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游戏精神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试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游戏是一种极为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活动。游戏活动中体现出的是一种自成目的的精神,一种积极而开放的精神,一种消解主体的自我生成、自我更新的精神。游戏精神与设计教学彼此需要,它们在相互融合中相得益彰。把游戏这种活动作为推动设计教学的一种手段是非常必要的,但仅仅取其外在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应让设计教学充满游戏的精神品质。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意识;游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034-02
  一、何为游戏精神
  游戏是一种极为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活动。游戏活动中体现出的是一种自成目的的精神,一种积极开放的精神,一种消解主体的自我生成与自我更新的精神。游戏精神体现着游戏的本质,反映着人的天性和欲求。在设计教学中进行的游戏活动已不再局限于生活中的某一具体的游戏,而是要将游戏中特有的精神融入于教学之中。根据设计教学的特点和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我们可以把游戏精神归纳如下:
  1 自由精神
  自由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主思考与自主行动的一种权利和生存状态。自由不仅是人们在某种环境下的一种精神状态,更重要的是人们对现实的一种行为反应。在设计教学中所反映出的自由精神主要是指学生们的自主思考和自主行为的实践,在设计创作中的自由精神主要表现为设计者的自由选择、自我展现和自由发挥。在这种活动中,要求主体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要具备快速获取知识和捕捉重要信息并进而对自己的决策进行调整甚至改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行为主体的思维没有固定的框框,可以自由地跳跃,可以开放式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有助于使设计专业的学生形成多视角与多方位的思维活动的态势。
  2 主体精神
  主体精神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自由转换并相互融合。在游戏中,主体精神主要表现为游戏过程中游戏参与者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主体精神要求游戏者要创造性地参与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自主意识,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增加自己的信息储备,设法增强自己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主体精神还表现为应尊重他人的主体地位、善于与他人合作,从而实现主体与主体之间的融合。第三,主体精神还体现在游戏者在活动中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通过游戏,游戏的参与者能够增强自己的智慧、力量和信心,能够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和自己健全人格的形成。在游戏中追求自身的价值和自己人格的完善是对游戏精神的升华,它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体验精神
  体验精神是指游戏者作为主体参与游戏活动,并通过游戏中的相应的感知以及由对这种感知的处理而带来的积极的主观感受。设计教学中的体验精神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这种体验精神应该是来自于主体自愿、自主和自觉的活动的;其次,这种体验依赖于主体对游戏的感知,依赖于主体在感知的基础上对由体验而来的信息材料进行有意识的抽象和推理;最后,这种体验能产生一种激发人的兴趣的效果,它有助于使个体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有助于使个体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二、游戏精神与设计教学之间的关系
  在设计教学中有目的地、系统地运用游戏精神会使设计教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可以说游戏精神的应用会给设计教学带来新的图景。
  1 用自由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雏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认识更重要,人类的一切创造行为都离不开自由想象。”自由想象是人的本能,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妨碍了人的这种本能的发挥。在设计教学中,许多创作的最终形成都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创作潜能后才得以实现的。在设计中,人们常常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等思维方式,这些打破常规的对问题的思考方式给创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与设计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于图像或实物来引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把司空见惯的生活中的体验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之中,把看似与设计无关的事物巧妙地引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2 用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游戏的过程中,游戏者一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设想,然后再依据一定的规则赋予相关事物以新的形式。这种创造活动不是通过某个人或某本书中所提供的思路而形成的,而是依靠主体自己的直接体验而获得的,这种“拆解一建构”的过程正是设计教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创新精神中渗透着人的认知和情感,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表现为大学生发现问题、求新求变和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在游戏过程中,游戏对游戏参与者创造力的激发和促进作用是任何其他活动都不能与之相比的,所以在设计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应给予学生以自主权和话语权,让学生以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按照发现问题一比较早寻找联系一解决问题一自我评价一总结规律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思考,进而实现创新。
  3 原用体验精神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
  体验是一个过程,是人们在感知外界事物的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主体对客体进行认识、选择或改变的过程。体验是一种充满着个性与创造性特征的活动,人们在亲身经历中所获得的认识和情感与他的设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创造源于对事物的深刻理解,从表象上对事物进行观察往往只能获得一种对事物的形式上的把握,只有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体验,才会对之做出属于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是设计所由产生的灵感的源泉。
  长期以来,传统的设计教学一直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认知反映过程,学生基本上是在识记和背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因而就形成了“所学不能所用”的状况。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体验是设计的动机”,应不仅要求学生对他们观察到的事物进行理解和领悟,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在一定知识基础上的对事物进行新的建构和转化的本领。
  三、融入游戏精神的设计课的教学方法
  把游戏这种实体性的活动作为推动设计教学的一种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仅仅取其外在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让教学充满游戏的精神品质。为此,我们尝试了如下几种引入游戏精神的教学方法:
  1 引入“头脑风暴”的创造力训练法
  “头脑风暴”是一种激发人的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的方法,也是一种智力激励法,它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和设计题目作深度思考。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让学生自由地敞开自己的思想,以使各种设想能在相互碰撞中引发出创作的灵感。它主要有两种表现类型:“直接型”的“头脑风暴”和“质疑型”的“头脑风暴”。“直接型”的“头脑风暴”的主要作用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质疑型”的“头脑风暴”则是对已提出的创作设想逐一地进行质疑,以 挖掘其在现实中的可行性。
  “头脑风暴”法的实施是让学生围绕一个由特定的兴趣领域所产生的新的设想,尝试在课堂上采用没有拘束的策略以使学生能够自由地思考,从而产生出更多的设想。当学生有了新的想法时,他们就可以大声地说出来。如此之后,所有被提出的想法都可被记录下来,但教师并不马上对之进行点评。以游戏形式实施的“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参与性、开放性和多元性于一体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打破教师独霸讲台的局面,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从而就形成了一种“教学相长”的新的教学模式。
  2 启动“图写思雏”的潜意识训练法
  所谓启动潜能,也可以叫做启动潜意识或引导潜意识,它是设计初期对大脑的一个“预热的过程”,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从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明确的事实:多数学生都不可能一拿到设计题目就马上能进入创作状态,而那些平时喜欢动手、手绘能力强、模型能力强的学生则会比那些所谓“单纯思考”的学生更有创造性。实践证明:只有让那些初学设计的学生大量地动手,他们的设计能力及悟性才会很快地被激发出来。大量地动手是设计专业学生高效率地学习和进步的诀窍之一。
  启动“图写思维和手脑互动”的潜意识开发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到“自己和手”的互动感觉,并找到“放松”和“自信”的感觉。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们初步认为:手是启发人类大脑进入对特定目标的运作状态的“开关”。
  3 培养“视觉思维”的激发式的训练法
  “视觉思维训练”教学是一个体验一理解―创作的过程,是通过直接观察来激发学生对对象的感觉从而引发出设计思考的训练方法,它是一种按讲课一练习一评图一练习的方法进行的循环式的教学方法。
  童年伊始,人们就学会了通过运用现成的概念如“瓶子”“椅子”、“建筑”、“河流”等来解释自己所知觉到的东西的本领。这种认知和分类的倾向常常遮蔽了我们对抽象形式的鉴赏,如线条、形状、空间和明暗等,而这种对事物的抽象的认识能力正是设计专业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在设计教学中,我们针对这种能力的培养设计了抽象之“看”这样的游戏。我们鼓励学生借助于一些有用的技巧来观察事物中的抽象的形式,如从一个颠倒的位置上去看一幅图,或者用取景框将一幅图的局部与整体隔离开来。在这种情况下,颠倒的图或者取景框的作用是将物象的局部从整体中分离出来。这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不被太多的具体的物象形式所吸引,而会更多地关注其抽象性的形式。如此以后,这种抽象之“看”的游戏就会促使学生积极地寻找物象中有趣味的构图关系,就会启发学生对形式上的抽象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发现和欣赏抽象形式的能力,最终锻炼出一种用语言和绘画的手段来描述抽象形式及其关系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能增强学生的感知,把学生的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4 运用“感官转换”的体验式的训练法
  艺术是相通的,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异迹而同趣、相异而相通的关系,所以几乎所有的艺术都遵循着统一与多样、节奏与韵律、动态与平衡等原则。造型设计这种视觉艺术往往会受到人的其他感官的影响,如线条、明暗、节奏和韵律等视觉艺术的特征就完全能在音乐这种听觉艺术之中找到。这种“感官转换”的体验是设计研究的基础。
  为此,我们在设计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训练:放一段音乐,然后让学生用视觉语言来表达出自己对音乐感受。学生从对音乐的感知中产生了情感体验,并在自己的头脑中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也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欲望。这种“音画转换”的游戏是利用视觉语言来表达出听觉所引发出的人的内心的感受,是视觉和听觉在人脑中的交错反映。
  在质感训练中,我们让学生通过触摸或者“视觉触摸”的体验来获得对材料的感觉。对质感的研究包括真实质感、模拟质感和抽象质感三个方面。真实质感是指对材料表面纹理的感知,它主要是一种触觉经验,可以通过手的触摸来感觉材料表面的特性;模拟质感是指对描绘在纸上的材料的写实形象的感觉,它提供了材料的视错觉,是通过对材料表面的观察而获得的对材料特性的认识;抽象质感是在真实质感和模拟质感的基础上把具象的质感变为一种抽象形式的质感。从“直接感知”到“抽象演变”是质感训练的关键之所在,它会让学生在实际接触与抽象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对实物的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责任编辑:吕征]

标签:精神 设计 教学中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