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名人故事 > 正文

扬州名人故事

时间:2017-03-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名人教子故事

宋代诗人苏东坡的长子苏迈赴任县太尉时,苏东坡送他一个砚台,上有他所刻的砚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

以谜教子

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结婚,他想结婚是大事,父亲又是大官,于是想要把婚事办得体面一些。就列了一张长长的购物清单,让哥哥在京城随便采购。

范仲淹看了清单后眉头紧皱, 提笔在购物清单上写道:“一人站着一人卧,两个小人地上坐;家中还有两口人,退回娇儿细琢磨。” 范纯仁接过清单仔细琢磨,羞愧不已,于是改变原来的主意,决定简朴办婚事。

原来,范仲淹的四句话是个字谜,谜底是个“俭”字(原繁体字“儉”)。 范纯仁后来两次出任宰相,是个很有才华的政治家。

以诗教子

教育家陶行知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常劝孩子在少年时代要勤奋学习,莫误好时光,曾作诗赠给孩子:“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蹉跎悔歧路,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冯玉祥将军的长子冯洪国从小随父亲南征北战,14岁时被父亲送往苏联中山大学读书,19岁时父亲又送他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炮兵专业。抗战时期,冯洪国前往重庆陆大读书,冯玉祥送别儿子时,为他题诗一首:“背负甚重,压得腰痛;咬紧牙关,硬不出声;坚决忍耐,向前行进;目的达到,轻松光明。”这首诗不仅是对洪国的鞭策,也是他今后生活的写照。

遗书教子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不仅诗书画自成风格,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有其独特见解。他平时常用各种方法培养儿子的自立能力,到临终留下遗书给儿子:“淌自己汗,吃自己饭,自己事业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联语教子

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父亲曾经给他留下一副对联:粗衣淡饭好些荼,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这副对联使林则徐终身受用不尽,终于成了流芳百世的民族英维。林则徐继承家风,也给子女留下了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不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此联说明林则徐不愿后代在自己营造的“安乐窝”里坐享其成,而是希望他们艰苦奋斗,自强自立,成为有用之才。

“章程”教子

著名作家老舍有一套与众不同的教子“章程”:一是不必非考100分;二是不必非上大学不可;三是应多玩,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四是要有个健壮的体魄。老舍认为:孩子将来做一个“诚实的车夫”或者凭手艺吃饭的工人,比做贪官污吏强得多。所以他明确要求不可虚荣,不可贪得,诚实虚己,自劳自力。这种朴实的道德品质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篇二:淄博历史名人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所著《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光辉的短篇小说集。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山东淄川人,出身于一个破落的读书世家。由于受家庭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少年时代就醉心于科举,19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振一时,但后来却屡试不第,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以教书授徒为业。72岁时才授例得一名岁贡。正是这种坎坷的生活道路,使他对清王朝黑暗的统治有深刻的体会。为了发泄自已的不满,他“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驻成孤愤之书”,写就一代名著《聊斋志异》。这部著作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现行本共有491篇作品,有的作品出自作者的见闻,有的作品是对过去题材的发展和创造,但绝大多数篇章是根据搜集来的民间传说编写的。他通过塑一些可受的妖狐鬼怪形象,尽情地鞭挞了腐朽的封建社会和科学制度,热情地讴歌了自由、个性解放和反封建礼教精神,满怀激情地赞颂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揭露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榨。反映社会现实,为劳动人民伸冤,是这部著作最深刻的思想内容之一。 齐桓公(?—前643),名小白,系姜齐第15代国君,在位43年。公元前685年, 齐襄公被杀,小白与公子纠回国争位,被管仲一箭射中衣带钩,几乎丧命。小白乘势装死,骗过管仲,加紧赶路,在高等人的接应下,夺得君位。他应鲍叔牙之谏,从鲁国接回管仲,任以国政,尊为仲父;进行改革。他依靠群臣智谋,实行“参其国而伍其鄙”、“作内政而寄军令”、“相地而衰征”等政策,又即山铸钱,煮海为盐,使齐国大治,国富兵强。外交上亲邻国,退还所占鲁国、燕国的土地,讨伐淫乱诸侯,一战即服莱、莒等31国。当时,周室衰微,诸侯强暴,狄人南侵,中原不安,他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帮助燕国打败山戎;并存邢救卫,制止了戎狄对中原的进攻;又联合中原诸侯南攻蔡、楚,与楚盟于召陵;还曾平定东周王室的内乱,干预诸侯国君的废立。前651年举办葵丘之会,周襄王派人参加。他在位43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公元前645年,管仲、隰朋等人相继死去,桓公不听管仲遗言,又起用佞臣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三人乘机作乱,桓公被饿死,尸体停放67天才得收敛。齐国由此中落。今临淄区郑家沟南二王冢传为他和齐景公的墓。齐故城西北有高台,名“桓公台”,传说是他会见诸侯和检阅兵马的地方。

鲍叔牙(?—前644)齐人,与管仲为友。以善于知人为后世所称道。公元前694年,齐襄公淫乱无常,襄公诸弟纷纷外逃。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鲍叔牙辅小白,逃到莒国。公元前685年,齐国内乱,国君被杀,他得到消息,带小白抢先回国,打败公子纠,夺得政权。小白即位为桓公,要任他为相。他推辞说:“您要治理齐国,我与高即可胜任;若想称霸诸侯,非管仲不可。”又说管仲有五大长处,都超过自己。他劝小白别计一箭之仇,请回管仲,委以重任。管仲相齐后,叔牙甘居其下,一起治理国政。管仲下世后,鲍叔牙继管仲为相,周年而殁。后来,鲍叔知人与管鲍之交的故事一直作为美谈,流传于世。管仲曾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淄博历史名人(古代部分)

1,赵执信 生于康熙元年(1662年)卒于乾隆九年(1744年),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殿试二甲进士, 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升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

2,赵振业,明天启乙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入清以后,作过山西、江南两布政司参议。青州府益都县颜 神镇人。赵执信曾祖父。

3,赵进美,明崇祯庚进士,入清以后,官至福建按察使。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人。赵执信叔 祖 。

4,孙廷铨,字枚光,颜神(今博山)大街人官至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1662年(康熙 元年),官拜内秘书院大学士,入参机务

5,蒋天珍,清道光年间山东博山人,官居太常寺卿,国子监祭酒从四品,捐地建博山炉神庙,洪觉寺,并重修 红门,及颜文姜祠建筑群,蒋今长之子,死后葬于博山城西二槐树。

6,蒋今长,清嘉庆年间山东博山人,官居中书科中书舍人,捐修博山颜文姜祠山门,永济桥,玉皇宫等建筑, 三子蒋天珍,蒋天锦,蒋天钧皆在京为官。死后葬于博山城西二槐树。 7,董永,西汉千乘人(今淄博市高青县高苑城古城)被列入宣传封建伦理道德的《孝子传》。后来董永 被封了个小官,死后葬在周村城东南方的大埠山上,其墓至今仍保持原祥。11,陈仲,名定,也叫陈 仲子,田仲,於陵中子等,是战国时的著名贤士。

8,林放,字子邱,春秋鲁国人,是孔夫人的得意弟子之一

9,欧阳高,字子阳,高青人,西汉今文《尚书》欧阳之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10,胡母生,字子都,临淄人,西汉今文经学之一公羊学派的代表人物。 11,主父偃(?-前126年),武帝时期名臣。临淄人,

12,王应统(1664—1715),字绪光,号敏斋,祖籍山东长山县,出身书香门第 为山东总河中军副将改 任神木副将。后又历任江南总漕中军副将,文登副将等。提升创业河北总兵,镇守怀庆。

13,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另柳居泉士,山东淄川人 创作出《聊斋志》异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 文学遗产。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14,毕自严,周村王村镇西铺村人, 明天启年间官至户部尚书。子毕际有。

15,毕际有,周村王村镇西铺村人,曾官至江南扬州,后因事受牵连,罢官回乡。父毕自严。

16,刘鸿训(1565—1634),字默承,号青岳,周村太和庄(又叫刘家寨子)人崇祯即位任命这礼部尚书 ,东阁大学士又提拔为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即宰相),主持朝政。 17,刘一相(1542

扬州名人故事

—1624),行二,字维衡,号静所,又号顷阳。周村太和庄人被任命为山西泽洲高平县 知县升为南京吏科给事中迁为陕西按察院司佥事,分巡陇右道 山卫知事。山西稷山县知县

18,孟雒川 ,济南府章邱县旧军镇人,阜祥,泉祥,瑞蚨祥,瑞蚨祥东家

19,史朝佐,字君辅,祖籍武定州人。被皇帝授翰林院庶吉士、监察御史任为贵州巡抚被晋升为太仆寺少 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晋升他为兵部右侍郎、兵侍郎等职 20,顾炎武,字宁人,又名绛、亭林,曾自称蒋山庸,江苏昆山人

21,李少君,字云翼,武帝时期齐国方士,临淄人,

22,淳于意 (约公元前205-?)临淄人,西汉初期著名医学家,因曾任齐太仓长

23,薛凤祚(Xue Fengzuo, 1600-1680)中国数学家、天文学家。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卒于 清康熙十九年(1680)。字仪甫,山东益都金岭镇(今山东淄博)人。 24,扁鹊,姓秦,名越人,又号卢医,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 前三一O年),祖国医学的开创和奠基者,齐国人,被后世誉为“医圣”。 25,贾思勰,生卒年不详,北魏(公元386~543年)时人,曾任高阳(今山东临淄西北)太守。所著《齐 民要术》为我国人类文化史尤其是科技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26,李化熙(1593-1669),字五弦,号长白小樵。祖籍山西省盂县,李化熙先后被任命为河州府推官、 河间府推官、天津兵备道、四川巡抚等职。他接皇帝圣旨周村今日无税,天天今日。

27,辕固,又名辕固生(“生”是“先生”的意思),今桓台县田庄镇辕固村人,是西汉《诗》学四大流 派之一《齐诗》的创始人。

28,蒋天钧,清道光年间山东博山,官居礼部次郎,与兄弟蒋天珍捐地建炉神庙,修洪觉寺(蒋家祠堂)今博山 公园北, 并重修红门,及颜文姜祠建筑群 。蒋今长之子。死后葬于博山城西二槐树。

29,高珩(1614~1696)字葱佩,号念东,淄川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入清宫至刑 部左侍郎,为清初有名诗人,

30,刘德培(?~1863)字雪田,后改为春田,淄川区开河村人反对清王朝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

31,孙之獬,山东博山和尚房村人,明天启年间进士,官至侍讲,清兵入关请降, 清世祖赐礼部右次郎

32,毕道远(1810-1889)字仲任,号东河。淄川县万家庄(今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万家庄)人。初任翰林院 散馆检讨、山西正主考官、记名御史、司经局洗马。1851年(清咸丰元年)充国史馆纂修,后历任翰林 院侍讲、侍读学士,文渊阁校理,顺天乡试同考官、广西正主考官,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兼礼部侍 郎、兵部侍郎,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总督仓场。1882年(清光绪 八年)授都察院左都御史、顺天乡试副主考兼署兵部尚书。后任礼部尚书、经筵讲官、武英殿总裁、 玉牒馆副总裁兼管顺天府府尹。

33,焦云龙(1840-1901)字雨田。长山县丁家庄(今属淄博市周村区贾黄乡)人。历任陕西省三原、安康、 富平、长安、咸宁等县知事,绥德、商川知州,潼关厅同知等职

34,蒋其纶,清道光年间山东博山人,著名篆修。清人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三十卷初刻本题:"汉太尉 南阁祭酒许氏记,安邱王筠撰集,相国寿阳祁春浦夫子鉴定,益都陈山嵋、晋江陈庆镛订正,博山蒋 其崘书篆。"

35,吕尚 姓姜,名尚,字子牙,东吕乡东吕里人(今日照市东),其先祖伯夷掌管四岳有功,封于吕( 今河南宛县),子孙从封地改姓,故名吕尚。封吕尚为齐侯,都营丘,是为齐太公。

36,齐桓公 (?~公元前643年)吕(姜)姓,名小白,是春秋时吕(姜)氏齐国第十五代国君。推行“尊王攘 夷”的政策,救亡扶危,以顺讨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7,晏婴(约公元前585年~前500年)字仲,谥号“平”,故后人也称其为晏平仲,或尊称为晏子。齐国 夷维(今山东省高密)人。他继任齐国正卿,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执政近五十年,是春秋时期 和管仲齐名的政治家。

38,仇维祯,字庸足,淄川县东官庄村人出生于穷苦人家,在明朝天启、崇祯年间,先后任户部、礼部、 刑部、兵部四部尚书,领北京兵部大司马衔。顺治皇帝下旨赐御葬,并亲笔御书茔林正面碑文:“赠 资政大夫、南京户部尚书、北京兵部大司马仇公维祯之墓。”并让山东巡抚张玉衡亲自督建仇家石林。

39,管仲(约公元前730年—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南)人管仲辅 佐齐桓公近40年人们把他安葬在齐国都城临淄城南的牛山上,为他树立了高大的石碑,永远纪念他对 后世的功德。

40,鲍叔牙 (?~公元前644年)临淄人,春秋时齐国大夫,管仲、鲍叔牙多年友善,叔牙深知管仲有非凡 从公元前681年开始,齐桓公在这一旗帜下向外发展,取得了极大成功,雄霸中原三十多年。的治世 才能,始终如一地礼让、尊重、信任。

41,田穰苴 生卒年代不详,春秋末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因曾居官大司马,故历史上多以司马穰苴称他。齐 景公亲到城外迎接,并拜他为大司马,使掌兵权。

42,齐威王(?~公元前320年) 名因齐,田齐桓公田午之子。公元前356年继位,在位36年。以善于纳 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

43,孙膑 战国时杰出军事家。齐国阿(山东聊城地区)人,是春秋时期著名兵法家孙武的后代,原名孙宾 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了《齐孙子》即《孙膑兵法》竹简。经整理考证,得知《孙膑兵 法》分上下两编、30篇,1.1万多字,是我国古代军事著作 44,齐宣王 (?~公元前301年) 田辟疆,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4年 ,燕国发生内乱,他乘机发兵干涉。只50天就攻占了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市),几乎灭亡了燕国。

45,田 单 临淄人,系田氏王族远房子孙,世居安平(今临淄区皇城镇石槽盛),战国末以败燕复齐之 功,封安平君,相齐襄王。

46,左思 (约公元250~305年)字太冲,临淄人,西晋时著名文学家。《三都赋》构思十年乃成。一时京 城豪贵之家竞相传抄,洛阳纸张为之昂贵。左思由此,名倾“太康文坛”。 47,左棻(?~公元300年)字兰芝,临淄人,西晋时女文学家,是我国最早的女诗人。晋武帝贵人也。永康 元年三月十八日薨 四月廿五日葬峻阳陵西徼道内

48,房玄龄 (579~648)名乔,字玄龄,号乔松,临淄人。公元637年(贞观十一年),唐太宗诏封房玄龄 等14位开国功臣为世袭刺史。卒后,太宗令其陪葬“昭陵”,谥号“文昭” 49,段成式 (约803~863年) 字柯古,临淄人,唐代文学家。系唐朝开国功臣段志玄裔孙。官至太常少 卿

50,高溪 字号白兔先生 男 春秋齐国世臣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等作乱,杀齐襄公自立,他用计诛除乱党, 拥立公子小白为齐桓公.

51,宁戚 又作宁武 男 卫固人 春秋时齐国大夫,相国管仲用为大司田,主管农业生产,著有<<相牛经>> 一卷

52,国佐 男 春秋齐国世臣 公元前589年晋,鲁,卫,曹合兵伐齐,齐败.他游说晋国主将欲克,订盟于袁娄

53,王廷扬,山东周村人康熙二十三年中武 举,但不喜做官,一生隐居于市 王应统父亲 54,刘孔怀,山东周村刘家寨子人,刘洪训之子

55 ,左熹, 临淄人过太原相、弋阳太守,后升殿中侍御史 左思父亲

56,段文昌,临淄人唐穆宗时(812~824)宰相。段成式父亲

57,段安节,临淄人唐代音乐家,官朝议大夫,著有《乐府杂录》《琵琶故事》各1卷。段成式之子

58,徐文骧,周村油坊街人,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 59,韩源 周村韩家窝(阿)村人 太仆寺卿管少卿事

60,韩取善周村韩家窝(阿)村人(万历五年,1577年)又考中进士,任工部主事。山西按察司分巡冀北道按察使

61,韩萃善 周村韩家窝(阿)村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 考中进士,授官常州府推官;

62,徐华清(1788-1850)字际唐。临淄县(今淄博市临淄区)徐家圈村人临淄历史上惟一的武状元直隶提标 右营游击,后升任甘肃省参将升哈密协副将擢升福建陆路提督。后谥“威振侯 63,翟凤翀(公元1577-1634),字尔腾,号凌玄,山东淄川西河人,明末名臣。历任直隶吴桥(今河北省吴桥县)、邱县(今河北邱县)等地知事,河南道御史、辽东巡抚、山西按察使经历、南京光禄少卿、大理寺少卿、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等职

64,任浚(睿),字文水,号海王(一说字海王号汶水)。生于明万历二十三年(乙未,1595),卒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正月初二日,年六十二岁。益都县夏庄(今博山区下庄乡下庄村)人。

初任芮城知县,又调任榆次,御史监军大梁清军入关后,任浚被召入京,授户部左侍郎,督理京雀钱法。又晋都察右都御史。因管漕粮有法,三年后迁为刑部尚书

65,孙宝侗(1638--1677)字仲愚(一作仲孺)清初颜神镇人,是相国孙廷铨的次子(长子宝仍是赵执信的岳父王渔洋的妹夫),著有《惇裕堂集》行世。

临淄名人

1、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受封为梁国公,官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

2、段偃师,唐初齐州人(现山东临淄),隋末为太原郡司法书佐,从李渊起兵,官至郢州刺史。

3、段志玄(?~642),唐初齐州人(现山东临淄),唐代开国功臣。贞观十一年改封为褒国公,拜右卫大将军。加镇军大将军。十六年病卒,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陪葬昭陵,谥号“忠壮”一说是“庄肃”。

4、段文昌,生年不详,卒于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宇墨卿,一字景初,祖籍齐州临

篇三:扬州小巷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s="txt">摘要:本论文从饮食文化旅游的角度出发,选择古朴的扬州小巷为研究对象,以曲折纵横、交叉神秘的小巷饮食文化折射悠久、韵味十足的扬州古城饮食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扬州“小巷游”旅游产品,为扬州市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提升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及查阅前人研究成果,对扬州小巷这一实物旅游资源进行目标市场调研与价值评价,进而探索塑造从饮食角度出发的扬州“小巷游”品牌的有效方法,使其区别于上海小巷、北京胡同,自成一派,拓展扬州市旅游产品开发的新思路,为扬州旅游业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提升扬州古城的整体旅游价值。

关键词:饮食文化;扬州小巷;文化产品;

A Preliminary Study on Exploitation of Tourism Product of the Historic

Lane in Yangzhou

Abstract: This thesis chooses to do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 lanes which appeal to b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 Yangzhou,making an effort to refract the lingering charm and lasting appeal of this old city.These lanes with many twists and turns are appropriate to be packaged as characteristic local tourist products .Investigating the course of the form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n the base of the large information from the literatures of the letters and pictures.This thesis evaluates the available tourist resources and explores th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methods as well as points out and explain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historic lanes and blocks in Yangzhou.All these efforts are focused on developing a distinctive and unique way on the exhibition and further protection of historic lanes in Yangzhou ,really making

them different from such like areas as lanes in Shanghai and BeijngHutong.Moreover,figuring

out a better solution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tourism value of the entirety city of Yangzhou. Keywords: Historic Lanes in Yangzhou; Cultural Products; Innovative Pattern

目录

一、扬州小巷饮食文化旅游的资源禀赋 ................................................................................ 3

(一)扬州饮食文化特点 ................................................................................................ 3

(二)扬州小巷发展特点 ................................................................................................ 3

二、扬州小巷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优势 ............................................................................ 4

(一)小巷蕴含独特古城文化 ........................................................................................ 4

(二)小巷“以景围景”,形成景点集群 ...................................................................... 4

(三)小巷中盐商与名人故居密布 ................................................................................ 4

三、扬州小巷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措施 ............................................................................ 5

(一)整合现有饮食品类,挖掘扬州文化深刻内涵 .................................................... 6

1.适当保留传统经营品类 ......................................................................................... 6

2.增添新颖产品形式 ................................................................................................. 6

(二)营造真实的场景和氛围, 提升扬州文化内涵 ..................................................... 6

(三)推广扬州早茶休闲文化 ........................................................................................ 6

四、结 语 .................................................................................................................................. 7

参考文献 .................................................................................................................................... 7

一、扬州小巷饮食文化旅游的资源禀赋

(一)扬州饮食文化特点

扬州饮食,古已有名。扬州饭店酒肆,名菜名点,驰名中外。两千年前的西汉时,扬州菜就有“天下之至美”之誉。清代,上自帝王,下至百姓,对扬州饮食精巧、味道鲜美无不称道。扬州菜属于淮扬菜系,主要特点是:选料严格、刀工精细、主料突出、注意本味、讲究火工、擅长炖焖、汤清味醇、浓而不腻、清淡鲜嫩、造型别致、咸中微甜、南北皆宜。扬州名菜的代表有:红楼宴、三头宴、全藕宴。

扬州小吃亦久负盛名。扬州的小吃以嫩酵、温水面团、油酥、面条和应时点心为主。点心以薄皮大馅、皮陷配合相宜、馅心多变、适应时令而擅长。面条糯韧多重汤汁、覆盖各式浇头而味美留连。风味小吃多以应时野疏配以荤腥和腊味、果脯、蜜饯制成馅心,随季节而变。点心调味趋于新鲜、香酥、突出主味。

表2 扬州名菜名点一览表

(二)扬州小巷发展特点

方圆十里路,市井小巷遮。素有“巷城”之称的扬州,自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曾经是中国古代繁华的商业城市,历史悠久,文化昌盛,自然风光优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近年来扬州市政府提出了“护其貌、显其颜、保其韵、铸其魂”的名城保护思路。在此基础之上,大量扬州古巷得到保护和整治,在保留古迹的同时统筹规划开发,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旅

游资源,总体提升了扬州的旅游价值。[2]正如扬州人所说:“巷连巷,巷通巷,长巷里面套短巷”,小巷与小巷纵横交错,处处相同,密布如网。这种随意为之、顺势为之的小巷格局,得便利之乐,免拥塞之累,有闲雅之趣,无吵杂之扰。

二、扬州小巷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优势

扬州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即瘦西湖、个园、何园、大运河,为留住一日游的游客,各式具有扬州韵味的景区资源亟待开发和推广。小巷独具古城的深厚文化底蕴,属形式新颖的旅游资源,应作为特色景点着力开发。 以发展扬州特色旅游,宣传古城悠久文化为目的,打造扬州“小巷游”这一产品具有以下发展优势:

(一)小巷蕴含独特古城文化

扬州古街巷展现的不仅是房屋店铺和进出的通道,更为重要的是留下了经过多年积淀的丰厚文化遗产,如,建筑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并由此拓展出了独特的扬州城市文化。

以饮食文化为例,扬州的街头巷尾散落着独具地方特色的市井小卖。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固定地点的小卖吃食,像一年四季的五香茶叶蛋、油端子、筒而糕、油炸臭干、熏烧摊、薄饼;春、夏、秋季卖的凉粉、刨凉粉;春、秋、冬季卖的炕山芋等。另一类是挑着食担走街串巷叫卖的吃食,像挑着货担、敲着凸脐小铜锣卖汤圆、卖馄饨、饺面的;晚上不敲不喊只点一盏方形玻璃灯卖回卤干、豆腐脑的等。[3]

(二)小巷“以景围景”,形成景点集群 将各式景点连串一体,能够形成整体影响力。东圈门巷的江泽民旧居、安乐巷的朱自清故居、北柳巷的董仲舒故居;老字号富春茶社坐落于小巷之中;个园、何园、汪氏小苑、卢氏盐商住宅都是深藏于小巷之中,四通八达的小巷将各式景点连串一体,能够形成整体影响力。[2]

(三)小巷中盐商与名人故居密布

“品一口一个故事,尝一口一段风情”。扬州饮食文化是“小巷游”旅游产品开发的首选对象。扬州古巷与扬州城的历史一样悠久,记载了城市发展的轨迹,一代又一代

的人们在街巷中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精神,走进它,可以最深刻、最直观地感受到扬州城市的发展脉搏和深厚内涵。

以弥陀巷为例,这条巷子以巷北端的弥陀寺而得名。据扬州文史专家顾一平在《弥陀巷琐记》中写道:“弥陀巷巷址原为天宁寺的弥陀殿。明嘉靖年间,拆建新城后,改建弥陀寺院,因称弥陀巷”。[4]此巷长不过300米,宽一两米,看上去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巷子,但在历史上却住过许多名人学者,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的故居“朱草诗林”位于弥陀巷46号小花园巷。冶春后社诗人吴召封、吴瘦石祖孙以及“半部书屋”主人赵芝山、当代著名诗人毕朔望也都曾居于此巷。

表2 扬州名人故居一览表[6]

三、扬州小巷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措施

扬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巷城。历史给这座城市留下了500多条独具文化魅力的小巷。小巷虽小,却典藏了许多伟人和历史名人的故居,同时也散存着繁盛一时的老字号店铺,如闻名遐迩的富春茶社至今传承着扬州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的精髓。本论文通过研究扬州“小巷游”产品的开发,丰富扬州旅游景点,整合整体旅游资源,并开发新模式下的旅游产业链,彰显扬州旅游新亮点。

标签:扬州 名人 故事 扬州名人作文 扬州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