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寄语 > 正文

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所谓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是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或途径,使学生在学科中选择并确定学习的内容,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的探索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觉端正学习动机,在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下面,谈一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只有学生有了问题意识,他们的思维才会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启动,才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在现实历史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学生非常爱上历史课,问起原因,说是“有趣”。这种“有趣”是建立在历史故事情节上,大多学生对历史故事产生了热烈的感情,但并不对历史事件的真伪、历史规律进行辨别和探究,所以学生的这种感情,只能说是热情。“热情就像是一朵美丽的火朵,美则美,无奈不能持久”(德雷话)。所以历史教师绝不能因学生一时的情绪高涨而感到满足,还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利用历史故事调动学生兴趣前先提出问题,创设情景,让学生有目的的去欣赏故事。像讲《西晋的短暂统一》一节时,教师先创设问题情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统一是西晋,但它只是昙花一现,为什么呢?听老师讲故事:话说西晋有个晋惠帝,迟钝昏庸,有一年闹饥荒,有人报告饿死了很多人,他竟然惊异地说:“老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还有一次,晋惠帝听到青蛙叫,问大臣‘为官乎?为私乎?”学生哈哈大笑。不难回答问题之一:统治者的昏庸贪婪。接着教师再问:可是西晋是如何完成统一,又如何灭亡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西晋的历史。带着问题,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学习起来兴趣盎然,乐此不疲,课本知识也就不须老师一一点拨,学生可以懂。
  在课堂中不仅要老师提出问题,更要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增强学生对历史研究的兴趣。美国迈尔霍夫在《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传》中这样说:“做学问而不疑,则永远得不到真正的进步”。而好学者永远把解决一个个问题作为自己的乐趣。所以培养学生好问,才能引导学生好学。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先看课题,然后让其思考,“你看到课题后想了解什么内容?”学生想了解的就是学生想问的知识,此时千万不要打击学生,就是最简单的问题,也要对学生进行肯定,以保护他们的求知心理,久而久之学生有了问题意识,有了思考的动力,也就有了理解的前提,学习也就有了兴趣,正像明朝陆世仪所说:“悟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用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探索的动力,这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叶圣陶先生这样说:“所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须复教,学生能自主研究,自求解决,这就是说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后不教。”即逐步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角。所以只有学生掌握了探索的本领,才会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自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相信初中学生有能力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并最终学会自我学习。研究资料证明,以学生自学为主时,学习效果可能一时不如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愈来愈好。在历史教学中不外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外交史,这些都有规律可循,教师只要讲明规律,学生则完全可以从课本中找到每一个朝代的一些史实。所以历史教师可以放开学生,让学生自学,在学习中有难点则可以请教老师,这样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可贵的是让学生真正体现了自我的价值,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2.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类、汇总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例子,一些在小学优秀的学生到了初中成绩下滑,一些优秀初中生到了高中一落千丈。分析其原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不会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去分析新知识、新概念,不会将知识归类、汇总、延伸,可见有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靠自身的研究获得的知识体系,而是“死记硬背”得来的。所以,这样学生知识储备越多,掌握新知识反而越困难。相反,通过自身分析和研究得来的知识体系,印象深,易联系。掌握知识越多越容易找到规律。像中国古代史原始人类的学习: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学生逐一分析然后综合,不难发现这是人类在逐步进化、逐步发展的过程。学生自己明白这一点,比教师讲十遍效果还要好。学生有这一单元的学习体验后就会找到历史学习的这一基本规律。再如“末代亡国之君,为恶多相类也”。所以培养学生分析、归类、汇总知识的能力,注重学习方法指导,这是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3.让学生独立开展课题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春期的人脑,完全有潜力学习和探索各种复杂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妙的感觉。所以不要认为学生太小,很难承担一个课题。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历史又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它的课题大的可是整个人类历史,小的可是一个人物,一件事情,这样每一学期我都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几人承担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开学初期,教师针对本学期的内容设计四五十个课题或由学生自己设计课题,然后让学生查找资料、归类、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有疑难求助老师,老师在学习过程中不时给予点拨),最后写成一篇研究论文。这一过程其实就是自我感受,自我调适,自我感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充分享受其中的苦与乐,体会自身的价值,又锻炼了学生的毅力,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
  三、采用多角度的评价手段,让学生品尝研究的喜悦
  阶段式评价――初中学生的意志行动处于发展过程中,“受暗示性”较大,所以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评价,以督促其不断前进。在教学中,教师不是要求学生期中期末考个好成绩,而是时时给学生以评价。像每个学生选择了自己的课题后教师会说:“同学们有了很高的目标,你们有了成功的第一步”等等。还有学生在课堂中阐述自己对每一课的学习体会后,不管是多、少、对或错都给予鼓励。因为这证明学生参入了学习,他们动了脑筋,这就是学习。另外,在课内课外要不断给学生树立信心,期望学生们成功。这主要在课题上,像经常找学生谈谈自己研究专题的情况,对学生每收集多一点的资料,或有新的体会都给予肯定,并且会说:“老师盼你成功”,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感动,他们得到的评价就是“我能行”,学生有了信心就会不断探索,从而诱发了上进心。
  综合性评价――历史综合性的评价以往都是以期中期末考试分来衡量,考试的内容是书本重点基础知识的汇总。在将研究性引入历史课中,可改变以往的评价标准,重视学生的体验,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学生的研究过程,综合性评价可分成绩评定、行为评定和成果展示等形式。
  成绩评定――一次成绩并不能说明一个学生的能力,但是学业成绩却是衡量全体学生的一个尺度。随着教改的深入,考题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能力检测,所以它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引着教师和学生不断前进。注重学业成绩的评定,但它不是唯一的。
  行为评定――历史是一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学科,它要对学生进行的是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接受教育的验证不是因掌握历史知识多就形成的。它是一种内在的情感,这种情感会表现在日常的活动中。所以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最终对每一个学生行为进行总结,这无疑是对一个学生品德的评价,同时也是一个学业成绩的检测。
  成果展示――学期结束,在教室的一角设置“历史研究成果角”,这里面包括写成的调查报告、学术论文、总结、心得体会、历史资料汇总等等,只要学生用心做了,就给他们展示出来,让参与的学生们充分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这其中的苦与乐恐怕比学生考个一百分的感受还要深。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香店中学)

标签:研究性学习 学科 实践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