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析我国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中小学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与对策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闲暇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闲暇教育正越来越引起重视。通过梳理闲暇教育的发展和不断发展的定义,结合我国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闲暇教育 现状 对策 全面发展
  
  近代以来,教育界关注的主要是教育同社会生活的关系,即教育同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上层建筑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教育同个人工作-劳动及角色地位的关系,比较忽视的是教育与闲暇的关系。
  一、闲暇教育的发展
  闲暇教育源远流长。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就专门论及闲暇对人生发展的意义,认为闲暇是一种自由的、有意义的活动。在19世纪下半叶,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预言“当生产的办法愈臻完善,劳动达到最经济的高度时,闲暇教育的重要性程度就会大大地提高”。而美国伊利诺大学教授、闲暇教育专家查里斯?布赖特比尔发表了《以闲暇为中心的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工作时间缩短、劳动制度灵活、生活条件改善,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闲暇时间的占有和利用日益引起关注。1984年9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有关闲暇问题的世界性大会,标志着闲暇教育已成为全球性教育领域中的新课题。1990年8月29日,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该公约第31条规定:“缔约国认识到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把闲暇教育纳入教育大纲。
  二、闲暇教育的内涵
  在人类历史上,工作(基本上是职业活动)和闲暇的地位几经更迭,教育与闲暇的关系也随之变化。在人类的早期,教育同工作、闲暇以及其他原始文化活动自然地交织在一起。在分工时期,占有闲暇时间的阶级成为垄断教育的阶级。在农业社会中,工作和闲暇无明确区分,教育并无发展。产业革命后,教育同工作的联系日益密切,与闲暇日益疏远。直到20世纪,闲暇教育才在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闲暇即闲暇时间,是指按照个人意愿休息、娱乐和满足多种需要的时间。学生的闲暇是指除完成学校教育教学规定的任务之外的,完全属于学生个人支配的空余时间。对现代意义的闲暇教育,国际上已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闲暇教育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这些变化会表现在信念、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方面,并且它通常发生在儿童、青年和成人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环境或娱乐环境之中”。中小学闲暇教育,就是引导广大中小学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养成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技能和技巧,从而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与一般的教育相比,中小学闲暇教育是一种更加关注学生精神世界和重视学生情感需要的教育,它最大的特色是培养学生科学利用自由时间的素质,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和创造健康的闲暇活动。
  三、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现状
  大量的闲暇时间,为学生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在闲暇时间利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3类:1. 剥夺的闲暇。教育工作者以学习的竞争为理由,无视学生的闲暇需要,恣意剥夺学生闲暇的自由,闲暇时间并未成为学生“可供自己安排的时间”。2. 消极的闲暇。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结构中,消极接受多,创造性发挥少,闲暇生活自流性和盲目性大,不会安排闲暇,认为闲暇就是休息,甚至有少数中小学生在闲暇时间里参与赌博和喝酒等格调庸俗、低下的消极活动。消极的闲暇是妨碍学生身心健康的,它会导致学生形成道德上的冷漠和被动等特征,成为道德生活中的“旁观者”,甚至道德水平下降。3. 成人化的闲暇。成人有时不顾中小学生特殊的需要和闲暇的特点,迫使学生从事与自己一样的活动。剥夺学生的闲暇是对学生权力的一种剥夺,是无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之存在,这必然造成他们精神发展的不健全,他们的创造性、想象力和责任感及主动性都将受到妨碍。
  四、中小学闲暇教育的对策
  闲暇教育尽管涉及“教育”一词,但它从来就不只是学校的事,更多的是千家万户和社会方方面面的事,特别在今天,闲暇时间的增加与合理安排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关系到社会秩序、社会生活质量、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闲暇教育的合力。
  1. 目前,我国闲暇教育理论和实践还相对贫乏,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比较重,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不宜采取增设专门课程的做法,而适宜采用渗透的方式,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教师要把握闲暇教育的时机,使教学内容与闲暇教育有意识地结合,以娱乐活动为契机,使学习本身成为愉快的闲暇活动的组成部分。闲暇教育还要注意从各学科教学的角度,挖掘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思想内容和生动事例,从而把闲暇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各项活动之中。
  2. 在家庭方面,父母的管教方式与家庭生活经验会影响到子女的行为、态度、意见、兴趣及价值观。所以,家长必须改正偏见,以为闲暇活动不重要,只是玩乐而已,须知闲暇生活若安排得宜是富有教育意义的。全家人应该运用互动的、多元的闲暇方式,以达到真正的心理沟通。这样既可培养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享受天伦之乐,又可帮助子女的闲暇生活得以健全发展。闲暇活动的本质特征是自由性,学生和家庭在闲暇时间里,可以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有特色的活动。
  3. 全社会都应重视闲暇教育,改变只重生产、将闲暇等于休息的传统观念。城镇和社区应当挖掘现有的资源,如周末开放各种活动场所,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文化场所,使学生的闲暇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具有更多的选择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具有艺术性、鉴赏性和娱乐性的活动。
  4. 民族、地域、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的不同,直接决定着闲暇教育的各个方面。闲暇教育的研究,要切实做到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突出民族特点、地区特色。我国国民由于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不同于其他民族,因而闲暇教育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又由于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的不同,闲暇教育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我国在进行闲暇教育研究时,应当加强本土化、地域化的研究。
  总之,由于闲暇教育在教学内容、形式、途径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闲暇教育是一种关注人自身发展的教育,就我国中小学而言,要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闲暇教育。

标签:中小学 浅析 闲暇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