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求职 > 正文

[浅谈城市节水工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节水改造措施

时间:2019-02-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的浪费、污染、分配不均日益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节水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城市节水 问题 对策
  Abstract: water is human and all the necessary to survive the important material, is th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irreplaceable extremely precious natural resources. However, in the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the water resources waste, pollution, uneven distribution of the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urban water sav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imperative
  Key words: the city water sav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农业生产中消耗的淡水量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工业上也要用大量的水进行生产。目前我国人均用水量是世界人均用水量的30%左右。人类现在用水量越来越大,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护水资源,加快城市节水工程建设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二、城市节水面临的问题
   1、水资源分布不均: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使得城市节水工作要因地制宜,实地考察才能开展。如一些地区不顾自身的水资源条件,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项目。一些缺水的城市也热衷于建设大草坪、水景观。有的地方甚至错误地认为推进节水会影响投资环境,把低水价作为招揽外商投资的优惠条件之一。有些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没有充分重视节水问题,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
   2、公众节水意识不强,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还很严重,各级政府对节水宣传的力度投入不够,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风气
   3、城市水价体制不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水价是调节企业用水成本的杠杆,能有效的制约企业用水的浪费与污染。但是由于城市水价体制的不完善,水价对企业供水成本的有效约束机制尚未建立,成本和水价相互攀升。在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中,相当一部分不能正常运行
   4、法律制度不完善:对于大量浪费、污染水资源的企业与个人,法律的制约能力不强,对其的惩罚力度不够,没有合理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用水
   5、节水工程投入不足,节水设备不完善:各级地方政府对节水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为了经济的发展不惜以破坏水资源为手段。各种配套的节水设备,节水技术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进程
  三、城市节水的对策及建议
   1、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根据水资源的地域分布,制订适合本地的经济发展策略,既不盲目跟风,又不特立独行。
   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节水意思:为了提高城市居民节水意识,水利部从1994年起开始实施“水法宣传周”,从每年的“世界水日”即3月22 日开始,至3月28日为止。从1992年开始,每年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为“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通过该活动,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节水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有助于增加投入、开发、推广、应用节水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器具,有助于提高城市用水的综合利用水平,更加广泛地向全社会宣传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只停留在口号上的节水宣传已经远远不够了,应该利用各种媒介在深入细致上做文章,不仅让人们知道我国是个淡水资源穷国,更要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淡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要让“珍惜水资源等于珍惜生命”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还应当在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内容,使儿童从小就树立起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3、建立合理的城市水价体制,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价体制的合理展性对城市与工业节水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有效地控制用水需求,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必须充分发挥水价经济杠杆这一调节作用,推行超量累加价计费,多消费多倍数承担水费的有关规定。特别是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要继续坚持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制度,超计划用水的要坚持执行累计加价制度,加大水价对节水的调节和引导力度。积极稳妥适时的改革城市水价体制,包括水费类别、基准、系列以及收费制度。依据财务成本,制定合理的水价制度,以此充分反映出各地水资源的稀缺程度
   4、完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关系到国脉民运,必须依法治水、管水和用水。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目前,除了已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外,各地也先后颁布了大量的地方性法规,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科学的水法规体系,为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增强全民的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地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各种水事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根据水权理论和经济发展制定分行业、分地区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定额指标体系,以逐步接近国际平均水平为总目标,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同时要建立供水全成本核算价格体系,现行的福利水价调动不了节水积极性,改革现行水价体系,是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必要时可加强行政约束,即在正常用水量超标后实行惩罚性加价。要充分利用价格这个经济杠杆的作用,推动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用水工作。
   5、建立节水型工业体系,加大节水工程的科研投入,创新节水技术:工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节水型工业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是建立“适水型”的工业结构体系,即发展与当地水资源相适应的耗水量少、污染小的工业体系;另一方面是建立适合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工业布局。节水型工业体系的建立会加快“节水型城市”的创建,同时也是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创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手段。要将目前我国城市节约用水以行政管理为主向科学节水推进,加强节约用水的科学技术研究,加大节水的科技投入,特别是工业节水的科技投入。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单位应当组织研究开发节水新工艺、新技术与新方法,千方百计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水的消耗。要进一步加强节水型器具的研制和应用,制订标准,强化执行力度。要把好生产、销售、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保证节水型用水器具的广泛使用。
   6、加强水务一体化建设:加强对区域内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极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节省水利建设的支出,充分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结束语
   水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必须要认真执行的。目前,我国城市节水工作存在着明显不足:节水目标不够明确;节水规划不系统;节水宣传不够科学;节水科技进步缓慢;公众节水观念淡薄;供水管理经营粗放;城市环境建设不考虑水资源的制约,盲目扩大绿地;污水治理回用落后等等。为了促进城市持续稳定发展,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快城市节水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杨晓荣,梁勇.城市居民节水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银川市为例[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02)
  [2] 郑兴灿.城市节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建设科技. 2006(23)
  [3] 王晓芳,马瑞武.浅淡城市节水[J]. 山西水利. 2006(05)
  [4] 张长根.探讨创建节水型城市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J]. 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 2006(10)
  [5] 王长明.城市节水方向与节水措施[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6(04)
  [6] 朱宏庆,杨涛,杨佳伟.城市节水的技术途径[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6(01)
  [7] 贾力.城市节水必须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24)

标签:节水 浅谈 对策 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