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观后感 > 正文

[高速铁路建设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英文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随着《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的提出,以及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相继开工建设和运营通车,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从阐述高速铁路带给京津冀的影响,进而提出了高速铁路建设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 高速铁路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都市圈地处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等11市,城市密集,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根据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将建设以北京为中心,以京津为主轴,以石家庄、秦皇岛为两翼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覆盖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按照规划,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达到710公里。
   一、京津冀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2009年4月1日,中国最早开工的石太客运专线正式通车,石家庄――太原1小时便可到达,大大缩短了山西与京津冀地区的空间距离,进一步密切了区域经济、文化、信息交流。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已有二年多的时间,不仅将京津间的交通时间大为缩短,还以其高速度、高效益改善了城市联动发展格局,“1小时经济圈”正在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除已经开通运营的客运专线外,在途经京津冀地区的已经开工建设的还有京石、津秦、石武等客运专线。2008年4月,总投资2209.4亿元、长约1318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已于2011年6月建成通车。石武客运专线2008年10月全线开工,将于2012年投入运营,实现石家庄3个多小时直达武汉的目标;2008年11月8日,津秦客运专线在天津滨海新区正式开工,预计建设总工期为4年,届时,天津-秦皇岛全程运营时间不超过1小时,途径唐山、秦皇岛两市;北京-石家庄的客运专线于2008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北京-石家庄不到1小时就可以到达。
   二、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加强了京津冀地区城市的职能分工
   城市职能分工的明确与否,是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最重要条件之一。一直以来,由于缺乏一个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和明确的产业定位,京津冀经济圈内的“同构化”竞争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高速铁路交通系统的建成通车,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分工将越来越明确。北京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才,积极发展高新产业、高端服务业为主,逐步转移低端制造业,以更好地承担起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职能。而天津将成为承载“经济中心”职能的最佳城市,天津有现代制造业及港口优势,定位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生物技术与新能源等。河北定位于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依托天津和北京,承接部分天津的产业和北京的服务业。此外,河北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港口优势,将钢铁、石化、电力等重化工业布局逐步向沿海转移、向临港聚集,建设环渤海重化工工业基地。另外,河北还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京津旅客主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
   (二)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将有助于京津冀实现深度对接
   用空间缩短时间,这无疑是高速铁路带给我们的最大实惠。2012年底,京津冀三地13个区市将全部贯通高速铁路,形成以天津、北京为中心,包含河北11个市的 “两小时交通圈、经济圈、生活圈”,真正实现从产业、交通运输到生活配套的高度融合。廊坊是河北距离北京最近的市,廊坊着眼深度对接京津、加快产业升级,并根据廊坊的产业基础,提出了“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的发展定位;唐山依靠丰富的资源优势对接北京,像石油化工、化学制药、冶炼等有污染、高耗能的产业项目,都不适合在北京发展,因此,唐山成为了北京重工业项目迁徙的首选,首钢的迁徙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石家庄在养老、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都可以与京津建立互动协调共赢的体制。
   (三)高速铁路交通网络有助于发挥京津冀产业竞争力
   区域整体竞争力归根到底在于产业的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区域特色优势的形成。高速铁路网的建成将有助于京津冀实现各自的产业优势。以天津为例,天津的定位是京津冀区域经济的“经济中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空中客车、三星电子等120多家在天津滨海新区投资建厂,70多家大型央企相继抢滩天津滨海,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服务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了区域联动,构成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津秦线使天津到唐山、秦皇岛的时间缩短到1小时以内,至此,天津的发展可以辐射到北至秦皇岛、唐山,南到保定、石家庄,形成区域联动。
   (四)“同城效应”的两面性
   《京津冀都市圈规划》辐射区域土地面积约为9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6000万人,随着高速铁路的相继通车,京津冀将会实现“同城时代”。但“同城效应”是把双刃剑,尽管高速铁路加速了京津冀三地交通、经济和生活的一体化,但因此而来的人才、资金、技术的流向让人忧虑。由于科研环境、地域发展的差距等原因,也许并不像人们料想的那样,京津人才、资金为河北所用,它可能更像是一个“人才黑洞”,把河北本土的人才、资金也吸引了过去。从前面的发展情况来看,京津对于河北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微弱,但吸收能力却很强大,2001―2004年河北外流的8170名人才中,90%流向了京津和上海。
   三、加快河北省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建议
   (一)积极利用京津资源优势,加强与京津及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河北省应借助于高速铁路的便捷优势,积极利用京津资源优势,加强与京津及对外的交流与合作,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实力上,大力发展实业,发展壮大民间投资。面对天津滨海新区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河北应积极发展其下游产业,形成区域联动。如保定可以积极发展汽车零配件、医药、信息技术等。在津冀交通网络一体化趋势下,随着要素的低成本流动,河北的腹地作用将日益坚实。在进行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时,要着力夯实基础产业,为京津发展高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做好配套和服务。
   (二)积极调整产业政策
   河北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二产业比重较高,三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第二产业中,初加工产品占主要地位,深加工及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大多数工业企业还实行的是粗放的增长模式,河北的产业结构转变势在必行。2011年河北提出了“四个一”战略,即“一圈、一带、一区、一批”,运用增长极理论中的“点”带动“面”的原理来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河北省环抱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利用京津这些“点”来带动整个省的经济发展。高速铁路所起的作用就是加快京津的“点”向“面”的扩张速度。产业结构升级依托高速铁路,而高速铁路又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变“条件吸引型”为“市场取向型”的人才战略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河北在引进人才上要改变以往的思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需要经济基础,更需要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也就是变“条件吸引型”为“市场取向型”。先建设平台,再吸引人才,人才与市场的积极对接,才能产生人才的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经济水平落差,尽早真正融入京津冀一体化中,进而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速铁路,高速铁路又进一步促进了京津冀的经济发展。随着高速铁路的相继建成,京津冀的经济活力也将逐渐地显现出来,到时,京津冀将成为真正助推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级的主要力量。
  
  参考文献:
   ①蒋秀兰. 高速铁路对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J].《中国铁路》,2009(08)期
   ②肖伟民. 高速铁路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时代经贸,2008年第10期
   ③高速铁路建设加速京津冀都市圈融合.新华网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客运专线建设与河北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090438)成果〕
   (马涛,1978年生,河北保定人,石家庄铁道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高田娟,1979年生,河北唐山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流通创新)

标签: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铁路建设 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