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评论 > 正文

错过花期的句子【错过花期】

时间:2019-02-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错过春耕,补种的农作物收成欠佳是常态。   错过花期,顶多是一只长僵掉的果子。   20多年前华为、万科、招商银行、中集集团等一大批优秀企业诞生、成长。20多年后的如今,就算有比任正非、王石、麦伯良等能力强10倍的人,也未必能成大事。环境已然不同,绝大部分传统行业已经没有了创业的机会。
  5-8年前,张裕、雪花啤酒等开始做消费品品牌,认真去开拓终端、深度分销。现在随便一家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公司,都会谈及这些举措和原则,已经成了标准配置了。但问题是,如今的人工成本、租金、营销费用、消费者的精明程度,已经和5年前有本质的不同。除非毛利率够高,否则成本费用计算下来,恐怕不赚钱。
  大概率上看已经有品类代表的细分产品,再出龙头企业难度很大。所以恰恰食品在葵瓜子以外的业务拓展都费力,曾寄予厚望的薯片就不给力,因为已经有大块头占据了消费者心智,后来者再怎么努力,都不成。但已经占据消费者心智的那些公司,无论大小,日子应该是有的过。
  5年前,当商业地产的价格还比较低,租金还比较便宜的时候,中国也没有能够形成全国性的零售企业,百货业绝大部分是区域性的;零星几个跨区域发展的也不成气候。连沃尔玛这样的巨头都未能在中国形成足够大的规模和覆盖,到底是地方政府的阻挠,还是分税制的干扰?如今,当物流成本和商铺租金、地价持续高涨之后,啃连锁零售这块硬骨头,没有血拼的资本就免谈了。担心永辉,围观京东。
  消费品中高毛利的那些,多半是老祖宗(前辈)留下来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其实净资产是低估的。算上品牌重置成本,ROE没有那么高。它们是幸运的,在股价低的时候买入持有这些的人是有眼光的。
  但大部分消费品都不可能具备高毛利,必须靠走量,才能覆盖各种费用――高昂的费用。如果不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不能做大,今后会怎样呢?谨慎、悲观。
  错过春耕,补种是不得已的办法。在已经较为成熟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三甲,基本不用看了。但对于那些打提前量,在冬天就下种子的,又如何呢?移动互联网应用、清洁能源产业链,都是未来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只是,现在是不是最好的季节?前浪死在沙滩上的也很多。
  如果行业就剩下三四家巨头了,按说可以寡头垄断了。但遗憾的是中国一些大省如广东、四川、河南等,人口、地理面积都相当于欧洲的大国。所以,寡头们在各个大省的短兵相接还没开始。
  北上广深为代表,含江浙鲁闽津的东部地区、大西南地区、以及十字架区域(京广、陇海铁路沿线)覆盖了中国一半的人口、80%甚至更多的消费力,但主流品牌真正在省级区域形成优势的仅有山东、四川、东北、广西而已。北上广深是兵家必争之地,作为全国性品牌,不可能不在一线城市有自己的地盘,而这些区域中只有燕京啤酒在北京占领主要市场份额,其他区域都要血拼。就算在北京地区,燕京的定位需要提升,利润率需要提高,也是难上加难??燕京一旦提价,市场份额就可能被青岛啤酒和外资品牌蚕食。
  这令我们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百威在北美地区的绝对垄断地位和高利润率,到底是不是个全球统一模式?啤酒业的老家――德国就没有形成这样的寡头垄断。从逻辑上说,美国模式并不必然是全球适用模式,例如沃尔玛在美国的成功无法在德国复制。结果可能是两个:其一,如果中国将来形成绝对寡头,那么雪花、青啤或其他第三第四把别人PK掉的时间、成本代价,想想都是令人绝望的,因为前几名的市场份额差别并不太大;第二,如果不是绝对垄断,而是割据而治,那么形成微妙均衡格局,至少要等一线市场的厮杀有个眉目再说。
  所以,啤酒业费用率的降低,利润率的提升真的看不见拐点。当然,今年如果原料价格下跌,毛利率有所提升,形成波段性机会,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总之,在合适的季节,做合适的事情,早或者晚都不行。难度很大。
  
  作者为万利富达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兼首席研究员

标签:花期 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