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工作计划 > 正文

长江三角洲高度城市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模式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地区,但是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代价,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 区域 环境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段,具有得天独厚的江海交汇、南北居中的区位条件,同时它又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成为中国对内对外联系的主要节点,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心脏,它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3年,它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和5.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9.5%的国民生产总值、23%的中央财政收入、28.5%的进出口总额,,吸引了34.17%的外商直接投资。据统计数据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达到3627美元,已超过1999年中等收入国家中高收入组的下限(2996美元),标志着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未来10年内,长江三角洲将有可能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亚太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经济发展和高度集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经济活动高度集聚的地区之一。所以和此相对应,长江三角洲目前城市化浪潮可以说是势头汹涌,发展速度相当快,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发展速度比较侠的领先地区。但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代价,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大气污染严重,酸雨频繁,气候变暖趋势明显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交通污染和生活污染。工业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和烟尘中包含了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2)、二氧化氮(NO2)、总悬浮颗粒物(TSP)和降尘等污染物质,其中冶金、化工、建材、火力发电等行业为大气污染排放大户。大气污染给自然界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受到了威胁,并且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2)又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沿长江带、沪杭甬一带为酸雨的高频率地区,且酸度高,pH值常小于4,酸雨发生频率高达75%以上。酸雨的危害极大,它改变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壤性质与结构,破坏了植被生态系统和包括地下水在内的水生生态系统,危害了农业生态;酸雨还腐蚀建筑物、道路、交通工具等,每年由此带来巨额经济损失;酸雨还降低饮用水质量,提高洁净饮用水成本。
  同时,长江三角洲矿物燃料消耗量巨大,由于燃烧矿物燃料时排放的CO2气体,使气候变暖趋势明显。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年平均气温较上世纪50年代上升了0.9摄氏度,变暖趋势更加明显,出现了“热岛效应”。
  (二)固体废弃物堆积,土地健康亮起红灯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工业“三废”排放量迅速增加,加剧了耕地的污染。其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有毒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废弃物堆放致使废液下渗污染灌溉水源,直接污染耕地。毒物质滞留在土壤中,抑制土壤微生物繁殖,并造成土壤板结,降低农作物根系吸收养分和光合作用能力,导致干物质产量减少,并使谷物中有害物质含量增加。据统计,苏州市有关部门广泛采集的151个土壤样品中,土壤汞污染率达68.2%,其中重度污染占9.3%。某些地区进行不适当的耕作,造成水土流失,如湖州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677.66km2,占总面积的11.6%,其中轻度侵蚀面积486.38km2,中度侵蚀面积147.12km2。许多地区土壤耕层变浅,容重增加,物理性状变差,肥力下降。
  (三)水资源污染与短缺
  
  据我国1992―1996年国家环境质量公报报道,目前长江流域水源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长江水质为Ⅳ、V类(按《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河段己超过20%,其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钾指数、氨氮等。除了部分支流及大型水库外,污染均呈加重的趋势,流经城镇的河段污染严重,尤其是大中城市下游河段。而近十年来,这一问题日趋突出,许多中小河流的水体溶解氧几乎为零,出现季节性的或终年的水体黑臭现象。其中,以上海的苏州河最为典型。苏州河的水质原本非常清澈,曾是水产品种繁多、渔业兴盛之地。目前,松浦大桥取水口水质也已呈恶化趋势,有机污染严重,迫使上海不得不积极寻找和开发长江口水源。
  (四)近海污染
  海洋是地球生物圈的最底部分,人类与自然活动的废弃物,大多都是排人海洋,造成了海洋的生态脆弱性。近年来,伴随江三角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海石油的开发以及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近岸海区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近海污染范围不断扩大,近海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日趋凸显出来。根据国家海洋局2004年的监控数据,2004年长江三角洲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长江口、杭州湾和宁波近岸局部海域,面积比2003年扩大了许多,其中两省一市近岸海域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面积分别增加6540平方公里和8520平方公里,合计比两个上海面积还大。联合国规定,近岸海域海水无机氮平均含量超过0.5毫克/升,就属于严重污染了,上海、浙江、江苏的这一数字位列沿海各省市前三甲,上海的数字甚至超过1.6。另一个代表海水污染程度的海水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浙江第一,上海第二,江苏第三。可见,长江三角洲地区近海的营养盐含量严重超标,其中长江口、杭州湾、舟山渔场营养盐含量非常高(见表1)。由于受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长江口吸杭州湾沿岸海域生物质量明显下降,生物体中砷超标率鱼类占11.1%,贝类高达43.2%。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土地承载负荷过大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其他区域,城市规模扩大占用土地和耕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表现在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城乡、区域发展的巨大空间需求之间的矛盾,给城市群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资源限制性效应。出现了“地荒”现象。现在长江三角洲人均土地面积0.135hm,仅为全国平均的1/6强;人均耕地0.045hm,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78hm2),而且已在联合国规定的警戒线0.053hm2之下;人均占有粮食371.3kg,与小康型生活所要求的460kg尚有一定差距,在长江三角洲73个县市区中有38个县市区低于上述标准,其中浙江有25个县 市区低于警界标准。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占用现象严重,城镇数目增多,开发区也在增加、扩张,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而且交通用地、旅游休闲用地及乡村居住用地等都逐渐增加。据统计资料,1979-2001年(不包括199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累积流失耕地达45.21万hm2,年均递减5.9%,高于全国水平(全国年均递减2.98%)。浙江耕地面积仅占全国1%多一点,而1979年以来,新减少的耕地面积达726万亩一相当于2003年末耕地面积的30.4%。
  (二)地下水过量开采,地面出现沉降
  长江三角洲地区湖泊众多,河网纵横,是典型的水网化平原区。沉积物主要由长江、太湖及海洋共同作用营造而成,土层松散,沉积环境具河、湖、海交替特征,沉积物厚度受基底构成控制。近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水资源需求增加,该地区开采地下水的强度在不断增长,如上海市开采的地下水从1980年的11亿t增至1996年的15亿t。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开采含水层最低水位是:上海-50m,苏锡常地区-80m,嘉兴地区-45m,已基本处于疏干型的开采状态。地下水的减少,无疑又改变了地下基层和土层的原有应力状态和平衡条件,从而使岩体结构和稳定性变差,导致地面沉降塌陷。如苏州、无锡和常州是在1960年代后期出现沉降。20世纪70~80年代三市中心地带沉降速率为32~38mm/a;80年代至1994年形成城市区域性沉降。速率达30~90mm/a;限制地下水开采后,至1995年,沉降速率减少为20~30mm/a;截至到2003年底,三市中心地区累计沉降量超1m,有的地区超过2m,局部地区出现地裂缝。宁波、嘉兴地区自1960年代初出现地面沉降,到1998年累计沉降量分别为0.458~0.798m,现在最大沉降速率为18mm/a(宁波)和41.9mm/a(嘉兴);上海在1990―1996年6年间,中心城市平均沉降61.2mm,年平均沉降10.2mm。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发生地面沉降现象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地面沉降区内累计沉降已超过200毫米,面积近1万km2。
  (三)湿地日趋消失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为了发展经济,各地纷纷围湖造田、填海造地,使得湿地资源日趋消失,长江三角洲鱼米之乡的古老名片正悄然褪色。如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上海市共围垦滩涂100余万亩。主要用作农副业用地,部分用作工业用地和市政建设用地,如兴建了金山石化总厂、宝山钢铁总厂、浦东国际机场和三甲港海滨旅游区等
  三、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选择适当的产业发展路径
  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行积极的产业政策。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信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长江三角洲地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要注意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的技术含量,发展高科技产业。同时,也要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来缓解当前严重的就业压力。
  同时,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将环境和资源问题纳入社会发展的部标体系,从生产的源头抓环境,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来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菏载。要以节约和循环理念为指导,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资源利用方式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良性循环。同时,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建立新型产业体系。
  (二)加强区域合作与空间协调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跨省区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立足于这一认识,在遵守国家现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在建立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管理体制上做更多的探索,突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对环境资源问题实行联手治理行动。在涉及地方利益时,区域内各级地方政府要克服传统的行政区划分割所造成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树立长江三角洲的全局与整体意识,以整体利益为重,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界限,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实现区域内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加强各省市政府间的协调和衔接,逐步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等防碍区域合作的思想障碍和政策体制障碍。
  (三)进行环境整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对于长江三角洲来说,应该开展长江三角洲环境与生态规划工作,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集约利用有限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其中包括建立以节地和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建立以重效益、节能、节材、产业生态化为中心的工业生产体系,建立以节约运力为中心的综合运输体系,建立节约资本与资源的技术经济体系。建立长江三角洲环境保护机制,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逐步保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的3%,并制定鼓励发展环保产业的相关政策,实施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区域联动。
  参考文献:
  [1]严东生,任美锷.论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战略[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4
  [2]余之祥.长江三角洲水土资源与区域发展[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114―115.
  [3]马丁,陈祖卫.苏州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J].华东农业发展研究,1999,(1).
  [4]杨欧,刘苍宇.上海市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2,(6):42-45.
  [5]连玉明.中国城市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492.
  [6]陆骏.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的大气环境保护[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7):22―24.
  [7]张道.全国国土综合开发重点地区水资源和地质环境评价.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14-29.
  [8]杨桂山.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
  机制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1,16(2):121―127.
  [9]杨新安,等.中国沿海城市地质环境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5):
  497-499.
  [10]陈一申,吴国豪,黄解田.苏州河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J].上海环境科学,1997,16(1):11~14.
  [11]刘海洋,戴志军.中国近海污染现状分析及对策[J].环境
  保护科学,2001,(8):6―8.
  [12]刘飞,等.上海市地面沉降的发展过程与危害[J].探矿工
  程.2001(增刊).94―96.

标签:长江 城市化 生态环境 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