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教学反思 > 正文

《别董大》教学反思

时间:2017-05-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编者:柯冬青

一、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

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积极创设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评价、研读赏析。本课旨在古诗

教学中尝试主题性阅读,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揣摩,让学生对古诗的情

感体验更为厚实。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二、教材分析

1.《别董大》这首诗是高适有名的送别诗。董大,即董庭兰,著

名琴师。送别诗大都凄清低回,这首诗一反悲酸之态,显出豪健之神。

一、二句写送别暗淡景色,黄云密布,天地昏暗,朔风怒吼,群雁乱

飞。三、四句忽然一转,“莫愁~~~识君”,词意慷慨,既使人快

慰,又使人鼓舞,于送别诗中独具一格。比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更有感人力量。诗中表现出来的昂扬、豪壮的气概

是现代学生所缺失的。因此,这是一篇“以诗育德,健全人格”的好

教材。

2.《送元二使安西》是《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这首诗是盛

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

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

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

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

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曛、知己、君、浥”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正确理解诗句

的内容,懂得两首诗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良好习

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境,体会诗情。

难点: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想象当时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

五、 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

1.诵读法 2.品味法 3.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4、合作探讨。

六、教学策略

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积极

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评价、研读赏析。

七、教学课时:两课时

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诵读导入,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一首送别诗《赠汪伦》。生品读后引出送别诗(板书:

别)从这首诗中我们感受着作者浓浓的别愁离绪。古代不比现在有汽

车、飞机,还可以发电子邮件,因为交通的不方便,所以一旦分离,

要想再见上一面就很难了,真的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因此,他们

只能把这种别离的愁思深深地蕴藏心底,化作一句句真情的诗。

2.古代写送别的诗词很多,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送别诗。让我们

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唐朝,和著名诗人高适一起去送一位好朋友。知

道他叫什么吗?(板书古诗《别董大》)

3.请大家自己小声地读读古诗,把它读正确、读通顺了。有什么疑

惑也好,感受也罢,随手写在旁边。并且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概意

思。

4.指名读,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齐读。

5.通过自学,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点出“曛”等重点词,并追问:

你是如何理解诗句意思的,简要归纳理解古诗的方法,如:借助注释,

反复诵读,请教别人等。师生交流,补充介绍这是高适写给董大的一

首送别诗。董大名叫董庭兰,因为在家居老大,所以又叫董大,王维

的好友元二也是因为在家排行老二而得名。董大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

琴手,曾经得到宰相房琯的赏识与宠信。据说据说董大擅长古琴,而

当时盛行胡乐,他倍受冷落,觉得京城无法呆下去便决定离开。)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归纳学诗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来自学本首古诗,训练学生品读感悟诗意,领会诗情的能力,并理解课题,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诗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送别好朋友的呢?品读前两句。

(1)指名读前两句诗。

(2)你从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什么?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发现理解这两句诗中涉及到的一些景物——黄云、白日、北风、雁、雪。指导抓住如下重点:

黄云?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点拨,当时他们分别地点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

你能把这句诗读一下吗?啊,我看到了一片黄云悠闲地向我飘来。谁能再读一下?这一回我看到了两片了。谁愿意再来试试?(突出“千里”)。

男生试读,女生试读,全班试读。

好一派黄云蔽空、天地间一片昏黄的情景!

在你们的眼前还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呢?第二句谁来读一下?学生读——见机点拔:(我感觉到的是微风,好舒服啊!你读的“北风”能再猛一些吗?你读的雪能再大一些吗?)(学生读)

两句连起来读。(个别读,小组读)

同学们,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此情此景,你注意到那奋力高飞的大雁了吗?它又有何感受呢?

(3)小结:是啊,已近黄昏,夕阳西下,北风呼啸,雁阵迁移,大

雪纷纷,凄凄惨惨戚戚,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2、在我们这位董大的心里,自己就好像是这只被北风和大雪包围着的孤独的大雁。大雁尚且还有南飞的目标,而自己却要漂泊他乡。面对遭受挫折、怀才不遇的好友董大,高适又是如何安慰他的呢?品读后两句。

(1)指名读。

(2)听了这样的话语,董大还继续陷入无边无际的忧愁之中吗?这句话有何神奇的的力量,竟然能让处于抑郁悲伤之中的董大精神抖擞地踏上别途呢?(生谈感受,同时让他们再次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3)从这真情的话语中,你体会高适对董大的鼓励了吗?假如此刻你也在场,你又会如何鼓励即将离别的董大,你会说些什么?

(4)说得多好,说得多轻松啊!同学们,可是你们毕竟不是高适,又如何体会他的苦衷阿!董大落魄,高适当时情况又是如何?(师生补充:好友董大受到冷落,高适送别他,可这时也正是诗人自己失意落魄的时候啊!高适一生无人赏识近30年。这时的高适也到处流浪,陷入贫贱的境地之中。他在另一首《别董大》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一个穷困潦倒到连买酒的钱都没有的人,在困境面前依然是那么自信,那么乐观,那么积极地面对着人生。他在鼓励董大,同时也在——鼓励着自己!)

(5)面对即将远行的董大,诗人充满深情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篇二:黄晓玲20古诗两首 教学反思

20古诗两首 教学反思:

从三年级开始,我在语文课的带文上一直坚持不懈的带古诗词和古文,自己也特别想尝试把自己上古诗的思路完整地运用到教研课上,于是在这次家长开放的日子里,尝试着在一节课里上完了古诗两首,还带了一首《别董大》,目标是希望孩子们在这一节里能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人物之间的情感,并迁移到自己身上进行一个小练笔。

相比较而言亮点有以下:

1、配乐朗诵时学生的情感投入度很高,第一首比第二首感觉更棒。

《别董大》教学反思

2、学习第二首诗《送元二使安西》中有一段说话设计:

现场调换角色,老师问学生扮演角色回答,先是用“古诗”回答,再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随点随答,现场气氛很好。

3、把写法和意境情感相似的两首诗揉在一起学习可以促进课堂的时效性。

4、本节课注重了积累:有关于春天的四字词语的记忆、《别董大》的限时背诵、课前同学们的关于描写友情古诗搜集和背诵等。

5、语用的体现也有不少:说话、小练笔都很好地体现了小学语文课堂语言文字训练和使用。

当然,值得反思之处也有不少:

1、关于这样的语文课堂的大语文观的体现本节课体现的不够充分,还可以摸索出更好的方式。

2、对于一个家长开放课,可能学习能力弱一些的孩子在课堂的表现没法照顾到。

3、老师自己的古文修养有待提高。

篇三:《别董大》

标签:反思 教学 别董大 别董大课后反思 《别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