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设想】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教材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较侧重于测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现在,从学生情况分析,概括为“不授不会,新题不会”。所以,数学课的教学应有新的思想和方法,以下是本人对教学活动中的一点体会和设想:
  一、要教会学生学习
  1. 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阅读课就是在课前或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地进行预习和学习。教师可首先告诉学生阅读的范围,设置问题情境,指导学生自己学习,解答学生的提出的疑难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完成练习。课堂上或课余时间老师用适量的时间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学生能自觉的参与到学习的氛围中,有些学生还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 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对这些过程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人及生成过程,这正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我们应该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做法,结合教学内容,具体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进来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自己探索、自主发现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求知欲,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新课程改革把改变学习方式作为显著特征和根本任务,而改变学习方式的根本意义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针对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老一套的教学模式,今后数学教师应该大胆实施“创新教育”。
  1.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从认知心理学看,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这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或看重,就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境,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要求,建立使学生放开思路、勤于思考,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让学生疲劳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2.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要急于把方法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而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在学习新内容时,要诱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生不仅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
  3.巧编习题。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传统的习题,能使学生掌握熟练的解题技巧,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应当适当编设一些练习题。(1)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题”即一个开放性数学问题可以转化为多个有确定问题指向的封闭性数学问题。“一题多题”是指从已知到结论有多种途径。(2)设计开放题。设计一些探索题和开放题以更多的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正确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象地说,开放性数学问题与封闭性数学问题的区别就像“小王,你去买苹果来”和“小王,你去买些苹果来”的区别一样。这两个都需要小王解决的问题,后者小王只能照办,小王的能力只能展现在买苹果的质量和速度上;但对于前者,小王可以根据自己对吃水果人所爱好水果的判断,以及自己爱好的水果等因素,决定具体所买的苹果的种类和数量搭配,因而,不仅能通过小王买水果的质量和速度考察其能力,甚至通过其所买的水果种类和数量搭配可以考察其文化品位和消费品味。前者是开放性问题,后者是封闭性问题。以上两种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立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去编设习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时代要求我们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必将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标签:课堂教学 设想 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