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观后感 > 正文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偏误_新课标理念如何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为语文新课改的成果欢欣鼓舞之际,我们不无忧虑地发现,在摒弃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力避由此而产生的种种弊端的过程中。由于错误解读新课标。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偏误。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对新课标下实施语文课堂教学谈一点个人的体会。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避免无原则的多元解读课文
  新课标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多元解读课文。这样一来,多年的标准化教学现象得到了改变,但同时也容易走向另一端。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讨论菲利普夫妇为什么不去认于勒,有同学认为:“菲利普夫妇这样做是为了激发于勒的斗志,让他更好地开创事业摆脱困境。”也有的说: “因为菲利普夫妇一家很穷,如果把于勒带回家。会使得于勒以后的生活还不如留在船上卖牡蛎的生活。”教学《愚公移山》一文,讨论学习后的感想,有的说:“愚公年龄近90岁了,是不可能移山的,课文纯属编造。”有的说:“愚公真愚蠢,何必去移山,挖一个隧道不就好了。”学了《背影》一文,有学生认为文中的“父亲”爬月台是违反交通规则,法律意识淡薄。对于学生这种或浅尝辄止不到位。或风马牛不相及,或根本就一无是处,甚至与文章的主旨相悖的回答。教师却抱定“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等信条,对其一概加以肯定,似乎这样就能体现出先进的教学理念。
  笔者认为,语文是有多义性的,对同一语文形式,不同的人因为经历体验不一样,欣赏角度不一样,会有不同的理解,特别是对文学作品,读者拥有很大的创造空间。正如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但这并不等于对文本可以任意解释。语文有模糊性也有确定性,有个性也有共性,否则就无法成为交际工具。忽视了文本的确定性,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多样性、创造性,文本就成了一种可以随意扭曲的东西,语文课就成为一门没有标准的课。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多元解读课文,应该首先深入课文内容,理解旨意,这样才能实现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不是把文本作为引发随想的“源头”。随意多元解读文本,不仅会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还会助长他们浮躁、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
  二、避免无原则的膨胀课程内容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这样做的目的。是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但实际教学中,却走向了偏差。
  如,教学《沁园春?雪》一文时,教师详细讲解北方的气候特点,讲解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等人的丰功伟绩,文中有“风骚”一词,于是又讲到屈原及其相关作品,文中有“射大雕”一说法,于是又讲到小说《射雕英雄传》。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详细讲解古代科举制度,古代的内官衔级别,范进发疯的生理原因。这样就把很多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统统拉进了课堂,让课程内容无限膨胀,教师认为这样就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点,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却在不知不觉中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文学课、政治课……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笔者认为,语文既然是一门学科。就有它自己特定的课程内容。正如杨再隋教授说的: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三、避免无原则的课堂讨论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众多的小组讨论。替代了原来的“串讲”“问答”“练习”等教学模式,在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市场。笔者认为,课堂讨论教学法,确实有不少优点。但是课堂讨论是一把双刃剑,要慎重使用。
  一是要进行有效地组织。要根据实际需要把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真正形成各尽所能、畅所欲言的局面。教师要为学生的讨论留一定的时间,提供必要的材料,作必要的引导,提高讨论的效率,不然课堂就会一片乱糟糟,讨论流于形式。
  二是要精心设计好讨论的问题。问题要有讨论的必要性。如,教学《孔乙己》一文,让学生讨论“如果孔乙己生活在现在,他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子”。孔乙己这样的人只能是封建社会的畸形产物,现在的社会不可能有这样的人,失去了讨论的前提条件。
  三是课堂讨论要因文而异,不可滥用。过多的讨论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细心品味语言的时间减少,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构的把握浮于表面(有时甚至连这也做不到)。对于很多感悟性的课文是不适用的。因此不能为了讨论而讨论,否则容易产生“伪讨论”。

标签:课堂教学 新课标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