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本人教版pdf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不仅是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增强感性认知的常规手段,也是培养科学态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不但要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更应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手段;观察;实验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95-02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的科学。对初中生来讲,实验不仅为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增强感性认知的常规手段,也是培养科学态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长期以来实验只作为帮助学生理解、验证、巩固化学知识的次要教学手段。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不但要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更应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带着自己找出的问题仔细认真观察实验中所发生的各种细微现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仔细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观察中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探索问题、乐于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从目的性观察变为探索性、思维性观察。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结果,注意过程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通常都是用化学实验来验证某一结果,而忽视甚至根本无需了解过程。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细微现象。引导学生去发现并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金属锌分别与等浓度的稀硫酸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不能只观察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应该同时观察到放出气泡的快慢、锌粒有剩余时其表面为何变黑,锌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同时,为何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等一系列现象,启发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并试图加以解释,即使某些现象现在不能解释清楚,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也不错,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可持续性学习打基础。
  二、抓住重点,全面观察各种次要现象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探究性的实验。通过相应的实验步骤,观察到明显的细微的实验现象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那些与验证实验目的相关的实验现象,无疑是该实验观察的重点,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但任何事物的发展及其变化都不是孤立的,主要现象的发生往往都会派生出许多次要现象。如果能让学生及时捕捉到这些相对来说比较微观或者比较次要的实验现象,不仅有利于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所研究的事物,并从中学到科学方法,还能对其观察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今后无论是在学习或者是工作中都将有所收获。
  三、注重对次生现象的观察,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当学生在完成探究实验时,目的十分明确,知道观察实验中的主要现象是必要的,但同时不可忽略次生现象。对实验中出现的次生异常现象,要探求原因,并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的或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去解决。例如进行第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人教实验版)教学时,教材安排了镁带燃烧实验。提供给学生的镁带往往不是银白色,而是灰黑色,针对这一问题就要提请学生思考,并寻求解释。在做燃烧实验时,除了放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等主要现象外,不可忽略有黑烟放出,在生成白色固体的同时,还出现了少量黑色的固体。对这一现象少数学生可能认为无关紧要,一带而过。老师在分析实验现象时,不可忽视上述两点异常现象,要针对这一现象启发学生探究,找出原因,得出科学的解释。这样虽占用了一些教学时间,但学生却发现了他们尚未认识的客观事物,并从中学到认知本领,为今后的学习留下非常有价值的悬念。
  四、注重对实验现象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科学方法
  为了配合知识的讲解,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演示时,往往只让学生观察实验中某些片断现象。由于缺乏全面观察和对比观察,难以使学生对基础知识透彻理解,难以抓住问题的关键。不能让他们积极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只是被动地接受结论,更是严重的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例如做硫和铁燃烧实验时,设计了硫和铁分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的燃烧实验,通过观察发现硫燃烧时不但剧烈程度不同,而且火焰颜色差异较明显,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而且还伴随着丝丝声响。经过对比实验不仅使学生在感观上得到了满足,从现象的差异上也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自觉学习的潜能,为后续学习物质燃烧及影响物质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做了有益的铺垫。
  五、注重对实验现象变化的观察,培养学生寻根究源的科学素养
  某些实验通过对现象观察获得结果,但一两分钟后实验现象发生改变。遇到这种情况不能置之不理,应该启发学生去探究原因。此时可让学生大胆提出猜想、查找资料、制订计划、设计实验加以论证。如做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的实验,开始时现象很明显,但不一会红色就开始变淡直至消失。为了找出原因,引导学生进行大量实验,最终得出是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导致红色消失。经过对后续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的论证,不仅培养了学生仔细认真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寻根究源的科学素养,为后续学习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潘鸿章.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9):21.
  [2]何智贤,晏祥文.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6,(10):30.
  [3]吴华荣.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J].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0,(8):8.
  [4]谢三铎.从“小”抓起,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20.
  [5]石丽萍.化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山西教育,2002,(12):26.

标签:培养学生 探究 观察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