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评论 > 正文

评论徐志摩

时间:2017-05-2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徐志摩诗歌赏析

徐志摩诗歌赏析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1916年赴津京求学,曾师从梁启超。1918年赴美留学,1919年9月毕业于克拉克大学历史系,1920年9月获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然而,他放弃了进而取得博士学位的机会,怀着对罗素的崇拜之情,转投英国剑桥。当时他并不知道,由于罗素在战争时期的反战主张早已被剑桥大学除名,所以,当徐志摩好不容易进入剑桥后,突然失去了目标,将所有的才情都转移到了爱情和文学上。同时,剑桥在徐志摩的心中也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情结,一个永远的梦想。将“剑桥”(Cambirdge)称为“康桥”不仅仅是徐志摩在翻译上的独创,而成为了徐志摩诗情的标识。

徐志摩的诗歌主要收在《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翡冷翠”,意大利的文化名城,现通译“佛罗伦萨”)、《猛虎集》(1931)和他

评论徐志摩

去世后编辑出版的《云游》(1932)四部诗集中。从徐志摩诗歌写作的时间顺序看,总体上表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随着理想的越来越渺茫,情绪也变得越来越焦急和消沉。在《志摩的诗》中,诗人的情绪是快乐的,因为他正满怀希望。即使他已经知道,这一理想几乎没有实现的希望,他也要“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夜加鞭”(《为要寻一个明星》)。正是怀着这样的理想,他在《先生!先生》、《叫化活该》、《谁知道》、《太平景象》等诗中对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表示了人道主义的同情,在《残诗》中,借清朝的末代皇帝被逐后故宫的荒凉景象,感叹了当时国家的破败。到《翡冷翠的一夜》,他的热情几乎完全消退了,剩下的一方面是焦急,一方面则是失望。

他曾说:《翡冷翠的一夜》“可以说是我生活上的又一个较大的波折的留痕”(徐志摩:《〈猛虎集〉序》)。《再不见雷峰》借杭州西湖旁雷峰塔的倒掉,发泄了自己对现实的愤慨:“这塔是镇压,这坟是掩埋,镇压还不如掩埋来得痛快!”《大帅》、《“人变兽”》等现实题材的创作,也比《太平景象》中的感情更激烈。但在诗人心中,还保留着那位“学一个海鸥没海波”的“女郎”(《海韵》)。再到《猛虎集》,诗人几乎完全绝望了。不但感叹“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而且爱情诗也堕落到了“得!我再亲你一口:热热的!”(《活该》)这样庸俗的地步。而由于他曾写下“花尽着开可结不成果,思想被主义奸污得苦!”(《秋虫》)以及“青年的血,尤其是滚沸过的心血,是可口的:——他们借着普罗列塔里亚的瓢匙在彼此请呀请的舀着喝”(《西窗》)这样的诗句,更成为了左翼作家批判的对象。

徐志摩诗歌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对理想的追求,二是对现实的不满,三是对爱情的歌唱。徐志摩曾说:“我的友人多叫我‘理想者’,因为我不开口则已,一开口总是与现实的事理即使不相冲突也难符合的”(徐志摩:《天下本无事》,《晨报副刊》,1923年6月10日)。徐志摩的理想,就是先进文明的资本主义。具体地说,就是“英国工党式”的政治模式。在他的早期诗歌中,可以看到五四时期特有的时代气息和乐观精神,可以看到诗人希望祖国早日摆脱贫穷落后,走向进步繁荣的强烈愿望。徐志摩的一生,就像他在《婴儿》一诗中所说的那样,一直在“盼望着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因此,对理想的追求,既是徐志摩早期诗歌的主要内容,也

是他的诗魂。对现实不满,是因为理想得不到实现,而对爱情的歌唱,又多半是借“情诗”表达的政治理想。因此,徐志摩素有“诗哲”之称。茅盾曾说:“志摩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开代’的诗人”(茅盾:《徐志摩论》,《现代》2卷4期,1932年12月)。《雪花的快乐》(写于1924年12月30日,最初发表于《现代评论》1925年1月17日出版的1卷6期,后收入《志摩的诗》)是徐志摩早期的一首有名的爱情诗,也是一曲飘在半空中的理想之歌:“假若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中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这朵潇洒的雪花,不去冷寂的幽谷,不去凄清的山麓,也不去荒街,而认清了她要去的花园。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来看,他的爱情诗虽然与他的爱情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但也十分明显地寄托着他的政治理想。“志摩的许多披着恋爱外衣的诗不能够把它当作单纯的情诗看的;透过那恋爱的外衣,有他的那个对于人生的单纯信仰”(茅盾:《徐志摩论》,《现代》2卷4期,1932年12月)。雪花的潇洒,正表现了诗人的从容和自信。

徐志摩诗歌在形式上变化多样,既写散文诗,也写自由体诗,当然也写富有建筑美特点的新格律诗。但徐志摩的新格律诗很少有整齐划一的形式,在诗行的排列上,更注重在错落有致的变化中保持整体的谐调,更具现代风格。《为要寻一个明星》是徐志摩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

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第一、四行用长句,第二、三行用短句,而三、四行实际上又是

一、二行倒装后的重复,而且节节如此。《雪花的快乐》每节的结构更为复杂,但由于它也是节节如此,同时又能做到不露痕迹,表现出诗人非凡的艺术才华。徐志摩诗歌并不刻意追求词藻的绘画美,但富于想象力,又善于驾驭现代汉语中的各种雅俗语言,因此,在文词的使用上也常常表现出“香艳”或“浓艳”的特点,甚至以丑为美,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有着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香艳”如《她是睡着了》:“看呀,美丽!三春的颜色移上了她的香肌。”《罪与罚(二)》:“肉鲜鲜的引诱”,“鲜艳的沉沦”等;“以丑为美”如更接近他的散文风格的《婴儿》:“她那眼,原来像冬夜池潭里反映着的明星,现在吐露着青黄色的凶焰,眼珠像是烧红的炭火,映射出她灵魂最后的奋斗,她的原来朱红的口唇,现在像是炉底的冷灰。”

徐志摩诗歌在音乐美方面的贡献最为突出,影响也最为深远。在理论上他将音乐看作是最为重要的诗美因素。他在《诗刊放假》中说:“正如一个人身的秘密是它的血脉的流通,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浪动。??行数的长短,字句的整齐或不整齐的决定,全得凭你体会到的音节的波动性”。他的作品几乎全部采用当时的口语,就是现在的读者读来也琅琅上口,韵味十足。在这方面,

《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一首》和《再别康桥》都堪称经典。《沙扬娜拉一首》是音乐美的代表: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一首》是组诗《沙扬娜拉》的最后一首。组诗原为18首,写于1924年5月随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期间,最初收在《志摩的诗》初版本中,诗集再版时,作者删去了前17首。这首只有五行的小诗,充分体现出徐志摩诗歌的婉约之风,虽然带有浓郁的脂粉气,但词藻却并不浓艳,没有用“雪白的肌肤”、“艳红的嘴唇”、“云霞般的和服”等的艳词俗字,而是准确地抓住日本侍女在与客人道别时的一瞬,用“温柔”、“娇羞”、“忧愁”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词汇,道出了说不尽的温情,画出了一个侍女动人的形态和神态,特别是最末一句“沙扬娜拉”的款款道出,犹如一幅余音缭绕的娇美图。徐志摩的诗歌形式自由而又都精巧典雅,深得白话新诗的精髓。《沙扬娜拉一首》单看是一首标准的自由体诗,然而,他却用大致相同的形式一口气写了18首,于是,一个新的“格律”形式就诞生了。新旧格律的本质区别在徐志摩诗中表现得最为鲜明。

篇二:一路解读徐志摩

一路解读徐志摩

陈宇

多年前,我到上海同济大学拜见陈从周先生。过去为收集徐志摩史料,我曾写信请教过他。他撰写的《徐志摩年谱》一书,几乎是所有研究者案头必备的书目。他见过徐志摩;他的妻子是徐志摩的表妹;徐志摩前妻张幼仪及子侄,每遇遗著出版及故里徐家大小事宜多找他商量;徐志摩儿媳张粹文还跟他学过画。因之,他对徐志摩的了解是相当详尽的。

如今,见过徐志摩的人实在已如凤毛麟角,因之我很想听听他对徐志摩的印象。他不假思索地用四个字概括:“一介书生”说罢站起身来,一步一挪地到另一个房间去了。回来时,只见他手持一卷轴,在我面前缓缓展开。说实在的,我见过不少徐志摩的照片,但跟我想象中的相距甚远:徒有其“形”。唯独这轴上的画像,深深吸引着我。陈从周说,徐志摩照片虽不少,但他担心日久泛黄湮漶,形象失真,40多年前,先请画师胡亚光画成徐志摩头像,又恳请他的老师张大千补上衣裾并题款,完成了这幅《诗人徐志摩遗像》。陈从周告诉我,此非原作,原件现存大洋彼岸的美国——他送给了徐志摩之子徐积锴。徐志摩罹难时,徐积锴尚小,如今已到耄耋之年,子孙都生长在美国,对徐志摩根本谈不上什么印象。幸有这张画像,使其子子孙孙,在异国他乡,对徐志摩也有机缘参悟拜谒。难怪张幼仪曾感动地说:“从周爱摩之心,胜过儿孙辈”徐志摩死后,备极哀荣。但谁也没有料到,在他安寝九泉30年后,竟被掘坟挞伐,直到文革后多年才重建新墓。对于新墓,外面有种种猜测传闻。陈从周先生默然静听我讲述种种传言,显出早有所闻的神情。他说,徐志摩墓原在家乡硖石东山,是徐志摩父亲徐申如请当地工匠做的。文革后重建的墓是请他重画的图纸,改建在西山。形制大小和原墓差不多。说到尸骸,他喟叹道,早就荡然无存;也不是什么衣冠墓。说埋有一本《徐志摩年谱》是实,还有一块刻字石头也是实。那石头是他参加庐山风景区规划时所得金星之石。我迫不及待问刻的是哪句诗呢他说不是诗,而是记载墓从东山迁西山事。

我了解到,陈从周曾连连遭受不幸:文革中,只因一本《徐志摩年谱》,被诬替反动文人树碑宣传,横遭批斗;接着,相濡以沫40年的妻子撒手人寰;继而,远在美国读书的独子死于非命;最后,自己也险些被病魔夺去生命。他感慨良多,告诉我:我如今相信世上的“缘分”。这大概是他几十年人生经历的一种感悟吧。徐志摩去世那年他才14岁,因感念诗人的才华和命运,终为徐志摩写下了年谱,使诗人史料不致湮没于世,这大概就是他说的缘分吧。成年后他又娶了徐志摩表妹为妻,从而跟徐家几代人结下深谊,这也是缘分。他虽研究建筑,但徐志摩死时,他年少未有术业专长,不可能直接为建墓做点什么,可怎么也没料到,徐志摩坟墓最终竟由他亲手绘图重建,这也是缘分??我在古城西安找到了林徽因堂弟林宣教授。林徽因跟他情同手足,几乎无所不谈。他跟徐志摩也很熟。

林宣先生也已到耄耋之年。

我们听说的林徽因自视不菲,眼界颇高的传言,也从林宣介绍中得到证实。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后来她发现有个男作家叫林微音,她对其作品水平很不以为然,于是萌生改名之意。她征询林宣意见,林宣说有个朋友女儿叫“筠因”。她一听拍案叫好,从此改“音”为“因”,并说:“我不怕人家把我的作品误为林微音的,只怕日后把他的作品错当成我的。”

1931年,林徽因在香山养病,徐志摩常去看她,把她看作可以一诉衷肠的

人。林宣说,徐志摩去主要是为了“躲气”,“陆小曼生活奢侈浪漫,在上海搞得乌烟瘴气,弄得徐志摩心情很不好。他在北京城里有许多熟人,但没去,就是要上香山,并说‘我很不幸’,‘我只有到这里来了’他到香山跟我姐姐是叙旧,舒舒心气。他还说了很多陆小曼的不是。陆小曼也有优点嘛,他都不提。”林宣认为,徐志摩讲得有点夸张,且毫无自我反省之意,对此他甚有微词。林宣说,林徽因写诗常常在晚上,还要点上一柱清香,摆一瓶插花,穿一袭白绸睡袍,面对庭中一池荷叶,在清风飘飘中吟哦酿制佳作。“我姐对自己那一身打扮和形象得意至极,曾说‘我要是个男的,看一眼就会晕倒’梁思成却逗道,‘我看了就没晕倒’,把我姐气得要命,嗔怪梁思成不会欣赏她,太理智了。”徐志摩每次上香山,家人都叫林宣作陪。他告诉我:“我和徐志摩都住在香山的甘露旅馆。每天吃了早饭就去林徽因住处,我们的中晚餐一起吃,夜里回来。”林徽因徐志摩谈诗论艺时,他就坐另一旁看书。长期以来,人们对徐志摩跟林徽因的关系,往往偏重于个人感情纠葛的一面,我们则更希望了解徐志摩对她创作上的影响,于是谈起他俩喜欢的作家作品。林宣用英语念道:拜伦、雪莱、勃朗宁??我们问在香山读的那些书哪来的,他说都是徐志摩挑选送去的。林宣也说:“林徽因受徐志摩影响最大的是诗。他们的共同兴趣也较多。”这种灵性上的和谐与共鸣,就绝非张幼仪和陆小曼所能为的。

据说,徐志摩坠机身亡,林徽因留得一块飞机残片,悬于卧室,寄托哀思。林宣回忆道,他陪徐志摩下了香山后不久,就听到徐志摩再次北上飞机失事。关于林徽因保存飞机残片,确有其事。但不是一块,而是两架飞机的两块残片,并且都是由梁思成去取回的。一次是抗战期间,林徽因当飞行员的胞弟林恒在对日空战中阵亡,梁思成参与后事处理带回的。另一次即徐志摩出事时,林徽因叫梁思成马上赶去济南取回的。林宣说两块残片他都见过,有烧焦的痕迹,都用黄绫扎着,放置地方并无定所。

世事沧桑,人间巨变,徐志摩身后诸事如今又怎样经陈从周先生介绍我到硖石访问了徐志摩的族人。

徐嘉先生是徐志摩之侄。我跟徐嘉谈及徐家旧事,从他的感情倾向里,我很快看出徐氏宗亲对张幼仪的敬重。徐嘉与张幼仪母子关系密切。1985年、1990年及1997年徐积锴三次回海宁祭扫父亲坟墓,都由徐嘉作陪。如今徐积锴已年迈体弱,对家乡纪念徐志摩活动以及筹建徐志摩纪念馆诸事,多委托徐嘉和陈从周参与处理。

在此之后徐嘉带我去见李鸿祥老先生。他是当时健在的徐氏近亲中唯一见过徐志摩的人。老先生年近九十,但耳聪目明。为引起他回忆,我特带去了一本徐志摩年谱,他居然不戴眼镜就翻阅起来。他说,当年他在徐志摩父亲办的电厂当经理,后来又长期协助张幼仪料理徐家产业。他讲,“张幼仪贤慧豁达,很有才干,口碑很好”。跟徐志摩离婚后,张幼仪在徐家伺候公婆,抚养儿子,管理家业,还热心公益事情,曾在硖石筹建中小学。徐志摩罹难后,她携子扶柩南返安葬,不知有多少硖石人为之洒一掬同情之泪。谈到徐志摩,李老先生说,徐志摩机灵聪明,人缘也好。虽出身富家,但对伙伴们却不分贫富,平等相待,一起嬉戏耍闹,十分随和。我问,徐志摩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略略一想,很简明地回答:“他始终是个孩子气十足的?大孩子?”保存徐志摩的墓碑,许逸云老先生功不可没,我采访了他。 许逸云老先生是东山中学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告诉我:“徐志摩的墓约在1966年深秋被红卫兵砸毁。墓碑断了,石墩开了,诗人的骸骨和衣服泼撒了一地……”他利用课余和星期天,栉风沐雨,走村串户,辗转打听。终于在硖石镇东南

三里多一个僻静处发现了原物。许逸云回忆道:“残碑已埋入土中,碑面扑地,浑身泥泞,几乎不能辨认。经当地群众协助挖出,一经翻身,几个大字赫然入目。?张宗祥题?一行小字也清晰可见。同时发现的还有后土碑及祭石台。”徐志摩墓碑终于见了天日。许逸云便委托村民悉心保护,自己不时下去照看。后来,一些有识之士也向上反映要重新修墓,许逸云便报告给当时县委书记(海宁先为县级建制),终于得到支持,邀请陈从周先生到硖石入主其事。1983年动工,清明节正式开放。徐志摩游荡哀号的孤魂,终于在故乡找到了一方栖附之地……

篇三:有感于徐志摩的诗歌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点评:

康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徐志摩曾在此游学。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在24岁以前, 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 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

的诗人的天命。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至深的情丝,在招 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诗句使用暗喻将“河畔的金柳”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景语化有了生命,温润可人;又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变了 “彩虹似的梦”。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 借用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如康河的水,一波三折!最后一节以

三个“悄悄的”与开始的一节互相对应。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徐志摩主张艺术的诗。注重诗的音乐美。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韵式上是二、四句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优美的节奏随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黄鹂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

有人说。翘着尾尖,

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

标签:评论 徐志 评论徐志摩的三个女人 徐志摩评论保证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