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夸张句 > 正文

浅谈自主探究性学习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自主探索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数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探索知识、发展能力,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索的情境,建立探索的氛围,促进探索的开展,把握探索的深度,评价探索的成败,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应该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索的目标,思考探索的问题,掌握探索的方法,敞开探索的思路,交流探索的内容,总结探索的结果。而在实际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老师没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没有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没有找准启发探索的切入点,更可能所提的问题太难等等。受应试教育下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习惯于书本知识,忽略了数学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一、 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轻松自由,他们才能尽情的思考、探索。而要营造这种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敢于探索,乐于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激情,用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自主探索。其次,要对学生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学生最怕说错、做错,这时教师的及时肯定和鼓励尤其重要,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极大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第三,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因环境、条件、基础和个人爱好的不同,总存在着个体差异。自主探索学习承认差异并力求通过教育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才能具有多元化,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优秀上,每一位学生都具备创造力,同学之间要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允许“乱插嘴”、“接下说”。通过这些方式,逐步形成一种互相尊重彼此个性,互相鼓励彼此独创性表现的心理氛围和人际空间。
  
  二、 增强自主意识,促进自主探索的开展
  
  1.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地位关系。把自己看成一个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个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结论的人。同时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的主动学习。明确目标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知道了探索目标就明确了要学习的内容和要完成的任务,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
  2.把握时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时机问题不仅在于教师对几个问题先后忽视顺序的安排,更在于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的把握。有些初中数学教师提出问题后急于要求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没有经过过深刻的思考,没有结合课文内容做全面的剖析,这样的回答仍然是机械的。如在一些几何定理的教学过程中,若能对定理的发现、证明提出种种疑问,无疑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大大拓宽思维的范围,提升思维的层次。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疑问是学生探索的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探索。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使他们产生疑问,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欲望,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索的意识,激活探索的思维。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展示,图片展示,实验演示等。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三根木棒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吗?然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木棒拿出来,三个一组,自由组合,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验,学生得到多种答案,让他们产生疑问: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应满足什么条件?从而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
  4.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具体有:个体自学、分组学习的方式。个体自学就是学生独自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独立完成探索过程。这种方式适合于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探索。对学生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充分的讨论、交流意见。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还要了解教学内容的容量和深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三、 注重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方法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索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索,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中教给自主探索方法,让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1. 在质疑问难中探索
  初中数学教材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地方,引导学生围绕矛盾大胆质疑,是寻找探索切入点的方法之一。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生创造力的标志。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应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探索。
  2. 在观察比较中探索
  观察比较是研究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教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可以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自主探索。
  3. 在问题解决中探索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每个问题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去解决同一问题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
  4. 在实践活动中探索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性质、图形,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进行实践操作,获得表象知识,从而通过探索分析,得到抽象的数学知识。
  当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学生自主性的“度”,避免过于自主而脱离教学中心,应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珍视探索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
  (袁德岭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马集中学 211500)

标签:浅谈 自主 探究性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