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名人故事 > 正文

介休名人故事

时间:2017-03-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介休名人故事

[] 东汉太学生领袖 (~) 郭泰(128年—169年)(范晔为避父范泰讳于《后汉书》作郭太 ),字林宗。太原郡介休县(今属山西)人 。东汉时期名士,与许劭并称“许郭”,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郭泰出身寒微,年轻时师从屈伯彦,博通群书,擅长说词,口若悬河,声音嘹亮。他身长八尺,相貌魁伟。与李膺等交游,名重洛阳,被太学生推为领袖。第一次党锢之祸后,被士人誉为党人“八顾”之一。最初被太常赵典举为有道,故后世称“郭有道”。官府辟召,都不应命。他虽褒贬人物,却不危言骇论,所以不在禁锢之列。后为避祸而闭门教授,弟子达千人,提拔“英彦”六十多人。建宁元年(168年),郭泰闻知陈蕃谋诛宦官事败...... [] 宋朝宰相 (~) 文彦博的祖先出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历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50年,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史称:“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分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彦博的祖先出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卒谥敬仲,后世以谥为氏;五代时,避晋高祖石敬唐讳,改其氏为“文”;汉高祖刘知远又复其旧氏“敬”;宋太宗时,以进宋翼祖赵敬庙讳,又改为“文”。文彦博少年时期与张升(后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高若纳(后官至参知政事)从颍昌史(......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赵沁平(1948.4.9-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家。山西省介休市人。197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电机系。1986年获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长,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教育部副部长。

我国虚拟现实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主持研制的实时三维图形平台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分布式虚拟环境DVENET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分布交互仿真应用程序运行平台BH-RTI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组织开发了战术指挥模拟训练系统、虚实融合的飞机驾驶舱设计评估系统、机械装置拆装维护训练系统、-开幕...... 刘德怀 (1926~)原名刘兆淮。山西介休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北方大学艺术学院。1939年参加抗日战争。后历任介休县游击大队-队太岳中学队主任,华北大学三部创作员,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创作员,中央文学研究所图书室主任,山西省文联研究室主任,晋中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山西省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省作协第一、二届理事。1944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红石坡》,歌剧《新条件》,回忆录《艰苦岁月》,小说集《夫妻关系》、《侦察的故事》、《春天里的故事》、《大路宽又长》、《地头打赌》等。《地......

介休名人故事

“介休王家”走出的革命小姐王戈进

明清时期,在山西省晋中平川各县,商贾云集,富甲一方,闻名海内外的如祁县乔家、太谷曹家、榆次常家、灵石王家。近年来,这些晋商大院的故事有的已拍成影视剧,有的已辟为旅游景点,众人皆知。然而,在介休市,当年也有一个显赫的“介休王家”,由于家道败落,昔日的豪华宅院如今荡然无存

介休名人故事

。从介休王家曾经走出一位王戈进(原名王仁山)小姐投身革命,堪称山西妇女解放的先驱。她的传奇经历和爱情婚姻,以及她跟三任丈夫与赵承绶、王震、任弼时、华国锋等名人之间的瓜葛,更是鲜为人知。

上世纪80年代初,记者在湖南长沙跟王戈进大娘相处过一段时间,她竟然一句也没有向我这个小老乡透露自己的非凡经历,在我眼中,她不过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离休老太太而已。近日,在她谢世多年后,偶然读到有关她的一些资料,深深被其传奇经历吸引了。于是,记者从中撷取了王戈进一生的几朵浪花,希望老年读者能一起重温那血与火的年代,希望少男少女读者能感知那一代人对人生理想、爱情、婚姻、生活的追求。

一、母命难违,洋学生嫁阎军军官

王仁山1914年出生时,王家已经败落,但深宅大院、门口的石狮子、“进士及第”牌匾和“诰命夫人”凤冠,她都亲历亲见。姐妹4人,她排行老三。父亲去世早,信佛的母亲重男轻女,王仁山不相信女孩子不如男子汉,从小胆子大有主见,不爱搞女红爱读书。她坚决不缠小脚,母亲给她缠了就死命撕掉,还不准给妹妹缠足,逼得母亲只好让步。她坚持要上学读书,而且不上私塾,要进新学堂,在县城读完了初小和高小后,考上了山西省太原女子师范学校。到了太原,王仁山看见一些男子骑自行车挺时髦,她就整来一辆,在街头巷尾骑来骑去,引得路人驻足观看。在太原女师她学习了五六年。1935年北京“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后,太原女师的进步学生和其他学校的爱国学生到国民党省党部门口游行集会,结果遭到镇压。王仁山参加了那次游行,她说:“警察可坏了,打女学生也非常狠,我就捡起石头砍(扔)他们。”

虽然脾气性格和言谈举止“男性化”,但是掩盖不了王仁山的靓丽,她瓜子脸、柳叶眉、双眼皮、细高的鼻梁,特别是白皙的皮肤,都在强烈地吸引着男性的目光。考进女师不久,太原一师学生王定臣就向她发起了“攻势”,她也对王定臣产生了好感,两人私定了恋爱关系。偏偏在这时,出身大户人家、一直念念不忘中兴“介休王家”的母亲,硬要女儿嫁给阎锡山骑一军的上尉副处长李茂林。

李茂林是山西省五台县蛇神村人,个子高大,一表人才。他是通过亲戚介绍认识了在太原女师读书的王仁山,一下子被迷住了,立即穷追不舍。正在与王定臣恋爱的王仁山当然拒绝了李茂林的追求。李茂林见强攻不成,改用迂回战术,跑到介休找王仁山的母亲“做工作”。他抓住王仁山母亲没有儿子的心理,表示愿意当上门女婿。母亲一看李茂林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逼女儿嫁给他。王仁山虽然个性很强,可她非常孝敬母亲,无奈遵母命答应了这门亲事。于是,17岁的王仁山跟李茂林结了婚。

婚后,王戈进完全可以过优渥的官太太生活,她家的常客尽是些达官贵人,其中就有晋军高级将领赵承绶。可是,李茂林爱赌爱嫖还抽大烟,王仁山看不惯,夫妻关系很快恶化。“买来的马,娶来的妻,任我打任我骑”,这是两人吵架时李茂林常说的话。李茂林的部队调到大同驻防,要妻子到代县女师读书,王仁山坚持留在太原,还提出了离婚。她的初恋朋友王定臣依然在等着她。

尽管李茂林经常跟王仁山大吵大闹,甚至拿出手枪吓唬她,但他却深爱着王仁山。王仁山闹学潮时被警察拘留了,是李茂林把她保了出来。由于李茂林坚持不离婚,王仁山只好死了心跟他过。1930年和1932年,他们先后生下两个女儿李蔚文、李晋文。新中国成立后,这两个女儿跟女婿都在外交部和安全部工作,这是后话。

1936年,王仁山从太原女师毕业,考上了同蒲路铁路局车务班当了一名办事员。李茂林对此极为不满,他希望王仁山回家做“全职太太”,可是,心高气傲的王仁山不愿做“花瓶”。“七七事变”爆发了,王仁山随铁路局南迁到侯马,她跟母亲告别,谁知这一别竟成了母女永诀。因为战事她遭“留职停薪”,又赶往离石县护士培训班当了护士。李茂林追到临县的白文镇,强要求王仁山跟他到骑一军军部驻地静乐县去。王仁山坚决不愿意,两人发生激烈争论后分手,再也没有见面。

失去妻子和两个女儿的李茂林,这才意识到自己过去的行为是多么荒唐。抗战胜利后,已是上校的李茂林作为“接收大员”回到介休,一门心思寻找妻子女儿。其间,王仁山母亲去世,她不在身边,李茂林践行了当初做儿子的诺言,为岳母举办了隆重的丧事。1947年,李茂林离开了人间,至死,他也不知道妻子王仁山还给他生过一个男孩。

二、抗战烽火,追求进步毅然“休夫”

王仁山跟李茂林分手后,1938年9月,由于她跟中共地下党员、山西“牺盟会”执行委员、离石县长张隽轩(解放后曾担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的爱人李秀梅是同学,还一起搞过学运,李秀梅和张隽轩推荐她参加了革命工作,先后在晋西北专署干训队、民族革命中学女生队担任队长。

日寇铁蹄压境,国共合作,太行吕梁处处燃起抗战烽火。王仁山所在的干训队和民族革命中学都是培养抗战人才的军事学校,他们一边培训,一边打游击。她一个女同志,领着两个七八岁的女儿,还怀着大肚子,辗转在吕梁山的岚县、临县、兴县一带,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一次,他们正住在老乡的窑洞里,日本鬼子打来了,王仁山带着队伍掩护老乡们转移。天上有鬼子的飞机,地上有鬼子的追兵,王仁山见情况紧迫,就让女儿先跑。女儿不忍心丢下妈妈一个人跑,跑几步就回过头来喊妈妈加油,终于躲过了鬼子的魔掌。王仁山怀的男孩出生后,环境艰苦,只好寄养在老乡家里,活了3岁不幸得肺炎死了。

接受过师范教育、有文化知识、学过心理学的王仁山,在队员管理上很内行。她虽然没有当过兵,但能苦学军事知识,不仅女生队的学生们很敬佩她,连干训队的男生们也称赞“王教官像个男子”。王仁山晚年回忆那一段经历说:“我当干训队长,当女生队长,都是当得最棒的,当得都叫大家服气。我带的学生们扛枪能打仗,拿笔能写文章。”1939年12月,“牺盟会”和阎锡山决裂的“晋西北事件”发生后,王仁山不仅坚定地跟共产党走,而且强烈地要求参加党组织。当时她完全可以去延安学习,但她认为在前线入党的机会要多一些,坚持留在了抗日前线。王仁山随时准备跟鬼子拼命,“打死一个(敌人)够了本,打死几个就赚了”成为她的口头禅。她还把“头可断,血可流,宁死不当亡国奴”的入党申请书带在身上。她说:“就是牺牲了也可以追认党员。”

王仁山拖儿带女打日本鬼子的劲头,感动了她的领导们。1939年夏季和1940年初春,晋西北专员公署先后把她的两个女儿送到革命后方延安,并被照顾进了延安保小,后又进了延安中学。母女分别之前,王仁山给大女儿李蔚文改名为李一波,二女儿李晋文改名为李一克,意思是让她们当好“波(布)尔什维克”。

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王仁山抛家别女满腔热情扑在抗战工作中,严酷的现实仍然在考验着她。1940年春,她被调到专署总务科,又被调到临县白文镇妇女合作社当出纳,没干几天又被调到白文完小当教员。一天,好心的老乡急切地敲学校的门,告她:“日本鬼子又扫荡了,专员行署撤走了,你怎么还没有走?”王仁山一看老乡们纷纷在逃,她就跟着逃难的人群跑,边跑边打问专署的去向,整整追了十几天追到了行署机关,她气呼呼地问分配她工作的干部:“你们转移为什么不通知我?”那位干部冷冷地回答:“你被清洗了。”王仁山一听急了:“为什么要清洗我?为什么也不跟我谈谈?”那位干部没好气地说:“顽固分子的家属,有什么好谈的!”“顽固派”是那时共产党对专门搞摩擦的国民党或者地方势力的总称。说王仁山是“顽固分子的家属”,这个“顽固分子”指的就是她那个在阎锡山军队当军官的丈夫李茂林。王仁山感到非常委屈,她是跟李茂林决裂了才来参加革命的,组织上为什么还要这样对待她?一气之下,王仁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丈夫李茂林给“休”了。1942年7月30日,王仁山到临县找到了四专署的司法科长李勉,提出单方面跟李茂林脱离夫妻关系。8月3日,她从李勉手中接过了离婚证。李勉建议说:“你单方面离婚,顽军心毒,为了不发生意外,你是不是把名字改一下。”王仁山觉得有理,就征求改个什么名字,专署教育科长宋希哲说改为“王乃进”,民政科办事员任向民建议连姓都改了,就叫“戈进”,王仁山很喜欢这个“举戈前进杀日寇”名字。不久,经四专署梁专员批准,王仁山的名字改成了“戈进”,“王戈进”这个名字一直用到她离开人世。

日本鬼子对晋西北的扫荡越发频繁。王戈进带着学生跟老乡一起躲避鬼子,有的老乡不愿意让她跟着,因为农村妇女都是留着发髻,而她却是“解放式”女发,让人一看就知道她是“公家的人”,一旦被鬼子汉奸发现,就会危及大家。这次反扫荡结束后,王戈进第一件事就是把发型改成了彻底的男式,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在反扫荡中被敌人发现,更可以满足自己当男人的愿望。王戈进的男发一直留到1956年,如果不是因为一次上公共厕所被一群妇女围着当“流氓”的话,她可能很难恢复女式发型。不过,男装她一直穿到去世。

男儿头发男儿装,再加上她那男儿派头,弄得很多人都分不清她是男是女。有趣的是,恰恰是这个男儿装,王戈进遇到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史思聪。

介休名人故事

介休抗敌英雄“张锡满”的故事

介休抗日传奇人物张锡满是介休最俱传奇特点的现代英雄人物介休抗日传奇人物张锡满是介休最俱传奇特点的现代英雄人物

介休抗敌英雄“张锡满”的故事: (连载) (一)“温酒斩华雄(正的原创精品贴) 话说抗日战争时期,介休出了个英雄张锡满,他是当时我党锄奸队队长,专门对付鬼子汉奸 的头头脑脑们, 他打鬼子汉奸的故事在介休大地上广为流传, 我讲的几个小故事只是听老人 们说起过的少数几个! 有一次,抗日政府召开全县民兵抗敌经验交流会,会上本来安排他经验介绍,他说:“你们 先讲着,我就不说寡话了,我出去一下。”说着他拿了一把铁锹就走了。

他来到一条公路边上,很快就挖了一个半人深的圪洞,一个人蹲在了圪洞里,不到一袋烟的 功夫,就见远处两个伪军骑着自行车过来了,等那两个汉奸刚到圪油跟前,老张忽地就站了 起来,用他特制的“手枪”对着两个伪军大喊一声:“老子是张锡满”。两人汉奸一听,一跤就 跌在了地下,乖乖的当了俘虏。老张背着两个汉奸的大枪,押着他们回到了会场,这时第一 个交流经验的民兵还没有讲完呢! (二) 老张的特制“手枪” 说起老英雄张锡满的“手枪”那可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据老人们说,他的手枪是自已用步枪改 造的,把步枪枪托锯掉,自已装了一个类拟手枪的枪托,再把枪管锯掉一半,这样整个枪身 就只有步枪的一半长了,当然比一般的手枪还是要长得多,但是其本上保留了步枪的性能, 所以他的枪要比一般一手枪射程远很多, 而且杀伤力也远胜过手枪, 所以他的手枪是世上独 一无二的! 分享到: 分享到: 使用一键分享,轻松赚取财富值, 嵌入播放器:普通尺寸(450*500pix)较大尺寸(630*500pix)

免费

大小:20.50KB

所需财富值:5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标签:介休名人的资料 介休家乡的名人 介休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