我除了彷徨,还是彷徨。我变得固执偏激,抉择着前行的路口。
  我喜欢文学和音乐,夜深人静的时候,戴上随身听,伏在我一个人的书桌前,放飞心情,让灵魂徜徉,享受自由的我的快乐。但这并不能长久,岔路口上的“我”总把现实中的我拉了回来,走向比我还高的作业。我只好祈求幸运之神,可是在学习上,一直是被动、消沉的我,总是抱有能够侥幸过关的心理,哪能每次都那么幸运啊!
  我变得莫名的恐慌,来自无形的压力。
  我开始选择逃避,逃窜出第一个岔口,我变得不像是本我了……
  “很久没见了吧……现在怎么样了?”渐渐我害怕听到从前的老友问起这句话,总是觉得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我恨透了那个叫做距离的抽象的东西,它让我们彼此变得陌生,变得不再像从前的我们自己。
  “改天一起出去玩吧?”“嗯。”
  没过几天又是一个短信,“对不起,那天我们不休息了,去不了”。“呵……没事。”其实长大后,越来越觉得约定有时候不太需要遵守,不再像小时候一样,两个小拇指勾在一起,就允诺一百年不许变,现在想想的确可笑。
  落寂的心情没人理解,我黯然地离开第二个岔口,漫无目的,就那样游走。
  一个人的时候,变得出奇地安静,害怕吵闹,觉得吵闹后隐藏着的都是一个个空虚的灵魂。
  我游走到三岔口,看着三个失落的自己,一样的感伤,一齐的抱怨,与平时每一个守在不同岔口的自己似乎总有差距。我面向三岔路口,尽量让三个我归于平静。
  如果要真正走出那个彷徨、绝望的三岔口,必须先认清不同的自己。我再次来到三岔口的中心,审视着其他的岔口,我不再让那两个我游走,我似乎看到用书籍铺就的道路上,长满了知识之树,盛开着睿智之花。哦,那才是我的抉择,闻着书香,伴着动听的音乐,我迈步前行……
  点评: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安排独具特色。“三岔口”是考生精心安排的载体,读之有悟。文章采用比喻和虚与实结合的手法来写“三岔口”,“三岔口”是作者思维驰骋的路线,是作者心灵净化的起点。我们每个人都有茫然徘徊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身心游走不定的感觉――电光一闪,我们每个人都有大彻大悟的时候。
  (张海卡)
  
  把握三角形的支撑
  
  将在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直线连接后就构成了三角形。古代埃及法老利用了这三角形的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制造出了金字塔这一世界奇迹。金字塔依三角形的定律以其独特的构造,支撑起了那永久的压力。
  参天大树挺拔耸立,枝繁叶茂,正是来自于深扎大地的根与干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所以,根死树必枯。
  凌云高楼巍峨壮观,气势撼人,正因为那来自坚实基石构成的三角形无语的支撑。所以,基陷楼必危。
  刚强的柱石支撑起了百年不倒的大桥,坚韧的钢轨支撑起了呼啸奔驰的列车。因为它们都得益于三角形结构的支撑。
  台下十年功,支撑起台上一分钟;读书十年苦,支撑起一朝天下名。这里面难道就没有“三角形”的支撑吗?回答是肯定的。没有意志、目标和追求这三点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谈何成功?失去意志、目标和追求这一“三角形”的支撑,耀眼的光辉怎么不会黯然失色?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这一奇耻大辱后,正是因为有了信念、毅力和追求的支撑,才使他完成了《史记》这一历史巨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尽了屈辱,但是志向、决心和毅力支撑着他,最终以少胜多,大败吴军,名垂千古。
  一位打破了世界纪录的举重运动员说:“我撑得起世界纪录,但我举不起平时留下的汗水。”哦,原来那世界纪录也是由意志、信念和汗水来支撑的。
  能支撑起惊人奇迹的,同样也是惊人的平凡与简单。普通做到极至也就不再普通了,把简单坚持到了尽头也就不再简单了。
  科学的理论来自于无可辩驳的无数实验的支撑;正确的主张来自于千百万人真挚拥护的支撑。如果我们漠视可以用来依靠的支撑,就必会在偏见之下误入歧途。
  酝酿和培育自己支撑的力量,才能托起明天的梦想,并化作辉煌。
  “三角形的定理”教会我们:要立足于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只有把握住我们自己人生中的“三点三线”,才能成功。人生没了信念、梦想、自信的支撑,哪里能换来生命的绚丽?
  支撑的力量是伟大的,支撑的过程是困难的,支撑的结果也是沉默的。我们只有把握好人生的“三角形”,才能支撑住我们自己的光彩人生。
  点评:这是一篇气势磅礴、文采飞扬的考场议论文,读罢此文深深为考生的深厚的底蕴所折服,文章中考生运用了大量典型的事例进行列举铺排,颇有论证力量。文中的论辩语言,有着较强的气势,一气呵成,充满了严密的思辨性,字里行间洋溢着哲理的火花,如“没有意志、目标和追求这三点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谈何成功?失去意志、目标和追求这一‘三角形’的支撑,耀眼的光辉怎么不会黯然失色?”“人生没了信念、梦想、自信的支撑,哪里能换来生命的绚丽?”诸如类似的语句,这些语句融汇了深邃的思想,闪烁着作者的睿智。开篇从金字塔入题,结尾以“支撑住我们自己的光彩人生”点题,凤头展彩,豹尾点睛,首尾圆合,天衣无缝!
   (秦竞时)
  
  减负中的“朝三暮四”
  
  有这样一群聪明的猴子,它们为晚上吃的栗子是四颗而早上却只有三颗而气愤,于是主人一狠心,一跺脚,说:“以后给你们早上四颗,晚上三颗!”猴儿们心里却乐开了花。
  自以为聪明的猴子们哪里知道,早上多出的那颗栗子,是从晚上那四颗中“挪”出来的,它们连半颗栗子都没多得到。
  坐在考场中,我不由想到了减负中的我们,多少和这群猴子有点相像吧?
  我们曾经叫嚷着一天十二个小时在校学习的生活太苦太累。于是,终于有一天,我们的在校时间被压缩到八个小时。大家都拍手叫好。然而,渐渐地,比傻猴儿聪明的我们发现了:“负”并没有凭空消失,它只是被偷偷转移到了家里。一张张的卷子,一本本的习题……我们在家里度过了一节又一节“大练习”、“晚自习”。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很简单。就像那个故事中,栗子的总数没有变少一样,我们的考试制度、选拔人才的方法没有变,那么我们注定要付出和没有减负的上届、上上届……学生们一样的努力,才能跨过高考这座独木桥。
  或许有人会问:“栗子的总数真的只能是七颗了吗?”唉,主人毕竟太穷了,他只有买七颗栗子的能力,不过,小猴子是他的宠物,无论如何他会想办法买更多的栗子。毕竟,减负是国家在教育方面一个崭新的举措,作为一个新事物,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特殊国情的发展中国家,它还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从某种角度看,我们的减负,似乎就成了国家的增负。
  现在,我们中的许多人心头压着的都是“高考”这块大石头。如何减轻这种“升学”的心理负担?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能更轻松地升上大学?这毕竟是国家发展的问题,我自然不能多言。然而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忽视对下代的培养,更何况我们走过五千年沧桑的中华民族!我相信,随着各方面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减负”一定会冲破各种阻力,达到一种真正的“减负”,决不会任由“朝三暮四”的把戏上演下去。
  那么,在这种过渡时期,聪明的小猴子们为了不饿肚子,就该学会自己找栗子吃,不要满足于“朝三暮四”的把戏;聪明的我们也要把握自己,调整好心态,驾驶自己生命的小舟,去寻找一条有着适合自己风帆风向的海道,驶向胜利的彼岸。大海是辽阔无边的,我们知道,这样的路不会只有一条,何必非要醉享“朝三暮四”的虚妄?
  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看到十几岁的孩子们在阳光下过着多姿多彩的生活时,我们的脸上也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他们不再是沉醉于“朝三暮四”的傻猴子,因为主人给了他们更多的栗子,他们是真正幸福的“小猴子”。
  点评:读罢此文,深深为考生深刻独特、言近旨远的思想底蕴所叹服!考生机智地新编“朝三暮四”的故事,引申并联想到现行的教育弊端,作者理直气壮地透析现行教育存在的问题,可谓见解独到,目光犀利。用“朝三暮四”的故事来类比如今的减负现状,显示出考生的洞察力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根源在于高考制度、经济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滞后,这正是考生难能可贵的理性思考和见解,这也是考生平时善于注重阅读与积累、观察与思考的结果,这也启示我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秦竞时)

标签:湖北 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