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生活 > 正文

生活即教育

时间:2017-05-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浅谈生活即教育 论文

浅谈生活即教育——试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论文摘要:《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论文关键词:明确目的;分工合作;现代化教育技术;评价《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并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它体现着课改精神,成为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践行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语文教育改革的需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也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语文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呢?我来谈一谈几点看法:

一、明确学习目的,逐步布置任务

拿到教材后,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学期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目标,根据目标与内容备课,确定活动的方式方法,逐步布置任务。有些综合性学习的准备工作一开学就要开始。例如:在教五年级第一学期时,通过备课我就明确了本学期综合性学习的内容——《遨游汉字王国》,在确定了活动的主题后,我及时给学生布置了活动的第一个任务:让学生利用本学期节假日出去游玩的机会留心观察,把有特点的汉字拍下来。等到开展活动时,学生都拿着自己拍下的关于汉字的照片,有的是博物馆中展览的文献上的汉字,有的是石碑上刻的碑文,还有的是古代建筑上挂的匾额等等。因为学生年龄小,如果一次性地布置活动的所有任务,可能会出现手忙脚乱’、贪多嚼不烂的现象,因此布置任务必须逐步进行。例如我在教学完四年级上册《中外童话》一单元后,决定开展“我的童话王国”这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先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篇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手抄或打印出来,然后再让学生分组合作,把童话故事装订成册,接着让学生全班讨论,写感受,进行评价,最后让家长点评。这样下来,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

二、合理安排。分工合作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离不开合作学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活动才能开展得更有水平。例如:我在开展“我的童话王国”语文综合性活动时,有一个任务是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整理后装订成册。如果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难度可

想而知。于是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擅长写作的学生写《序》,擅长绘画的学生画插图,家里有装订工具的学生负责装订,字写得漂亮的学生负责写封面,学生们看到自己的特长有用武之地了,都非常高兴,任务完成得也更出色了

三、与时俱进,利用课件

在加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深度和力度上面,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不可低估。例如我在开展“遨游汉字王国”语文综合性活动时,我把自己和学生收集的关于汉字的图片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它悠久的历史。在开展“轻叩诗歌的大门”语文综合性活动时,我把学生喜爱的诗歌显示在大屏幕上,配上插图和音乐,使学生完全沉浸在活动的氛围中,读起诗歌来也更有韵味了。

四、加强指导,注重评价

1.评价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搜集的课内外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2.评价学生的参与态度。正确的态度决定活动的成败。如学生是否参加对活动主题的选择;有否主动搜集信息;能否评价自己对活动成果的满意度,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设想等。

3.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如你帮助谁解决了什么问题;你主动和谁配合完成了什么任务;你认真倾听并采纳了谁的意见;在主题活动中最大的贡献是什么等。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个长远的课题。所以笔者对它的研究虽有良好的动机和信心,也有一段时间的摸索与研究,却只是认识与实践的初步尝试,有待进一步完善,结合《课标》的要求,提高教学水平。

篇二:读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有感

读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有感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能引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每一位教师只有通过读书和自身的不断学习,不断进修,不断面对教学中的变化,才能逐渐成长为一位专业人员。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读了他老人家的书,使我很有感悟。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的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可以说,“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的变化中无时无刻不蕴含着教育,而世界充斥着生活,也就到处是教育;生活的场所是社会,那社会也就是教育的场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的以书本为中心,这不就是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吗?反观素质教育的现状,面对家长的期望,考试的压力,升学的重荷,教师和学生可谓身心俱疲,学校教育似乎走入两难的境地:

1、教育与生活脱节

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中,升学考试的成绩成了学校的生命线,同时也是教师的生命线。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人们普遍默认的口号却是“成绩是生命”、“考试才是硬道理”。不久前曾看过一则新闻,说某地的中学响应教育政策,不再补课,这一来,学生家长却不依了,又是写请愿书,又是按手印,纷纷联名要求开补习班,这让学校很难做。这种种情况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了一句空话,学生成了一部部学习和考试的机器,学习成了学生唯一的生活内容,分数成了学生唯一的荣耀和耻辱。教育与生活严重脱节。

2、学校与社会隔离

现在,很多学校以升学为一切导向,因而不少学校只希望学生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长期的家庭、学校两点一线,使得学生似乎成了笼中鸟,他们习惯了被安排、被思考,一旦有机会能够出去“飞翔”,他们没有胆量,没有能力,也是飞不起来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现状呢?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针对“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学习者的实际需要”这一顽疾提出了“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这一观点与《语文课

程标准》中“用生(原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源网:生活即教育)活来补充文本,让生活的知识库与学习的知识库相互交融,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对话,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相一致。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合理引导,处处留心,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引导学生发现。为此,我也在尝试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攀谈,聊聊他们前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例如有一次,几位男生聊到《终极三国》中,张飞等人把“大吃一惊”等同于“大吃一斤”,把“不翼而飞”理解为人去世了,大家哈哈大笑,这时我就合理引导,让他们明白:理解词语不能望文生义。瞧,处处留心的话,你会发现连影视作品中也有语文,既能观看有趣的影视,又能学到语文,真是一举两得呀!当然,语文不仅存在影视中,还有广告、横幅上的标语、与人之间的交谈等等,如果教师不加引导,学生很可能就会忽略这些生活中存在的语文知识,因而,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处处留心,合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

2、研究教材,联系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语文

如果你留心教材内容,你会发现很多课文都来源于生活,课文中介绍的事物往往都是学生们熟悉的,却又没有深入了解过的。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上15课《石榴》时,我先布置学生去水果市场“预习”课文,让他们去了解石榴的产地、外形、颜色。在上课的时候,我也特意把两只大石榴带上了课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以及课堂上的观察,说说石榴的外形特点。然后把石榴剥开,观看籽儿的颜色、形状,并且尝尝石榴子儿的味道。这样一来,就把课文内容与生活联系了起来,学生也将枯燥的书面描写和实际的感觉联系了起来。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品读课文,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课文。

3、创设情境,再现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课文中有一些教材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时空差距的,学生们并不一定能理解或者体会到当时的状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去体会。例如在教授《虎门销烟》这一课时,由于事情发生在1839年,小学生们较难体会到这一事件的伟大意义。所以我在上课时,先给学生们看了一组关于鸦片迫害人们的照片,照片上的人们一个个瘦骨嶙峋、毫无精神,有的甚至是濒临死亡。这些照片给学生们带来直观感受:鸦片害人不浅!然后引入课文,重点渲染了林则徐虎门销烟时场面的壮观、仪式的隆重、销毁鸦片数量之多,感受人们响

彻虎门上空的欢呼声,然后想象外国侵略者们的神情动作,进行对比,突出这一事件的伟大意义。这样,学生才能走进文本,亲身去感受当时的盛况,感受人们无比激动的心情,感受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总之,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而精辟深刻的,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借鉴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做一个有心人,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地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充满生命和生活的气息!

篇三:杜威的生活即教育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

姓名:吴钰莹学号:0905010038 班级:中文092

【摘要】约翰·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及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本文通过探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关注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即生活实践性无目的性

杜威的生活即教育,秉承实用主义哲学思想,重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反对机械教育,主张把教育与生活统一起来,试图解决学校与社会脱节,学生所学知识不能解决社会的教育弊端。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延续的工具,它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必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

一、教育是生活的需要:生活即教育

杜威认为:(1)生物与非生物不同,只有通过更新才能维持自己。社会生活也和生物一样,是个在适应与改造环境中更新的过程。自我更新而维持生命的原理,不仅可用于生理意义上,而且可用于经验上。这是说,社会生活是社会经验的更新过程。(2)所有人之间的沟通和不同世代之间的传递是经验更新的必要条件。(3)所以经验的传递与沟通是社会生活的必需。如果说:“教育在广义上是沟通和传递过程。是社会生活之必需。”

二、教育本身没有目的(1)在名主社会里,教育的目的即是使人能继续不断地生长,也是

不断地改造社会的习惯与制度。(2)“教育本身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有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一个目的所指的是人和自然过程所发生的结果,这个过程是被意识到的,并成为决定当前贯彻选择行动方式的一个因素。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干给学生下一道道指令让学生去机械地完成,这样的行动没有经过学生的思考和筹划,因而只是一个个生硬的插入的断片,不能让学生很好地进行知识体系构建和经验的整合。同样教育的无日的也不等于放纵学生的任性活动,这种活动缺乏内在的连续性。真正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内在的、连续的行为,外部强加的目的是断裂的、呆板的。教育的目的存在于儿童生长、发展的过程之中,教育本身就是报酬,就是日的。无论是教育行政人员、教师、还是家长,提出自己想当然的目的,作为儿童发展的目标都是实质上的无意义。

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是针对教育的施者即整个教育体系,他的这种思想是他实用

主义的代表。他说:“我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边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是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及为了社会的目的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起来。”

四、诞生的背景:由于美国的传统教育存在学校与社会生活隔离、课程与儿童现实生活需要

脱节、灌输式教学等弊端,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认为,传统教育是在学校这种人工环境下以正规课程的形式传授书本知识,而书本知识的传授如果没有实际生活经验做基础,则所学的知识不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日趋与社会生活相分离。“学校必须呈现现实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所以学校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学校生活成为简化的社会生活。所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在特殊的背景下诞生的,当时的美国正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经济已经相当发展,初等教育也已经普及,教育基础比较牢固,但依旧落后于飞速发展的经济,教育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杜威顺应时代潮流,不仅抨击了传统教育的一的弊端,指出当前的教育是“学校与生活隔离开来”,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基本原则,并认为“学校最大的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不能完全自由的运用他在校所得的经验;另一方面,他不能完全把学校里所学的东西运用于日常生活。这样的传统

教育无疑对儿童的自身身心发展是不利的,同时也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五、生活即教育是终身教育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继续进行,所以个体即便离开了学校,教育也不能停止。正如他所言:“只是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解决问题。”

六、生活即教育的目的:希望改变传统的儿童与学校的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把儿童与社会看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适应的辩证关系。要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观,就如杜威所言“我认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

七、教育无目的杜威认为教育只是一种过程,他说只有“教育过程内的”目的,而无“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所谓“教育过程内的”目的,即指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而把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并对此进行了批判,认为它是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所以他在摒弃这种社会政治性,主张生活即教育,建立他的教学理论----从做中学。杜威认为课程计划必须考虑到能适应现在社会生活的需要,必须建立在社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必须站立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出发点来考虑,因此他既强调了与现实生活经验的联系,又强调了与儿童的联系。这也是他的“生活即教育”,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收获。

八、教育的实践性杜威的“生活即教育”是从社会生活经验出发,从儿童个体发展,个性需求而提出的。所以他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他强调经验和实践的价值,充分利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活动的本能冲动。他看到了儿童兴趣的重要性,并指出要对此进行培养,要通过刺激其的兴趣和爱好去学习,而现实生活就是其最好的学习环境。杜威认为应该去现实生活中发现更好的教育资源,用以克服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内容呆板陈旧,脱离现实等弊病。而杜威的“生活即教育”就是为满足儿童个体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要,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教育最终要在现实生活中的以实践,得以验证。(2)教育的形式是主张“从做中学”,就是从现实生活中学习,就是要求当代教育内容要以促进儿童的生长为目的,尊重与鼓励学生的兴趣、个性的发展。在学习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要为不同的学生设置各种选修课,引导学生去思考,强调在实践中学习。

七、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杜威认为,在儿童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应注意三点:第一,儿童生活的价值和成人生活的价值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是生活的两个不同阶段罢了。他们的真实性、积极性没有什么差别,内容同样丰富,地位也是同样重要的;第二,对于儿童来说,生活是首要的,具有自然的天性。但是,如果教育只是让儿童与已经建立起来的僵硬的概念打交道,牺牲其自然的天性,这就等于扼杀了儿童的生活和生长;第三,儿童的生活不是孤立的,而是学校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的统一体,忽视了这一点,就会破坏儿童生活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不利于儿童的生活和生长。

杜威的教育思想萌发是顺应当时美国社会的发展,他摒弃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思想,希望教育应该与社会广泛联系,教育在生活中实践。他关注儿童的个体发展,注重儿童的兴趣爱好。他提倡师生之间是朋友关系,平等相处,学校教育因以学生主动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这种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当代教育思想有着巨大影响。但后来对杜威的教育思想也颇受争议,因为他过度重视发展儿童的兴趣爱好,强调教育要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这样就造成学校的教育机构松散,学校的风气散漫,学术性的渐渐落后于功用性。即使这样,我们都应该肯定杜威的教育思想对美学的影响,他的“教育即生活”更具有实践性。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1994

(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6[芙]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标签:教育 生活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幼儿园生活即教育