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警句 > 正文

移风易俗调研报告_推动农村青年移风易俗倡导婚恋文明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2-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共青团**区委 推动农村青年移风易俗倡导婚恋文明的调研报告 ? 为深入贯彻中省市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团中央、团省委和团市委改革方案总体要求,深入做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实施工作,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协商代言工作,通过人大、政协等制度化渠道代表和反映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成长发展权益,根据团市委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协商等形式,广聚民意、广纳群言、广泛协商,寻求了**农村青年婚恋情况的最大公约数。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农村青年婚恋的现况 近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农村移风易俗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与当前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于农村青年婚恋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嫁娶“大操大办”现象普遍。目前,我区农村在喜事方面普遍存在着讲究排场、盲目攀比现象。农村结婚攀比之风主要体现在四个比:比房子、比车子、比彩礼、比排场。在大办喜事上,有的大讲排场,动辄就是1到2天,一天几十桌酒席,农村办完城里办,高档烟酒、饭菜等等。有的家庭,办喜事听信于风水(道士)先生择日子,有的看八字,有的看面相,老旧习俗比较严重。这种“大操大办”的现象,已与“勤俭节约、婚礼简朴”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不仅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

(二)婚事“彩礼”负担沉重。在我区农村,青年男女订婚除了男方要有购买或新建的新房外,普遍都要给女方一笔彩礼,少则三五万,多则十几万,彩礼大、房子阔、车子好、酒席多就觉得有面子。如在北边乡镇,群众介绍,他们那女方索要彩礼一般都在4万到10万元,有部分在10万元以上的,天价彩礼掏空了不少贫困家庭多年的积蓄。可以一点的家庭就要在城区有套房,一般的4 0万元左右,好点的在80万元以上。因此,“啃老”并相互攀比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不少农村青年因为家底子薄拿不出彩礼、房屋等而成为“剩男”。这种错位的婚恋观,助长了婚嫁论财的风气,极易误导农村青年形成“重利轻义”、一切向钱看的错误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我区农村青年婚恋中的突出问题 (一)陈规陋习顽疾尚存。据调查,我区农村文化宣传不够丰富,还停留在传统宣传模式上,贴近农村实际,寓教于乐、易于群众接受的宣传阵地不足,严重存在“大操大办”风气盛行的现象;

“大攀大比”带来的攀比浪费等陋习严重影响农村青年婚恋文明的形成。

(二)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我区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虽然有的村建设了农村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和广场等,但大部分农民缺乏高雅的生活情趣,相对于村规民约墙、乡风文明一条街、十大孝子展示墙、婚丧嫁娶节俭倡议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存在部分不完善。

(三)常住人口结构改变。调查显示,我区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占农村人口的20%以上,占农村劳动力的50%以上,而这些人口都是村里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壮年,村里留守的常住人口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等人员。外出打工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所在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

(四)乡规民约流于形式。我县农村“一约四会”(乡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建设不够健全、不完善。个别村即使制定了乡规民约,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也仅仅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大多流于形式,效果不尽人意,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转变不彻底,尚未形成鲜明导向。千年风俗一朝改,思想转变是关键。部分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农村婚恋文明 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农村婚恋文明建设只是软指标,效果不是立竿见影,没有将其放到应有的位置,号召的多、落实的少。有的党员干部从观念上没有带头转变,从行动上没有带头践行,对“大操大办风”、“攀比风”等不正之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习以为常,有的甚至将其作为牟利手段,不仅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还助长了歪风邪气,在农村没有树立“移风易俗、婚恋文明”的鲜明导向,没有形成文明向上的新风尚。

(二)宣传教育不到位,尚未形成浓厚氛围。由于宣传教育没有一个全盘、系统的整体部署,职能部门之间、部门与镇村之间各自为阵,力量分散,资源整合不够,致使部门作用发挥不到位,乡贤文化体育组织几乎空白,大部分镇村文化中心没有起到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宣传教育“重城镇、轻农村”的问题未得到解决,内容贴近农村、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农村青年婚恋文化中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没有经常开展,巩固农村青年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一支不走的宣传教育工作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四、推进我区农村青年婚恋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一)抓住“关键少数”刹歪风,围绕“一条主线”树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农村婚恋文明乡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文明乡风的重要内容。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青年看青年”。一要勇于“破”陋习,紧盯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依法依纪狠刹“大操大办”、互相攀比、借机敛财等不正之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走在前列,争做移风易俗婚恋文明的倡导者、建言者、推动者、践行者和传播者,让新观念、新规则入耳入脑入心,带动农村婚恋文明向上向善;
二要善于“立”新风,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以“婚事新办”为主要内容,坚持正面引领、典型示范、持续深化、整体提升,以“村规民约”对喜事的随礼标准、酒席规模等进行合理界定,激活传统道德力量和村民自治意识,逐渐成为村民自觉遵守的准则,用制度化的形式引导村民主动转变观念思想,从根本上带动农村“ 婚恋”的转变,形成“婚事新办、喜事小办”的新风尚,让广大群众感悟认同主流价值观,让每个人都成为婚恋文明建设的受益者。

(二)提倡婚事新办,把好“三关”。一是民政部门把好“婚姻登记关”。农村青年婚姻登记时,有区婚姻登记处发一张有区文明办、团区委、区民政局倡导的《文明婚礼倡议书》,进行宣传教育。二是婚庆公司把好“婚庆服务合同关”。在婚庆协会的组织引导下,婚庆公司对到公司洽谈婚姻业务、签订婚庆服务合同时,发放一张文明婚礼倡议书,并不断创新婚庆新形式,让婚礼办的即有意义又节俭。三是红理事会把好“婚礼举办关”。对在酒店举办婚礼的,在酒店烹饪协会的组织引导下,酒店在预定宴席是发放倡议书、推荐节俭宴。对在村居举办婚礼的,理事会全程引导,最大限度引导青年文明节俭举办婚礼,杜绝铺张浪费。

(三)补齐“婚恋流程”筑基础,推进婚恋文明。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农村青年婚恋文明乡风,必须坚持抓“婚恋流程”。一是定亲。本着量力而行、简办节约的原则举办定亲仪式,如双方家庭吃一顿饭等,男女双方互换价格适中、有纪念意义的定亲小礼物,不要索要高额彩礼,彩礼金额控制在1万元以内,不要房要车,不要高价金银首饰,提倡不收见面礼。二是迎亲。迎亲时,不用豪华车辆,迎亲车辆一般不超过6辆,提倡互用亲朋好友或本村车辆,义务帮忙,不收车费,不以烟酒感谢。三是婚礼。提倡在家里面办传统中式婚礼,已建有婚庆大厅的村,也可在婚庆大厅内举行,尽量简洁节俭,提倡不收改口费等,不购买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消费品,婚礼的乐队费用控制在1500元以内。四是宴请。提倡在自己家里待客,人数控制在150人以内,亲属礼金不超过300元,邻里乡亲控制在100元以内,本村居民、同事、同学、好友等如恭喜,不再宴请,不送烟送酒。确需接待宴请的,既要体现喜庆,又要坚持节俭。有条件的村民,主家自带食物,厨师现场掌勺,招待结束后,剩余饭菜打包,避免浪费。如需在酒店待会宴请的,不超过 20桌。

春风化雨润心田,文明之花灿**。农村青年婚恋文明建设是一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系统工程,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实践,每位公民尤其是党员干部都应当做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倡导者、建言者、推动者、践行者和传播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旧婚恋习俗彻底的到解决,让新婚恋文明之花开遍**的每个家庭、每个村落。

本文来自https://www.zaidian.com/

标签:移风易俗 婚恋 倡导 推动农村青年移风易俗倡导婚恋文明的调研报告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