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教学反思 > 正文

历史人物评价 [对历史人物的叙述与评价]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历史人物,从广义上说,应包括历史上存在过的所有人物,不论其地位高低、贵贱,还是贡献大小、寿命长短等。从狭义上讲,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影响、起重大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的人物。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尽管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形态且过程错综复杂,但都离不开人的活动,每个时代、每个王朝、每个国家都会推出自己的代表人物,正是这些人物的所作所为加快或延缓了人类历史的进程。现行中学历史课本中既或多或少地介绍了古今中外众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科学家,也涉及不少褒贬不一甚至为世人所公认的反面人物。因此,对历史人物给予正确的、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叙述和评价,既是历史研究、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促成自身思想品德和心身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那么,我们应怎样理解与阐释历史人物并从中获得一些启迪呢?
  一、关注和整合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历史人物的叙述与评价
  了解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言行是述评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基本前提。在历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科书虽然已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它依然是历史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历史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当今高中历史教科书采用的是专题体例,不少历史人物(如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毛泽东、邓小平等)的思想言行被分割在不同历史教学模块和不同专题之中。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不同历史人物的思想言行加以整合并从整体上系统把握,以对历史人物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正确认识。现以孙中山思想言行的叙述与评价为例,就散见于人教版教科书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历史必修2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历史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等相关内容整合出下列要点:
  第一,在人生追求上,孙中山经历由“医人”到“医国”的转变。孙中山早年学医,曾是一名医德高尚的医生,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因时局影响,孙中山认为“医人”不如“医国”重要,毅然弃医从政,立志挽救民族危亡。
  第二,在政治追求上,孙中山经历了由主张维新变法,到主张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再到致力于维护辛亥革命成果,以及与共产党合作发动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的转变(具体史实略)。
  第三,在经济追求上,孙中山主张实业救国。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这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在思想追求上,孙中山与时俱进,经历了由寄希望于清政府维新改良,到提出指导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再发展到以“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为核心的“新三民主义”革命思想的转变(具体史实略)。
  第五,在生活追求上,他既注意时代发展要求,又注意坚持爱国与民族立场。如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他还颁布法令,致力于推行剪辫、废止缠足和倡导西式文明交往礼仪等。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有机整合这些散见于各模块的有关孙中山思想言行的叙述和评价,我们就难以全面地、立体地评述孙中山其人。
  二、高考对历史人物考查的三种基本方式
  1.观点式。
  所谓观点式,就是以某人对历史上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即观点)为切入点,然后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所学历史知识对这一评价(即观点)作出评述,指出其正误曲直或人物的功过是非。如1992年高考的“杨贵妃”题: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
  这道试题虽为1992年高考的题目,但放在今天仍然不失其存在的价值。因为,本题在命题方式上突破了原有的模式,不仅开材料分析型问答题之先河,而且首创了“小切口,深分析”的设问方式,从而全面地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和把历史人物、观点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通过审题,可以获知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而设问的重点在于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这个评论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如全面和片面、现象和本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并综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评价(注意不能就事论事,不要在杨贵妃责任的大小上纠缠)。解答此类问题时,首先需要判断观点的正误,然后进行论证(立论或驳论)。此题属于驳论,不仅要指出唐朝由盛转衰的正确原因是什么,还要指出材料的观点错在什么地方,最后进行总结,重申正确的观点。
  参考答案: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政治腐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战乱和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
  杨贵妃受宠爱,唐玄宗沉湎酒色,这只是中央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赵翼把这说成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这一表现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赵翼把责任加在杨贵妃头上是不对的。
  赵翼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杨贵妃个人对唐朝由盛转衰的影响。
  又如2003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9题:
  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他的许多政略举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发挥过积极作用。列举这些政略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本题与上面的题目有所不同,它实际上包含了两个观点:一是“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二是隋炀帝的“许多政略举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发挥过积极作用”,要求学生“列举这些政略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因此,本题主要是要求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重新审视隋炀帝的功过是非。从解题步骤来说,首先,学生应通过阅读题目,找出试题中的关键词:时间――隋炀帝统治时期;主干历史内容――隋炀帝对中国历史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政略举措;求答方式――列举和说明;求答内容――政略举措的内容和意义。其次,学生可依据审题结果,锁定当时人教版《中国古代史》教材相关章节的内容,即“短暂的隋朝”、“隋唐制度的革新”、“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等与隋朝相关的史实,在自己的记忆库中搜索出隋炀帝的政略举措,并简单打一个草稿。然后,回头看关键词,对搜索的材料进行筛选,尤其要注意试题体现的观点,至此,“列举”就可以下笔了。最后,以“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处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即教材中虽然没有对隋炀帝作出明确的积极的评价,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教材叙述的与隋炀帝有关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评价中发现“隋炀帝的政略举措”中的某些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率军灭陈,统一南北;开运河;创进士科;兴建东都和粮仓;修驰道;与日本、东南亚等国友好往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
  2.言行式。
  所谓言行式,就是以某历史人物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活动为切入点,要求学生依据这些思想言论和行为活动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述,指出其正误曲直或功过是非。如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中的“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题:
  材料一 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文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
  材料二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钱玄同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当今绝大多数高中生来说是不太熟悉的(人教版新课标必修教材在介绍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时没有列举钱玄同,选修教材更没有其地位)。本题从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姚叔节之孔经谈》两篇文章中选出某些言论作为依据,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其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指出其是非曲直,并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解答这类历史试题,一是要准确提炼出材料中所包含的观点,这是完成正确评价的前提条件;二是要将这些观点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其是非正误作出评价。
  参考答案:(1)辛亥革命前,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肯定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但矫枉过正。
  (2)辛亥革命胜利,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兴起。
  3.寓于式。
  所谓寓于式,就是试题并不直接评述某一历史人物一生的功过是非和正误曲直,而是以材料题形式选择该人物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活动的片断作为切入点展开评述,指出其功过是非和正误曲直。如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的“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题: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本题以历史古籍中关于康熙帝在统一台湾问题上的某些思想言论、行为活动与结果为切入点,要求学生对康熙帝的行为作出评述。在评述时,应注意联系所学知识和几个关键信息“政治”、“经济”、“军事”、“措施”、“作用”。第(1)题已经将回答问题的角度给出,解答时分析概括材料即可。回答第(2)题则需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治理措施”无外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按照命题意图,“作用”应以积极作用为主。分析这一题可以联系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央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和作用。解答历史问题,有时可以将历史上陌生的事与现在身边熟悉的事进行联系,这会对我们解题有所启发和提示。
  参考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三、掌握正确评述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复杂多样的,从纵向看,一生变化起伏,具有阶段性;从横向看,在同一阶段,也可能有不同性质、不同方面的活动,具有多重性。在评述历史人物时,需要从宏观上关注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活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安定,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在尊重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前提下,还必须注意下列方法:
  1.掌握历史人物活动的客观史实是正确评述历史人物的前提条件。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与学习的基本原则。占有材料,弄清历史事实,是进行历史研究的最基本的条件(弄清历史事实,才能作出准确判断)。要弄清事实,不仅要详细地占有材料,还要对材料进行分析,做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考证工作。我们所要评述的历史人物,一般都会有众多的历史事件贯穿其一生,所以必须首先广泛地了解这些基本的事实材料。在历史材料的选择上,尽可能地采用实物史料、原始史料,选择性地使用文献史料、口碑史料、声像史料、撰述史料等,以尽可能接近史实,使评述更准确、更客观。如有人说曹操是一代奸雄,是我国历史上的大阴谋家。这是后人根据文学作品或社会的需要而改造了的文学形象。文学形象来源于生活,但又有别于现实生活,不是历史的真实反映。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重视农耕、大兴屯田、统一北方并发展了北方经济,为西晋的统一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2.评述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关注其主体。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历史人物,一般都具有两面性,即功过兼有,所以评述历史人物须从功与过、是与非两方面考虑。有的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并存于同一时期的不同方面,有的则分别存在于不同时期,呈现前后的变化。历史学习中要将其活动分解为几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述,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如康熙皇帝是清朝杰出的君主,一方面他重视农业生产,为巩固清朝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前者是进步的,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后者是消极的,表现了清王朝的腐朽没落。社会的曲折发展变化,决定了历史人物活动的复杂多变,但这些活动有其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我们在评述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抓住主要方面,给予总的评价,然后围绕这一定性对人物活动的叙述做到具体化、形象化,不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秦始皇,之所以给他重要的历史地位,主要是因为他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书同文车同轨,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但我们也要看到,他还有穷兵黩武、独断专行的一面。再如孔子,作为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是值得肯定的;作为思想家,他的政治理想、政治主张是为了挽救已处于“礼崩乐坏”、穷途末路的奴隶制,是保守的、反动的,但他的关于“仁”的道德观念,又包含着一定的“民主性的精华”,可以起到缓和阶段矛盾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他的思想才会在汉代被借用改造,成为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3.注意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分阶段评述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也随着发生变化:或由好变坏,或由坏变好,或好坏相间。评述跨越不同阶段的历史人物时,应运用阶段论,根据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活动,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结合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去评述其功过是非。如陈独秀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为阵地开展新文化运动;1920年,在中国建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一再妥协退让,对大革命的失败负有重大责任。在历史学习中,用阶段评价法评述历史人物,既可避免对历史人物不分阶段、不分功过的一概否定或一概肯定的片面性做法,又可培养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述的能力。又如蒋介石这个人的一生就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将其一生分为六个时期来进行评述:①辛亥革命时期:蒋介石积极参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对反袁斗争作了一些贡献,虽然也做过一些错事,但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他基本上是个应予肯定的人物。②大革命时期:蒋介石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为建立革命军队培养军事骨干力量做了一定工作。北伐战争开始后,他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作出了一定贡献。1927年4月,他发动反革命政变,站到了革命的对立面。③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蒋介石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对日侵华妥协退让,因此这一时期他基本上是个应予否定的人物。④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与中国共产党重新合作,抗击日本侵略。这一时期,他基本上是个应予肯定的人物。但是,他并未改变反共立场,过错也比较严重。⑤解放战争时期:他发动全面内战,这一时期他就是一个应予否定的人物。⑥退踞台湾时期:他坚持“反共复国”的立场,时刻不忘“光复大陆”,其政治立场是反动的。但他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立场,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总之,要客观地评述蒋介石,必须对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事件中的不同表现分别做出实事求是的客观评述(这就是分阶段考虑的原则)。
  4.注意将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评述其功过是非。
  历史人物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了解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任何历史人物都受其所处时代和所处阶级地位的制约。如果孤立地讲一个个的历史人物,不仅不能说明历史本身的内在联系,而且很难理解杰出人物是时代产物的道理。如在阶级社会里,人都是划分为阶级的,人们从事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活动,无一例外都代表其所属的阶级利益。在评述历史人物时,要抓住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倾向,并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揭示其阶级内容和阶级实质,既不能笼统地进行综合或加减抵消,也不能互相取代。如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的罗斯福,虽然通过采取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农业等措施使美国经济得到缓慢的恢复,但他毕竟是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只是“稍微抑制一下个别最不受抑制的资本主义利润的代表者,稍微加强一下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历史人物的活动随着历史的时空变化、历史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评述历史人物时就要充分参考这些变化条件,避免犯以下错误:一是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去要求历史人物。例如,在19世纪末期的情况下,不能认为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变法、发展资本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当时维新变法、发展资本主义是比较先进的;但到了20世纪初期,如果还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就应当否定这种主张了。二是对历史人物不切实际地进行拔高、颂扬,而忽视其局限性。三是把历史人物和今人简单类比,牵强附会。要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必须把历史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评述,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总之,评述历史人物,离不开对他所处历史时代、社会矛盾的分析,尤其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如此才能找出历史人物应运而生的社会基础,既避免将英雄人物神化,又避免用现代人的标准要求历史人物。
  5.正确处理历史人物活动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主观动机是历史人物改造社会的要求。客观效果是主观动机运作后产生的结果。个人的动机总是从属于阶级的、民族的。哥伦布怀着追求黄金的热望,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新大陆的发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表面上看,其客观效果远远超出了哥伦布的主观动机,但实际上哥伦布的动机是那个时代资产阶级的动机,反映了资产阶级谋求发展的要求,因而最后的效果亦非偶然,两者并不矛盾。列宁曾借用俄国一位作家的话说:“据说,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开玩笑,本来要进这间屋子,结果却跑进了那间屋子。”这形象地说明了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不相一致的特点。不要认为主观动机是好的,就可以置不良的客观效果于不顾。秦始皇焚书坑儒,从主观动机上看是为了维护统一,理应肯定;但从客观效果上看,它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远远超出了其主观动机――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一的范畴,因而应予以批判。同时,也不要认为产生了良好的客观效果就可以置不良的主观动机于不顾,譬如认为“殖民侵略有功”的观点就片面夸大了其客观效果,因而是错误的。
  以上诸种方法,都只是从某一特定角度确定的评述方法。其实在对历史人物作评述时,这几方面的因素都要予以考虑,进行综合运用。[L]

标签:历史人物 叙述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