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评论 > 正文

对《祝福》的评论

时间:2017-05-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鲁迅小说《祝福》赏析

鲁迅小说《祝福》赏析

[摘 要] 鲁迅既是文坛巨匠,又是一面民族旗帜。鲁迅先生短暂的一生,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近千万字的文化遗产。他的作品,他的为人,他的思想,影响并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祝福》是鲁迅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犀利批判,同时表现了对他们的深沉的爱,代表了迄今为止文化启蒙的最高成就。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祥林嫂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毁灭的悲剧形象,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祥林嫂带着对死的困惑,象草芥一样离开那个不平的世界时,她不仅为自己的生命划上一个句号,同时也为那个世界划了个巨大的问号。

[关键词] 祝福,鲁迅,批判主义,封建社会,祥林嫂

一、作家及作品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100多篇。?? 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二、作品中人物形象分析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此文在如泣如诉的血泪控诉中,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对封建礼教,给予了强烈的鞭挞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祝福》是鲁迅写得最好的小说。他用“我”的眼光,把祥林嫂这个人物活生生地表现出来,把世态的苍凉,封建社会的黑暗暴露无遗。无论是从选事,还是从写作方法上来看,《祝福》都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在我看《祝福》以前,我一直以为,鲁迅只是一个思想前卫,语言犀利的作家。他的出名只是因为他的杂文和他的思想,但是在看了《祝福》后,我对他的看法改观,觉得他是一个凭着真本事而屹立在中国文坛上的。《祝福》一开始用一种很悲凉的手法渲染气氛,写那满天飘舞的雪花,让人们满目疮痍,感到荒凉和痛苦。然后鲁迅慢慢地用祥林嫂的死引出她的一生的悲剧。鲁迅的叙述很自然,把祥林嫂由逃走——打工——被绑走——再嫁——失夫失儿子——再打工——遭唾弃这些遭遇很完整地表达出来,没有丝毫的拘束。鲁迅没有在文中对祥林嫂表示同情,但是却能在叙述中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使大家同情祥林嫂,这表现他的深刻的文学造诣,我想这种文章写作方法是我们最难学习但是又是最需要学习的。我觉得文章最精彩之处是文章的题目“祝福”,文章为什么不叫“祥林嫂之死”呢?文章写的是悲剧,但是却用了一个很有希望的题目,这正是鲁迅最高明的地方,简单的“祝福”两

个字,把悲愤和希望都表现出来,引人深省。文章是表现生活的。而鲁迅的《祝福》是揭示生活,把当时的社会的黑暗愚昧展示给读者。祥林嫂第二个丈夫死了后,她回到鲁家打工,主人并没有关心她,而是在意她的表现比不上以前了,而且还认为她是个克星,在祭祀的时候不让她碰供品。祥林嫂用自己一年的工资去捐了条门槛,但是却仍然没有法子改变大家对她的看法,而她自己也过不了自己一关,迅速衰老,自己首先在精神上把自己杀死了。祥林嫂死在大年夜,但是却没有人把她当人看待,只是说她死的不是时候。我看完这篇文章时,觉得很压抑,好像要把那愚昧的社会推翻才能松一口气似的,我想,这就是鲁迅的精神力量吧。鲁迅用笔和黑暗作斗争,用文章来解放人们的思想,鲁迅堪称中国精神领域界的教父。鲁迅在文章中设计了一个麻木的祥林嫂,当她在面对别人的嬉笑时,眼睛呆呆地望着前方。我想,这也表达了鲁迅那当他面对愚弱的国人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吧。有人说,鲁迅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不这样认为,因为仅仅就是从《祝福》上面说来,鲁迅还是离我们很近的。离我们远的只是那封建社会和那愚昧的人们。

对于祥林嫂之死,围绕在她周围的每一个人———信奉理学的鲁四老爷、善女人柳妈等等都脱不了干系。这些曾经充满同情心的人们为什么最终使祥林嫂陷入绝境?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所致:

(一)、氏族社会遗留的婚俗,注定祥林嫂一生坎坷。早婚、买卖婚、抢婚,这就构成了当时鲁镇一带的婚俗,这些氏族社会遗留的婚俗,注定祥林嫂一生坎坷,为她的悲剧人生埋下伏笔。

(二)、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信仰习俗,成为祥林嫂巨大的精神枷锁。封建社会“从一而终”的贞节习俗使祥林嫂已无存活的条件,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祥林嫂最终在人们的唾弃与漠视中死去。

(三)、封建社会最隆重的祭祀习俗,最终将祥林嫂逼入绝境。鲁迅以其深邃的眼光,把笔触伸向民间文化的积淀层,把祥林嫂纳入婚俗、信仰民俗和祭祀习俗的网络之中,并让她在这些民间陋习的网络中无挣扎的力量,从而展示小说结局的必然性,道出作品的批判意蕴。

三、作品的艺术性

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一)、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真实。鲁迅先生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的手法,也就是主张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但这里的简练并不代表简单,而是用一条条细线勾勒出事情和事物的真实面貌。比如说在《祝福》中,小说一开头写“送灶的爆竹”,这既是点了“祝福”的题,同时也表现了鲁镇当时浓厚的节日气氛。这几句话也借自然环境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当时的中国农村依然充溢着迷信的思想。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比较简要地写了一下“福礼”的过程:“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自然如此”。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在“祝福”中充斥着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内容,还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以至于在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之后,还“家家如此”。最后,作者还对“祝福”的现场作了几笔描述“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浓烈的“祝福”气氛,也和下文中祥林嫂凄凉悲惨的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鲁迅先生曾说,作文章要有真情,去粉饰,少做作,勿买弄。而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城镇景致、人物的言行姿态,确实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二)、鲁迅先生也十分擅长于发掘蕴涵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来集中突出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作过详细的描绘,甚至不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常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来一段外貌描写,像《孔已己》中的“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寥寥数笔,就使读者对孔已己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接着通过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与原先的印象相互叠加。于是乎一个生动的人物就诞生了。我们从孔已己的破烂长衫,接着联系到他的所谓“君子固穷”,以及知道“回”的四种写法,可以清晰地看出孔已己是个穷酸迂腐的落第秀才,而这使人们对孔已己最后的“大约的确死了”没有太大的意外。又如《故乡》中也没有对闰土的具体生活状态作出过详细的描写,而是通过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

套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和闰土长大后的“灰黄的圆脸,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很薄的棉衣”作对比。闰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海边种田,终日劳苦的人,这很明显地写出了闰土的近况不佳,从而使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也写出了但是的社会背景是十分严峻的。鲁迅小说的这个艺术特点,使这些短小的篇目得以展现出更加丰富的社会内涵,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予人们强烈的艺术感受。

(三)、鲁迅先生擅长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像《药》中用夏瑜被狱卒打了嘴巴反而说打人者可怜的细节,突出了革命者夏瑜大义凛然的品格。又如《阿Q正传》用阿Q被闲人们打了,说是“儿子打老子”或是认为“自己是能自轻自贱的第一人,除去这?自轻自贱?便是?第一人?了”等等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了阿Q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征。再如《风波》中的九斤老太一次又一次地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农民的愚昧无知没有发生改变,又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没有联合起真正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鲁迅先生用“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明白无误,令人难以忘怀。

(四)、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他的文学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他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调整语言色调,营造艺术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抒情的笔调。像《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段优美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写出孩子们当时轻松的心情,与下文中难以看下去的社戏作对比,也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而在《故乡》中,作者以浓郁的抒情笔调,描绘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败的图景。少年时天真活泼的闰土,经过十多年生活磨难,变成了麻木的人。作者通过对闰土少年时期和成年后生活和精神的变化描写,揭示了

对《祝福》的评论

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折磨和封建观念的侵蚀下承受的深重灾难和人格的伤害。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冷骏的笔调。用来批判当时的封建思想和黑暗的社会。像《狂人日记》从头至尾就是写“我”自思有人要吃自己,把“我”对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杂糅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狂人出身于封建世大夫家庭,身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了对社会的恐惧。狂人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社会

篇二:高一语文-评于忠滨《祝福》

听课内容:《祝福》

教 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 课

评 课 人:温长军

评课时间:2009年5月21日

评课地点:高一语文办公室

参与人员:高一语文组全体成员

于忠滨老师《祝福》评课稿

有幸听了于老师执教的《祝福》一课。听完之后,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教师讲的再多,也是教师的;学生学的再少,也是学生的。” 于老师在这一堂课中贯彻了一条很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阅读的习惯。的确,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又应该是一个建造者,运用于教学中,既能驾驭教材,又能将自己的设想运用于课堂实践中。由于评课内容过多,而于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也很扎实,因此,我的评价将定位在他对教材的把握和整个教学过程这两个方面,粗浅的说说自己的看法。其优点在于:

一、教材把握充分:

《祝福》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课本人教版必修二中的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的第五篇。这一专题对于学生的要求是: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能概括提炼鉴赏方法,运用鉴赏方法参加鉴赏活动,在鉴赏活动中进行个性化解读、多元解读,开创新阅读的空间。

在本堂课中,于老师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

1、透过祥林嫂的眼睛看其内心;

2、祥林嫂死了,谁是凶手?

问题虽不多,但很有厚度与深度。从整体上来看,教师对教材的知识体系较熟稔,也能很好的驾驭教材。学生预习很充分,所以能积极思考,勇于回答问题。正因为这样,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动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教学过程的评价: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过去的“填鸭式”,“问答式”,“满堂灌”,学生就像容器,教师就不停的在课堂上往里灌输思想和内容。不管他们记住与否。而如今,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已开始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听了于老师的课,就给人这样一个感觉,他的课已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只是促进者,只是在适当时候给予评价和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已走进新课程。下面我就整个过程中的几点做具体的评价:

1. 导入简洁明了,紧扣主题。他用鲁迅先生的话导入:“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的眼睛。”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且与本文的主题密切相关。

2. 于老师尽力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充分思考,大胆回答。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知道现在的学生,还是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接受教学的方式,有一些同学一直以来都不愿意思考,不乐于回答问题,单单因为高中语文实施了新课改,他们就灵光突现,发生质的改变,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在这里,于老师最大的亮点就是对于学生的肯定,这种肯定不单单是对于学生回答的肯定,他更是对于学生本身思考的一种肯定,给学生以自信。尤其在探讨祥林嫂死因的时候,有个学生说很多人讨厌祥林嫂,可能将他谋杀了。对于这样的答案,如果是我,我可能会认为他在故意哗众取宠,然后教训他几句。但于老师没有,他在表扬学生大胆想象的基础上,诱导他往本课主题上思考。这一点,让我感慨颇多,受益匪浅。

这节课也有一个遗憾:

第二个教学环节的具体设置上有缺陷。一设计的互动环节,从新理念的角度看,多少有些包办代替的嫌疑。在这个教学片断中,老师让学生“找出本文几处描写祥林嫂的眼睛句子读一读,并体会”。这个环节只设计了让学生找句子,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如果设计成问题学生提,疑难学生释,见解学生讲,最后需要点拨的时候予以引导。这样,学生读课文会读得更用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会体现得更明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会挖掘得更充分。二是多媒体的使用有没有必要。如果有必要,做两个幻灯片显然不行。因为当学生找出第一句时,老师打出幻灯,显示了要提的问题,可是也把另一个要找句子带出来了。学生找见另一个句子时,老师出示了第二张幻灯片,又把其它两个要找的句子带出来了。这无疑大大影响了学生后面的读和找。

最后,我想说:如果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艺术必然存在着缺憾,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它是否完美无缺,而在于它是否有亮点,有多少亮点,于老师的这一堂课有亮点,而且亮点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篇三:《祝福》的解读

《祝福》的解读——试用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来对《祝福》解读 中文系 2001 级 3 班 学号:0101113015 徐冬凌 在我们看来,无论是形式主义还是英美新批评派的文学理论主张,其实质都是如何对 材料来进行组织、 编排的问题亦即如何写的问题。 任何作家基本上都有一个基本的叙事模式。 在鲁迅作品之中也是如此,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散文。都遵行这样一种的叙事述模式: 即一件极其普通平常的事(按照现人的观点来看)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显现出一种不 协调的状态,这就有如尼采所说的那样“历史的必然要求与社会现实的不可能实现” 。但所 不同的就是尼采所论的是伟大人物所代表的历史必然要求与社会现实的不可能实现, 并且他 们都经过了不同寻常的抗争, 然而他们最后还是逃脱不了那种不可能实现的命运; 而鲁迅所 论述的是小人物的历史必然要求与社会现实的不可能实现, 他所写的都是平凡小人物的平凡 小事,这也正是他所说的“几近无事的悲剧” ,这些小人物既无法抗争,甚至根本上谈不上 抗争,因为他们根本,也不可能具有这种意识,比如《药》《阿 Q 正传》《祝福》等就是 、 、 这样。那么鲁迅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这一主题呢?下面就通过对《祝福》的解读来回 答这问题。 《祝福》这个故事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应是这样的:逃婚的祥林嫂被卫老婆子荐到鲁 四老爷家来做工, 并被鲁四老爷一家所接纳。 但由于她的逃婚引起了夫家人的寻找并最终被 寻回去,又嫁给贺老六,并为他生下一个孩子。但不幸的是不久贺老六就去世了,紧接着她 的孩子阿毛又被狼叼走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 又被卫老婆子重新荐到了鲁四老爷家做工, 并再次被他们收留。 但此时的祥林嫂已不同于以往的祥林嫂, 此时的周围的人对她的态度也 有所变化。就是在这种变化之中,祥林嫂离开了人世。 对于这样一个极其平常的事件,作者是怎样叙述的呢?“我”在年末的钟声就要敲响 的时候, 也就是鲁镇祝福的前夜回到了故乡并见到祥林嫂。 并在回答了关于鬼神有无的问题 之后的第二天听到祥林嫂的死讯,由此引发了“我”对祥林嫂的一生的追忆。这就是文章的 第一条主线,也就使文本完成了第一次陌生化的过程。但文本除了这第一条主线之外,还有 另外两条副线,我们认为是这样。那么这两条副线是什么呢? 第一条就是以鲁四老爷为统治者的宗法等级制度对祥林嫂的迫害,当祥林嫂第一次来 到鲁四老爷家做工的时候,鲁四老爷就讨厌她是一个寡妇。等到她被证实是逃出来的时候, 鲁四老爷更是大为不满。 再到

后面祥林嫂被夫家来的人找回去, 鲁四老爷更是说了一句可恶。 到后面祥林嫂丧夫又丧子,她又重新回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没多久,大家就发现祥林嫂的手 脚已没先前灵活,记性也坏得多了,即使四婶对她也颇有不满了。四叔更是暗暗告诉四婶这 种人虽然似乎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可以,但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帮手。而四 叔家最重要的是祭祀, 祥林嫂先前最忙的就是祭祀的时候, 而现在鲁四老爷家在这种场合却 根本不让她插手。而她这一天所做的事只不过是坐在灶下烧火而已。到了祭祖的时候,而祥 林嫂也已捐了门槛的时候,令祥林嫂大出意外的是四婶仍然不让她插手有关祭祀的任何事 情。 也就是这样给了祥林嫂致命的一击, 到最后祥林嫂对于鬼神的有无终于发生了些许的怀 疑,于是就问“我”这个知识分子鬼神的问题。然而“我”这个知识分子却是挡不住三句问, 不知回答有还是没有的好。于是只是说了一句“也许有吧,我想”但令当时的“我”所想不 到的就是这竟要了祥林嫂的命。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第一条副线。 那第二条副线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就是与祥林嫂处于同一阶层的人对她的一种有意 无意的迫害, 并且这种有意无意破害的程度还往往是与她越亲近就伤害越深。 当祥林嫂在不 断的向人们叙述她的阿毛被狼叼走的时候,男人听到这些事的时候,往往敛起笑脸,没趣的 走了开去; 女人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 而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 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起流下 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就好象她们从来都不 会经历这些事一样, 以至于可以随意拿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快乐。 当她向柳妈叙说这件事 的时候,柳妈更是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祥林嫂,你又来了” ,并把话题引向了她额上的伤 疤。并对她进行一番羞辱嘲笑,使祥林嫂感到无地自容之后,又诡秘的说起了阴间两个死男 人要争她的事情, 阎王爷要把她锯开两半分给他们。 从此祥林嫂又多了一个被人取笑羞辱的 新话题。而正是这个使的她拿出一年所有的钱去捐了条门槛,但并没有效,后面的事实说明 了这一点。正是这引发了她对鬼神的怀疑,而最后又被我的那一番话要了她的命。这就是我 们所认为的文本中的第二条副线。 文本正是在这样一主二副的线索所构成的,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们并不是截然分开 的,尤其是两条副线既是彼此平行,更是相互交织的。 在形式主义文论中,细节描写是非常

重要的,尤其是早期的形式主义,尤其是苏俄的 形式主义文论之中, 《祝福》这篇作品的细节描写也是非常有特色的。除了我们上面所说的 一些细节描写之外,还有另外一些细节描写很值的我们关注。我们试举一二例来说明之。比 如作者在写到四叔家的书房的时候就有很精彩的细节描写: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 上已经雪白, 房里也映得较光明, 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 陈抟老祖写的, 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 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 ,一部《近思录集 注》和一部《四书衬》”这一段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是非重要的,它既暗示了第一条副 。 线的存在,同时也暗示了我要离去的理由。又比如,在说到我回到鲁镇所见到的人,改变最 大的是祥林嫂的时候,作者是这样写的“脸上瘦削丕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 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这充分的显示 了作者那“画眼睛”的技巧。十来个字就把祥林嫂那种麻木不仁的“活死人”的神情刻画的 淋漓尽致的了,正如中国的写意画一样。又比如当祥林嫂捐了门槛,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的时候,没想到四婶慌忙大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 。祥林嫂的反应竟是:像是受了炮烙 似的缩手, 脸色同时变作灰黑, 也不再去取烛台, 只是失神的站着。 也就是这二十来个文字, 就把祥林嫂的那种无聊、空虚、无奈、心如死灰等那种复杂的感情表达的一露无遗的了。文 中的精彩细节描写还有很多, 在此就不一一举列了。 下面紧接着谈下一个问题即文章中的对 比问题。 文章中的对比手法运用的很多的,同时也是非常的精彩,下面试举一二来说之。文中 出现了两处结构性的对比, 第一就是祥林嫂两次来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所形成的对比, 祥林嫂 仍然是以前的祥林嫂,她第一次来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第二次来 时仍然是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所不同的只不过是与第一次相比,两 颊由红变成消失了血色, 并且目光也变得呆滞起来了。 更重要的是祥林嫂第一次在鲁镇虽然 谈不上有多么的快活,多么的如意,但她在呆了一段时间后,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 影,脸上也白胖了。然而第二次她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 又整日没有笑影。 但造成这种改变是由于她嫁了两个丈夫, 以及由于她的 “不洁” 所

标签:祝福 评论 《祝福》教案 《祝福》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