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求职 > 正文

车库咖啡,为创业者飘香:北京车库咖啡

时间:2019-02-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如果豆瓣在咖啡馆的创业还是游兵散勇式的单打独斗,那么现在的车库咖啡已对创业、创新实现了一种聚合。      下午4点,车库咖啡馆正是人头涌涌的时候。   来到这里,找个宽敞的地盘都有点难度。你不可能一个人再单独拥有一张桌子,只能和别人拼桌。
  记者坐在一个面相年轻,眼神清澈,但头发貌似有点少年白的中年男子对面,然后攀谈起来。他是一个电子设备公司的事业部总经理赵先生,目前在观察是否有创业机会。旁边桌子上的一个女孩凑过来了,她显然听到了她感兴趣的新媒体的话题,参与到我们的交谈中来。事实上,她是一个学生,但已经在大学里参与了创业。当我和Z对她目前在做一个叫“V”城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追问的时候,她招架不住了。这时邻桌的一个眼里闪烁着精光的汉子及时赶到“救场”――他才是“V城”项目的总负责人。他在大学生团队和新浪、百度等大公司之间统筹运作,已经搭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平台。他对自己项目的解说很快打消了我们的疑虑,并让我们惊叹于他穿梭于不同群体之间进行资源整合的能力。
  这是车库咖啡里常见的一景。来自不同公司、不同行业的人在这里相互碰撞,开阔眼界。有的还达成了合作。
  
  车库咖啡的前世今生
  创新、创业是中关村的“主旋律”。而中关村西区,更是一块风水宝地,新浪、微软、创新工场、木瓜移动等等科技创新型公司走集聚于此。它和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也就是半小时的路程。
  所以,当“车库咖啡”出现在中关村海淀图书城附近的一个隐蔽的所在的时候,不见得奇怪。
  车库咖啡的渊源,如果要生拉硬扯,也许可以扯到“车库”这两个字。它能引起丰富的联想,苹果、惠普、戴尔等都在车库起家。它本身就意味着创业的精神、创业的传统。
  中关村其实也是一个大“车库”,在19世纪80、90年代以来,在中关村大大小小的格子间里,甚至包括电子卖场,一直源源不断地产生过创业人物。他们中有的已经演变成现在的商界巨子,更多的则是湮没无闻。
  所以,诞生在2011年4月的车库咖啡虽很年轻,却好像存在了很久似的。它的存在显得那么的自然。
  这是一家以创业和投资为主题的咖啡厅,占地800平方米,能容纳150人左右。
  它的定位不是咖啡厅,咖啡厅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一种计价标准,使这里更有开放的感觉。
  创业者只需每人每天点一杯咖啡就可以在这里享用一天的免费开放式办公环境。可以说,车库咖啡不仅是创业者的低成本办公场所,也是投资人的项目库。
  创办车库咖啡之前,苏?在别的公司干了5年,一直负责战略投资业务,这个工作让他体会到投资人寻找项目的艰辛,尤其是在路途上浪费了太多时间。辞职后,他就想,将创业者和投资方聚在一起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业。
  从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的6个月时间,苏?都在选址。他设定的条件很简单,必须在中关村西区。原因是中国只有一个中关村――这里人才最密集。
  他几乎跑遍了西区每一寸土地,最终找到了这片理想之地――面积合适,不张扬,二楼,不会把谈情说爱、拉手逛街累了的青年男女吸引进来。800平方米,每平方米2元/月的租金,算上水电、人工成本,车库咖啡一个月保底收入要在5万元。苏?没想那么多,一口气和房东签下了5年的合同。
  就这样,苏?开始了“撮合”创业者与投资人的事业。
  车库咖啡创办只有7个月,却已有13家曾在这里办公的创业团队找到了资金,成立了公司。
  到这里来办公的创业者,除了可以享受这里融融泄泄的办公环境,还可共享iPhone、Android、平板电脑测试机、投影、桌面触屏等设备,这里还有IT界名人推荐的图书。
  
  “车库”为什么火爆
  在美国的一间车库里,美籍华人陈士骏创办了世界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仅仅20个月后就以16.5亿美元卖给了谷歌。
  2011年11月初,当他到访北京中关村时,对另一个“车库”感到震惊:“有那么多人在那里创业,即使在硅谷都没有这样的场景。
  其实做创业者俱乐部,或投资者俱乐部,在北京,特别是中关村地区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大大小小的茶馆、咖啡馆、宾馆的会议厅里,每天都有各种形式的相关聚会。有时参与者在活动归来后也会眉飞色舞地宣称,今天见到了李开复或者雷军之类。但是,在2011年以前,并没有一个场所像苏的车库咖啡那么闻名。
  就在不久前的2月29日下午,北京市市长郭金龙还陪着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来这里考察――而此之前,苏已经接到过数不胜数的各路人马了,他们中包括政府官员,资本大鳄、天使基金人、创业先锋、知名企业家等等。现在中关村管委会、海淀科技园管委会都瞄上了它,在政策和资金上有所青睐。
  为什么它脱颖而出?
  “对于创业者来说,资金、资源、社交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开放办公环境,不仅降低了办公成本,还降低了社交成本。车库咖啡经常举办创业投资和技术交流活动,团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更重要的是,‘伯乐’随时会出现在门口。”苏?说。
  除了前面提到选址技巧外,苏?还遵循了一些原则。比如,车库咖啡晚7时之前不接待任何活动,白天要保证纯粹的办公环境,拒绝所有商业活动,拒绝任何企业的包场需求。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伤害我整个商业模式”。对于经济上的营收,苏?至少是不急切的。“亏,我都不怕,我没有太多利益追求,如果某一天我去追求这些东西,可能心态就会变了。我喜欢的就是这种特别热乎的感觉,今天到这儿来的所有团队,都一视同仁。”
  成立基金、创办投资公司、与政府合作,这些都不是苏?最先考虑的,他想的是如何帮助创业者创业。“我认为,让我这一生值得回忆的事情就是,5年之后,有几家非常好的公司曾经在我这儿奋斗过。”
  
  孵化成功也宽容失败
  这段时间去“车库”,你可能会发现一个西装革履的青年人,坐在前厅的一张桌子旁,在一台笔记本电脑前,表情庄重,若有所思,在桌子上放着一盒名片,上面印着“屋顶农场”某某等。他是近期常驻车库咖啡的一个创业者,心里有很大的创业计划,希望借助绿色农业,在各大城市的建筑物上建立屋顶的农场,改善城市绿化,也让人们吃上更安全的蔬菜――眼下,他要找的是能赏识他的天使投资人。
  事实上,对这位先生来说,车库确实是个诱惑。在过去半年时间内,车库咖啡已经促成12个创业团队获得天使投资。车库咖啡的访客不仅有大量的创业者和投资人,还包括关注创新和创业的媒体记者――他们有传播能力。
  目前,车库咖啡的“常驻”创业团队大约有10个,并仍有新的团队不定期“入驻”。
  小Y是最早进驻车库咖啡的客人之一。他去年刚从一家IT公司离职,组建了一支由四个人组成的创业团队,从事移动客户端的开发,正愁没有合适的办公场地和一笔投资。车库咖啡的产生一下子解决了他们的办公场所问题。而且,很幸运的,去年5月中旬,一位在“车库”等项目的天使投资人对小Y的项目产生了兴趣。在和他谈了3次话,深入了解他的想法后,这位投资人决定投资。
  车库的知名度是随着光顾者的增多而日益传播出去的。薛蛮子、蔡文胜等知名投资人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他们不定期出现在“车库”,与创业团队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把自己在“车库”的经历发在微博上,扩大影响,让更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了解“车库”这个平台。
  车库咖啡并不仅仅是在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搭桥,也在为创业者和创业者搭桥。
  在车库咖啡进门的两侧,“招聘墙”上是一张张需求投资和技术合作的帖子。帖子用钉子钉在一起,有厚厚的一沓,而且每天都有新帖。很多IT高手或者其他领域的创业者都在这里呼朋引类,寻找同伴。
  当然,最后形成项目组或团队,有的会走向成功,有的也会因为失败而解散。但车库咖啡依然是他们的家。
  车库咖啡还每个月推出求贤会――帮助各个项目小组招募人才。除此之外,“车库”还常常举办沙龙或讲课,主题均围绕创业或投资,包括技术探讨、法律实务。每天下午,还有一段“Case Show”,让创业者在众人面前介绍项目,由业内知名投资人或参与者点评。
  由于人气聚拢,生意趋于火爆,据苏?说,“车库”的营收逐渐好转,现在的“车库”如果不算装修和设备折旧,已经达到了收支平衡。开业才一年,就能取得这样的成效,已经出乎苏?和其他投资人的意料。
  
  因时而生,顺势而长
  在西方,咖啡馆里诞生或催生了多少作家、诗人、画家等?可谓不计其数。
  而到现在,咖啡馆也成了科技创业者的催生婆。
  豆瓣网创始人杨勃和咖啡馆有不解之缘。这位清华毕业生、留美博士先后在IBM公司等公司工作过,最终他决定沉下心来做一个用书籍和电影把大家联系起来的网站。刚开始写“豆瓣”的程序时,在家工作效率低,他不停地喝水、吃东西、休息,……但根本不能专注地写程序。于是他干脆拎着笔记本去家门口的星巴克,“在那里不能随心所欲,所以能静下心来工作。”从2004年10月到2005年3月,5个月的时间,他每天在咖啡的香气中泡四个小时,“豆瓣”就诞生了。
  车库咖啡里,咖啡的醇香熏陶着更多的人。就在3月16日的晚上,一场由移动互联网组织长城会策划的论坛在车库咖啡举办,讨论的话题是“移动游戏如何进行海外运营?” DeNA、 人人网、 Tapjoy等高管出席了“手机游戏生存之道”的热点话题讨论。论坛的专业性、前瞻性吸引了众多的移动互联网和手机游戏软件的从业者,整个大厅里座无虚席。
  如果杨勃当时的创业还是游兵散勇的单打独斗,车库咖啡则对创业创新实行了一种聚合。
  创新工场投资副总裁郎春晖将车库咖啡的成功归功于中关村的大环境优势。她说:“中关村西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创新创业和风投聚集的氛围。”
  对于未来,苏?现在比较有信心了。他在宾馆一楼到咖啡店的楼道里设置了六七个广告位,虽然目前还空着,但已经有许多投资机构希望能在上面刊登广告。
  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个民营的“孵化器”。据苏?透露,中关村管委会的领导考察过“车库”,已经决定将“车库”纳入民营孵化器的支持体系,享受政府的资金补助。而在“车库”办公的创业者,也能获准以“车库”的地址在中关村示范区注册,享受优惠政策。
  有人说“从酒吧里出来的大多是醉者,从咖啡馆里出来的不是智者就是哲学家。”其实在科技型创业日新月异的现在。咖啡馆已经不仅仅是人文思想者的圣地。而是科技与文化发生碰撞、融合并催生创新的场所,它让孤独的创业者们找到了朋友,也让新鲜的创意借助科技和资本的力量,在这里发酵、升腾,直至结出美美的果实。

标签:车库 飘香 创业者 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