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经典话语 > 正文

相对运动中几何关系的确定_相对运动方向怎么判断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高中物理力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相对运动”的问题. 在“相对运动”中,两物体合外力为零,初速度为零(人船模型);或两物体合外力为零,其中一个初速度为零,另一个不为零;或两物体合外力不为零,但初速度为零. 在用力学主干知识(如动力学主干知识、动量能量主干知识,在考纲中均属Ⅱ类考点)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它们之间位移的关系. 怎样确定“相对运动”中位移的关系呢?
  ■ 一、 两物体合外力为零,初速度为零
  ■ 例1 质量为M的船停在静止的水面上,船长为L,一质量为m的人,由船头走到船尾,若不计水的阻力,则整个过程人和船相对于水面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 解析 人由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人和船的位移关系如何?这是本题的一个难点.
  对人和船,可能的位移关系有二种,如图2甲、乙所示.
  
  假设乙正确,考虑到系统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重心左移,必然违反牛顿第一定律(系统重心位置应保持不变). 显然乙错. 故图甲正确. 即人的位移s和船的位移S间的关系是s+S=L. 其中L是人相对船的位移,即船长L.
  ■ 点评 本题巧用“系统重心”的方法解决了人船模型中相对位移的关系.
  ■ 二、 两物体合外力为零,一个物体初速度为零,另一个物体初速度为v0
  ■ 例2 如图3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端点为A、B,中点为O)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现使木板M以v0的水平初速度向右运动,同时把质量为m、长度可忽略的小木块置于B端(它对地的初速度为零,它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求:v0取值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木块m滑动到OA之间停下来?
  ■ 分析 当v0较小时,m滑到O点刚好相对静止. 在M、m相对运动的过程中,M、m的位移关系如何?这是本题的一个难点.
  对M、m,可能的位移关系有三种,如图4甲、乙、丙所示.
  假设丙正确,对m,其位移向左. 而m受向右的摩擦力(动力)作用,必然有向右的位移. 显然二者相矛盾. 故丙图错. 甲、乙有可能. 即有初速度的物体的位移(S)与无初速度的物体的位移(s)关系是:S=s+s相. 其中s相指m相对于M的相对位移,s相=L/2.
  当v0较大时,m滑到A点刚好相对静止. 在M、m相对运动的过程中,M、m的位移关系如何?这是本题的另一个难点. 同理可得,有初速度的物体的位移(S)与无初速度的物体的位移(s)关系是:S=s+s相. 其中s相指m相对于M的相对位移,s相=L.
  ■ 点评 如果将例1的方法迁移到例2,会发现有困难. 关键是初始状态不一样,其中一个有初速度. 最简单的方法是画可能的物理情景图,用假设法突破.
  ■ 例2变式 在上题中,如果m在M的左端A,现使m以v0的水平初速度向右运动,v0取值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m不滑出M右端B?
  ■ 分析 当v0较大时,m滑到B刚好相对静止. 在M、m相对运动的过程中,M、m的位移关系如何?这是本题的一个难点.
  对M、m,可能的位移关系有二种,如图6甲、乙所示. 考虑到m平均速度较大,甲、乙都有可能. 故有初速度的物体的位移(s)与无初速度的物体的位移(S)关系是:s=S+s相. 其中s相指m相对于M的相对位移,s相=L.
  ■ 感悟 几何关系类似于“子弹打木块模型”.
  请继续思考:v0取值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m滑出M右端B?
  在分析M、m相对运动的过程中,M、m的位移关系是否变化?(不变)
  ■ 三、 两物体合力不为零,其中一个物体受恒力F作用
  ■ 例3 如图7所示,质量M=4 kg的木板长L=1.4 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顶面右端静置一个质量m=1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今用水平力F=28 N向右拉木板,使滑块能从木板上掉下来,求此力作用的最短时间. (g=10 m/s2)
  ■ 分析 使滑块刚好能从木板上掉下来,则力F作用时间最短. 即当m滑到M左端时,M、m有共同速度v. 在M、m相对运动的过程中,M、m的位移关系如何?这是本题的一个难点.
  对M、m,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8所示. M先加速后减速,而m一直加速,在t2时刻有共同速度v. 显然,开始时受力的物体的位移(S)与开始时不受力的物体的位移(s)关系是:S=s+s相. 其中s相指m相对于M的相对位移,s相=L.
  ■ 点评 如果将例1的方法迁移到例3,会发现同样有困难. 关键是初始状态不一样,其中一个有受力. 除了画可能的物理情景图,用假设法突破外,还可以用最快捷的方法图象法突破.
  ■ 例3变式 如图9所示,质量为M=1 kg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1 kg、大小可忽略的铁块静止在木板的右端. 设最大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1=0.1,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现给铁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8 N,经1 s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 求:木板的长度.
  ■ 分析 本题有三个难点.
  第一,加恒力F后,M、m间是否相对滑动?
  考虑到M、m间滑动摩擦力f2=μ2mg=4 N,而F>f2,故M、m间已相对滑动.
  第二,M、地面间是否有相对滑动?
  考虑到M、地面间摩擦力f1=μ1(m+M)g=
  2 N,而f2>f1,故M、地面间已相对滑动.
  第三,在M、m相对运动的过程中,M、m的位移关系如何?
  对M、m,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0所示. 显然,在1 s内开始时受力F的物体的位移(s)与开始时不受力的物体的位移(S)关系是:s=S+s相. 其中s相指m相对于M的相对位移,s相=L.
  ■ 例3变式 (2006年全国卷)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 分析 “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说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 传送带开始有加速度(即初始状态时受力),说明二物体合外力不为零. 类似于例3. 在传送带、煤块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它们的位移关系如何?是本题的一个难点.
  对传送带、煤块,煤块的加速度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当传送带的速度达到v时,煤的速度还未达到v,仍要继续加速,直到与传送带共速.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1所示.
  显然,开始时受力的物体的位移(即传送带的位移S)与开始时不受力的物体的位移(s)关系是:S=s+s相. 其中s相指煤相对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大小,亦即黑色痕迹的长度L,故s相=L.

标签:几何 关系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