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教学反思 > 正文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理工科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途径探索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高校作为其主要的培养阵地,肩负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无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还是对于青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理工科院校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培养过程中,既要坚持自身的特色,又要探索出一条合理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新途径。
  ?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实践活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实施“青马工程”的目标,就是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引导大学生骨干努力成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等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阵地和摇篮,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对于引导当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因此,高校在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中,不仅要深切把握其培养的时代意义,明确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目标、任务,还要创新方式和途径,建立起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长效机制,确保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的科学发展道路,确保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所谓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指一批将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的时代精英。??[1]?“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指在高校范围内重点培养“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2]?。?
  因此,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在政治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的理想特征。其次,在个人素养方面应该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创新经验,能够随时站在时代的前沿,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再次,在人格特征上,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勇挑大梁,担当责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乐于奉献,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青年在形成这样重要的意志品质和信仰的时期,正好处在大学教育阶段,因此,高校对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着重大的责任。?
  二、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意义?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无论对于国家,对于高校,还是对于学生本人,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要求。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的世界发展环境中,当代青年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及文化熏陶,尤其是其中一些思想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形成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及时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其坚定信仰。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在不久的将来必然落到年青一代身上,青年中马克思主义者的力量,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其次,高校培养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的任务,也必须成为培养和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前沿阵地,并将这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
  再次,高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对于当代青年来说,能够帮助其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提高其政治素养。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用这些正确的观念来看待世界,分析事物。同时,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等正确的观念,对于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帮助。?
  三、理工科院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新途径?
  基于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意义,我国各高校已经大力开展此项工程,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而努力,但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理工科院校的学生群体有着不同于其他院校的特点,根据理工科院校的实际特点,探索合适的途径进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成为研究的重点。?
  第一,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首要阵地。进入高校学习的青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利用必修的思想政治课程,将教育内化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性质,政治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将这些课程作为必修课开始,为青年学生上好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第一课。?
  第二,建立特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机制。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程,应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依托理工科院校的特色,发展理工科学生的特长,将培养工作内化到学生在校的各个环节,多种形式相结合,建立特色培养机制。?
  采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首先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我。理论学习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思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激励青年学生为之奋斗;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构建高校的精神家园,感召和激励青年学生开拓创新,争做时代先锋;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校园风尚,提升青年学生的文明素质和道德境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性强正是理工科学生最显著的特点。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能够更能好的帮助青年学生学习马列主义,能更好地帮助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开展丰富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将马列主义融入到各种校园活动中,如知识竞赛、理论研讨等,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基层,深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进行调研;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利用志愿者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锻炼其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采用集中学习与日常学习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青年学生学习马列主义,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集中学习与日常学习相结合。以座谈、讲座等形式开展集体学习,在集体学习阶段,可以组织青年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学习中获得思想启迪和方法指导,为青年学生搭建交流平台,使他们能够经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探讨社会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集中学习是现阶段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中经常使用的形式。但是,仅靠集中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使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入,成为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建立学习成果的常态化汇报制度,定期撰写学习心得,进行口头汇报等。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通过网络、电视等收看收听新闻报道,理论专题片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3]??
  采用集体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利用思想政治课程对所有学生进行集体培养的同时,应选择一部分学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这部分学生首先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其次应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能,开阔的事业,全面发展。同时,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较强的领导力、执行能力。通常为学校内各级各类学生干部,社团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文艺体育等方面的骨干。对这部分同学的重点培养,优先培养,有助于带动整个班级,整个学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采用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对表现好的青年学生予以表彰,对表现差的则予以批评,惩罚。?
  第三,构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评价反馈机制。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中,评价考核可采用多种方式,如,采用分段考核、综合评价的方法认证,即以理论培训、实践锻炼等各项成绩的综合得分作为学生结业依据,符合条件的颁发结业证书。坚持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综合评估与重点评估、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检查有机结合等,按照“组织考察、老师评定、群众评议、学员互评、自我评价”相统一的考核模式,对青年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考察评估。?
  同时,学校建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人才库”,形成集记录和考核功能为一体的优秀学生电子信息档案,为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推优入党、推荐就业等提供资信。??[4]?对培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回访,收集反馈意见,便于培养机制的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葛莉.“90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机制诠释[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方琼.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4).?
  [3]郭超,李廷宪.构建高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长效机制基本框架的思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林辉.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探索――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5).?
  [责任编辑:杜红艳]
  
  收稿日期:2012-01-16?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理工科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创新性研究》。?作者简介:范洪涛(1976-),男,吉林柳河人,哈尔滨理工大学保卫处副处长,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标签:理工科 途径 探索 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