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国家百态 > 正文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中的团队凝聚力] 如何提高社团凝聚力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团队凝聚力的现状及缺失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如何提高大学生团队凝聚力的途径和培养方法。   关键词:社团 凝聚力 缺失 培养      一、团队凝聚力的概念及现状
  1.团队凝聚力的概念。团队凝聚力是团队生存、企业发展的灵魂,它是一种精神信仰,亦是整个组织发展、生存的支柱,其不仅影响团队成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意识,甚至对团队的管理产生起着重要作用。中外的企业、组织,都对团队凝聚力有一定的重视,它也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首要条件。“团队凝聚力”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在1950年首次提出的。他将团队凝聚力论述为,是团队留住团队成员的总影响力。尽管中外学者关于团队凝聚力具有不同的界定,但共同之处都是一种引导团队成员承担团队持续地、更好地发展的精神。
  2.团队凝聚力的现状。第一,表现为团队意识薄弱,注重个人利益。现在的大学生以80、90年代独生子女居多,在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一是强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在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之间往往选择前者;二是蛮横自傲,忽视他人,不注重队员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感情培养和互相交流沟通。第二,表现为情绪过度怠慢,欠缺规范意识。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在丰富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大学生课外生活品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团队管理中总是与管理者意念背道而驰。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同学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出现抵触情绪,表现过度怠慢;二是部分骨干人员本身就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不能给他人做好表率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团队骨干都不能正其身,何谈团队精神,何谈团队凝聚力。
  二、团队凝聚力的缺失原因
  1.日益增加的社会阶级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一步的迈进,中国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人民生活可以说是地覆天翻的变化。然而,其中潜在的贫富差距使人们的价值观受到影响,价值取向扭曲,具体地表现在高校大学生的身上就是“个人主义”、“金钱主义”、“拜金主义”等一些不良思想,致使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扭曲。凡事以自我利益为重,以金钱价值衡量,在团队中缺乏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经常做出不利于团队的事情,大大阻碍了团队凝聚力的形成和稳固。
  2.德育教育中存在本质缺失与不足。21世纪中国教育进行改革,高校开始扩招,这一做法可以大大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直线上升,然而高校的师资力量、教师结构并没有紧随教育改革的步伐,致使大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针对性、时效性、推广性、参与性不强,空洞说教,注重形式,不能有效地、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不利于学生加强团队意识,进一步参加社团、学生会等学生管理工作。
  3.外界因素和学生自身的影响。首先,受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充满竞争意识;其次企业也由以前只凭专业知识功底、成绩录用人才的方式转变为复合型、综合型人才优先录取的选聘模式,导致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社会实践、担任学生干部等存在着竞争,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增加筹码。但竞争必然存在功利性,这使得队员之间、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敬的优秀品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不利于团队、集体的凝聚力形成。
  三、培养团队凝聚力的方法及对策
  1.强化骨干素质,以人格魅力凝聚人心。作为社团的骨干成员,其个人基本素养直接关系到团队的和谐与稳定发展,影响团队凝聚力的形成与建设。社团骨干在思想上应该积极要求上进,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培养先进的社团精神,在工作中要以良好的态度为同学服务;培养集体利益为重的大局意识,以自身实际行动为社团凝聚力的建设做出贡献。
  2.举办特色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锤炼团队凝聚力。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团队实际情况,在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需求以及生活行为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会与人沟通与交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凝聚力,弥补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团队精神教育的不足;在活动过程中亲身感受工作计划、工作开展、工作总结撰写等均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体验在实际工作中团队成员的相互依赖,深刻认识到竞争与合作并非简单的对立,可以相互转化和促进,从而培养他们在竞争中保持合作,在合作中促进良性竞争开阔视野和胸襟,有助于锤炼团队凝聚力。
  3.尊重团队成员,不断给予团队成员鼓励。一是尊重团队成员,充分信任。作为管理者对团队成员要给予充分的信任,缺乏信任关系是做不好工作的,也不利于团队凝聚力的建设与形成;了解团队成员的心理、性格特点,保持良好的沟通,尊重团队成员,肯定工作成绩,让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及个人存在的重要性。二是不断给予团队成员鼓励,不与成员争利,不与成员争权,给予充分授权。高校学生社团的独特性在于团队成员流动大、更替周期短,作为团队的领军人,要不断的给予团队成员鼓励,挖掘其潜能,激发其斗志,保持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在遇到“利”争的时候一定记住不要与员工争利,否则最终团队将人心尽失。其次要充分给予授权,这要求你对每一个成员的能力和工作潜能有足够的认识与了解,给予团队成员适度的自行工作空间,方能调动团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团队精神的建设,促进团队凝聚力的形成。
  四、提升团队凝聚力的意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队,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了灵魂,便会失去生命力,终而走向衰亡。团队凝聚力就是团队发展的动力,在各个方面都体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对团队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团队凝聚力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超越任何阶级的现实利益的精神观,无论是对于组织,还是个人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团队凝聚力往往是,一个团队成立之初,首届人对其注入灵魂,随着岁月的更迭,人员的更替,其团队凝聚力是始终在这团队中存在的,并促进团队健康地发展和进步。这也是在管理中逐渐孕育出来的一种文化,是队员的精神支柱和灵魂。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学里的学生社团几乎年年更换主要骨干人员,进行管理人员的大换血,然而还是有很多社团能依旧保持其先进性,引起别人的注目,究其根源还在于团队凝聚力。团队凝聚力让他们了解在繁荣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方面,应该倡导什么、禁止什么、需要什么、拒绝什么、做什么、怎样做、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使他们能正确地批评和指正自己,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增强社团凝聚力,从而促进社团的持续发展。
  2.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团队精神(团队凝聚力)是当今社会的时代新要求,是大学生求职的必备素质。企业不再只单单看重一张优秀的成绩单,而是逐步挑选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注重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升个人人格魅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具有团队精神则是重中之重,应该引起在校大学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丁萍芳.论大学生团队精神现状及其培养途径[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5
  [2]岑道权,李新.大学生社团骨干人格魅力的塑造[J].人民论坛,2010,8
  [3]林美珍.团队凝聚力的研究述评[J].科学与管理,2010,30(1)
  [4]杨刚,贺媛春,宁永博,孙林波,张瑜.高校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解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1,2

标签:社团组织 凝聚力 高校学生 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