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日记 > 正文

甲冒充著名记者乙之名_“冒充记者”不是长久之计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先生教导他的干部们,到基层了解情况,不要暴露干部身份,可以说自己是记者,这样才便于了解真实情况。这是4月上旬最富传播力的一句“官话”。话说得倒是比较实在:不仅透露了官民关系的底细――官员不被民众信任的程度;也多少为声名并不见佳的记者行业正了名――记者再不堪,也不比官员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脱离民众”一词成为官民双方共同默认的常用语,甚至一种场面话。官方是用于批评干部,干部也用于“自我批评”,仿佛鞋带没有系紧、发型不太时尚一样无关宏旨。官员们自己都说得有口无心,民众也无可奈何。于是,官员“脱离群众”被视为一种常态,官民双方心照不宣。
  但实际上,当这个词加诸官员身上,应该是相当严重的指控:既然你都“脱离群众”了,那你就应该没有官当了。没有民众哪有官员,要有就只能是自封的,骗自己的游戏。可是,在中国国情下,“脱离”了民众,也还可以是官,只要他的上级承认,他就是铁定的官。他跟民众无关,他不在民众中间,但他可以管理民众,决定民众利害攸关的事务。
  不过,当民众在接受这种“植入式”的权力管理的时候,有时也就不那么服帖,弄出明里暗里的不满或反对,使官员在行政的过程不太方便。而官员不会承认原因出在自己身上,只会抱怨民众素质太低,难以治理。但愈难治,愈需治。要治理民众,不能脱离民众。这就是为什么官员们有“深入群众”的共识,“深入群众”的豪迈誓言,跟“脱离群众”一样历史悠久。
  但“深入群众”似乎是一件天大的难事,表现在官员很想“深入”,群众则很不情愿,以至官员不得不喊着“坚持深入”、“努力推进”等有力的号子去行事,却往往无济于事。不过,在反复的历史经验里,症结也已经昭然若揭了:即身份问题。因为在传统的政治架构中,老百姓厌官怕官,怕管拒管,避官惟恐不及,哪敢无事找事,只好既听天由命,又跟官员捉迷藏。历代的优秀民间文学,都是颂扬百姓迷藏捉得机智,或者讽刺主动给官员通风报信,欢迎深入的。
  在这种情况下,官方要想达成目标,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加大力度”,以期“必须实现”。操作方式是大队随从簇拥着一位官员,前呼后拥,警车开道,封锁交通,长驱直入。这种方式可以称为“强攻”。表面看来,强攻有一些效果,因为老百姓不免会被官员强大的气场所折服。但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效果。万分微妙的是,官员们在采取这种办法的时候,要的往往不是真正的效果,不是真正要了解民情,而是这个排场,是使百姓折服这件事情本身。
  此外,这种方法成本太高,百姓不能长期承受,玩得久了会令百姓心生怨怒,官方有时也觉得老这么玩乏味。于是有了另一种深入方式,这相当于“智取”,即隐瞒身份去深入群众。在古代,这被称为“微服私访”,是中国政治中最欢乐的戏剧性的情节,历代戏剧为此击节不歇。“微服”就是穿上百姓的服装。理论上说,只要隐藏身份,方便深入群众,无论换上哪一行的行头都行,并不一定要装扮成比官员名声好的行当。拆迁干部进村,化装成流氓地痞,或者直接租用流氓地痞,也都只是一种形式。扮成记者,应该是因为新传媒时代,新闻在某种意义上有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使民众觉得,经由这个渠道申诉意愿,比“上访”成本低,受忽悠的机会小罢了。
  这么说,官民双方的互动,就真成了一种假面游戏。但这也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民众是随时都在寻找自己授权的组织者和利益代言人。他们还正在“上访”呢。为什么官员不能在“深入群众”的路上遇到他们呢?这说明路径不对,导致错位。
  最后要说的是,在现代社会,除非法律允许的某些特殊和危险的职业,其他工作都应该在阳光下进行。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冒充记者”是这个时代辛酸莫名的闲话。

标签:长久之计 冒充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