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接收函 > 正文

重评周朴园:周朴园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周朴园是《雷雨》当中最丰富、最复杂,又有相对比较完整人生表现的人物,也是一个塑造得最为真实的文学形象。周朴园家族的悲剧,是他个人和家族的悲剧,同时也是整个社会一个时代的悲剧。在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的身上,既体现着深厚的人性内涵,也包含着复杂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雷雨》周朴园人性内涵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人们普遍认为,在话剧《雷雨》中,周朴园是最能体现主题的人物,也是剧作中各种悲剧的根源。作为封建大家族的家长,周朴园在周公馆这个他自己的王国里,是个独裁者,主宰着家族中每个人的命运,操纵着每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尽管这些人是他最至亲的人。他全力维护这个王国的秩序,却使每个人都生活在压抑和苦闷之中。新时代的风雷已然响起,这个家族的成员仍旧为封建力量所控制,难免要在“郁热”中挣扎。然而周公馆就像一口废井,积满了淤泥,里面的人越挣扎陷得越深,直至窒息死亡。从故事的层面上说,正是周朴园当初对侍萍的辜负和抛弃,使这个家族埋下了罪恶的种子;周氏家族的发达,也是他以极其血腥的手段获得的;后来又是他跑出来揭开了所有秘密的盖子,大悲剧的结局纷至沓来。因此,人们常以“伪善”、“自私”、“冷酷”、“凶残”、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家来描述他。对这个人物的评价,很难绕开阶级的分析。
  周朴园是《雷雨》当中最丰富、最复杂,又相对有比较完整人生表现的人物,也是一个塑造得最为真实的文学形象,倘若仅以阶级的观点分析他,无疑是狭隘和局限的。实际上,这个人物既承载着历史车轮滚动的辙痕,又体现出人性中最为深厚的内涵,也包含着丰富复杂的社会意义。
  纵观全剧,我们可以绘出周朴园个人的一份履历,从中看到周朴园一生的变化过程,以及其中显示出来的复杂深厚的人性内涵和丰富复杂的社会意义。周朴园可以算得上中国第一代资产阶级,他很早就接触了资产阶级文明,曾到德国留学,接受过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崇尚民主和自由,所以他回国后会和家里的女佣侍萍相爱。他和侍萍的相爱,绝不是单纯的贵族公子玩弄下女,他们在封建大家族中同居了三年,这三年,他们就像夫妻一样生活,并生了两个孩子。分别二十七年后,两个人再次见面,从表述中可以看到,他们对三年生活是念念不忘的,甚至每个细节都能明明白白道出来。二十七年来,周家不管搬到哪里,始终有个房间的摆设保留当初和侍萍同居时的样子,而且保留着好多旧物什。能做到这样,绝不能简单地用虚伪或者怀旧这样的词语来说明的。应该说,那三年不仅对侍萍,对周朴园来说同样是一生中最美好的。《雷雨》里有三个时间:一个是讲述故事的时间(1933年),再有就是悲剧发生的时间(1922年),然后是三十年前周朴园和侍萍开始相爱的时间(大概是1892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中国社会,少爷和下女相爱,绝不是常见的事情。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两个人相爱、同居,遭受了来自社会和家族多大的阻碍。三十年后,二人会面时的对话,道出了其中的一些原委:
  鲁:这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侍萍说自己是“下等人”,“不很守本分”,“不清白”,这是二十七年来心底怨恨情绪的一次性宣泄,既道出了当初二人未能结婚的实情,也是仗了当初的恩爱之情的。当时的周氏家族,是不会允许这两个地位悬殊的人结婚,侍萍在周家,是没有名份的。但看得出,周朴园对侍萍恩爱有加,德国留学归来的他,对侍萍的爱,和传统意义上的大家族少爷看中下女,然后娶为妾或者姨太太的爱是有本质区别的,也和受“五四”风气影响,以知识分子启蒙姿态对下女的爱有所不同。比如巴金的《家》里面觉慧对鸣凤的爱,更多的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自上而下的拯救。鸣凤虽然聪明美丽可爱,但在觉慧眼里,她是被启蒙者,是他完成革命行为的具体对象,由于觉慧自身的局限性,导致被启蒙被拯救的鸣凤的死亡。周朴园和侍萍之间,是真正意义上的心心相印、两情相悦的男女之爱。
  鲁:她的命很苦。离开了周家,周家少爷就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在学校里伺候人。
  朴: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
  鲁:大概她是不愿意吧?为着她自己的孩子,她嫁过两次。
  侍萍表达着内心的怨恨,她离开之后,周朴园就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而她自己,则活得很艰难。这段话里还隐藏着一个很重要的情节,那就是侍萍为何被赶出周家?侍萍已经为周家生了两个男孩子了,即便周朴园要娶妻子,她也不至于被赶出周家啊!按旧式大家族的传统做法,侍萍最起码也应该是个姨太太或者是小妾。根据上下文,我们可以借助想象完成这个隐藏的情节:周朴园跟侍萍相爱之初,就是拿她当爱人妻子看的,为了娶她周朴园跟家族据理力争过,但失败了,侍萍口中的“不守本分”的“下等人”,很可能就是当时周家人反对他们结合时的泼污之词。后来周家也许是生意上的需要,逼迫周朴园娶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这位小姐应该对周家非常重要,周朴园也被迫在爱情和家族生存之间做选择,他甚至可能希望有两全之策,比如既娶那位小姐,又不放弃对侍萍的爱,但这种决定对他和侍萍之间的爱情伤害很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了捍卫爱的尊严,侍萍拒绝了他的这种安排,而选择放弃爱情,离开周朴园,离开周公馆,离开自己的亲生儿子。
  1895年的中国,一个出身卑贱的女子,只有在真爱的启迪下,在爱人的教育熏陶下,接受了文化教育和民主思想,才能作出如此的抉择。费尔巴哈说:“爱就是成为一个人。”这句话用在侍萍身上再合适不过。因为爱情,地位卑微的侍萍有了强烈的尊严感,她或是被赶出周家的,或是当她的爱情不能继续时,她选择了离开,并拒绝周家的任何帮助。二十七年过去了,历经生活磨难的她仍然是有尊严的,她一直都体面地活着,有着高贵的气质,“她的衣服朴素而有身份,旧蓝布裤褂,很洁净地穿在身上。远远地看着,依然像大家户里落魄的妇人”。通过这爱情的影响力,折射出当时两人相爱至真至纯至深。在两个人关于分手问题的继续对话中,以及周朴园二十七年来对房间布置的保持和对旧物件的癖恋,同样可以看到那三年的相爱对他产生的刻骨铭心的影响。侍萍带着第二个儿子出走,他们之间美好的爱情遭到的是来自旧家族宗法制的迫害,他本身也是个受害者。
  然而,就在侍萍仍然沉浸在见面的惊喜和怀旧的氛围中时,周朴园忽然厉声问道:“谁指使你来的?”二十七年的时间就像一道鸿沟,隔开了当初深深相爱的两个人。二十七年来,周朴园到底经历了什么?他是怎样由一个有着民主自由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变成一个“唯利是图”、“凶残”、“狡诈”、有着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繁漪的控诉:
  繁:你父亲对不起我,他用同样手段把我骗到你们家来,我逃不开,生了冲儿。十几年来像刚才一样的凶横,把我渐渐地磨成了石头样的死人。
  从这段讲述中可以推测,周朴园的变化,开始于娶繁漪前后,从时间上讲,大概是18年前,因为周冲十七岁,也就是1904年左右。距侍萍离开周家大概九年。这九年,周朴园应该还有一个太太,就是那个“有钱人家的小姐”,但那个小姐在周家没有留下任何生活过的痕迹。或许我们可以猜测,九年来,周朴园从来没有爱过那个小姐,甚至从未将她当成妻子看待过,因为他还深爱着侍萍。这九年来,他的精神是极其苦闷的,他不能去爱其他女人,也不能接受其他女人做他的妻子,所以这个小姐死了,什么都没有得到。这个时期,应该是周朴园精神上和思想上的过渡期。后来,他遇到了繁漪,对她曾经有过短暂的爱。关于他们俩的关系,繁漪就一句“他用同样手段把我骗到你们家来,我逃不开,生了冲儿。”对此,我们同样可以展开想象,当初的繁漪,也许跟侍萍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她的美丽、她的纯真、她的热烈、她的年轻和活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年轻的繁漪是赶着当时社会的潮流的,就是后来被周朴园不断呵斥的“你总是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的民主和自由思想。正基于此,他娶了繁漪,既是对失去了和侍萍爱情的一种弥补,也是对自己曾经追求的民主自由思想的一种心理满足。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家族事业的经营,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已经有了彻底的改变,他和繁漪的关系是不可能像当初与侍萍那样了,而所谓的民主和自由,也如水中月镜中花,都成了昨日幻影,爱情之梦和理想之梦都宣告破灭失败,他迅速向现实妥协,回到了他曾经竭力反抗斗争的封建家族阵营中。而一旦回去,他就比原来阵营里的人对旧制度的维护更加坚定,也更加反动。“五四”落潮以后,有相当多的曾经担当过社会变革急先锋的知识分子迅速回撤,做了乡绅和遗老,在维护社会旧制度、旧秩序方面,比以前的人做得更彻底。从这个方面来说,周朴园这一形象是具一定的社会典型意义的。
  繁:(气极)父亲,父亲,你撇开你的父亲吧!体面?你也说体面?(冷笑)我在这样的体面家庭已经十八年啦。周家家庭里做出的罪恶,我听过,我见过,我做过。我始终不是你们周家的人。我做的事,我自己负责任。不像你们的祖父,叔祖,同你们的好父亲,偷偷做出许多可怕的事情,祸移在别人身上,外面还是一副道德面孔,慈善家,社会上的好人物。
  海: 哦,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就领教过,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海: 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海:(对仆人)你们这些混帐东西,放开我。我要说,你故意淹死了二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繁漪和鲁大海的控诉,揭发了周家血腥的发家史,也是属于周朴园的一部罪恶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的原始积累是血淋淋的”。同时,为了维护家族的既定秩序,他做起了家族的专制者。他的变化,是从迫害繁漪开始的。在周朴园专横凶悍的统治下,她由一个健康活泼、清新美丽、渴望身心自由的女子变成了一个旧家族中的囚犯,一个阴鸷的、病态的、与继子发生乱伦而难以自拔的女人,最终受疯魔控制成为焚毁一切的疯妇。周萍更是成为一个懦弱病态、毫无生机的行尸走肉,沉迷于乱伦中而迷失人性,最终遭受毁灭。在周朴园严格控制的家族秩序下,青春美好的周冲和鲁四凤也不能幸免而最终死于非命。
  除了周朴园强迫繁漪“喝药”的经典片段,我们还常常可以听到周朴园这样教训周冲:“你同你妈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曾经的繁漪、现在的周冲和过去的周朴园,都追求民主自由之光并付诸现实行为中,周朴园在遭到来自封建势力的打击后,妥协并自愿回归到封建队伍中去,成为更强大的迫害者,造成了一个家庭的大悲剧。悲剧的发生固然有着各方面的原因,包括一些意外因素,甚至可以说有某种天意,但究其根本,新旧之交的时代,周朴园向封建阵营的妥协,注定他的家族最终的悲剧结局。这样的悲剧,是他个人和家族的悲剧,同时也是整个社会一个时代的悲剧。在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身上,既体现着深厚的人性内涵,也包含着丰富复杂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思和:《人性的沉沦与挣扎》,《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陈思和:《关于巴金发现〈雷雨〉》,《谈虎谈兔》,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3] 曹禺,《〈雷雨〉序》,《雷雨》,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版。
   [4] 严盈:《复杂的人性,矛盾的化身――〈雷雨〉周朴园形象再认识》,《文教资料》,2010年第10期。
   [5] 狄燕:《周朴园形象新解》,《现代语文》,2009年第2期。
  
   作者简介:
   胡洁,女,1977―,江西鄱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新余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章淑华,女,1969―,江西新余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新余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标签:重评周朴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