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公告书 > 正文

彩超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 胆囊癌彩超描述

时间:2019-01-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原发性胆囊癌早期无特殊的体征和临床症状,是肝胆外科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前超声诊断胆囊癌符合率约42.9%~78.6%[1]。   在超声检查中与常见的良性胆囊疾病鉴别困难而易被漏诊。为了分析误诊原因,探讨本病的早期超声诊断特点,现回顾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胆囊癌,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6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囊内实性回声患者42例,女30例,男12例,男:女=1:2.5;年龄51~82岁,平均64.4岁,60~70岁51.6%;病程2~18年,平均7.6年;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影像及手术等确诊为胆囊癌。所有病例术前均给予CT与彩超检查,两者检查相隔时间均<1周。
  彩超检查:检查前患者需禁食12小时,仪器采用GE LOGIQ 4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探讨频率3~5MHz,于腹部给予多方位常规扫查,必要时给予饮水使能清晰探查胆囊腔及内容物。CT检查:检查前给予2%泛影葡胺口服,仪器采用西门子Somaton DRH型全身CT扫描装置,层厚8mm,层距10mm,集体阅片,部分病例行3~5mm的薄层扫描,19例行增强扫描。
  结果
  在病理学确诊的42例原发性胆囊癌中,合并胆囊结石13例,合并肝转移、胆道转移8例,原发性胆囊癌21例,肝癌继发胆囊转移5例。
  根据胆囊癌的大体病理形态特点,声像图分为4型[2]:①实变型26例,胆汁暗区消失。胆囊腔充满癌肿组织。②厚壁型4例,以胆囊壁不规则增厚为特征。③混合型10例,同时存在多种类型。④覃伞型2例,由胆囊壁突入胆囊腔,肿物体积一般较小,多在15mm左右。病灶边界清晰。
  讨论
  胆囊癌泛指原发于胆囊的恶性肿瘤,从组织学分类看,以腺癌所占比例最高。淋巴互相交通,加之胆囊壁没有黏膜下层,充填性胆囊结石,常常只注意到结石的声像图而忽略了胆囊癌的声像图造成漏诊。当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并存时,由于结石声影,往往掩盖了肿瘤的声像图;因此,对年龄>50岁的女性患者,结石直径>20mm,病程5年以上,合并胆囊息肉样病变等高危人群更应高度警惕是否合并胆囊癌,对单个、基底较宽的<10mm,甚至只有5mm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另外要重视胆囊单个而基底较宽的小息肉样病变,超声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10mm,应引起高度重视,CDFI对胆囊癌的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超声造影成像可显示胆囊癌明显增强的特征,能够发现<5mm的早期癌瘤,与CT所见相似,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彩超的优势在于无需造影剂、操作简单、无损伤、无辐射、必要可在术中给予检查、具有很好的灵活性。特别是针对早期胆囊癌患者的确诊及50岁以上、结石直径>2cm、多发结石、有很长胆道病史、胆囊壁钙化萎缩局限增厚、腺肌增生、息肉病变>1cm等情况的患者,可给反复观察来给予判断。CT扫描则对早期的胆囊癌诊断极易误诊或漏诊。因对早期胆囊癌患者的共同特点的影像信息缺乏及该病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彩超可通过体位的多种变化来观察胆囊内肿块移动情况,也可对泥沙结石、浓稠胆汁及感染等情况给予区分。而CT虽能观察胆囊内肿块的移动情况,但其观察时体位有一定的限制,故检查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彩超可通过血流显像技术对患者的病况给予区分,如对胆囊癌的良恶性区分,特别是因胆囊内沉淀物的掩盖或因结石的掩盖的胆囊癌确诊就有良好的检出率。彩超对胆囊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生活质量,还能避免因胆囊壁薄癌变后出现的淋巴转移等病状的出现,从而使得对其进行早期清除减少了病情持续发展的危险。
  彩超虽然具有以上几种优势,但在给予操作时对操作者的经验、熟练程度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类的因素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诊断效果,从而影响对病况的确诊,再次起转移范围与浸润等不如CT。
  由此可见,彩色多普勒血流技术作为一种经济、准确性高、无创、重复进行的检查手段,对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志华,宋绪明,李秀英,等.灰阶超声检查胆囊癌误诊16例原因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1995,22(9):645-647.
  2 李治安,主编.临床超声医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15-1016.泌

标签:诊断 彩超 胆囊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