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聘任书 > 正文

某区间隧道盾构侵限分析及应对措施 盾构管片侵限处理

时间:2019-02-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结合某区间隧道盾构侵限问题,分析侵限原因,探讨应对措施及线路调线方案。   关键词:盾构;始发;侵限;调线      1、工程概况   1.1工程地质
   某区间隧道双线采用泥水盾构,沿线表层分布人工填土,其下分别为3-1粘土层、3-4淤泥质粘土层、3-5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4-1粉砂层、4-2粉细砂层。在盾构始发段,隧道顶部覆土约10.5m,隧道洞身穿越全断面3-5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区间隧道主要受承压水作用,实测承压水水头在地面下10m左右。
  1.2端头加固
   盾构始发端头采用“旋喷+隔离桩+袖阀管注浆”的措施进行了加固,加固长为端头以外10m;其中旋喷桩加固长度为6.8m,袖阀管注浆长度3.4m。具体加固情况祥见图1《+6环盾构机平面位置》。
  2、盾构始发掘进“侵限”情况
  泥水盾构始发时,在掘进通过了端头加固区期间掘进参数正常。但在+6环掘进过程中发现盾构姿态突然变化,盾构下沉趋势明显。此时盾构刀盘已脱出加固体,进入(3-5)粉质粘土、粉砂互层原状地层中掘进,盾尾仍然在加固体之内。+6环掘进时盾构机位置见图1《+6环盾构机平面位置》。
  
  
  
   图1+6环盾构机平面位置
   发现盾构姿态突变以后,项目部采取尽量加大底部油缸推力、减小上部油缸推力,进行调向,盾构下沉趋势减小,项目部认为这种措施能够使盾构抬头。但在后续掘进中,又发生盾构下沉突变现象,项目部在继续加大下部油缸推力的基础上,同时加大同步注浆量、逐步增大泥水压力等措施后,发现下沉趋势好转,但在掘进完成+14环后,盾构机又发生更大的突变(刀盘垂直姿态下跌到-640mm),盾构机与水平面的俯仰角突变为-44mm/m,项目部发现这些措施已不能有效地控制盾构机姿态,马上决定停机,研究下一步措施。
   由公司组成的专家组到现场,了解情况,对左线盾构 “侵限”的原因及下一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论证,并召开了专题会,制订了在盾构机底部增加了辅助推进油缸,以提高底部顶推力的处理方案。为此,我部在盾构底部增加了1台300t、3台100t的辅助推进油缸,开始试掘进调向。见图2《盾构底部增加油缸示意图》、照片1《盾构底部增加的辅推油缸》。掘进
   至+16环推进油缸行程达到1300mm时,盾构机与水平面的俯仰角由-44mm/m逐步“抬头”。试掘进的结果证明,采用底部增加辅推油缸的措施可有效控制盾构的“侵限”趋势,再向前方掘进一段距离后,盾构可以实现“抬头”掘进。
  
  
  
  3、盾构掘进“侵限”的原因分析
   经专家组及项目部分析,盾构“侵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地质原因
   盾构穿越端头加固区域后,开始进入全断面(3-5)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地层,该地层是上部粘土与下部砂土之间的过渡层,强度较低,标贯击数一般3.0~20.0击,平均8.6击,含水率为23~32%,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其中粉质粘土含水率为32.1%,孔隙比0.930,软~可塑状,压缩模量为4.7MPa,具高压缩性;粉土含水率28.3%,天然重度19.3kN/m3,孔隙比0.792,压缩模量为5.7MPa,具中等压缩性,抗剪强度指标C值为15kPa,φ值为21°;粉砂含水率23.5%,天然重度19.9kN/m3,孔隙比0.677,压缩模量为11.5MPa,具低压缩性,抗剪强度指标C值为0kPa,φ值28°。该层总体具砂性土特征,具各向异性,水平方向渗透性远大于垂直方向渗透性。
   本工程采用的是泥水平衡盾构,盾构机重量大,其主机重量为338吨,盾构机在该地层中掘进时容易产生“栽头”的趋势。
   在盾构机主机一出加固区后,在正常推进的情况下,盾构机垂直方向趋势即发生突变(垂直趋势由+12mm/m突变为-25mm/m),随后在采取减小上部油缸推力、增大下部油缸推力等措施的前提下,仍出现跳跃式变化,使盾构机垂直姿态进一步恶化。
   在现场碴土外运过程中,现场分离出的碴土存在较明显的振动液化现象,结合盾构掘进施工实际情况,初步推测在有压泥水的作用下,使该原状地层含水率出现超饱和等劣化现象,在盾构掘进时长时间扰动的情况下,可能使(3-5)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地层发生振动液化现象,承载力大大降低,进而造成盾构机姿态发生突变。见照片2《分离出来的粉细砂有震动液化现象》。
   ②、项目部对盾构穿越加固区域、进入松软的全断面(3-5)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中掘进时,盾构可能出现 “栽头”趋势主观上认识不足。
  4、调坡前线路实际情况及对线路的调坡情况
  4.1、线路调坡前已安装管片实际位置
   在安装管片15环时,受盾构机姿态“栽头”影响,管片实际安装位置侵限,第15环管片位置竖直偏差最大,其偏差值为-412mm,已安装管片实测姿态见附表1《某区间线隧道已安装管片实测姿态统计表》。
   4.2、下一步盾构姿态调整的预测
   从盾构掘进姿态控制的实际情况来看,采用底部增加辅推油缸的措施可有效控制盾构的“栽头”趋势。根据目前盾构机姿态调整情况,虽然15环~16环盾构机与水平面的俯仰角由-44mm/m逐步调整到了-23mm/m(铰接油缸已到极限),但越往后掘进,调向难度会加大(主机部分受铰接油缸控制,盾尾受已安装管片的牵制)。在盾构未达到最低点前(拐点),计划对下一步盾构姿态调整的坡度按每环抬高5‰和每环抬高10‰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其拟合线路详见附图1《盾构掘进线路拟合图》,具体姿态变化值详见附表2《某区间隧道管片预测高程表》、附表3《某区间隧道管片预测高程表》所示。
   从目前盾构机姿态调整的实际情况看,调整坡度每环抬高5‰可以确保实现,每环抬高10‰有一定难度。在恢复掘进后,确保盾构掘进每环抬高5‰,争取每环抬高到10‰。
  4.3、对线路调坡的建议
   根据设计院院调线方案专项会议精神,建议按如下方式进行调坡:
   ①线路变坡点向车站方向平移,调坡量-25mm;
   ②限界-300mm;
   ③将停车线段坡度由-2‰调整到-2.45‰,轨道高度降低200mm。
   考虑到盾构隧道水平方向的偏差影响,最终设计院确定调整最大值500mm,超过500mm的由施工单位采取注浆抬升等措施进行控制。在盾构掘进通过后根据实际隧道线形对线路坡度进行进一步优化。
  5、调坡后采取措施的措施
  5.1组织措施
   ①公司成立工作组,驻现场督导解决本次盾构“侵限”问题
   为确保盾构隧道满足调线要求和成型质量,成立“某项目工作组”,工作组任务如下:
   工作组代表公司协助项目作好以下工作:对盾构机侵限处理方案、现场施工风险控制措施的研讨、优化、确定及专家技术支持;督导现场施工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
   工作组成立后,至盾构机姿态恢复正常为止。
   ②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力量。
  5.2技术措施
   ①调高盾构液压推进系统油压,由原350bar调高到380bar,以增加盾构机的调向推力;
   ②在盾尾底部增加辅助推进油缸,进一步增加底部的推力,底部增加1台300t、2台100t的辅助油缸进行调向。
   ③在调向阶段,管片安装时预留一定的自由度,同时将同步注浆材料调整为惰性浆液,并采取从下部同步注浆的方式(待达到预期上浮量后,再采用双液浆对此段管片进行固定)等措施,使管片在脱出盾尾后能有最大限度的上浮量;盾构调向过程中正常建立泥水仓压力,保证正面提供足够的反力及力矩(抵消因主机重心与浮力不同心而产生栽头力矩);盾构掘进正常后避免非正常停机,确保盾构机连续快速掘进。
   ④结合PPS自动导向系统,加大人工复核频率,为盾构姿态调整提供可靠依据;加强调向控制管理,将每环调整量进一步细化、分解到阶段性目标,确保随后每一环的盾构掘进达到预期目标。
   ⑤加大同步注浆量和其它辅助措施,使侵限地段管片在脱出盾尾后及时进行一定量的上浮量。
   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掘进参数。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掘进参数,在掘进过程中对土压力、推力、扭矩、刀盘转速、掘进速度等掘进参数不断进行分析总结,并不断优化,保证盾构以最佳状态进行盾构的掘进。
  5.3加强联系沟通,作好线路调坡相关准备工作
   全面真实的反映左线既成隧道的平面和纵断面位置,根据目前盾构机姿态调整的实际能力,并积极与设计院作好沟通、协调,确定下一步线路调坡方案。
  参考文献:
  [1]孙谋.可液化地层中盾构施工技术.隧道建设[J],2008,28(3):309-313
  [2]周文波.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张凤祥,朱合华,傅德明.盾构隧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刘建航.盾构法隧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
  [5]周振国,郭磊,郭卫社.盾构施工姿态工作和管片选型[J].西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标签:盾构 某区 隧道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