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记叙文 > 正文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我看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语文多媒体教学优点突出,缺点也明显。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质在于观念的改变,而不是教学手段的更新。过分依赖课件,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错误走向。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要注意适用性、松散性与整体性有机结合。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 运用方法
  
  如今,语文多媒体教学风头正劲:一堂公开课,如果离开了多媒体,就好像美味佳肴缺少了色与香,变成一道家常菜;言及语文课程改革,必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挂在嘴上,时不时地与新课程教学理念挂起钩来,否则就是与传统为伍,与时尚背道;实际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像现代与传统的分水岭。
  其实,语文教学早就与多媒体结下不解之缘。课堂教学中的图片、课本、录音机、投影仪及大小黑板等都是媒体。现在人们谈到的多媒体教学,大多片面理解为在电脑技术支撑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此乃误解。
  一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加上网络技术渐趋成熟,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它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正在实际教学中慢慢变成现实。多媒体教学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集于一体,在教学中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一)营造特定的氛围,便于学生迅速进入文本阅读。《甜甜的泥土》一文中引入《世上只有妈妈好》一曲,学生就会马上进入体会母爱的浓厚氛围之中。亲娘在寒风苦苦守候,来送一包渗透母爱的甜甜奶糖,不见亲儿,失声而泣;后妈无情虐待,小强衣着破烂,小小年纪就料理家务,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学生理解文本变得很容易。传统名篇《孔乙己》,以往学生对人物衣着褴褛印象不深,对他自命清高的穷酸气理解不透。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观看《孔乙己》课本剧。随着视频的播放,学生能马上进入鲁迅先生描述的当年那种社会环境中。视频观赏与文本阅读相结合,学生比较容易记住这个穿脏破长衫,说“之乎者也”,排九文大钱的悲剧人物。
  (二)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的手段无非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而已;给学生上课,朗读―正音―分段―明确中心―分析写作特色……老套的手法,怎能激发起学生高涨的热情?课堂气氛沉闷,没有精彩的对答场面。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教师以精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超文本强大传输能力提供的丰富知识,对眼下熟悉电脑知识的学生来说,无疑有很大的震撼。譬如上《送你一枝转基因花》一课时,老师给学生看了搜集到的品种各异的神奇的转基因花的图片和相关文字,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课堂气氛空前热烈。
  (三)弥补学生生活经验之不足,弥补教师自身素养之欠缺。学生囿于年龄,生活经验,对于文本所展示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等缺乏了解,理解文本往往不够深入。例如以“长征”为主题的一组课文,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对当年这段革命史知识贫乏,便组织学生观看了有关长征的影片,听听有关长征的一些歌曲,让学生对红军长征途中过雪山草地留有印象,后来上课时学生就没有因为课文所反映的情节年代久远而陌生,较好地了解了当年红军的千辛万苦,了解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业绩。课后,我还了解到有学生主动地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图片,在班级同学中传阅。同样,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可以运用网络补充相关知识。课文朗读可以交给专业人士,教师只要找到相关配音朗读,对于普通话水平较差的教师来说,何乐而不为?至于板书,亦可藏拙,由电脑操劳,隶书、魏碑任君选,呈现方式也随心所欲。
  二
  由于具有以上优点,多媒体教学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作为一项新技术,它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瑕不掩瑜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压抑乃至扼杀学生想象力。语文教学是对文本的解读,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在现有的生活情景、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有可能产生新的生活情景、情感体验,进而创造出新的形象。而多媒体教学往往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把文本中的景物、人物、情节,通过教师的预设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一旦回忆课文,就常常定格在原先的景,原先的人,原先的物上。这样一千个读者,或许就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了。
  (二)影响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有可能使语文教学变成一种新技术包装下的填鸭式教学。许多语文多媒体公开课,不外乎作者简介、范文朗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几部分。这些是教师在教学前精心构思好的,上课时紧紧围绕多媒体课件展示顺序进行,一般无法作出更改,反而让人束手束脚,有时还可能因为教师操作不熟练而造成尴尬。学生阅读文本,也一般围绕教师预设的种种问题合作讨论,课堂气氛看似很好,其实仍在不知不觉中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大有新瓶装旧酒的味道。
  (三)课堂教学缺乏个性的展示。语文课堂,有时就变得以多媒体课件为核心,这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误导。要范读时,自有专家操刀,他错任他错;要板书时,自有电脑代劳,迅速又美观。殊不知大家都这样上课,你方唱罢我登场,既没有教师翩翩的仪态,又没有流畅的书法,还没有激情的展示,甚至更没有应变的机智。学生围绕一个个接连而来的问题,讨论来讨论去,就是缺了悠扬的读书声。我听过一堂讲授《有的人》的公开课,同行异口同声赞美课件精美绝伦,但是该老师上课却忽略了对诗歌朗读的引导,相信方家也会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它真的是让人欢喜让人忧。有鉴于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确实应该真正转变教学理念,但是,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仅仅是手段,并不是先进教学理念的代表,要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在解读文本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在运用多媒体手段上尤其要注意展示适时,用之有度。
  (一)内容选择注重适用性。对景物作用、情节理解应尽量少用图片、视频显示,尽可能地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探索文本的真正内涵。抒情性强的文本,可以适当地选取一些图片、视频,让学生欣赏,但还是要回归到学生朗读体味的道路上来;知识性强的文本,可以合理地利用网络搜索得来的相关文字、图片、影像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扩展知识的目的;逻辑性强的文本,则不太适合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课件制作注重松散性。多媒体课件制作实在不需要将PPT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必要时用其一即可,这样既用了现代化的手段,又不完全拘泥于充满全程的课件,让课堂既有教师的板书,又有学生的朗读,在看似随意、宽松的情景下开展教学,灵活而又生动。《飞红滴翠记黄山》一文,我就让学生看了www.huangshan.省略网站上的一个宣传黄山风景的视频,《画山绣水》一文也仅让学生看看“听雨斋”上几幅桂林山水的图片,看过之后,关了电脑,阅读文本,气氛就很不错。
  (三)预设问题注重整体性。即使是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PPT课件,也不应将细枝末节的问题在课件中逐一展示,应该以宏观性问题设计为主。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一直手把鼠标,眼看银幕,学生也不必经常注意银幕的变化。该留空的应留空,想象也就不会被抹杀。有时,合作探究性的题目答案,似乎交由学生给出为好,教师不要在银幕上给出使学生奉为至宝的参考答案。
  当前,语文多媒体教学方兴未艾,如何成熟而理性地对待、使用这种手段,是急需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探讨的问题。同时,评价一堂语文课,也不能仅仅看课件制作得是否精美。语文教学不在于用什么教,而在于怎么教,教了什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将新课程理念贯穿其中,才是一堂好课。

标签:我看 语文 多媒体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