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格言 > 正文

仰传作_仰笔作投枪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小说家、杂文家、翻译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一生为我们留下79首诗作,其中古体诗64首,新体诗15首。诗虽不多,却把近现代“民族罹难”的尘寰史迹,与诗人“从文救国”的个人心迹和盘托出。
  毛泽东同志给予鲁迅极高的评价,他说:“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无意作诗人,曾说: “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旧诗。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集外集》序)实际上,他的新诗做到1933年,旧诗做到1935年。并非诗人言不由衷,而是在反文化围剿的沙场不得不为。他的诗独具其艺术特色。
  一、亮诗为剑力挫凶顽
  鲁迅受“从文救国”的热忱所驱,早在1907年作《摩罗诗力说》时即指出:“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要以“刚健抗拒破坏之声”的诗歌,为摧毁旧世界冲锋陷阵。后来,他又强调“敢说、敢笑、敢哭、敢想、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可诅咒的时代”(《忽然想到五)。革命的诗歌,应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白莽作(孩儿塔)序》)。在两个围剿与反围剿的历史沙场,鲁迅亮诗为剑,力挫凶顽,是他诗作的第一特色。如《五律?大野多钩棘》:
  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几家春袅袅,万籁静惜情景。
  下土惟秦醉,中流辍越吟。
  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1931年4月,蒋介石自任总司令,调动20万军队,采取“步步为营”之战略,向苏区发动第二次反革命“围剿”。这首五律,便是先生以敏锐的政治嗅觉,超前揭露其阴谋“剿共”的篇什。
  头两联,描写苏区与白区两个“围剿”的氛围。大地横戈立戟,长空战云密布;几家纸醉金迷,万户萧疏冷寂。颈联,则是诗的核心部分,诗人运用两个历史典故的比附,形象而逼真地刻画凶顽魁首蒋介石。一是上古的“秦穆公”,他是传说中天帝醉酒之后加封的暴君。言外之意,当年蒋以卑谦的假相取信于国父孙中山,窃踞黄埔军校的校长;后又独吞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果实;趁中国人民尚未完全觉醒的沉醉之际,登上国民党统治宝座,成为现代中国的“秦穆公”。二是上古“越人庄舄”,到楚国身居要位仍念故乡还说越国方言。可蒋介石竟不念国共合作旧情,中途背叛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路线,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一二惨案”;又两次进行反革命围剿,把中国人民推向自相残杀、十年内战的血海,连上古“越人庄舄”都不如。诗的尾联,描写白区在反革命文化“围剿”的风波扫荡下,文艺界这棵“花树”受到极大的摧残,呈现一片冷落、萧条的景象。特别是在当局颁布了所谓《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之后,禁止书报,封闭书店,收买鹰犬,囚禁暗杀。 “左联”革命作家柔石等5人,就是在前两个月白色恐怖中被杀害的。鲁迅在极度悲痛中,作《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文中,曾追述了当时写作这首诗的情景:“在一个深夜里,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破的烂的什物;人们都睡着了,连我的老婆和孩子。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南腔北调集》)诗的首联,从鲁迅举家避难写起。为避当局追缉,先生度过一个个漫长之黑夜,携妻带子避在日本人开设的花园旅馆,此时鬓染白霜。诗的颔联,写他在梦中仿佛看到战乱中失去儿子的“慈母泪”,也看到了蒋介石与其他派系军阀争夺天下不断变幻的城头“大王旗”,这是造成“慈母泪”的罪恶根源。诗的颈联,是对柔石等5位年轻朋辈的哀悼,也是对蒋介石反革命文化围剿的声讨。诗的尾联,在月光如水的夜里,用血与泪写成的诗却无处发表,只能低眉自吟,从而深化了题旨。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战略,向苏区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以王明为首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全盘否定毛泽东连续四次夺取“反围剿”胜利的“运动战”、“游击战”,实行六路分击全面抵御,以“堡垒对堡垒”,大打“正规战”,使红军陷入被动,最后不得不放弃根据地。这时,蒋介石得意忘形,在白区的“文化围剿”已经疯狂起来,迫使鲁迅与“左联”革命作家转入地下斗争,过着食不定时、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 《五绝?无题》这首诗,即是这段历史的真实描述:
  烟水寻常亨,荒村一钓徒。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描写“左联”作家,在烟雾飘渺的江湖,驾驶一叶扁舟,犹如荒村渔夫,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这对“左联”作家,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了。有时,夜半醉酒醒来,连停泊栖身的住所都很难找到,甚至可以充饥的菰蒲米菜也无处寻觅。诗人奋笔疾书,把白区民不聊生、无处寄居的黑暗概貌,寥寥几笔便勾勒出来,宛如利剑刺向以蒋介石为首的各类凶顽。
  二、古为今用模点生新
  宋代黄庭坚云:“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答洪驹父》)诗人颇有创意地模仿点化古人之作,或整引、或断引、或拆引、或套引、或翻引、或改引,只要化陈言为新意,皆应视为一种艺术创作,不可小视。鲁迅《自嘲》,3句套引典故,即是佐证。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首七律写于1932年10月5日,正处于日寇入侵东北一年之后,蒋介石叫囔“攘外必先安内”的白色恐怖时代。对解放区进行“军事围剿”,对国统区进行“文化围剿”,颁布出版法,查禁书刊,捣毁书店,网罗爪牙,摧残左翼,捕杀作家,可谓“文禁如毛”、“杀机甚多”(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10月5日,郁达夫请鲁迅吃饭,柳亚子同席。席问,达夫对鲁迅说:“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鲁迅用他前一天想到的“横眉”一联回答。达夫又打趣地道:“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没有脱。”鲁迅说:“给你这么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随后鲁迅书赠《自嘲》给柳亚子跋语云:“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亚子先生教正。”(《鲁迅日记》)“偷得半联”,自然是指“华盖运”了。
  华盖运,出自《晋书?天文志上》:“大帝上九星日华盖。”喻指吉星照命,五色云气,花葩之象。鲁迅却反其意,喻指白色恐怖,恶运盖顶,四处碰壁,是他“半生以来,所负的全是挨骂的命运”(《书信 集一致章廷谦》)的象征。既已交上恶运还想何求?纵使:“未敢翻身”,却已触头碰壁。描写上海已成“文化围剿”的中心,鲁迅已被列“通缉追杀的“首犯”。危在旦夕,鲁迅依旧“破帽遮颜”,偏在杀机四伏的闹市穿过;“漏船载酒”,偏在险流恶浪中泛舟。他说:“我更非住在上海不可,并且写文章骂他们,还要出版,试看最后是谁灭亡。”(《书信集?给山本初枝》)“只要我还活着,我总要拿起笔来对付他们的手枪的。”(《书信集?致日本友人》)面对那些“高官达贵”、“叛徒鹰犬”、“文探叭儿”组成的“千夫”,投以“横眉冷对”;面对“孺子”般的劳苦大众,报以“俯首甘为”,“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一滴滴的滴过去,以饲别人”(《两地书》)。为此,他要躲进“堡垒”小楼,一统“左翼”天地,管他寒来暑往、气候如何变化,自己特有的投枪匕首“笔和舌,没有停时”(《书信集?致章廷谦》)。“要战斗下去,无论它的对面是什么。”(《书信集?致肖军》)这,便是左翼文坛领袖鲁迅在白色恐怖中的自我写照。
  《自嘲》一诗,运用蓄发相依、首尾相顾、谐中寓庄三种艺术手法构筑全篇,可渭境高、情真、味厚、语幽,四联皆佳。尤其是颈联,憎爱相对,点铁成金,醒悟人生,肝照干秋。熟知,两句后半联,皆是用点。出句“横眉冷对千夫指”,是从《汉书?王嘉传》巾“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化用来的。原作是形容众怒难犯,鲁迅却用“千夫”喻指敌人。对句“俯首甘为孺子牛”,典故出自《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汝忘君子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原意是,齐景公为嬉戏,曾口衔绳子扮作牛,被其跌倒的儿子拉折了牙齿。鲁迅却借用“孺子”比喻人民,把自己比喻人民的“牛”。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确实做到了“点铁石为金玉,化腐朽为神奇”。经过点化,令人耳目一新,似乎“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两句憎与爱,表现俱足,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郭沫若《鲁迅诗稿传序》)。“后启来者”,姑且不论,“前无占人”,颇引争议。清代诗人洪亮吉《北江诗话》记载:“同里钱秀才季重,工小词,然饮酒使气,有不可一世之概。有三子,溺爱过甚,不令就塾,饭后即引与嬉戏,惟恐不当其意。尝记其柱帖云:‘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真狂士也。”这位狂士,两句后半联,也都是套用“古人之陈言”。出联“庄生蝶”,是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的缩写,“孺子牛”则是同样借用鲍子之句。不过,季重与鲁迅都有一处对仗不工,即“或”与“甘”、“指”与“牛”不合。虽属工对,却有不同。季重“化蝶”或“扮牛”都是讨儿子喜爱,属正对;鲁迅“横眉”与“俯首”,却是“一憎一爱”,属反对。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刘勰早有定论。尤其是忌重,“庄生蝶”也好,“孺子牛”也罢,都是重复“古人之陈言”,重复“古人之境界”,无非是表现父亲对儿子“不令就塾”的过甚溺爱,或者说是一个家庭的天伦之乐罢了,并无醒世格言指点迷津的社会意义。因此说, “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是钱秀才的败笔;“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所用”(《人间词话删稿》),则是大文豪的成功。这种成功,乃是由鲁迅博大襟怀人格魅力所决定的,变“孺子牛”为“人民牛”,化“家庭事”为“国家事”。同样套用陈言,一个“陈言陈意”,一个“陈言新意”,其思想境界已构“天壤之别”。就其“陈言生新意”而言,郭沫若先生评说此联“前无古人”,也未尝不可。鲁迅模点生新,颇具醒世格言的艺术魅力,足树憎之大纛、爱之丰碑。因此,毛泽东高度评价说: “鲁迅的两句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三、小中见大微宏互彰
  郁达夫有句名言:“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即诗的构思,往往从大处着眼,由小处落笔,运用由小及大的艺术手法,注重对小题材、小意象、小动作、小细节蕴含意义的开掘,见微知著地表现社会重大题材。从而,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微宏互映,相得益彰。这,正是鲁迅诗作的一大艺术特色。如《七绝?所闻》:
  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装侍玉樽。
  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泪痕。
  这是1932年“一?二八”上海闸北被日寇炸毁后的所闻。
  这首诗,头两句运用“华灯、照宴、豪门、娇女、严装、玉樽”六个意象组合,把那些不顾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达官贵人,即使在战乱不息百姓遭难的疾苦中,依然过着灯红酒绿的豪华生活。明眼,这是从“大人物”写起的。后两句笔锋突转,从“小人物”落笔,把特写镜头聚焦在陪客娇女身上,由表及里地刻画内心痛楚。当她突然忆起自己的亲人,已经丧身于日寇狂轰乱炸的焦土下时,怎不黯然伤神、悲痛涕下?可又唯恐“贵人”看见,只好假装低头看袜子掩饰脸上的泪痕。对这一细微动作的描写,深刻地表现出奴婢有冤不能诉、有泪不敢流的苦衷,从而揭示强权统治的黑暗社会必然被推翻的重大社会主题。
  反映同一历史题材,采用同一艺术手法的还有一首《七律?题三义塔》:
  奔腾飞镖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城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三义塔,即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乃日本友好人士西村真琴所建。
  首联,描写“一?二八”日寇炸毁三义塔里弄的悲惨场面。迅雷般炸晌飞腾的弹火,吞噬多少人的性命;一片残垣废墟,只剩失去主人的鸽子。颔联,是写心地宽厚而善良的日本人民的代表西村真琴博士,是他从战火中救出了象征和平的鸽子,带回家中饲养,且在死后为其建塔纪念,期盼永无战争。颈联,饿鸠虽死精禽尚在,中日人民会像精禽衔石填海那样,填平日本战犯在两国之间制造的鸿沟;只要像城坚一样的斗士,共同抗击侵略逆流,象征和平的“三义塔”将永远屹立在中日人民的心中。尾联,诗人以深邃的目光,高瞻远瞩地预示,劫难一定度尽,法西斯一定溃灭。到那时,中日人民仍是兄弟,将会在“一笑”中消除历史的仇恨,永世和好下去。
  这首诗的写作技巧,也是微宏互彰。诗一开头,便从“奔腾飞镖歼人子”大场面写起,后由“败井、残垣、饿鸠”小意象落笔。颔联,则恰恰相反,从“大心、火宅”小意象着眼,由“高塔、瀛洲”大事件落笔。后两联,则以“精禽填海、斗士抗流”的宏大场面铺垫,以“劫波度尽、相逢一笑”细微情节作结,留下名垂千古的绝句。
  还有,反映父子之情的七言绝句《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鲁迅与许广平婚后,独生一子海婴,先生甚是爱之。有人讥笑他,他只好作诗回答。诗以议论开头,对孩子冷酷无情者,未必是真正的豪杰;次句则反向,怜爱自己孩子者,怎么说不是大丈夫呢?鲁迅引用战国时期赵太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反其意而用之。不过,诗人没正面回答,而是以比作结。人们是否晓得,那山林中兴风呼啸的老虎,还时时回眸,看护自己的幼崽小老虎哩。诗人巧妙地利用“回眸时看小於菟”这一细微动作,突显“虎知怜子,何况人乎”这个世事大主题,词意俱尽,余味犹存。

标签:投枪 仰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