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回归与超越:乔纳森弗兰岑和他的小说 乔纳森弗兰岑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乔纳森•弗兰岑      美国《时代》杂志在2010年8月23日将51岁的当代美国著名作家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列为封面人物,并称其为“伟大的美国小说家”,这无疑是当年美国文学界的一个重大新闻。上一次有作家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还要追溯到十年前,当时的封面人物是一向以创作惊悚故事闻名的史蒂芬•金。此前得此殊荣的作家还有约翰•厄普代克、诺曼•梅勒和托妮•莫里森等公认的文学大家,能与他们比肩足见乔纳森•弗兰岑在今日美国文坛的地位。巧合的是,也是在8月,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偶然获得了弗兰岑的新作《自由》(Freedom)的试读本,并在读完后对其大加赞扬,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事实上,乔纳森•弗兰岑并非一夜成名。早在1988年,他就发表了小说处女作《第二十七座城市》(The Twenty?Seventh City),随后又于1991年出版了第二部小说 《强震》(Strong Motion)。他的成名作是其倾尽十年心血于2001年完成的小说《纠正》(The Corrections),该书一举为其赢得了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著名的奥普拉读书俱乐部将该书选中加以推荐,并邀请弗兰岑参加电视节目“奥普拉脱口秀”,不料却引起了一场风波。虽然在奥普拉的电视节目上亮相无疑会大大提高弗兰岑的知名度,其作品也会因此而畅销,但作为一名坚持严肃文学写作传统的作家,弗兰岑却婉拒了奥普拉的邀请。对于大众传媒和民众的阅读趣味,弗兰岑总是怀着复杂的感情。在他的回忆录《不舒适的地带》(The Discomfort Zone)中,弗兰岑对当年CBS电视台的纪录片对其故乡的歪曲耿耿于怀。此外,从他在1996年发表于《哈泼斯》杂志的关于积极关注社会的严肃小说所面临的挑战的文章可以看出,他似乎并不关心严肃小说是否能获得大众的青睐。在为他的小说进行巡回宣传时,弗兰岑说道:“我认为我是坚守高雅文学传统的,但是我也喜欢读些有趣的书籍,这也许有助于消除鸿沟,但这也加深了他人的误解。”在谈到奥普拉及其电视节目时,他这样评价:“她选了一些好书,但她也选了许多滥情的缺乏深度的作品,这使我望而却步。” 弗兰岑的这些评价引起了很大争议。虽然他指责是媒体断章取义导致了民众的误解,但奥普拉还是因此取消了与他的访谈。所幸的是,等到2010年他的新作《自由》出版之时,奥普拉又将该书列为推荐书目而弗兰岑也同意出席她的节目,两人最终冰释前嫌。除了受到大众媒体的普遍关注以外, 乔纳森•弗兰岑还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不少好评。《时代》杂志的著名书评家格罗斯曼这样评价他:“弗兰岑并非当今最富有或最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但你可以认为――我也认为――他是最具雄心的一位,也在最佳之列。”格罗斯科普夫评价道:“乔纳森•弗兰岑是名优秀的作家,他对细节观察敏锐,对话富有节奏,英语运用出色。”不少评论更是将他的名字与豪威尔斯、厄普代克和罗斯等人联系在一起,因为在他的作品中读者看到了久违的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弗兰岑的小说对传统的回归与超越在他的前两部小说中就可一窥端倪。《第二十七座城市》的背景是设在政治阴谋与金融动荡交织的20世纪80年代。1984年,一名从印度孟买来的女警查谟被任命为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警察局长。这一任命让不少人感到吃惊和怀疑,特别是由县里的政界和商界头目组成的“市政发展”顾问委员会。然而在接下来的数月内,由于邪教组织、美国印第安人恐怖组织和绑架勒索案的相继出现,迫使许多“市政发展”的成员转而支持查谟。“市政发展”的领导人,知晓查谟不法行为的正直建筑商马丁•普鲁博斯特则坚决反对。与查谟的对抗使他备受压力,也使得他的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他十七岁的女儿路易莎从家里搬走并与一个名叫汤普森的男子同居;妻子芭芭拉受查谟的一个手下引诱并最终被其绑架。而此事他却蒙在鼓里,误以为妻子去纽约另结新欢了。在一次关于圣路易斯的县市合并提案中,正反双方的首脑查谟与马丁发生了冲突。尽管二人公开对立,但他们却逐渐被对方吸引并最终发生了关系。不过由于投票者的漠不关心,合并最后失败,查谟因此而自杀。《第二十七座城市》试图揭示消费资本主义在当今美国社会中的运行机制,它强大的力量足以包围其中的每一个人,而只有少数了解其运作并获得社会批判理论武装的知识分子才可能从其中抽身而出,这本书成为病态的美国社会在消费资本主义面前的死亡预言。在他的第二部小说《强震》中,弗兰岑继续了对美国社会无情批判和对有争议话题的探讨,如堕胎、女性主义、公司欺诈以及资本主义的剥削等。小说主人公路易斯•霍兰德抵达波士顿,结果发现自己的祖母在伊普斯维奇的一次小规模地震中丧生。这引发了他与家人的巨额遗产之争。霍兰德邂逅了勒妮•赛切克博士,一名哈佛大学的地震学家,正是她发现了引起地震的原因,从而引出霍兰德一家与经营石化产品和武器的斯维汀•阿尔德伦公司之间的纠葛。评论界对此书褒贬不一。《纽约时报》就称其将几本书的内容浓缩进了一本描写当代美国生活的长篇的繁复的叙事作品之中;而否定的评价则指出该书缺乏核心,把太多情节线索融入其中,显得过犹不及。
  弗兰岑的第三部小说《纠正》的创作过程长达十年,这也是他确立个人风格的力作。乔纳森•弗兰岑的四部小说:《第二十七座城市》、《强震》、《纠正》和《自由》
  
  该小说讲述了美国中西部地区兰伯特一家的故事。艾尔弗雷德和伊妮德是居住在美国中西部小镇圣裘德的老两口,他们的愿望就是叫住在东部的三个孩子回家过圣诞。 这个表面上传统和睦的美国家庭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和苦恼。 丈夫艾尔弗雷德工作了几十年的铁路公司被另一企业恶意收购, 资产被变卖一空, 但他却因坚持自己的原则而在退休前几周辞职,使高额的退休金成为泡影。再加上他身患帕金森综合征和抑郁症,生活处于半自理状态,困苦不堪。妻子伊妮德一心想通过投资致富, 但却一直因丈夫的反对而不能成功。她的婚姻观是要讲求门当户对,但她的三个孩子却完全达不到她的标准,令她觉得在朋友和邻居面前颜面尽失。大儿子加里事业小有成就,但却和父亲一样身患抑郁症。妻子卡罗琳同样有心理问题,并且因为与婆婆的矛盾导致夫妻不和,影响到他们的孩子。二儿子奇普本是大学文科教授,有望获得终身教职,却因和女学生发生关系被告发而丢了饭碗,不得不靠兼职工作为生,直至沦为诈骗犯。他的感情生活也并不如意,几个女友都相继离他而去。三女儿丹妮丝精明能干,是家著名餐馆的大厨。但她的感情生活却颇不顺利,在经历过失败的婚姻后又和餐馆老板以及老板的妻子纠缠在一起,结果最后在事业即将达到顶峰之时被扫地出门。小说情节的多条线索最后又汇聚到这家人在世纪之交的最后一次圣诞聚会上。看着艾尔弗雷德每况愈下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每个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对这个家庭应尽何种责任。如小说的名字所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试图进行某种纠正,但最终都徒劳无功。评论界普遍认为该书是弗兰岑最具自传性质的作品,弗兰岑也坦言他这本小说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纪念自己父辈们曾经经历过又难以言表的价值观和生活经验,并赋予其生命和形式。虽然此书是在9•11事件之前完稿的,但该书几乎谈到了随后几年美国社会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因此该书既是对当时美国社会的写照,又具有对未来美国社会的预见。弗兰岑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在这本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著名作家唐•德里罗对此书的评价是:“乔纳森•弗兰岑从对婚姻、家庭及整个文化的群体意识中构建了一部有力的小说。”迈克尔•卡宁汉姆称:“《纠正》堪与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和唐•德里罗的《白噪音》比肩,是一项重大的成就。”
  与颇受好评的《纠正》一样,弗兰岑2010年的新作《自由》也是聚焦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小说围绕着伯格伦德一家及他们的朋友和爱人展开叙述,描写了他们之间多年复杂和困扰的关系,时间跨度大致是从20世纪晚期一直到奥巴马即将就任美国总统之际。该书首先以邻居的视角讲述了伯格伦德一家的过去。伯格伦德一家是典型的美国自由主义中产阶级家庭,他们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郊区住了多年以后又搬回市区。帕蒂•伯格伦德是位年轻漂亮的家庭主妇,还带点自嘲式的幽默;她的丈夫沃尔特是个性格温和的律师,带有强烈的环保主义倾向。他们有一对儿女,杰西卡和乔伊,后者很早就显露出独立的性格和赚钱的兴趣,并且还爱上了邻家女孩康妮。在度过了几年的快乐时光之后,这家人彼此之间以及同邻里之间都发生了矛盾冲突,不得不离开他们曾经努力改善的家园,迁居到了华盛顿。小说的第二部分是帕蒂在她的治疗师的建议之下写的自传。帕蒂年轻时是篮球队的明星,与爱好艺术的父母和姐妹日渐疏远。她没有像姐妹那样到东部沿海的精英大学就读,而是凭篮球奖学金去了明尼苏达大学成为运动员。在那里她遇到乐手理查德•卡茨及其书生气十足但和善的室友沃尔特•伯格伦德。在向理查德求爱不成并且因膝伤而结束篮球生涯之时,她接受了追求她一年多的沃尔特。随后,故事时间又跳至2004年,继续讲述理查德的故事。他此时已经是流行乐队的成员,并且加入到沃尔特在西弗吉尼亚推广人口过剩意识的工作。此后,小说又聚焦于在弗吉尼亚念大一的乔伊。他和父母关系冷淡,并开始热心于保守派政治。他追求室友的妹妹詹娜,却依旧和女友康妮保持关系。在这个看似讲述美国家庭普通生活的故事中渗透的是弗兰岑对美国核心价值观的思索。在2010年10月的一次访谈中,弗兰岑谈到了书名的由来,“我想写本能给我带来些自由的书。我说的这个自由是指抽象的自由:如果你接受你自己,认同你自己,你就会更加自由;而不是坚持那种不受约束的我要干这个、干那个的虚假的自由。” 美国普利策奖获奖作家角谷美智子称这部小说“展示出他有能力推开一扇厄普代克式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落地窗。弗兰岑先生写出了他迄今最感人的小说,这既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病态家庭的传记,又是一幅令人难忘的我们这个时代的画像”。
  
  乔纳森•弗兰岑与同时代的许多后现代作家不同之处在于,他的小说关注美国当下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对其进行全景式的描写,而不是着眼于重写历史或虚构未来并在局部或片断上做文章。从主题上讲,他的小说更接近豪威尔斯等老一代现实主义小说家,因此他的小说被视作是美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某种回归。但他小说中讨论的多重问题和全球化的书写方式又是前所未有的。全球变暖、大地震、东欧的地下黑市、生物医学技术、股票投资等统统被他融入小说情节之中。从形式上讲,他虽不像某些后现代作家那样大量地进行技巧的实验或炫耀,但也讲求叙事技巧,擅长以多重线索进行叙述。戏仿和拼贴的运用也是得心应手。和前辈作家一样,他精于对语言的雕琢,双关和隐喻在他的小说中层出不穷。在保持严肃笔调的同时也带点调侃和黑色幽默。这种主题和形式上的兼容并蓄是他的小说能够为不同层次的读者所接受的重要原因。
  乔纳森•弗兰岑能否接过厄普代克们的火炬引领当代美国作家继续前行,或是在轰轰烈烈的文学造神运动之后销声匿迹还有待时间来证明。但是在大众媒体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魔法石与吸血鬼风靡全球的背景之下,乔纳森•弗兰岑的崛起正是严肃文学在危机四伏的时刻发出的有力呐喊。
  
  (吴宏宇: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讲师,邮编:643000)

标签:弗兰 回归 超越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