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日记 > 正文

【维护社会稳定视角下创新贫困生教育模式】 逆战观看模式自由视角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社会稳定是指国家和社会运行处于常态,有序的良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事关全局,责任重大,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关键性措施,千方百计消解社会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1997年高校招生并轨制度的全面实施,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供给不足与社会需求旺盛的矛盾,但是学生学费、生活费的高额度增长,使部分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速度赶不上高校扩招的速度, 导致大学校园里贫困生队伍日益“壮大”。因此贫困生也加入到社会弱势群里中来。由于弱势境遇给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种种阻力,限制了他们满足最基本需要的选择,使他们表现出越轨行为的易发性。而且由于他们有着大体相同的能力结构和利益需求,某些违法犯罪手段很容易在他们中间找到价值认同者,于是这些违法犯罪手段会很快在他们之间仿效蔓延开来,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一、高校贫困生弱势群体生活状况
  1、高校贫困生物质生活状况
  一般来说,家庭经济收入基本决定大学生的消费水平。高校贫困生的经济来源也主要是家庭供给,其经济支出主要是学费和生活费。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高校教育发展具有产业化倾向,学费越收越多,生活费越来越高,公寓费也日益见长。据调查,贫困生月平均生活费支出为200元左右,其中伙食费开支所占比例约63%,用于培训及学习的费用平均为7.4%,书本费用11.2%;有29%的人反映缺少必要的学习资料,73%的人反映不敢买新衣服,81%的人反映没钱和同学一块去买零食吃。高昂的学费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学费来源有44.7%的人向亲友借,24.9%的人向学校贷款,24.5%的人接受过外界的资助,16.2%的人由学校减免学费,另外还有部分人靠获得奖学金和助学金。
  2、高校贫困生精神生活状况
  由于当前高校收费制度等多方面原因,高校贫困生的群体不断扩大,他们的心理状况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总的来说,在高校贫困生群体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正视困难,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具有自尊、自信、热情、积极上进等积极心理特征。然而,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受到经济、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生活并不轻松。某些高校贫困生往往由于经济上的贫穷造成心理上的贫困,具有自卑、焦虑、敏感、多疑等消极心理的特征,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交织在一起形成所谓的“双贫困”。其精神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忧郁、冷漠心理,过度敏感、过度自尊心理,持久焦虑心理,嫉妒、攀比心理。
  二、贫困生教育模式的创新
  贫困生最大的特点表现为经济上的贫困性、物质生活上的低层次性以及由此导致在其他竞争机会方面的不均等性。大学贫困生受其文化教育程度的影响,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他们不愿因为自己经济上的贫困而低人一等,因此心理上极为不平衡。而心理学方法论正是从深层次角度研究贫困大学生特殊心理特点形成原因的理论依据,并为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找到了良好的突破口和理论切入点。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方法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开山鼻祖,他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了有名的动机层次理论,亦称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动机理论的基点是需要。需要层次论指出,在个体的人格中,包括五个不同的需要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层次由低向高,呈金字塔形循序发展。当基本的需求满足之后就会产生高一个层次的需要,直到需要层次的顶峰。
  根据需要层次中每一层次的需要性质及其不同的发展功能,我们可以将其用来指导实际工作。当一个人被低级需要控制时,其他需要都被推向其次。这个理论恰好可以被用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需要状况,正因为贫困生物质上的匾乏,所以他们首先要求的是解决物质上的贫困,即生理需求的满足。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随之产生安全需要。安全的需要是指安全的环境、,恒定的秩序、躲避身体遭遇的危险,无忧无虑希求得到保护、幸免于威胁等心理上的需要。它比生理需求要稍高一级,每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健全的人都会产生获得安全感的愿望、自由的愿望、防御实力的愿望。贫困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个体,他们更懂得如何寻觅安全感的意义,如果在他们的大学生活中缺乏安全感,那么就会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发生,如焦虑、压抑、紧张、惶恐不安等,个人生活没有安定感,严重者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医学家,他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指出:人的心理机制是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系统组成。其中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他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动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的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皆受其影响。
  后来,弗洛伊德又对他的理论作了修正(1923年《自我与伊底》),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认为人格是由伊底(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它们彼此交互影响,不同时期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进行操作,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起到缓冲与调节作用。人格中如果只有本我和自我,那么人将成快乐主义和兽性主义的有机体,当他具有某种需要时,他就会从合适的环境对象中寻找对这种需要的直接满足,所以又出现了一个道德化了的自我即“超我”在管束着本我与自我。超我具有两种机能:第一,由于它是社会规范的执行者,它随时可以发现本我的冲动,特别是性的冲动或攻击的冲动,并加以抑制。第二,对“自我”进行监督与控制,使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最终使个人形成完美的个性。
  弗洛伊德关于本我、自我、超我人格三部分的论述,对我们如何处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有借鉴意义的,贫困生作为掌握了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写的人诚然也有着“本我”的冲动、“自我”的本真和“超我”的克制等人格特质,但有因为他们所特有的物质上的贫困性并由此衍生出的相对冷漠的成长环境及世俗的评价,使得他们的“三维人格结构模式”中的本我、自我、超我的地位可能发生混乱。当有人讥笑他们的贫穷与寒酸时,本我的冲动可能会占优势,这时对物质的需要心理尤为强烈,可能会超过“超我”的道德防线,径直向所需物质目标前进。
  一个人如果有坚强的自我,其本我和超我就势必减弱,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控制,他的行为就很有道德;大部分能量被自我控制,他的行为就很现实;大部分能量被本我控制,他的行为就很冲动。根据弗洛伊德的这一“动力心理学原理”我们就可以正确引导贫困生如何处理好“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关系问题,使其在满足“本我”的冲动和现实的“自我”的同时,多一些“超我”的人格,这对于培养贫困生高尚的道德人格也是大有裨益的。

标签:视角 贫困生 维护社会稳定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