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入团申请书 > 正文

浅析洛克的政治思想 [浅析周朝的政治思想]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周易》是我国的一部古老而神秘的典籍。在周代时它主要是用来占筮人事吉凶,但从中也反映了周代统治者的政治思想。主要内容是居安思危,长存忧患意识;民心向背,重民心轻天命;敬德保民,意的话民等政治思想。?
  【关键词】《周易》 ;周代 ;忧患意识 ;民心向背 ; 敬德保民
   《周易》即《易经》,最初形成主要是周人用来占筮的,内容主要有卦象,卦辞喝药此三部分组成。《周易》的卦辞是对卦象的解说,爻辞是对爻象的解说。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在占筮时,筮得一卦,必去查阅《周易》中该卦的卦爻辞,并且按照卦爻辞中所讲,推测人事吉凶和人的命运。但其中有些挂爻辞不仅示人以吉凶,同时予人以教训,令人的行为按某种规范而行动。从此而言,《周易》不仅仅是周人占筮的记录,它更是一部哲学著作,其中也蕴含着周代统治者治国思想的丰富内容。?
  1 居安思危,常存忧患意识?
  周代商而建立周朝,是以小族胜大族、小国灭大国的胜利。在胜利面前,周族统治者在无比欣喜的同时,也怀着极大的忧虑。为了维护他的统治,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理性,周朝统治者认为天命可以转移,认为“殷之末丧师,克配上帝。”殷的灭亡,是天命所为。在《周易》三百八十四条爻辞中,也有天命在周、“革命”合理的论述:?
  《革•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集解》引虞翻:“革而当,其悔乃亡。《传》以比桀、纣,汤武革命,顺天应人,故改命吉也。”?
  殷朝时统治者注重天命,但到周代统治者却有完全不同的认识,他们认为天命不长而不可信:?
  《明殷•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象》传:“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集解》引侯国:“况纣之乱也。”朱骏声:“喻纣之昏暗,为乱世也。《盐铁论》曰,小人处盛位,虽高必崩。不盈其道,不恒其德,而能以善终身,未之有也。是以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此爻商受当之。”?
  既然天不可信,《周易》就要求统治者吸取殷商灭亡的教训,常怀忧患意识:《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来知德:“休否者,休息其否也。其亡其亡者,念念不忘其亡,惟恐其亡也。丛生曰苞,丛者聚也。柔条细弱,群聚而成丛者也。桑止可取叶养蚕,不成其木,已非樟、楠、松、柏之大矣;又况丛聚而生,则至而柔者也。以国家之大,不系于磐石之坚固,而系于苞桑之柔小,危之甚也,即危如累卵之意。”?
  由以上可知,周代统治者在为他建立王朝寻找理论依据,并从商灭亡的教训中吸取经验。他认为“天”既可以让殷商来统治天下,也可以更改让周代统一天下,所以周代的统治者要吸取教训,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和安定。?
  2 民心向背,重民心轻天命?
  周代的统治者,不再像殷商统治者那样信奉天命。因为他们亲身经历了历史的巨大变革,牧野之战、武王伐纣及周公东征,从中切实感受到了天命的渺茫,感受到了“人”在其中的作用,民心向背才是统治者所真正需要的。《益》、《损》等卦爻辞中就要求统治者要重视民意、争取民心;赢得民心,人民不反对,天命就可以长保。《益•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尔雅》:惠,顺也。有孚惠心者,言我信于民,顺民之心也。”勿问元吉:可无问而大吉也。胡朴安:“民众之孚,须有仁惠之心,可无问而大吉也。故《象》曰:勿问之矣。有孚惠我德者,行有所得谓之德,惠心谓心,惠德谓政。民众之孚,以仁惠之心,行仁惠之政,政行而民从,故《象》曰:大得志也。?”
  《象》传:“弗损,益之,大得志也。”朱骏声:“弗损,弗浚民以生。”这与“民之所欲,无必从之。”论点是相同的。?
  可见,周代统治者已经开始从民心向背来观察天命,只有获得民众的信任,依靠民众,就能获得天命。从周代开始,统治者已经更改了殷商重视天命的观点,重人事而轻天命是周代统治者政治思想的一大飞跃,是历史的进步。?
  3 敬德保民,以德化民?
  周代统治者总结商朝以来治国的教训,认识到军事和暴力镇压,只能使矛盾激化,与被统治者的对立加深。为了缓和矛盾及对立,统治者认为在政治上应该争取民心,采取德治思想。所谓“德”,据郭沫若的解释:“德者得也,”即是说“得到好处”。周代统治者认为,德治就是主张对被统治者采取施恩宽惠的政策,给予人民一些好处,以获得民心,稳定政局,维护周朝统治。?
  《恒•九三》:“不恒其德,勿所容也。”《集解》引侯果:“恒,久也。”《老子河上公章句》:“或,常也。”《说文》:“承,受也。”羞:耻辱。爻辞意为:不恒其益下之政,常受其自下之辱,行事难以成功。在《损?六四》中认为:“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爻辞意为:减损民之疾患,使其迅速开颜,对我才无咎害。从其中可以看出,周代已经很重视民事的情况,注意百姓疾苦。?
  在卦爻辞中,还记录了周代以殷商为戒,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策略。德是相对于殷商的刑而言的,德与行本质上是赏与罚之意。周代统治者在政治上奉行怀柔政策,并一再宣扬:“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柔此万邦,闻于四国。”(《诗•大雅•崧高》)?
  周统治者在德治思想的指导之下实施了一系列的“以德华民”政策:?
  首先,周代统治者为了缓和殷商与周朝的矛盾,认为周代的统治者应该包容万民,特别是殷商旧民,使其安定家业。《蒙•九二》中认为:“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爻辞意为:包容殷民,令其娶妻,让女成家,君民两利。?
  其次,从百姓负担而言,统治者应该减轻百姓负担,减轻徭役,解其疾苦。《恒•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爻辞意为:对民煎熬太久,事必凶多吉少,对我无有所利。由此可见,统治者要了解民间疾苦,减轻百姓负担,争取民心。?
  再次,周代刚刚建立政权,政局之内尚还存在很多反对情绪,所以周公、昭公认为,应该注重以德华民,谨用刑罚。《兑•初九》中曾提到要“和兑吉”。爻辞意为:要对民和悦,万事大吉。《蒙•初六》中记载:“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爻辞意为:启发殷民,宜树典型,行有所法,以免刑罚,以往统治,难以再行。?
  周代这种德治的治国思想,与殷商时期盛行的严刑酷法,杀俘虏,人殉、人祭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人”已经被重视,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反映了周代已经认识到正确处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对于治国的重要性。?
  从以上分析可知,《周易》不仅仅是一部周人占筮的典籍,更是一部反映历史发展变化的著作,也是我们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著作。
  
  参考文献?
  [1] 李鼎祚,《周易集解》,北京市中国书店?
  [2] (清)王引之撰,《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
  [3]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
  [4] 胡朴安,《周易古史观》,上海古籍出版社?
  [5]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
  [6] 《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
  [7] 刘大钧,《周易概论》,巴蜀书社?

标签:周朝 浅析 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