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励志作文 > 正文

个人阅读史就是精神成长史:我的成长史论文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坐在大大的落地窗前,一卷在握。偶尔抬头,午后的阳光穿过洁净透明的玻璃,温暖地泼洒在阳台上。在梁丽虹看来,这是“最浪漫的事”。    这样的浪漫显得有点奢侈。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阅读被制作为快餐,文本被打散为碎片,还有多少人拥有那一份经典阅读的耐性和心境?
   梁丽虹,做到了。这么多年来,阅读成了她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姿态。正是在与文字、与书本的窃窃私语中,梁丽虹的精神像春天的原野一样生长,像秋日的果树一样饱满。
  
  以阅读濡染记忆
  
   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甚至私密的事情。
   想读或不想读,出于怎样的目的读,读这些还是读那些,你有自己的选择和自由。然而,不同的选择又真真切切地影响到生命的成长。
   有书相伴的成长,书香袭人,亦如山路花雨。少女时代的梁丽虹,读《红楼梦》,常常“黛玉附体”,写下很多你侬我侬的文字,间或又“妙玉上身”,整天扬着高高的下巴,清爽自持如同公主;读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心心念念着书中的姚木兰,甚至一厢情愿地硬要给女儿取名木兰;读《挪威的森林》,那些新鲜和感动,让情窦初开的她一下子跌进村上春树编织的爱情罗网……
   对梁丽虹来说,那时的阅读不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更非“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仅仅因为那些安静的文字让她的心为之一动,留下太多难以忘怀的回想;仅仅因为那些话语如电光石火,照亮她混沌的思想,烘托出五颜六色的梦想;仅仅因为那些飘散在风中的先哲的身影与表情。
   阅读就是一场穿越,一场对话。梁丽虹沉浸在文学建造的美丽城堡中,文学滋养着她的心灵。
   如此“零打碎敲”的随性阅读持续了好几年。
   终于有一天,梁丽虹忽而发现这种读书方法不够科学,她开始有意识地展开阅读生活中的“重点突击”。
   她读系列丛书,读一个作家不同的著作。这个时期,梁丽虹早就从学生时代的文学爱好者变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她开始以阅读为推手,潜入语文教育的内里。特别是,她开始收集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以一种研究的姿态,细细比较,细细研索。她以为,这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一种专业阅读方式。上海的S版和H版、湘版、苏版、北师大版、台湾翰林版、香港朗文版、开明国语课本……她对各个版本的选文、编写标准与编排体例,烂熟于胸。不同教材的优劣得失,她自有权衡。
   读的奇妙在于催发思想,鼓舞行动。读教材让梁丽红孵出一个梦想――她想自编一套属于自己的教材。不声不响,2002年,她主编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材”,共12册,获得株洲市“九五”科研成果评审二等奖。
   从最初沉醉于文学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分作者、读系列的自觉走向深广,青春就这样飞一般流逝。2008年,梁丽虹成了先锋小学校长。
   做了校长的她心里不再只装着优雅的文学梦,前所未有地,她深切地意识到孩子、学校与教育这些字眼的重量!
   一所学校怎么发展?小学教育如何走向美好?所有提问不再写在书上。
   “角色逼迫自己在教育书籍之外去寻找答案。”办公桌后,梁丽虹掠一掠秀发,低声感慨道。
   教育之外的书籍,就是山外的那些山,楼外的那些楼。梁丽虹无端地迷上哲学。
   学生时代,她的书架上其实有过黑格尔、叔本华,但是那样的书多半没有读完。梁丽虹得不到教育的解,她再次选择读哲学。就像爬山,在山脚上看不到南北东西,她想去顶峰看看朝霞。
   她觉得,哲学,只有哲学能探及根本、解决根本。
   她的私人阅读史,终于进入了理性与思想的一章。
   李泽厚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张楚廷的《教育哲学》,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尔》,还有《论语》《庄子??》……
   “哲学改变了我作为管理者的思维方式。”
   “我受益最深的是李泽厚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论》,它让我学会用历史和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进程中的人和事。”梁丽虹的眼镜片里,反射着窗外的雪花。那一刻,忽而有点恍惚:这个女子,是如何由少女走到今天的?
   梁丽虹的私人阅读史,不是一长串的书单,而是记忆的累积,意义的累积。昨日的梁丽虹到今天的梁丽虹,熟悉她的人惊讶于她眼界之宽广、心灵之丰厚。她心里很清楚,她的精神成长史,其实就是她的私人阅读史。
  
  以自然守护天性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
   这样的提问,隐含着涌动如潮的潜台词:我们今日的教育,不是离理想有多远,而是理想在哪里。
   似乎很多常识,都被当下这种贪多求快、拔苗助长、攀比功利的教育,被这种掠夺性开发儿童智识的教育深深地曲解。
   梁丽虹心里一直想说“不”,却又不知说“不”之后的路在何方。至少,她的问题可以在先锋小学得到回响。
   智慧依然来自现实的困惑与智者的启迪。哲学取向的阅读,终于将她引向“自然教育”的理论天空。
   这得益于卢梭的《爱弥尔》:“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又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遵循自然,顺其自然,这是教育的唯一法则”。
   年纪轻轻的博士?老态龙钟的儿童?17世纪的智者,真的穿越到了我们的当下。我们今天的教室里,有没有老态龙钟的儿童?梁丽虹不敢问下去。
   她想起2000多年前的老子,他在《道德经》中提出“道法自然”;想起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他提出“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主张。
   是的,教育就是要顺其自然。教育的最美修饰语,不是别的,而是自然。“自然教育”像桃花源入口的那一束光亮,让她豁然开朗。这种开朗,不来自概念,而是理念、步骤与方式。
   2009年,梁丽虹带领她的团队,在先锋小学开始了“自然教育”特色办学的尝试和探索。
   自然教育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就是“顺其自然”做教育,就是“尊重生命,尊崇规律”,就是倡导一切教育行为应“顺应天性,呵护个性,舒展灵性,植养品性”,最终促使全体师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她希望学生自由发展,自然成长。改革从课堂开始,她提出“生态课堂”理念。这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浸染了很多年的老师们,遇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出现习惯性水土不服。比如,从每堂课“让”出五分钟给孩子做自由活动,比如,取消家庭作业。
   时间可以换空间。要节省出五分钟,一定得从精心的教学预设中来,从细致的课前准备中来,从科学的课堂组织中来,从分层的作业设计中来,从优化的小组合作中来,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来……于是,梁丽虹和管理团队走进课堂,跟老师们一个个教学环节来推敲,一句句教学语言来打磨。取消家庭作业,意味着腾出更多时间,让孩子健身、阅读、社会实践、发展兴趣,可是也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思维的挑战。于是,她和值日校长每天在校门口查阅作业,了解家庭作业布置情况和特色作业完成情况;她拿着作业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分析哪些作业是无意义的不需要布置的,哪些作业在课堂完成效果更好,哪些作业换一种形式学生更感兴趣……慢慢地,老师们的观念改变了,行为改进了,教学不再跟着感觉走,学会了理性思考和自我反省。
   她也希望教师自觉发展,自主成长。在先锋小说,梁丽虹的“校长走课计划”深得老师认同。她说,小学校长能不能专门化、职业化,她不清楚,她只是本能地觉得,校长最离不开的就是课堂,跟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因此,不管多忙,梁丽虹总要到课堂上去和孩子们感受成长的快乐,去和老师们探讨专业发展的路子与方向。
   几年来,她不定期到全校各个班开展地毯式听课,全面了解学生的习惯养成、学习情况及教师的教学状况和教学问题。然后与各年级组的老师集体备课、研课、磨课,有针对性地选择班级上课,课后她要求老师撰写“观课日记”,自己则撰写“走课日记”,就教学得失展开互动与对话。
   如今“走课”已经成为常态。她惊喜地发现,课堂在变化,孩子们在变化,老师也在“静悄悄地成长”。
   一个课堂的思者,一个教育的行者。这种感觉,很快乐,很幸福。
  
  以书香播种美好
  
   许多年以前,有一个叫艾丽丝的小女孩,她的爷爷告诉她三件事:一是去很远的地方旅行,二是住在海边,三是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前两件事不难,难的是第三件事。
   有一年的春天,艾丽丝喜出望外地发现山坡上开满了一大片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的鲁冰花,这时她知道她要做的第三件事了。整个夏天,她的口袋里都装满了花种子,她把它们撒在了乡间的小路边、教堂后面……第二年春天,漫山遍野的鲁冰花全开了,小镇变得更加美丽了,大家就叫她“花婆婆”。
   梁丽虹也常常做梦,她梦见自己也变成了那个一路撒播花种子的“花婆婆”。
   校长这样的角色,或许有助于梁丽虹梦想成真。
   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是令人忧虑的。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梁丽虹深悟此理。她引领老师们为孩子勾勒了一幅“经典阅读”的地图,即精心选择经典――情感美、文字美、音韵美的篇章,奠定孩子们生命的基调;用心设计阅读启蒙课程――经典吟诵课和经典阅读课,让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且诵且吟,慢慢领悟经典的力量;努力沟通三条路径――同伴赛读、师生共读、亲子阅读,为儿童阅读创造最适宜的氛围和环境;全力建设四个场馆――学校读书吧、年级展示台、班级图书角、家庭小书房,期待孩子们在静静的阅读、聆听、观赏、交流中,获得一个金色的未来。
   每周三是学校的“静心读书日”。周三下午的“班级读书会”上,孩子们或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背诵精彩语段,评选“最精彩的文字”“最有意思的文字”“最打动心灵的文字”;或在老师的指导下来一场读书辩论赛,唇枪舌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或以演讲的方式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读着,诵着,歌着,吟着,孩子们在经典的文字里逍遥陶醉。
   每年四月,学校都要举办“草长莺飞读书节”。在花香和书香交融的校园里,“图书跳蚤市场”隆重开张了,“年级读书展示台”闪亮开演了,“读书漂流活动”也开始了,“故事妈妈”走进了校园……孩子们尽情地从书中汲取阳光和雨水,积蓄智慧和力量。
   梁丽虹说:“理想校园的最终形态就应该是书香校园。”
   梁丽虹说:“给孩子一个经典的童年,才能许孩子一个金色的未来。”
   陪伴、守护着孩子们的书香童年,梁丽虹心中始终春光明媚。
   这是一种美好,以书香播种的美好。

标签:精神 成长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