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工作总结 > 正文

[地域文化差异与作家创作风格] 地域差异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是陕西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魅力而受到世人的瞩目。他们的文学创作受到了家乡地域文化的巨大影响,故乡的自然环境、风土民情、山水草木,不但成为他们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品的重要内容、感情寄托的对象,而且体现出了他们独特的创作风格。他们把文学艺术之根深扎在生养自己的土地上,汲取了家乡地域文化的充足养分,才成就了文学事业的参天大树。
  关键词:地域文化创作风格路遥陈忠实贾平凹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陕西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北部的黄土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又形成了陕北黄土高原文化、关中平原文化和陕南山地文化。“陕北文化属于黄土高原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北方的草原文化的影响,具有粗犷、豪放和较为开放的特性。关中文化是平原地带的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关中地形较为封闭,而且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农业发达。受其影响,关中文化具有积极开拓进取精神和保守性。陕南文化是山地文化,它除具有三秦文化的共同特性外,还兼有巫楚文化的某些特征。”
  陕西是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重镇,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构成了陕西文坛三足鼎立的奇特景观,三位作家深受家乡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三种特征明显的艺术创作风格。韩鲁华指出:“路遥的审美个性风格是粗犷狂放,浪漫抒情,野性原始,质朴淳厚;陈忠实的风格是古朴苍凉,淳厚豪壮,凝重蕴藉,刚毅沉稳;贾平凹的风格是混沌苍茫中透露着灵秀之气,灵动诡秘中蕴含着浑厚苍凉,超然旷达中幻化着浪漫神秘。”他们的文学创作、艺术风格受到家乡地域文化的巨大影响,故乡的自然环境、风土民情、山水草木不但成为他们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品的重要内容、感情寄托的对象,而且体现出他们独特的创作风格。
  一陕北黄土高原文化和路遥的创作
  陕北黄土高原由于降水稀少和植被的严重破坏,因此造成了千沟万壑、土地贫瘠的自然风貌,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致使陕北人民生活艰难,生存是他们要常常面对的严峻问题。因此,陕北黄土高原文化中带有生存文化的明显特征。陕北黄土高原文化的另一方面是黄土地情结。土地是陕北人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他们的财富和希望。陕北人无论走到哪里,恋家、恋土就成为他们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怀。黄土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陕北人性格中特有的深沉和苍凉、苦难意识、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以及面对苦难和挫折时从容乐观的心态。路遥的身上明显地体现着陕北黄土高原文化,同样,“路遥是陕北人民的骄傲,是黄土高原孕育出的文学奇葩,他像红艳艳的山丹丹花一样,怒放在陕北不起眼的山原沟峁间,给生活在这块干旱贫瘠土地上的人们带来生机和希望。路遥和山丹丹花一样,已经成为陕北黄土文化的象征和符号,向世界昭示着陕北人特有的青春、激情、浪漫和梦想”。
  路遥由于有着饥饿的童年和困难的生存经历,所以造就了路遥一颗敏感、自卑但又坚强的心灵,同样也使得路遥在小说创作中带有浓厚的苦难意识和悲剧情结。路遥特别注重对苦难的书写,他善于表现人物在困难时的命运起伏和顽强的性格心理。他们敢于笑对苦难,超越苦难,在和命运的抗争中升华了人性。路遥擅于描写“交叉地带”中的人物,“在作品中,对黄土地、对农民,他灌注着浓烈的情感和深沉的同情,构成他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这种浓烈的情感色调贯穿在他的几乎全部创作活动之中,是沸腾在他作品中的血液”。
  路遥在他的文学创作中,自觉地吸收了陕北黄土高原文化的精华,而陕北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征也塑造了路遥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这种风格粗犷中有浪漫,野性中有柔情,质朴中带淳厚,固守中有忍耐。可以说,正是由于陕北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才造就了路遥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心理感受,他在作品中极大地表现了陕北文化的特性。“陕北自然生态所具有的这些审美特质,在路遥生命发展历程中,显然是发生了生命情感融汇作用,已经融化在路遥的血液中。在那生命成长的岁月里,路遥用自己的生命情感,解读着抬头低头、行走睡觉均置身其中的山山峁峁,沟沟坎坎,河流小溪。这些东西已经成为路遥生命情感中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正因为路遥对自己的故乡有着宗教般的感情和热恋般的狂热,才在他的笔下塑造出一个个如马建强、高加林、孙少安、孙少平能体现出陕北人独特气质、性格特征的震撼人心的典型形象。
  路遥始终以一颗天然的赤子之心书写着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父老乡亲,时刻关注着陕北人民的生存苦难、命运沉浮和人生际遇。作为一名普通的陕北老农的儿子,路遥的身上打上了陕北黄土地文化和农民文化的深深烙印,陕北文化已经深入到他的血液和骨髓,无论是在作品的故事背景、语言运用上,还是在人物的塑造中,都透露出路遥对黄土地和父老乡亲的热爱和崇敬。这份浓厚的乡情和作品中人物美好的心灵、真挚的感情,成为路遥作品吸引人的永恒魅力。
  二关中平原文化与陈忠实的文学创作
  关中由于自然环境优越,土地肥沃,平原广阔,降雨充沛,农耕发达,交通便利,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称。加之封建王朝数代在此建都,因而又获得了“秦中自古帝王都”的美誉。因为这里长久地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奠定了关中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关中文化作为农耕文化,深受儒家文化和官方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关中地区,官方文化经过充分民间化和日常化之后,以宗法家族文化和礼俗文化的面目、乡约、族规的具现形式出现,并且渗透于关中人的深层文化心理之中,制约着他们的风俗习尚和日常生活,形成了民性之中礼让、淳朴、厚道而又不失古板、僵硬的特质”。
  关中地区农业发达,自然环境优越,而这里的人们又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注重农业生产,形成了农乃根本、乐土恋家的意识心理,“适宜农耕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关中文化洋溢着以农为本、固守土地、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务实进取是关中人民的普遍心理,但也形成了封闭保守的集体表情,彼此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关中自古就有“房要小、地要少,养个老牛慢慢搞”,“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等民谣。进取和保守并存、务实和厚重共生是关中平原农耕文化的典型特征。
  陈忠实的家乡白鹿原位于西安东郊,十三个王朝给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陈忠实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之他的大半生都在农村度过,关中文化在他的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关中文化不仅影响了其思想性格,也深深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和艺术风格。“陈忠实在自己生存与创作的历程中,形成了沉稳凝重、固步坚守的文化心态,作品也具有质朴深厚、古朴苍凉、淳厚豪壮、凝重蕴藉、刚毅沉稳的审美艺术特质。因此,有人将陈忠实比作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也正是体现了他的这种文化性格与心态。”
  关中文化对陈忠实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视角和创作始终没有离开生活在白鹿原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他始终关注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命运沉浮、心理变化和感情纠葛。在对《白鹿原》中白嘉轩的描摹中,这个人物身上所受的关中文化影响和土地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从白嘉轩的日常行为和为了得到鹿子霖家的几亩好水田而费尽了心机就可以看出来,白嘉轩也是白鹿村民人心目中的偶像和精神领袖。对土地的崇拜和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使关中人形成了重土恋家、以农为本的文化心理。白鹿原不仅是陈忠实进行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而且也是他的情感寄托和创作心理的体现。在《白鹿原》中,处处能看到关中文化对陈忠实塑造人物、渲染环境的巨大影响,关中文化决定了陈忠实文学创作的风格和基调。
  三陕南山地文化与贾平凹的创作
  贾平凹生活过的商州山地,与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迥然不同。商州位于关中和陕南之间,属于南北方的过渡地带,陕西、河南、湖北三省在这里交界。这里山青水秀,气候宜人,草木丛生,怪石层叠,中原文化、三秦文化与荆楚文化在这里交融。“陕南山地属稻作文化过渡地带,具有较为鲜明的长江文化特征,其民如水清丽、柔美,这里清流秀川、山歌缠绵,南国秀色,兼有关中文化的古朴、粗犷,楚文化的柔媚清丽,巫文化的奇幻神秘。”
  楚文化来源于对鬼神的祭祀之中,这里的人们普遍相信鬼神和因果报应,楚文化处处带有神秘性。贾平凹从小就受到了巫楚文化的影响,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一种诡异神秘的氛围,如看风水、卜卦、驱鬼、祭神、出煞、禳治、求雨、观星、再生人,等等。这种民间风习不仅培养了贾平凹的性格特点和艺术风格,而且为他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题材资源,同时也强化了其作品中的地域文化色彩。
  “贾平凹的作品一贯站立于商州,其文学个性也源于讲述商州的故事,商州承载了贾平凹太多的感情。他汲取了商州文化的营养,创作的激情与灵感自脑间汩汩流出。”自《商州初录》开始,贾平凹便致力于“商州系列小说”的创作,力图从普通农民的行为、心理、生活方式及当地特有的风俗民情的描绘中,传达出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故乡,他曾深情地写到:“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他偏远,却并不荒凉;它贫瘠,但异常美丽……其山川河谷,风土人情,兼北部之野旷,融南部之灵秀;五谷杂粮茂生,春夏秋冬分明,人民聪慧而不狡黠,风情淳朴而不混沌。”在他的笔下,商州自然景观是如此地神奇、秀美;民俗风情是如此地淳朴、原始;人们的伦理道德是如此地仁厚、高尚。这一切不仅构筑了贾平凹现实中的山地故乡,更是作家心中理想的乡土和精神的家园。因此,贾平凹试图以悲悯的情怀,运用一颗忧国忧民的心灵和浓厚的家园情怀去描绘美好的商州世界,关注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表现商州自然风景的神秘与美丽,讴歌贫苦农民顽强的生命力,赞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赞颂商州山地人民厚道、淳朴的民风和善良的品格。
  贾平凹喜爱并善于描述商州的特色自然风光,在其中的描述中,也显示出了秦楚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这些描述富于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审美价值。同样,贾平凹在他的内心和文学创作中,深深蕴涵着陕南山地的地域文化色彩。商州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对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正如他所说:“山石和明月一直在影响着我的生活,在我舞文弄墨挤在文学这个小道上后,它们又在左右我的创作。”贾平凹从商州故乡汲取了丰富的艺术养料,自然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造就了其商州文化的基因。在以商州为题材的创作中,体现出了陕南山地文化、荆楚文化对他的深刻影响,也透露出他浪漫多变、诡异神秘的艺术风格。
  陕西地理环境不同的三大板块塑造了风格迥异的三位作家,同样三位作家也体现出陕西三种不同的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何以能取得成功?可以总结的东西很多,其中地域文化对他们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他们的创作心理,也制约着他们的艺术创作风格。他们正是把文学艺术之根深扎在生养自己的土地上,汲取了家乡地域文化的充足养分,才成就了文学事业的参天大树。
  
   注:本文系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科研项目(10XQ613)。
  
   参考文献:
   [1] 毛曦:《自然环境与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唐都学刊》,1997年第3期。
   [2] 韩鲁华:《地域文化与作家审美个性及风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3] 李勇:《路遥论》,《小说评论》,1986年第5期。
   [4] 蓝思华:《钟情于那片热土――浅析路遥笔下的黄土地情结》,《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5] 梁颖:《自然地理分野与精神气候差异――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比较之一》,《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6] 赵学勇:《试论陕西当代小说创作的地域文化特色》,《山西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7] 贾平凹、穆涛:《精神自传:平凹之路》,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 贾平凹:《商州初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王宝伟,男,1982―,陕西西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课部。

标签:文化差异 地域 创作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