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入团申请书 > 正文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历史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突破传统历史教学的束缚,实施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改变以前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方法,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3-043-1
  
  实现有效的历史教学,这是每一位历史教师经常思考并为之不断实践探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历史教学所追求的一个至高境界。那么,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呢?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那么,具体到某一节45分钟的课堂,要让它变成有效课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准确定位目标,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并始终明了这一目标对于整个教学的统帅作用,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具体的学情班情,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确定的目标应当做到科学性、量力性、程序性、全面性。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的教学,教参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将近现代史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使学生受到唯物史观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有意识地把知识与能力目标具体化,同时还增设了提高素质的目标,引导学生从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变“灌输式”为“体验式”,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如服装设计师、美食家、建筑师、旅行家、风俗顾问等,进行体验,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她们对衣、食、住、行演变的感悟,进而讨论“你怎么看时尚?”“中学生应该怎样着装?”等。这种活动,没有任何的说教,但所有教育的目标,都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落实与升华。
  二、精讲教学内容,提升认知的深刻性
  历史课终归要讲授,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似乎不那么强调教师的“讲授”,这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往往变着法子追求课堂教学感官上的活跃生动,教师当讲的没讲,教材该挖掘的没有挖掘,致使教学缺少了深度和厚重。实践告诉我们:新课程的实施,教材难度、深度加大,单靠授课技巧和直观性的教学情境是不能上出高质量的历史课。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的活动,而没有教师激情奔放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很难获得理性认识的飞跃,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老师纵横捭阖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不可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因此,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到讲,而且要有的放矢地讲、富有智慧地讲、充满激情地讲,不仅要讲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还要讲价值取向;不仅要讲解题思路、学习方法,还要坚持信念的引领。
  三、把握动态生成,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富于变化的,任凭事先如何周密设计,教师总会碰到无法预见的教学问题。如何解决?灵活巧妙地实施临场应变,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笔者在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顺乎世界之潮流》时,很多学生都笑谭嗣同很傻,他们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束手待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针对学生们的这一想法,笔者及时改变教学计划,就此以“从谭嗣同之死想到的……”为题展开讨论、辩论,结果有不少同学改变了原先的看法,不仅认识到谭嗣同并非不热爱生命,而是更高意义上追求着生命,他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国家、民族的生命中,其人格得到了提升,而且还意识到谭嗣同身上有许多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为真理而献身精神,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变法图强的改革精神;敢作敢当,敢与邪恶(落后)势力作斗争的精神等。当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时,学生的情感与精神都已得到了升华。
  四、以练带讲,以讲促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教师要利用讲和练手段充分把学生推上主动者、创造者的地位,并在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和关节点问题上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学生思维和行为发展方向,逐步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讲练结合模式较高层次的体现,运用得当,会事半功倍。比如讲新文化运动有关内容的问题: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①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评价能力。新文化运动有一个明显弱点就是没有与当时的政治运动相结合,只是在思想文化界进行,所以B项错误;在对待“西学”“中学”的态度方式上绝对肯定“西学”而否定“中学”,因此D项错误。C项是符合历史事实的,②变换角度,新文化运动也是思想革命,在思想革命上最突出的功绩是什么?让学生讨论并思考理由。③再设疑:新文化运动后来改变了发展方向,原因是什么?学生看书回答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样既回忆和巩固了旧知识,又引入了下节课内容,体现了知识间了连续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也要传授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实施课堂的有效教学,能让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有效”。

标签:浅谈 课堂 策略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