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口号标语 > 正文

功过自有历史评说 中国证券公司历史功过评述

时间:2019-02-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证券公司的贡献在于为推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提高企业经营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有效盘活社会资产存量、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质量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推动以证券市场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建设;推动了社会多元化资产的形成,拓宽了居民的投资渠道;有力推动了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建设。其存在的问题是直接投资和IPO等导致利益输送;内幕交易对市场公信力和投资者利益的损害;证券公司创新动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
  作为中国金融体系新成员和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公司,其发展趋势和演进轨迹与中国逐步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种种制度障碍从而实现经济、金融、社会不断发展的路径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在此过程中,中国证券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盈利能力稳步增强,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在中国金融体系为经济社会改革开放服务,从而打破“大一统”的金融格局、探索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和完善的金融市场过程中,作为中国资本市场重要中介的证券公司的发展又明显表现出与其他金融机构发展不一致的特征。
  中国证券公司的历史功绩
  推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提高企业经营质量
  搞活国有经济、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也直接促使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并将为国企股份制改造提供资金融通和股权定价与流动的历史重任赋予了中国资本市场,而中国资本市场这一历史重任的主要履行主体就是证券公司。
  根据国资委统计,国资委监管的121家中央级企业集团已有43家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2010年央企资产总额的52.88%、净资产的68.05%,营业收入的59.88%,净利润的130%都在央企上市公司(含境内外上市公司共计336家)。从国有企业在全部经济的比重和重要性考察,国有经济的总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不仅如此,在推动国有企业改制发展的过程中,中国证券公司积极发挥资本市场的重要中介作用,对整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其他性质经济实体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也在稳步提升,证券公司为优化社会投融资体制和结构作出突出贡献,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有效盘活社会资产存量,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质量
  中国证券公司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社会存量资产调整优化的作用,在积极促进企业上市改制的过程中,也重视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整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情况看,一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规模增大。二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从国民经济的整体情况看,首先是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结构稳步调整优化,特别是从2006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的比重逐步稳定在合理水平,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显现,国家经济的工业化进程获得了有效质量保证。从行业结构变动情况看,国民经济主要行业的结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也不同程度得到了调整优化。以上市公司为例,主要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逐步开始调整,尽管制造业、采掘业的总市值仍处在较高水平,但金融保险、运输仓储、信息技术等第三产业行业比重开始稳步上升。
  推动构建以证券市场为核心的金融体系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一统”的金融结构,建立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在内的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以“一行三会”为主体的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增强中国金融体系的活力、弹性和效率。经过20多年发展,这一目标正在变成现实。在此过程中,中国证券公司不仅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也对金融体制进一步改革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是直接为中国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和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根据中央相关安排,在1999年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后,其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就成为工作重点。在此过程中,证券公司通过大量工作,直接推动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和上市,为解决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二是通过证券公司的运作,其他银行、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取得了积极进展,金融机构的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的总量和结构均发生巨大变化,中国金融体系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推动社会多元化资产形成,拓宽居民投资渠道
  资本市场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产品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长。20多年来,中国证券公司根据相关要求和资本市场发展规律,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创新各类产品,满足企业和居民的相关金融需求,市场产品不断丰富,投资渠道日益畅通,较好地发挥了资本市场的重要中介作用。全社会金融资产结构进一步调整,股票、债券、各类理财产品的数量和市值规模不断提升。
  推动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建设
  信息披露制度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是推动社会资本高效流动、提高市场约束力的重要保障。1998年中国证监会开始全面接管证券监管事务以来,即着手推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在信息披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2005年开始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后,大力加强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并从保荐与承销、持续监管、信息披露规范性等方面作出更为严格、细致的规定,逐步形成了当今较为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中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和市场有效性均在稳步改善,这其中有监管部门、证券公司等各类中介机构、市场制度建设、上市公司、投资者结构和投资行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然也就不能否认证券公司在发行承销、持续督导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证券公司的过失与教训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中介机构,证券公司通过合规开展相关业务,在为客户提供证券经纪、保荐承销、资产管理、研究咨询等服务的同时,也为整个市场证券品种的丰富、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交易效率的改善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竞争和对利润的追求是证券公司不断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并推动整个金融体系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从而提高金融体系活力和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然而,从20年的发展历程看,中国证券公司在履行相关职能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长足的发展。但由于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相关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监管措施和力度有待加强,证券公司在经过三年多严格的治理整顿后,仍存在一些问题,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基本功能,妨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直接投资和IPO导致利益输送
  2007年,证券公司开始获准开展直投业务,各个券商纷纷成立直投子公司进行项目储备。在上市公司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华泰证券布局较早,光大,广发紧跟其后,直投子公司资本实力相对雄厚。证券公司的直投业务通常选择在中小板和创业板进行。
  根据相关规定,证券公司在开展保荐承销业务 时,可通过其直投子公司选择自己承做的拟上市公司进行少量股权投资,投资比例不得超过其发行股份的7%。这一政策的主要出发点是希望通过证券公司的保荐承销行为及对该拟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彰显该证券公司对拟上市公司的了解和信心,将二者利益捆绑在一起。由于当前的投资者投资偏好和投资结构,证券公司开展此项业务往往能收到极高的投资回报。因此,此项业务也就成了证券公司新的赢利增长点,许多公司趋之若鹜。
  在现有的保荐制度下,证券公司对保荐项目只负有2-3年的持续督导责任,在直投业务的投资锁定解除后,即可获得巨大的投资收益。由于当前制度对保荐机构的监管要求很难落到实处,因此,巨大的利益与较小的责任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不可避免地出现证券公司实质上“荐而不保”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典型意义上的利益输送问题,如暗中利益输送、帮上市公司粉饰业绩等等。这一现象自创业板开板以来,各类丑闻接二连三,层出不穷。在目前保荐人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制度下,规范保荐人的行为还需要更多的法律来进行约束。
  内幕交易损害市场公信力和投资者利益
  自证券市场成立以来,证券公司的各类内幕交易现象就一直屡禁不止。当前,内幕交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内幕交易,一种是在现行保荐制度下的内幕交易。
  对于传统的内幕交易行为,由于证券监管制度日益严格,证券行情波动较大,行为集中发生源已开始从证券公司转向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的内幕交易又称为“老鼠仓”,此类事件从未停止过。2011年以来,监管部门都对多家基金公司的“老鼠仓”行为进行查处,如重阳投资的原投资总监李旭利、国海富兰克林原基金经理黄林等案件均与此有关。
  就证券公司而言,在现行保荐之下,更容易发生在作为项目承做的内幕知情人保荐代表人身上。2011年1月至10月,证监会共受理内幕交易线索114件,立案调查内幕交易案件42起,因内幕交易对16名个人、2家机构做出行政处罚,将15起涉嫌内幕交易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证监会对内幕交易的执法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显然,在众多飞蛾扑火现象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巨大玄机。当前,资本市场特别是创业板一天造就上百个亿万富翁的神话给人带来的感官刺激必然促使一些人铤而走险,追求未来可能获得的几十倍的收入,更何况熟知各项上市流程的保荐代表人。当投行能左右企业的上市进程时,稀缺的保荐人便可凭借手中的签字权向企业索要股份。同样,由于企业上市可以为提前参股创投带来暴利,众多的创投企业也不得不想方设法拉拢保荐人或者保荐项目组,以获得参股进入辅导期的准上市企业的机会。于是,一个由保荐人或项目组、中间人和创投围绕企业IPO利益分配而构建的寻租金三角诞生。
  证券公司创新动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
  尽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公司的资本实力、业务领域、创新能力均有了明显改观,但证券公司整体盈利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改变,“靠天吃饭”仍是当前的显著特征。这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证券公司积极参与全球资本市场竞争而言,仍将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障碍。
  一是资本实力整体偏弱,整体抗御风险能力不强。资本实力是证券公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美国证券业和金融市场协会的统计,美国证券行业在2001年时资产总值已达到31613.45亿美元,2010年达到46381.42亿美元,而中国证券行业2011年上半年的资产总值才为1.67万亿元;美国2010年证券行业的总营业收入为2547.52亿美元,中国2010年证券行业总营业收入为1911亿元;美国2010年证券行业的净利润为248亿美元,中国2010年证券行业净利润为775.57亿元。
  二是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完善。即使是中国的上市证券公司,其股权的集中度仍普遍高于美国证券公司。如果把中国大量未上市证券公司考虑在内,则股权集中度将更高。当然,不能否认这些年来中国证券公司在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方面作出的积极努力。
  由于股权结构和股权流动性差的特点(主要是非上市证券公司),难以避免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从而不利于证券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决策效率的提高。
  三是盈利模式相对落后。现代金融理论和实践表明,现代金融体系中最为活跃、最具创新力的就是证券公司。但我国目前的情况是,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仍过于狭窄,业务发展仍依赖政策扶持和“靠天吃饭”。
  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放大以来,证券公司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了强烈冲击,业务收入和盈利水平急剧波动,许多先进的大型券商并未实现收入和盈利的稳定。作为次贷危机的发源地,美国证券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大幅下滑,从2007年的4742亿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2548亿美元,下降了近一半。
  但通过分析中美证券公司的收入结构,可以发现美国证券公司的各项业务收入结构相对合理稳定。美国证券公司依然保持了投资银行业务的主导地位,经纪业务一直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和研究咨询等其他业务收入比重稳步提升。
  值得庆幸的是,在当前证券行业盈利模式开始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券商已经思考如何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问题。如在经纪业务的发展方面,以打造新型营业部、加快收费型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等形式,遏制佣金率下滑的趋势,稳定客户,稳定经纪业务收入;加大创新性业务发展力度,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加强传统业务之间的协作,强化协同发展等。中信证券甚至在其2011年中报中提出要加大资源投入,大力发展买方业务,理顺机制,鼓励创新,立足本土,坚定走国际化之路,鼓励以客户为导向发展业务等更为实际的发展思路。
  有理由相信,只要中国证券公司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紧密围绕客户需求,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就一定能顺利推进经营模式转型,走出一条更为美好的发展之路。
  案例一:梦断万国
  万国成长路
  万国证券是申银万国证券的源头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证券公司之一。1988年,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10家股东筹资3500万元,组建了万国证券。相对于南方证券和海通证券,万国证券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证券公司。从一开始,它就想成为中国的美林。
  万国的原始积累是通过倒卖国库券完成的。1988年3月,财政部发布《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试点实施方案》,先后开放上海、深圳、武汉等54个城市,允许国库券上市流通交易。万国只有10多个人,倾巢而出到处收购国库券。到1989年,万国的营业额已达3亿元,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其中绝大部分业务来自国库券倒卖套利。
  1992年,万国证券与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及香港长江实业集团联合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大众国际51%的股权,成为国内第一家在香港收购控股上市公司的证券公司。1993年,它成为唯一获得国内AAA最高信用 级别的券商。1994年,万国证券A股交易占上交所总成交量的22%,B股则达到50%。
  此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建设中,万国证券也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首次制定了交易规则,首先开通深沪两市异地交易,最早开始在国内推动和实施无纸化交易,甚至证券市场的许多监管条例都来自于万国的建议。
  “327”国债事件
  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先向证券商自营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开放。与此同时,北京商品交易所在期货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从两家陡增到14家(包括两个证券交易所、两个证券交易中心及10个商品交易所)。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2.8万亿元。
  此时“327”事件发生了。“327”国债是指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债,1995年6月到期兑换。1992年-1994年中国面临高通胀压力,国家为了保证国债顺利发行,对已经发行的国债实行保值贴补。对通胀率及保值贴补率的不同预期,成了“327”国债期货品种的主要多空分歧。
  1995年2月,市场传闻财政部要以148元的面值兑付“327”国债,而不是132元,但万国证券决定做空。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提高“327”国债利率的公告,百元面值的“327”国债将按148.5元兑付。而此时万国证券已经在“327”国债期货上重仓持有空单。
  万国之思
  万国证券作为最早成立的三家证券公司之一,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然而,万国之梦带给我们的教训是:第一,金融相关产品的推出必须具备相应条件,如良好的外部环境、合理的投资者结构和理性的投资行为、完善的监管规则和制度等:第二,要充分认识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客观看待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必须建立与衍生品交易运行模式相适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技术设施,这是整个衍生品市场风险管理的核心。第三,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风险的控制至关重要。万国证券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即便拥有最顶尖的管理人才和业务精英,都无法阻止错误决定的实施。如果有一个有效的董事会进行讨论决策,认真分析此类疯狂举动的后果,也许万国的梦想在今天已变成现实。
  案例二:魂飞君安
  辉煌君安
  和万国证券一样,君安证券也是上世纪末红极一时的证券公司之一。1992年,深圳合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深圳信托投资公司、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分行等5家国有公司作为发起人,共同投资5000万元创立了君安证券公司。
  君安证券成立后,以创新的精神和灵活的机制,成为一家作风强悍、很有个性的证券公司,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在一级股票发行市场上,从1993年到1998年,君安共为100多家企业承担A股、B股上市和配股业务,筹资总额近300亿元。在经纪业务方面,其下辖的60多家证券营业部交易量一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居第一、二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在前六名之列。在自营业务方面,君安的表现也非常活跃。在研究发展方面,其证券研究所被公认为是全国证券公司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创立了中国最早的基金之一――君安受益,并且推动了中国最早的一次公司购并――君安万科之争。
  君安之变
  1997年的君安证券可谓如日中天,也是这一年,君安开始了股权改造。张国庆、杨骏等管理层用MBO方式完成君安股权改造,回购获得公司股份,暗渡陈仓,把君安从国有企业转变成私人占大股的证券公司,引发了著名的君安事件。
  君安成立之时,三个国有企业股东一深圳合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深圳信托投资公司、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分行拥有75%的股份。1996年11月,君安证券公司申请增资扩股,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注册资本从5000万元扩大到7亿元,并由深圳新长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深圳泰东实业有限公司控股。增资扩股后,原股东中国农业银行深圳信托投资公司、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分行退出。
  新长英和泰东的法人代表分别为张国庆和杨骏,两家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也主要为君安董事会成员及高层经理。第一大股东新长英和第二大股东泰东都是经理层控制的公司,经理层通过自己持股的公司对君安实施控制。经过1996年的增资扩股,公司名称更改为君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公司章程,股东大会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由杨骏、张国庆和殷可三人组成。在三位董事中,作为大股东代表的张国庆任董事长兼总裁,杨骏、殷可兼任副总裁,均属高级经理层。
  之后,张国庆的落马缘于君安内讧一位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因不满自己在公司内部失势,遂将MBO方案及公司全部账目进行举报。有关部门认定张国庆涉嫌侵吞国有资产,将国有资产变相转入私人名下。
  反思君安
  第一,公司应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股权结构相对均衡或分散的公司,应着重防范“内部人控制”问题。应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议事范围和议事规程。股东代表要切实履行代替股东行使相应权利的职责,维护股东合法权益;董事会应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范围内有效行使权利,要加强对高管人员的有效管理。
  第二,在股权相对均衡或分散的公司中,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在设计相对合理的薪酬水平、绩效考核指标的同时,要充分运用股票期权、现金期权等各类股权激励手段,科学考核经理层的经营业绩,充分调动经理层的积极性。
  第三,应当充分发挥监事会或类似机构对公司经理层的监督作用,尤其注重公司财务活动的监督和独立审计。监事会等机构的成员应当更多地选择财务、法律、经营等有专业素质、有时间和精力履行职能的人选。
  案例三:草根广发
  奋斗换来骄人业绩
  不同于万国证券的国企背景,广发证券起源于1991年9月8日成立的广东发展银行证券部。当时仅有员工6人,资本金1000万元。
  经过20年的发展,广发证券通过自身积累发展和多次市场化收购兼并行动,规模不断壮大,公司的营业收入由最初的0.04亿元增长至102.19亿元,营业部数量由最初的1个扩张至199个,员工数量由最初的6人增加至11000多人,目前服务于350多万客户。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由最初的单一证券经营业务发展至目前跨越股票、债券、基金、期货,股权投资领域的全方位综合性证券业务。目前拥有三家全资子公司,广发期货、广发香港和广发信德,并持股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初步形成了跨越证券、基金、期货、股权投资领域的金融控股集团架构。
  战略是成功先导
  证券市场20年来风云变幻,许多券商由辉煌走向沉寂,广发证券却始终屹立潮头。广发证券在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准确捕捉市场机遇:1993年,在许多商业银行 证券部还拘泥于二级市场业务的时候,广发证券就提出“发展投行业务,开拓新领域”的指导思想,为投行业务发展抢占先机:1996年,股市行情出现反转,广发证券因时而变,立刻提出“全面拓展公司各项业务”的战略方针;而在1997年股市高歌猛进之时,“居安思危,稳中求进”的策略使广发人保持了清醒的头脑;2000年来临之际,又提出“彻底规范,在规范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这使公司在2001年-2005年长达5年的漫漫熊市中独善其身,经受住重重考验。
  创新中做大做强各项业务
  作为证券公司的源头业务,广发证券将投行业务视为公司市场地位和长远发展潜力的决定因素。从1993年成立投行部门起,就一直将其作为重点发展的业务全力打造,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获得了众多企业的高度认同。数据显示,自1993年以来,广发证券累计主承销保荐项目187次,累计主承销股票金额达1115亿元,其中IPO主承销120家。20年来,广发证券在业务创新方面写下了中国证券史上多个“第一”,载誉无数。
  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的重要支柱业务,广发证券一直注重公司经纪业务的长远发展。从1991年到2011年,广发证券通过自身积累发展和多次市场化收购兼并,经纪业务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11年6月,广发证券已拥有199家证券网点,基本完成全国战略布点,经纪业务体系已形成相当规模,稳居国内券商前列。在业务范围方面,广发证券是目前拥有经纪业务资格最多的证券公司之一,在经营业绩方面,自1994年开始,广发证券经纪业务主要经营指标已连续17年稳居国内十大券商行列,二级市场业务持续领先。
  2001年,广发证券设立业内首家博士后工作站,2008年研发中心开始走上卖方分析师的转型之路,2010年实现研究分仓收益近亿元的突破。与投行、经纪、资产管理三大传统业务相对,广发证券的其他业务,如机构客户业务、投资自营业务、融资融券业务也都在各自的业务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竞争优势初露峥嵘。
  合规经营是永续发展的源泉
  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广发证券始终以一种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不断完善合规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广发证券的合规文化。2010年,在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的大型网络评选活动中,广发证券荣获“最佳风险管理券商”。
  案例四:暗渡海通
  海通发展史
  作为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上唯一一家成立超过20年的证券公司,海通证券一直相对比较低调。海通证券成立于1988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要股东为交通银行上海分行。1994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底,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公司注册资本金增至87.34亿元,成为国内证券行业中资本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证券公司。公司收购黄海期货公司并更名为海通期货有限公司,先后发起设立了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5年公司托管了甘肃证券和兴安证券。托管营业部翻牌后,公司拥有的营业部家数将达到124家,57家证券服务部。2007年6月7日,海通证券买壳都市股份(600837),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成功买壳上市的证券公司。
  低调借壳
  2007年6月7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了都市股份重大资产出售暨吸收合并海通证券的方案,即每1股原海通证券股份换0.347股都市股份的股份。截至2007年6月22日,海通证券已合法、完整地向都市股份交割了其截至2007年5月31日的全部资产、负债,都市股份对海通证券交割的资产、负债无异议并全部接收。都市股份于2007年7月6日取得了新的营业执照,注册资本变更为33.89亿元,并申请更名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海通证券吸收合并前股本为87.34亿股,换为都市股份30.31亿股。
  原海通证券的股东用原海通证券的净资产为代价购买了一个“好壳”。此外,新海通证券支付了原都市股份股东“股权分置改革对价”补贴2亿元,海通证券折股溢价1.88亿元,未分配利润中由于折股弥补亏损达51.15亿元。此次吸收合并完成以后,海通证券实现上市,总股本为33.89亿股。
  借壳之惑
  海通证券并购案为海通证券带来巨额商誉。实事上,海通证券列报了2.05亿元的商誉资产。其中,2亿元商誉是在本次合并中形成的,剩余0.05亿元商誉来自于老海通证券以往的收购活动。实际上,这2亿元现金支出是收购协议里商定的,支付都市股份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但是,海通没有披露这样处理的根据。在2007年报中又将这2亿元商誉减记为零,但未说明减记原因和依据。
  合并报表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尽管海通证券中报称“这是一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然而,海通证券所采取的处理方式似乎与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比较类似,因为合并中基本没有净资产价值的增加,即没有形成新的资产。如果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海通证券中报的合并会计报表信息似乎没有太大问题。但是这样的信息显然不能真实公允地反映此次合并及存续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海通证券的估值情况。作为此次的财务顾问,华泰证券采取市盈率估值法、收益现值法,分别得到海通证券的股权价值分别为2.10元-2.38元/股和2.10元/股。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采用市盈率法或收益现值法评估企业价值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有待推敲。
  亏损处理问题。海通证券的合并未分配利润由年初的亏损52.67亿元,一跃转为盈利24.32亿元。但是利润表反映同期的税前利润仅为32.63亿元,这说明海通证券并没有利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通过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海通证券在本期由于“所有者投入资本”和“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以外的“其他”原因导致本期股本减少57.03亿元,未分配利润增加55.15亿元,资本公积增加1.88亿元。而减少的股本数实际上就是原海通证券折股时的缩股数(87.34亿股-30.31亿股),海通证券成功达到扭亏为盈的目标。
  案例五:稳健兴业
  兴业之路
  兴业证券的前身是1991年成立的兴业银行证券业务部。1994年4月,组建成立福建兴业证券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经过2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兴业证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4家控股金融子公司、5家分公司和60家证券营业部,集证券、基金、期货、直接投资和海外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主要业务和经营指标进入行业前20强,先后获得最具特色证券经纪商、中国证券市场20年最具影响力证券公司、中国金融企业慈善榜证券业突出贡献奖等多项殊荣。截至2010年末,公司总资产305.37亿元,净资本65.36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7.38亿元。
  创新中谋发展:两次转型
  第一次创新――从坐商向行商转变。2001年下半年开始,证券市场寒风阵阵,证券行业经营困难。兴业 证券率先在业内打响了变革与转型之战,开始探索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业务发展模式并相应调整内部组织架构。经纪业务不断推出新业务。以多样化的营销手段,努力提升市场份额,大力拓展低风险业务、国债回购、保证金营销、定向营销等业务,投行业务每年都有新突破。2004年7月,公司开始实施流程再造,以增加客户和客户金融资产为核心,以业务流程再造为突破口,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为着力点,以提升绩效管理和各项基础管理为手段,全面推进与实施业务转型、管理转型和队伍转型。对公司各项业务流程、业务运作模式和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和再造,明确组织目标,提高执行力。2005年兴业证券跻身首批规范类券商行列。
  第二次创新――致力于从行商向服务商转变。面对行业竞争日趋惨烈的现状,2009年9月,公司进一步提出“抓住证券行业产业升级的历史机遇,进行以提升专业服务为核心的第二场公司转型战役”的战略转型目标。核心是要将以“交易通道服务”为主的业务模式,提升为以“交易通道服务”为基础、以“专业投资服务”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实施业务模式升级。2007年公司进一步增资扩股,注册资本由9.08亿元跃升至14.9亿元,获得创新类证券公司资格,并于2009年增加至19.37亿元。2007年收购华商期货,并增资更名为兴业期货,至此,公司初步形成了涵盖证券、基金、期货的证券控股集团。2010年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为公司第二次战略转型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兴业模式启示
  兴业发展模式最大的亮点就是创新,创新为兴业增添了活力,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创新是证券公司形成特色经营的有效途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任何一个行业的合理组织结构基本上按技术水平差异呈金字塔排列,技术水平越低,竞争对手就越多,技术也越容易被模仿,竞争也越激烈;技术水平越高,业务越难被模仿,竞争对手就越少。当前,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难以形成明显竞争优势,无法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同时,证券公司的盈利结构较为单一且雷同,“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只有通过创新,在服务的差异化,产品的体系化上下功夫,在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高资源的整合能力、强化风险管控效果上下功夫,才有可能以自己特有的优势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金融创新是证券公司拓展业务空间的有效手段。证券公司应根据业务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在传统业务发展上,要强化业务品种的开发、追求产品体系的完善,打造优势品牌,同时要强化内部资源整合和协调能力建设。在创新类业务的发展上,要强调与传统业务的有效配合,真正打开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案例六:中金之道
  中金概况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于1995年6月由原中国建设银行、摩根士丹利国际公司,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及名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成立伊始,中金公司即始终领军中国证券行业发展。1997年9月,中金公司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900万港元。1998年3月,在香港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
  高端发展之道
  中金从成立之初就拥有“高贵的血统”。当时,投行业精髓掌握在国际投行大鳄手中,中金拥有与摩根士丹利这样的投行业巨子切磋学习的机会,自然受益匪浅。自成立以来,中金公司的业务持续高速发展,业务范围更加全面,产品与服务不断完善与创新,以其杰出的业绩在中国投资银行业确立了领先地位,在全球资本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声誉。中金公司完成的很多资本市场项目不仅是公司本身的里程碑项目,更对中国投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金公司在中国国有企业海外发行项目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具有辉煌的承销业绩。自1997年中国大型国企走向国际资本市场以来,中金公司在日本之外亚洲地区的首次公开发行、中国公司海外首次公开发行及中国公司海外融资的累计总承销金额均名列第一。
  在获得建设银行、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等明星级承销项目的同时,中金公司近年来一直在做内部结构的调整,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拥有完整业务的综合性证券公司。之前中金一直做机构投资者的业务,没有全部面向个人。但随着中国市场对资产管理业务需求的急剧增长,2007年,中金开始涉足个人业务,致力于为中国大陆市场的个人高端投资者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投资服务,通过设在北京,上海、深圳l的营业部为国内投资者提供证券交易代理和投资顾问服务,通过中金香港公司为个人客户提供香港证券市场的投资咨询和服务。
  作为第一家特批的中外合资证券公司,中金公司正在实施转型,利用其“贵族”身份,在做大做强“高端”市场同时,兼顾“低端”市场,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中金之道的启示
  中金公司不仅拥有先进的投行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也拥有丰富的国际资本市场经验和广泛的国际支持网络,具有国内其他券商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中金带给我们以下启示:
  一是要立足本土,放眼全球。中金公司拥有独特的国际视角、得天独厚的股东背景,丰富的项目执行经验和国际资本市场经验、广泛的国际支持网络。要有效发挥这些资源的优势,必须紧跟市场变化,始终围绕客户需求。当前,在全球经济整体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持续保持了较快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经济同样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发展模式转型的艰巨任务,这就意味着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证券业务需求潜力巨大。中金公司必须将重心放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上,充分发挥其优势,以更大更快的发展实现自身的华丽转型。
  二是要继续打造一支卓越的专业团队。中金公司汇聚了一批国内外专业人士,在与中国资本市场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出一支具有高水准职业操守、卓越创新精神,出众业务能力和成熟的项目执行经验的职业团队,他们是中金公司未来发展的希望,也是业务品牌的缔造者和维护者。
  案例七:标杆中信
  中信概况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0月。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2011年10月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交易。依托第一大股东――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与中信银行、中信信托、信诚人寿保险等公司共同组成中信控股的综合经营模式,并与中信国际金融控股共同为客户提供境内外全面金融服务。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531.78亿元,净资产704.35亿元,净资本410.50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
  领先的发展战略与有效的资本运作
  中信证券从一开始并不是中国最有名的证券公司,但中信证券在“稳健经营、勇于创新”的原则指导下,大力运用资本运作手段,有重点、分阶段地推进各项业务发展,在全面发展过程中,稳步将公司打造成资产规模、盈利规 模、客户规模、品牌形象一流的券商,最终确立了目前行业领头羊的地位。在发展过程中,最为成功有效的手段就是其多次精彩的资本运作。
  继2004年收购万通证券之后,中信证券与中国建银投资公司一起,发起设立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全面收购原华夏证券的证券类资产。其后,公司收购了金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一系列的扩张收购,目前下属多家子公司,合计在内地拥有165家证券营业部和60家证券服务部,弥补了公司长期以来匮乏的零售网络资源,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和产品销售能力大幅提高,股票基金交易市场份额排名已名列第一。
  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作为国内首批创新类试点券商,中信证券确定了“买方与卖方业务协同发展”的战略方向,2006年公司着手收购了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设若干条与买方业务相关的业务线,加强打造基金管理、资产管理、集合理财、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风险管理、衍生产品、金融期货、商人银行等业务,力争突破买方业务的瓶颈,实现公司盈利的均衡增长,从而将融资业务的优势及销售网络的优势与资金运用管理优势相结合。
  在国际业务方面,中信证券2005年设立了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收购了中信集团在香港的投资银行业务,建立了跨境资本市场通道。2007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对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的第二次增资,并更名为“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在投行业务方面,中信证券始终领跑中国投行业。仅以2010年为例,其债券销售交易业务累计销售各类债券2328亿元,其中,国债、国开债、农发债、进出口债等销售均排名行业第一位。现券交易量超过3万亿元,利率互换与现券交易总量排名行业第一位。股票销售交易业务基金分仓佣金收入排名市场第二位。
  在研究业务方面,中信证券在《新财富》“2010最佳分析师”评选中,连续五年获“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第一名。在《证券市场周刊》“水晶球奖”、中国证券报社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金牛分析师”评选中,均获得研究团队第一名。
  标杆的启示
  抓住机会,善于资本运作。在证券行业靠天吃饭、同质化竞争严重的情况下,后进证券公司要发展,就必须学会识别机遇,抓住机遇,用资本运作这一手段,迅速实现业务扩张,提升竞争力。
  走综合化经营之路,以集团化方式确保业务均衡发展和盈利水平稳定增长。当前,证券公司的综合化经营和集团化发展模式已日渐成型。随着证券公司资本实力的普遍增强和业务准入门槛的降低,行业竞争领域正日趋扩大。要获得更大更快的发展,就必须整合资源,实现盈利点的多元化和各项业务的相互促进。

标签:功过 评述 证券公司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