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论文致谢 > 正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反思与实践_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效果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小学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倡导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写出真情实感,重视写想象文章。   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农村学生,他们的生活圈子窄小,见识面不广。于是,写作文成了学生的负担,甚至有的一提作文就感觉无从下手。
  一、习作教学效果不佳原因探讨
  1.教师定下死框框,学生仿写照搬,凑字数
  为了防止学生“写无章法”,多数语文教师在上习作课时总会先讲解作文要求,然后就是“细致入微”的指导,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过渡、怎么具体描写……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嚼碎,生怕有一点漏洞没考虑周全。为了“美化”文章还要再讲讲写作手法,让学生做到有“章”可依。本来表达的形式就应该是无拘无束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被教师的条条框框一舒服,学生反而觉得无处下手,什么都不能写,什么都不适合写。教师指导得过细,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了启发学生作文思路,借鉴写作方法,也有不少教师喜欢给学生读范文。范文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也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学生在仿写时往往只是把原文的“萝卜”换成“白菜”“依葫芦画瓢”。
  2.学生基础没打好,教师急于求成
  农村一直以来存在习作教学就存在误区。从一、二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直接过渡到了三年级的篇章练习,年级与年级断层。而且一开始习作就要以字数、选题有意义、条理清楚、用词生动等高标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下,胡编乱写一通。一提起“有意义”学生不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就是公交车上让座。没有一点新意,更不用说用词的生动了。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对习作很容易失去兴趣,产生厌倦心理。
  3.语言积累少,记忆库存匿乏
  农村地处相对偏远,相对落后,学校教学设施不发达。图书室、阅览室尚不健全,图书陈旧、有限,且很少对学生开放。学生课外阅读面窄,接触社会少、视野小,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少之又少,知识容量少,当碰到一个作文题目时,由于记忆库存的贫乏,提起笔来挤不出半点墨水,心理上对作文有一种恐惧感。
  4.课外活动少。写作内容空洞
  现在学校把安全放在第―位,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学校很少组织校外活动。农村孩子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的过分宠爱,使学生从小很少参加劳动,加之平时就不太注意积累素材,而教师又不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体味,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不闻不问。作文课上感到无事可写,脑子空空,无从下手,连写自己最亲的爸爸、妈妈也都是编造想象、内容空洞,像流水账,全无真实性和新意可言。
  二、提高习作教学水平的实践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前提和动力。学生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许多兴趣都是“引”出来的。要想让学生乐于作文。首先必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习作开始,尽量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习作,用全新放大的视角去寻找学生习作中可取之处,善于发现他们作文中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鼓励他们把心中的一点一滴写出来,从而产生喜欢写作的动力。
  2.积累素材,确保作文有不竭的活水之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素材,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完篇。如何才能确保学生习作有不竭的活水之源,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1)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丰富的材料存在于浩如烟海的书刊之中。我认为让学生把阅读和摘抄有机地融洽在一起是一条有效途径。
  ①阅读。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多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是学生汲取人类思想精华,提高思想认识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在课内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老师因势利导。适当点拨和引导。在读中感悟文章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读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同时,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类图书。在学校图书室藏书有限的情况下,发动学生主动去买课外书,并设立班级小图书角,把自己看完的有益图书与其他同学交换、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②摘抄。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还应该学会摘抄,做到读抄结合,相得益彰。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个摘抄本,让学生把平时看书时收集的好词、好句、好段随时摘抄下来,并教给学生摘抄的方法,让学生分类摘抄。学生摘抄的语句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让他们反复朗读并熟练成诵,当自己在习作时这些好词、佳句就可以信手拈来。使习作锦上添花。
  (2)做好指导,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有了大量的可用写作素材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加深对素材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主张学生作文先从内容人手。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想象,再通过师生和生生的对话、交流、讨论等丰富素材,从而使学生有话愿说、有话可说。接下来,解决“怎么写”问题。我在实际中是先让学生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在写的时候就没有思维的障碍了。不过问题也相应呈现出来,如条理不清、结构零乱、意思不完整等。针对这些毛病,我选取典型作文,让学生反复进行朗读。从读中体会怎么写才能用流畅的语句把自己想说的事表达清楚。最后通过学生互议制订可行方案,再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进而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我想作文是反复训练、反复体验的复杂过程,有了这样的几个反复,学生作文才会有质的飞跃。讲究批改艺术,感受作文的魅力
  作文批改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幼稚的粗糙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我只坚持一个原则:从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一些学生在习作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古诗,对文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一定会送上“你的知识面可真广,老师真佩服你。”有的学生的习作开头很具特色,我会送上“开头别具匠心,有创意。”对差生的习作更是要百般呵护,即使他们全文仅有一两个用得恰当的词。也应及时给以鼓励,并尽可能保持他们作品的原汁原味,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其习作的肯定。但我也会在表扬的同时给予他们―些可操作性评语。每当看到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着自己的作文本与同桌、前后位交流老师写给他们的评语时脸上露出的满足、自豪感,我的心里总是暖暖的。其实不论教师使用什么妙法批改作文,归根到底是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只要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大胆实践,恰当地运用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持之以恒,那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一定会迎来明媚的春天。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海阳市新元小学)

标签:反思 作文教学 实践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