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启事 > 正文

从“导读”开始|导读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现行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每组课文之前,都有一个导读部分,有的语句优美,有的饱含深情,有的引人思考,有的充满趣味。那么,如何发挥这些简短文字的作用,我来谈一点看法。
  首先,关注导读,树立单元意识
  我们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依据主题单元安排的,一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在课文表达方法上也有相似之处。导读就是单元学习的引子,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需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使我们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关注导读,不能单独地只看到某一篇课文进行教学,要树立一个单元的意识、一个全局的意识。
  其二,分析导读,提炼两个关键
  每一篇导读,都为本组课文学习起到了一个方向性的引领作用。通过对导读的学习分析,发现导读内容主要是体现在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即:本组课文在人文性方面是表现什么主题的,在学科工具性方面又着重体现在哪一个语言训练点上。
  人文性的主题确定是一目了然的,或人间真情,或诚信明理,或环境保护,等等。但是学科工具性方面,就需要通过对导读的分析,提炼出关键的训练点。一篇课文的训练点可以有若干个,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根据导读的建议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合理取舍,每组课文确定一至两个重要的语言训练点。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第1单元的导读,思想情感方面是围绕“热爱自然”这一主题进行教育,在语言训练点上,主要是学习联想和想象;第11册第5单元的导读部分,人文性主要表现在“走进鲁迅,了解这一伟大的革命战将的故事和精神”,语言训练点落在了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上。
  在学习每组课文前,认真分析导读,提炼出学习的关键。教师把提炼的关键词写在黑板固定的位置,学生们也写在“导读”部分的空白处。这样,清晰的两条线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明确了学习的方向,由此而引领整组课文的学习。
  其三,引领教学,重在课堂落实
  通过导读,明确了本组课文的人文性要求和语言训练点之后,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时刻关注,将这种训练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人文学习已和文章内容密不可分,这里暂且不提。那么,语言训练,如何落实。如前所述,小学《语文》第11册第5单元的教学。通过导读,我们明白思想主题是“走进鲁迅,了解鲁迅” ;语言训练点定位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上。因此,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要时刻关注这两点。《少年闰土》中“闰土项戴银圈、头戴毡帽、紫色圆脸、手捏一柄钢叉”的外貌、动作描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生动、含义深刻的语言描写;《一面》中六次关于“瘦”的细节描写;《有的人》里对比手法的运用。在本组每篇课文的教学中都紧紧围绕“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来进行。
  在单元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同一个语言训练点的落实,从分析理解到巩固运用,要求不断提升,训练不断加强,不知不觉中,单元里的语言训练点也得以强化,如果一个个单元的训练点都这样强化,那么久而久之就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实效性。
  其四,拓展阅读,可与单元同步
  语文学习绝对不仅仅是一本语文书的任务,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丰富学生的视野。借助导读,可以根据单元的学习主题,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们推荐一些书,也可以将语文园地中的“课外书屋”提前阅读,还可以阅读所学作者的其他书籍。这样,既与本单元的学习同步,又不会影响到后面内容的学习,丰富的、有针对性的阅读与单元学习相辅相成,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第七组课文,讲述的是关于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之间的情感故事,那么,从导读开始,就可推荐学生们阅读“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系列动物小说,如《第七条猎狗》《狼王梦》等。
  其五,创作表达,提升语言训练。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先生说道:“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会运用语言。”从导读开始,学生们明白了这组课文的语言训练点。于是,在本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边运用,适时开展一些小练笔,将语言训练点运用到练笔之中。这样,学以致用,不断练习,才能更好提升我们的语文学习水平。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导读”是教材的一部分,我们就要好好利用,从“导读”开始,明确人文性要求,明确语言训练点,有的放矢,扎扎实实做好语文教学工作,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受益。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标签: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