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口号标语 > 正文

浅析钢琴曲的演奏方法与情感:二胡演奏的经典老歌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著名作曲家王建中创作的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他创作的几首陕北民歌钢琴曲中最出色的一首。作品的旋律、节奏有其独特的民族特性,在演奏中要把握民族的表现手法,充分展现它的艺术魅力,要强弱对比明显,情感融融。
   【关键词】王建中;创作背景;演奏分析;艺术表现
   一、钢琴曲的作者和它的创作背景
   著名作曲家兼钢琴家王建中,他的祖籍在江苏的江阴,他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195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先后就读于作曲系,钢琴系,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70年代任中央乐团创作员。他通过对五声性民族语汇的自然渗透,形成了他独有的个人创作风格,在和声的巧妙运用上,走出了一条将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具有鲜明风格的道路,主要作品有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陕北民歌四首》、《云南民歌五首》、《浏阳河》、《彩云追月》等。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王建中先生于1973年根据同名歌曲改编而成的。这首陕北民歌歌唱出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那份真挚的情,浓浓的意。也许正是这份火热的感情,使得王建中先生把这首歌曲改编成了钢琴曲。改编后的乐曲,完好的保持了原民歌的风格特点,作者将歌声变为琴声,使旋律在乐曲中得到升华,把一首普通的民歌用钢琴的语言表现的淋漓尽致。将中国钢琴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度,甚至超出了原有民歌的巨大影响力。
   二、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演奏方法与情感处理
   引子部分旋律悠长,很舒坦,模拟陕北竹笛的音色,奏出了高亢,明亮的信天游曲调,曲调明亮而宽广。乐曲由中弱开始,倚音二分音符将人带入一种和谐的意境,接着是琶音与十二连音的综合运用,在演奏这部分时要弹的快速流畅,很均匀,不急不躁,让人听起来很悦耳清晰,犹如是竹笛所奏出。在与左手的八分音符对应时,不要太快,要弹的稳一些,把音弹清楚,突出高亢,明亮的信天游曲调特点。
   在左右手交叉时,是由弱到强的上行音,要弹的匀速渐强,手指转换快一些,一口气是八度倚音加颤音,所对应的是强(f)的性质,所以我们的右手颤音不要太柔弱,要颤的均匀而有力度,手指要十分灵活,将两手之间动作协调起来,把力量集中到指尖上,手腕的动作不要太大,左手的五连音和六连音也一样,把音交代清楚,注意节奏的把握,区分五连音与六连音的差异性,整体上左手是一种渐快渐强的感觉,让人听起来很激动,仿佛当时的那种景象已经展现在了眼前,绵绵悠长。
   快进入主题的最后引子部分是很富有旋律感的,右手是前一部分的颤音所连接的三十二分音符,每一拍子都是很整齐的排列,很有规律的,突出了陕北民歌的特色,要弹的富有歌唱性,很均匀的,力度要统一,左手是一个九度琶音,先弹最下面的三个六度音,然后要很紧凑的接上面那两个音,在弹这种短琶音时要很连贯,不能干巴巴的,音要清晰,不能很模糊的滑过去,要和右手的音符对应上去平稳是非常重要的,要有一种向前感,让人听起来很自然,节奏明显,让音乐富有安定感,一切都顺理成章,天衣无缝。
   A主题部(1~26小节),这部分采用了民族调式的写作方法,旋律悠长陈述了主题,嘹亮高亢的信天游曲调使人耳目一新。音区不断扩大,力度逐渐加强,情绪越来越激烈,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当时的热烈场景,使人眼前呈现出一副陕北地方的景色。
   进入了主题部分时,演奏1~2小节不要太过于强烈,要很平稳的进入,展开对主题的陈述,右手的连音线里音要弹的连贯,一气呵成,到弹下一个连音线里的音时要抬手腕,放松,很紧凑的落到下一个音符上,所对应的左手是音程与单音的结合,弹得不宜过强,但是要清楚,左右手要达到很好的配合,要有一种松弛的感觉。第3小节是很弱(pp)的性质,右手的音程要很稳的沉下去,左手弹奏的弱一些,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充满期待。
   从第4小节起进入了主旋律,左手的和弦要稳一些,突出右手的主旋律,线条交代清楚,对比要明显,感情要表达的非常细致,富于微妙的意境化,很自然地舒展开来,每一个音符都饱含了深刻的意味,层次分明。第5~6小节是3/2 拍,要弹的紧凑些,特别是左右手的装饰音要很连贯,及密切的配合,让旋律在独有的思维中进行。节奏要准确清晰,左手的和弦也要转换的精致连贯一些,保持音要弹到位,使旋律更加动力化,有连有断的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听起来更具有流动感。
   7~14小节是以2/2拍为主的,注意换拍子时,内心的节奏要稳而准,前两小节呈由弱到强在到弱的趋势,右手的旋律要体现出来,不宜过急,左手的音程要落实,两手指的力度要统一,不能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应弹的干净洒脱,圆滑,注意重心的把握。后面的部分一个连音线部分弹完后,一定要抬腕呼吸,不能囫囵吞枣,每一个乐句结束时要弱下来。11~13小节是弱(p)的性质,踏板不宜踩得过深,轻巧的去表现,手指的力度要很好的控制,每一个音符是多么的均匀,仿佛是内心的音符在回响。14小节要弹出明显的渐强感觉,它是连接下部分的很好过度。
   15~17小节是强(f)性质,右手基本都是八度与和弦的结合,左手是单音的连接,在演奏这部分时要很大气、自然做到强奏;音区不断地扩大,力度明显的加强了,情绪越来越激烈。演奏时要充满一种能动性和张力,左手应做到很好的对应,手掌自然撑开,弹的丰满而有深度,每一个瞬间都要十分的出色。18小节渐弱下来,弹的要和缓一些,不宜过急,做好与下部分的连接。
   19~26小节部分,右手又回到了原来的单旋律主体部分,左手的分解和弦要弹得干净洒脱,圆滑均匀,踏板的踩放要准确,左手不要压过右手的主旋律,要流动起来,速度稳定,要富于歌唱的效果;始终要有一种紧密度和贯穿始终地激情。演奏时必须体现左右手完整的配合度和融洽性。
   音色及层次的对比方面都要有及其丰富的表现力,要弹的韵味十足,灵巧自如,做到不急不躁,不俗不火,突出的魅力就在于感觉的细腻,敏锐,手指的转换与手腕的柔软,做到很好的呼吸放松;26小节结束时要十分的弱,慢慢安静下来。
   B高潮部分(27~135小节),这部分是整首曲子的高潮部分,由变奏曲式写成,突然转入热闹场面其运用了大量的和弦、跳音、八度、充分表现了陕北人民迎接红军到来时的激动喜悦之情,比较活跃,具有跳动感。下面我们着重从89节开始分析。
   89~90这两小节的连续十六分音符是连贯的,弹的要很紧密,每一个音都交代清楚,以良好的技巧控制音色音量,更加充满了主体性。后面的这几小节左右手必须要有很强的节奏感,渐强渐弱要做的很明显,要弹的流畅洒脱,要很好的把握力度、速度、音色等各种因素。和弦与单音的连接要很自然,达到一个很好的过度,要保证旋律的连贯性。有几处重音记号的标记要注意,要适当的表现出来,这样强弱就有很明显的对比,听起来显得很充实、深刻、也很热情。
   在演奏第108~109小节要呈现出渐强的趋势,左手的八度与和弦的跨度很大,右手的和弦逐渐强烈起来,再一次把旋律推向最高潮,节奏要准确,左右手的和弦要弹的整齐而干净,在力度上的把握也要很有节制;很自然的衔接到110小节,110~113小节部分是很强(ff)的性质,要弹的很强烈,和弦的转换要干净利落,强奏也要有一定的度,不能砸琴。把握好节奏,不能抢拍子,手指的力量很好的运用及控制使得触键时必须非常敏感而富有弹力,使人感觉到音乐内在的跳动,犹如高低起伏的波浪,达到了淋漓尽致的顶峰,情绪高涨的段落要处理的十分浓烈,这种倾诉般的感觉仿佛含着呼之欲出的情感。
   从114~133小节的部分旋律又回复到原来,115~116小节左手的节奏是由一个和弦加一个音符所构成的八分节奏,和弦的三个音必须同时下键,要加强四指的练习,能更好的与五指连接,让听者听起来感觉很清晰,不拖泥带水,在演奏117~121小节时做到上行音阶与和弦的连贯性。左手的八分音符要弹实,每一个音符都要交代的很清楚,左右手有一个很好的对应特别注意指法,这样就不会使曲子听起来比较分散。122~124小节要弹的稍微弱一些,左手是几个同等的音程在变化,要平稳的进行,起到一个打节奏作用;右手还是旋律,虽然弱下来了,但是主旨还是不能失去,也要相应的表现出来。126~133小节是对前面旋律的重复,感觉基本相似,做到强弱对比明显,从130小节起,是一个渐强的性质,左手必须严守它的节奏,不能夸张,表现的着力点就在于突出本身的性格,造成一种趋势性的渐强,手腕要放松,不能僵硬,右手的切分节奏要鲜明,要弹的很准确。134~135是高潮部分的最后两小节,在演奏这部分时要渐慢下来,每个和弦都要弹实;注意降号与还原号,左手低音力度的控制,使这一部分有一个完美的结束感,很自然,使听者对下一部分充满期待感。
   A′再现部(136~159小节),用了典型的再现手法,再现主体部分,由宏伟,辉煌的和弦,八度,琶音组成,音乐回到了开始的绵长节奏中,主旋律再现,表现的是人民在向中央红军挥手道别,依依不舍的情感。
   在演奏这儿时右手必须要下一定的功夫,特别是手小的人弹起来比较吃力,要加强练习,最重要的是1指与5指要支撑住,手掌拱起,让手腕能够动起来。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强化5指的支撑力,多做一些八度练习,以便能更好达到演奏效果。136小节是2/2拍,具有一个很强(ff)的性质,右手和弦的四个音必须同时下键,力度统一,情绪要及其高涨,弹出它的颗粒性与流畅性。附点节奏要鲜明,注意时值的保留,要及其均衡的进行,与八度音程转换要很自然的过渡。左手的连续十六分琶音一定要连贯流畅,合理的运用指法,跑动要很自如,手指要非常的灵活,非常的独立,犹如流水般的自然,使音乐很明显有一种向前滑动的感觉,连贯而富有活力。
  
  
  参考文献
  [1]杨丽莉.王建中中国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特色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3):56~58
  [2]周建峰.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和声运用[J].歌海.2010(1):67~69
  [3]邬晶琳.对中国改编钢琴作品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34~40
  [4]肖敏.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风格和演奏特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56~60
  [5]徐兆庆.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学探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6]丁菲菲.论王建中钢琴创作的民族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6:44~47
  [7]宋婕.王建中钢琴作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98~101
  [8]柳笛.浅谈陕北民歌改编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风格[J].艺术研究.2009(2):87
  [9]陶敏霞.琴音缭绕[M]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教学与欣赏.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1)
  [10]周广仁.钢琴演奏基础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0)
  [11]王建中.钢琴作品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9)
  [1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1990(34)
  项目基金:本文系榆林学院校级教改项目“陕西音乐文化元素与传统《钢琴》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改革”(JG0913)。

标签:钢琴曲 浅析 演奏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