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聘任书 > 正文

对市政道路施工中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_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17

时间:2019-02-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是城市道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雨水排水工程中的施工安排、施工技术等方面展开对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全面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tormwater drain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road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unicipal roads and stormwater draina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rom the aspects of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ormwater drainage work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so on.Key words: municipal roads; stormwater drainage work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0020-02
  
      一、工程概况
    以一条南北走向高等级沥青混凝土道路为例,该工程雨水排水管道埋设于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层下方,雨水进水口设置于机动车道两侧,雨水从两侧汇入雨水管道,沿雨水管道排入道路左侧车辙沟。
      二 、施工计划
      (1)组织安排: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安排:将全线排水管道按分段设计的特点,分成多个施工段,组织多个施工队同时分段作业;增加必要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做好施工组织准备工作,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施工程序:
      适用于本工程d不超过600mm平口式钢筋混凝土管材的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开挖沟槽→控制高程→挖排水沟、集水槽→潜水泵排水→铺碎石垫层→安装管道→做抹带→砌检查井→支管脚模板→浇注管脚→铺设检查井盖板→砌井筒→分层回填→分层夯实→至管顶50cm。
      适用于本工程d大于600mm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材的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开挖沟槽→控制高程→挖排水沟、集水槽→潜水泵排水→铺碎石垫层→夯实→安装管道→砌检查井→分层回填砂石→分层夯实砂石→铺设检查井盖板→砌井筒→分层回填→分层夯实→至管顶50cm。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与规划部门进行交接桩工作,确定高程和水准控制桩及导线点,然后进行实地测量和现场放线工作;组织审查施工图纸,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技术与安全施工方案,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2)生产准备:障碍物进行登记,并上报监理和建设单位,要求及时清障;对施工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进行了解,必要时请产权单位提供地下管线情况;修建临时设施,安装临时水电线路;组织准备好所需施工机械设备和辅助材料,并制定材料计划分期分批组织进场;加宽段施工范围内的沟塘和过路涵管提前处理。
       表1拟投入排水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四、施工技术方案
      (1)测量放线:组织测量技术人员按规划部门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结合道路施工的需要增设测量控制点;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定出管道中线、井位以及水准基准点作为整个工程的控制点;每次测量均要闭合,严格控制闭合误差。
      (2)开挖准备:开挖前应标清地下管线的位置,保护好地下管线;加宽段的沟塘及过路涵管处应提前清淤回填;提前制定抽排水计划,确定地面可利用排水沟渠,必要时设置临时排水沟,保证排水通畅。
      (3)沟槽开挖:开挖用挖掘机进行,人工配合,沿沟槽开挖边线进行开挖;开挖时应经常检查沟槽的净空尺寸、中心位置、高程及边坡,确保基本检查项目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开挖至距槽底5~10cm时,改用人工开挖,并用人工清底,以保证槽底土壤不被扰动或超挖;开挖出来的土堆在沟槽边,土堆脚应距槽口不小于80cm,堆土高度不超过1.5m;如果挖出的土过多,可以错台堆高,错台宽度1m;如果沟槽底面低于地下水位,沟底两侧设排水沟和集水井,并及时从集水井内的水抽出;开挖时应根据开挖处的地质状况适时调整放坡斜度,放坡斜度一般为1:0.25~0.33;沟槽开挖的土方如有富余,应调至填方区填土或用自卸式汽车外运弃土。
      (4)承插口管道施工:
      ①砂石基础:测量中心轴线,并放出基础边线,在沟底设置木桩,桩顶标高为砂石基础顶面标高;铺筑砂石基础时应边铺筑边整平,并用平板振动器振动压实;铺筑基础时应提前降水保证砂石基础顶面无明水;铺筑时严格按照高程,振动密实。
      ②管道安装:下管前,要清理沟槽内杂物,保持基础表面清洁干净,然后在基础上放出管道中线;管道安装应从低处向高处顺序进行,承插方向与流水方向一致;安装时将管节沿中线对称放置,插口端垫起,垫起高度以保证承口顺利对接为准;将橡胶圈套在管节插口中间位置,使承口推进时承口与密封圈能够贴合紧密。
      ③砂石包管:在相邻两检查井砌筑高度超过砂石应填筑的高度,且灰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即可进行砂石包管工作;砂石填筑应两侧同时进行,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填筑高度应能达到150°包角;填筑时槽内应无积水,填筑砂石不得夹有大块砖石;砂石填筑顺序,应按沟槽排水方向由高向低进行。
      (5)平接口管道施工
      ①水泥砼基础:在开挖好的沟槽底部按照基础宽度支护模板,在模板内侧壁上标出基础顶面高程;浇筑前,槽底应铺设10cm碎石垫层,而后浇筑水泥砼,振捣至无气泡冒出,抹平表面即可;水泥砼浇筑后应及时洒水养生。
      ②管道安装:下管前,要清理沟槽内杂物,保持基础表面清洁干净,然后在基础上放出管道中线;平接口管采用管底平接;下管时,应将管节沿中线对称放置,管口对接不能有错台和留有较大间隙,必要时用机械或人工轻缓拨动或撬动排水管,使管口对接整齐严密;管道分段安放后,应沿纵向方向检查排水管线是否平直圆顺,必要时应横向拨动进行调整。
      ③接口抹带:平接口管节接口采用1:2水泥砂浆钢丝网抹带;管道抹带前应将管口周围清理干净并凿毛,充分湿润;抹接完成后用养生膜覆盖养生。
      ④管脚浇筑:相邻两检查井井室砌筑高度超过管脚高度后,即可进行管脚模板支护;在模板内侧壁上标出管脚顶面高程;浇筑前,应清扫基础顶面,而后浇筑水泥砼,振捣至无气泡冒出,抹平表面即可;水泥砼浇筑后应及时洒水养生。
      (6)进水井、检查井的砌筑:砌筑各种井前必须将基础面先冲洗干净,并定出中心点,划上砌筑位置及标出砌筑高度;砌筑检查圆井应挂线校核井内径及圆度,圆井井身必须避免上下层砖对缝;雨水检查井壁用1:2水泥砂浆批荡2cm;因管径D≥600,管内应设流槽。
      (7)盖板浇筑与安装:井室盖板应提前按标准配筋浇筑,并且在回填土回填至井室顶面之前将盖板装上,安装时应在井室顶面抹一层坐浆,同时将预留人孔的位置摆放正确,且应保证盖板与井室四周距离均等,安装后及时抹三角灰。
      (8)井筒筑砌:井筒应根据回填土进度要求提前筑砌,筑砌高度应一次砌到所在车道12%石灰土结构层顶面,之后随结构层逐层加高,直至达到能满足井口设计高程为止。
      (9)回填:回填应在井室和井筒抹面灰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才能开始回填;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分层回填分层夯实,并按要求回填至管顶以上50cm;回填时,槽内应无积水,回填土不得夹有砖石,大块土必须敲碎至10cm以下方可用于回填;沟槽回填顺序,应按沟槽排水方向由高向低进行;端部每一分层应留出30cm~50cm错台,以利于有效地密实搭接。检查井周围回填按照本条相关要求进行。
      (10)质量要求:本工程雨水管道设计为无压重力流管道,不需要做封闭试验。上述各工序的质量控制标准参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和相关图册执行。
      五、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间将车辙沟水位降低到沟槽底部以下50cm,基本上消除了抽排水对环境的影响。
      (2)对沟槽开挖土方中有不适宜土、生活垃圾等及时清运出去,避免污染适宜土,同时避免对附近居民居住环境的影响。
      六、交通疏导措施
      (1)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现状,将全线分成南北两段,并对两段采取不同的封闭措施,南段从文州路到快速通道路口进行全封闭,北段从快速通道路口到高速公路进行半封闭。
      (2)在路口封闭处设置绕行指示牌,对车辆和行人的行走路线进行指导说明。
   (3)将所有施工材料全部集中放置在工程施工范围内,不占用非封闭路面存放材料,确保道路畅通无阻。在进出大型施工机械的路口,安排人员进行指挥,疏导交通。
  
      参考文献:
      [1]孙犁,王新文.排水工程[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邢丽贞.给排水管道设计与施工(第二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GB205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标签:雨水 施工技术 探讨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