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GRE > 正文

生态文明心得体会800字【浅议如何在毕节试验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生态文明观念薄弱是制约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因。如何在毕节试验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是毕节试验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毕节试验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
  关键词: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观念;对策
  ??生态文明观念就是人类在处理自身活动与周围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以及协调人类内部有关环境权益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开发与保护、生产与生活、资源与环境等关系时应具备的生态学观念和常识。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时,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意味着全面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从而使以科学的态度善待自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种道德自觉,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任务。?
  毕节试验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岩溶山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使这里的生态极其脆弱,生态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毕节地区建立试验区之前是贵州省比较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这里长期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截止到1987年底,在全区26 853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森林覆盖率只有14.95%,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62.28%,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19. 91‰,人口剧增与粮食短缺的巨大矛盾,迫使过度开荒,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走入了贫困――人口增速失控――生态严重恶化进而加剧贫困的恶性循环。1988年6月9日,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亲自倡导下,经国务院批准,毕节地区建立了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省和全国引起了重大反响。虽然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未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生态文明观念缺失,这种状况直接制约着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如何在毕节试验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毕节试验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所存在的问题?
  1.一些干部的生态文明观念薄弱,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不够。20多年来,毕节试验区的一些干部生态文明意识较低,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不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无视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价值,无视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恣意毁坏生态环境,这所折射出来的生态意识的缺失令人痛心,值得警醒。例如,一些地方政府迫于财政的窘境,在生态环境方面放松了招商引资的条件,导致大量垃圾企业进驻;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大额税收对一些高污染企业、滥采滥发的矿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乡镇干部热衷于统一农村住房外观标准,忽视了农民收入的差别化,也完全忽视了传统民居的节能特性,不但利用率低,而且又花钱;另外,一些干部热衷于搞表面文章,而对长期性、隐蔽性、事关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忽略不计,漠不关心,即使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工作中,浮燥情绪和急功近利的行为非常严重,只修“看的见”的,不修“看不见”的。?
  2.毕节试验区全区人口数量大,素质不高,生态文明观念滞后。根据毕节地区统计局发布的《毕节地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区常住人口为6 536 370人,喀斯特地区人口容量以每平方公里150人较为合理,以毕节地区面积计算,合理的人口容量为403万人,而目前全区总人口已逾650万,人口超载200多万人,因此,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毕节地区的常驻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59 518人,占总人口的2.5%;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93 780人,占总人口的4.5%;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 608 214人,占总人口的25%;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 015 057人,占总人口的46%,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736 208人,占总人口的11%,全区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在学历层次偏低的群众中普及生态文明观念更为困难。为了能更加直观地了解生态文明意识在毕节试验区树立的情况,笔者自制了300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问卷”在毕节市广场、公园、菜市场、学校等地方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毕节市民的生态观念比较薄弱,生态意识普遍偏低。?
  二、在毕节试验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对策?
  1.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观念。建立和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倡导“保住青山绿水”的政绩观,激发和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境执法人员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立足长远发展,杜绝只顾眼前利益,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停止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经济活动和项目,同时,对新上项目严格把关,放弃破坏环境的项目,切实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通过用科学的评估体系评判政绩,引导领导干部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青山绿水,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2.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首先,把学校建设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生态观念、意识的养成应从孩子入手,帮助学生自小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结合各类学校的教育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如举办生态文明图片展览、生态文明知识问答、“生态文明从我做起”演讲等,使学生视野拓展、心灵震撼,最终形成生态文明观念,进而形成自觉生态文明行为。其次,除了学校教育以外,生态文明教育还可以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通过开设网站,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书籍等多种路径、多种方式进行。建立起社会、学校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企业和各种社会团体参与生态文明教育。?
  3.加强宣传教育针对性。宣传教育对提高全民环境意识、促进环保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发挥着先导、基础、保障和监督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只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才会自觉践行生态文明。当前毕节试验区的许多生态文明宣传都是面向公众的普遍性宣传,但不同的社会人群生活背景不同、认知程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因此,这种普遍性宣传往往不能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及共鸣,达不到宣传效果。为了增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效果,使生态文明的宣传能变为人们日常生活理念,就必须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喜好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如中、小学生可将生态文明知识汇编成书,作为学校的必修课加以普及;大学或社会团体可采取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方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老年人可由老年大学、社区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娱乐活动时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居住在偏远山区的农民可采取广播、电视、宣讲团等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此外,还可以针对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开展诸如“保护倒天河”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4.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具备一定的生态景观或教育资源,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的形成,教育功能特别显著,经林业局、教育厅和共青团联合命名的场所。根据毕节试验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等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将更加有效地普及全区人民的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加快构建毕节地区的生态文化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序开展。首先,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在城市及周边的公园、生态园等开设一些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学生可在生态教育基地中亲手栽培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向学生普及爱护自然、健康生活和保护绿色的观念。例如,将毕节阳山公园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使其成为生态公园,在生态公园里,学生们可以观察植物,观察昆虫,并亲自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标本,这种寓教于乐的生态文明教育方式,将会深深吸引着青少年,也容易让他们理解和接受。其次,针对全区人民建立规模较大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如在“赫章森林公园”、“威宁草海湿地”等重要的自然风景区创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让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就能学习并理解生态的重要意义,增强生态文明的意识,主动去保护自己美丽的家园。?
  总之,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与否,直接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否能有效进行。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就是要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支持生态建设。然而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要得到稳步推进,就必须通过各种举措使全区人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自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促进毕节试验区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灿平.岩溶山区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选择――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发展模式的思考[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2,(4).?
  [2]罗昌琪.毕节变奏曲――记国务院首家"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J].绿叶,2000,(4).?
  [3]罗昌琪.抓生态建设,促扶贫开发──毕节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试验区的作法与成效[J].中国贫困地区,1999,(6).?
  [4]丁开杰,刘英,王勇兵.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经济与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4).?
  [责任编辑:周来顺]
  
  收稿日期:2012-02-05?
  基金项目:本文为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毕节试验区为例》(项目编号:08QNO35)。?作者简介:李静(1983-),女,贵州威宁人,毕节学院政法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毕节 试验区 树立 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